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哈貝馬斯看來,現代藝術不斷趨向于自律,強調自身獨立的存在依據與判斷標準,由此現代藝術對于認知-工具理性和道德-實踐理性的壓制與束縛具有補償作用,能夠緩和韋伯提出的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之間的對立關系。正由于與社會保持距離的自律,現代藝術才能對社會進行深刻洞察,從而對認知-工具理性和道德-實踐理性的壓制與束縛進行反思與批判。在文學藝術領域,交往理性把認知的真實性、道德規范的正當性和審美判斷的真誠性聯結起來,形成一個相互指涉、相互作用的意義網絡。哈貝馬斯以"詩性語言"概念揭示藝術的特性,詩性語言以日常語言為基礎,由此其能夠象征性地反映日常語言的使用方式。因而詩性語言沒有懸擱真實性、正當性與真誠性等有效性要求,仍然能夠揭示世界的真理以及人的真實需要、愿望和情感。藝術并不局限于審美表現,而是象征性地、隱喻性地指涉認知-工具領域的真實性、道德-實踐領域的正當性和審美-表現領域的真誠性這三個不同的文化領域的普遍有效性要求。這意味著,藝術能夠實現文化的整合功能。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