摘要:粒度是沉積物的重要結構特征,分析沉積物的粒度分布能夠重建其沉積水動力方式和水動力條件,有效判斷沉積物的沉積環境。對江蘇北部東臺縣弶港鎮條子泥潮灘的沉積構造進行了現場觀察,識別了梳狀波痕、平行波痕、不連續波痕、干涉波痕、平頂波痕和流水波痕等6種不同類型的波痕。選取不同波痕和波痕不同部位的10個沉積物樣品進行粒度分析,結果顯示,區內的潮灘沉積物主要為極細砂和粉砂,10個樣品的粒度頻率曲線皆呈不對稱單峰型,粒度概率累積曲線多表現為兩段式,表明沉積物總體分選較好。不同樣品粒度參數的差異性分析結果表明,沉積物的分選性不僅與潮灘環境的水動力條件有關,也受局部水動力強度、水動力作用時間影響。該研究豐富了對條子泥潮灘沉積的地質認識,也為類似的地下潮汐成因砂體研究提供了可供對比的實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