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山地區位于北秦嶺與北祁連造山帶的結合部位,目前有關關山巖體的巖石成因存在爭議。鋯石U-Pb定年結果表明關山巖體二長花崗巖的加權平均年齡為(236.3±4.0)Ma(樣本數為6個,平均標準權重偏差為2.6)。地球化學特征顯示巖石具有高Si(SiO2 含量(質量分數,下同)高于69%)、富堿(K2O含量高于3.84%,Na2O含量高于4.18%)、Mg#值較高(50.4~51.0)的特征,輕稀土元素較富集,重稀土元素虧損且相對平坦,Eu呈微弱負異常(0.75~0.82),巖石富集Sr、Rb、Ba,虧損Y、Yb等,Sr/Y值為37.5~60.7,具有埃達克巖的性質。鋯石Lu-Hf同位素(除去捕獲鋯石)分析結果表明,二長花崗巖5顆鋯石具有負εHf(t)值(-21.59~-4.49),對應的二階段Hf模式年齡為1 538~2 622 Ma,1顆鋯石為正εHf(t)值(0.19),對應的二階段Hf模式年齡為1 245 Ma,指示關山巖體來源于新元古代地殼物質。巖石具有高SiO2、Al2O3含量,相比于地幔明顯較低MgO以及Cr、Ni等元素含量,指示關山巖體來源于地殼物質的熔融,巖石較高Mg#值說明其源區可能有地幔組分的加入。巖相學、地球化學、同位素特征和區域地質資料綜合顯示,關山巖體二長花崗巖形成于碰撞擠壓環境,是下地殼增厚環境下脫水部分熔融的產物,其中伴隨有地幔組分的加入。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