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晉天福三年(938),于闐實現了對五代中原王朝的首次入貢。關于該次入貢活動與曹氏歸義軍之間的關系,以前學界受已知史料所限而很少探討,反而比較關注此后于闐遣使答謝后晉時曹氏歸義軍使團的一同東行,從而強調曹氏歸義軍是借于闐之力恢復了與中原王朝的聯系。本文則在梳理于闐該次入貢情形及其后續活動、曹氏歸義軍與于闐答謝使同行入奏的過程與收獲的基礎上,進一步追尋了于闐對五代時中原王朝首次入貢活動的起因、背景。通過對相關歷史記載的分析,提出并論證了于闐該次入貢起源于曹氏歸義軍的引領與幫助,認為早在后唐長興年間各方即已開始籌劃于闐的該次入貢,其中曹氏歸義軍"達外國之梯航"的積極作用尤其值得關注,只是后來因曹議金去世等原因,歸義軍的實力與影響力減弱,中原又發生了后晉取代后唐的重大變故,于闐的入貢對象也隨之從出發時擬想的后唐變為后晉,而P.2539v保存的相關記述也不夠直接明了,曹氏歸義軍對于闐該次入貢的促成之功遂湮沒不彰。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