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1:11:15
序論:在您撰寫高校圖書館資源發現系統研究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0引言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信息的形式變得尤為多種多樣,人們便很難在信息的海洋中檢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而有了資源整合與資源發現系統,它的應用給人們帶來了更多便利。近年來,我國高校圖書館的資源發現系統應用更為普遍,高校主要應用的是哪些資源發現系統?應用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有什么樣的解決方案?這些是本文所關注的重點。最后,依據資源發現系統目前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現狀提出相關展望和總結,以期能夠為資源發現系統的應用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依據。
1資源發現系統介紹
隨著日漸豐富的互聯網數據庫資源以及各種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出現,網絡上魚龍混雜的資源供應平臺逐漸增多,讀者越來越難在信息的海洋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源。因此,讀者們開始使用Google、百度等簡單易操作的搜索引擎來獲取資源,而不再是在各種復雜的檢索平臺上進行多種形式的搜索。為了使讀者更為便捷地使用檢索平臺,圖書館通過諸多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滿足用戶以及讀者的檢索要求,但依然不能較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直到資源發現系統的出現。美國全國高級信息服務聯合會(NationalFederationofAdvancedInformationServices,NFAIS)對資源發現系統的定義為:“通過一個簡單的查詢接口,對預先索引好的元數據、全文或是其他圖書館資源進行查詢和獲取的服務?!盢FAIS認為發現服務能夠幫助用戶更方便地發現和獲取圖書館中類型越來越復雜的資源,并提高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利用率”[1]。具體而言,資源發現系統其實是一個像Google一樣的搜索引擎,它利用網絡將遠程的、本地的、電子的、實體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資源通過預索引的方式整合在一起,用戶在檢索界面上輸入關鍵字后,資源發現系統能夠從這個整合好的數據庫中調取各種與關鍵字有關的資源,實現一站獲取。高校的資源發現系統建設方式目前來看主要分為3種,分別是直接購買、聯合研發和自主研發。大多數高校都是采用直接購買的方式來獲得資源發現的,其系統主要由4個層次組成,分別是數據層、用戶層、檢索層和后臺管理層[2]。
2高校資源發現系統的應用現狀
本文所選取對象為教育部網站公布的“985工程”高校中,能夠通過外部訪問且結果有效的25所高校。其中,Primo、Summon、Find+、超星發現和EDS為高校目前主要使用的系統類型,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2.1應用現狀分析根據表1顯示的內容可以看出,“985工程”高校中,應用最多的是Summon、Primo和超星發現系統。其中,Summon和Primo為外文發現系統,而超星則是中文發現系統。由于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相對較弱,它們更多地采用直接購買資源發現系統的方式來滿足校內用戶的需求,而這3種資源發現系統是直接購買方式中較為有代表性的、相對較好用的系統。多數高校會同時購買中文和外文兩種資源發現系統來滿足研發人員及其他用戶不同的需求。
2.23種發現系統廣泛應用于高校圖書館的原因在上述25所“985工程”的高校中,使用Summon、Primo、超星發現這3款資源發現系統的占比總和為79%。也就是說,絕大多數“985工程”高校更偏愛這3款資源發現系統。下面針對這3種發現系統廣泛應用于高校圖書館的原因,進行更具體的分析和相關介紹。
2.2.1Summon廣泛應用于高校圖書館的原因從表1中可以看出,Summon是“985工程”高校應用最多的資源發現系統,其廣泛應用于高校圖書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Summon是為大批量獲取多源數據而應運而生的首款服務。在讀者使用的過程中,它會自動檢索、關聯相關的資料和信息,從而使其檢索得出的結果與現有館藏資料基本保持一致。同時,讀者可以通過它自帶的OpenURL鏈接器,可選擇地鏈接至全文。這使得信息需求者們能夠輕松完成信息的搜索,并充分利用網內圖書館的各式館藏資源。因此,深受圖書館管理員和信息檢索者們的歡迎。(2)Summon的學術信息檢索服務主要是建立在無比浩瀚的海量元數據存儲基礎上的新型學術資源發現與獲取系統,其主要目的在于為信息檢索和使用的讀者提供更為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搜索,通過Summon學術檢索能夠輕松檢索聯網系統內各圖書館的學術資源。Summon學術檢索中的資源主要來自互聯網系統內的各圖書館館藏目錄,除此之外,還有在錄的電子期刊、電子圖書以及古籍等圖書館藏特藏資源數據庫,包括各種形式的圖書、期刊報紙、學術及學位論文以及不同形制的多媒體信息如照片、音頻、視頻等多種類型的資源。它收錄的資源具有覆蓋面廣、資源聯動性高等特點,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來源。(3)Summon系統的優點不局限于便捷和資源種類豐富,與其他同類信息檢索系統相比,其還具備更富有聯動性、更寬廣的信息檢索操作平臺。例如,讀者不僅可以在本館資源中進行檢索,而且還可以將檢索擴展到本館館藏之外。在Summon服務自行收錄的所有資源中進行檢索(來自9000多個出版商的8億多條數據,這在同類檢索系統中是獨占鰲頭的);Summon檢索系統還支持符合各類用戶使用習慣的智能搜索,比如智能地對關鍵詞檢索、基于異常的詞根檢索和文章段落剪切粘貼檢索等,大大增強了信息使用者們的用戶體驗。
2.2.2Primo廣泛應用于高校圖書館的原因從表1中可以看出,除了Summon檢索系統,外文軟件中Primo檢索系統也受到了各高校圖書館的普遍喜愛。Primo檢索系統可以幫助圖書館為信息使用者提供各類資源的檢索與獲取服務,內容包括圖書館自身的物理信息及已經在錄的數字信息館藏,還包括各圖書館自行訂購的不同種類遠程數據庫、電子資源等。讀者關于其所有的信息檢索與獲取都是基于Web2.0的標準打造的,同時還結合了SFX開放鏈接服務系統,因此Primo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統一資源獲取。Primo信息檢索系統為各種各樣的信息提供了較為便捷和完善的統一檢索與獲取方式。對于本圖書館的數字信息資源,Primo系統會根據信息來源數據庫的不同,提供不同種類的在線查找鏈接;針對遠程電子信息資源,Primo系統對所有記錄在冊的信息資源、各式元數據等提供SFX菜單,大大方便信息使用者們進行大類檢索和分段檢索,從而有效縮短信息檢索所需要的時間。(2)各類信息資源的挖掘、混搭與糅合。Primo系統可以為信息使用者們提供完整的Web2.0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不同搜索詞匯的提示,以及Wiki百科的介紹、摘要、編著者的介紹等各式各樣、涵蓋面很廣的信息資源檢索和服務的混搭與糅合(Mashup)。(3)豐富的個性化選擇。在Primo系統的用戶使用界面中,信息使用者們可以在簡潔明了的頁面顯示中直接發出各類服務請求,包括直接全文獲取,各圖書館間的館際互借、文獻傳遞,以及Primo系統中提供的推薦服務等。不僅如此,Primo系統還為信息使用者們提供了電子書架功能;對檢索結果提供了的RSS訂閱服務接口,能及時地保存用戶的檢索資料。在界面的定制方面,Primo系統可以為學校中不同院系、不同年級的用戶設計多個不同的界面,限定不同的檢索范圍。(4)開放鏈接服務。Primo系統可以通過其本身的內嵌SFX服務實現對各種各樣、各式各類不同種類來源、不同形式資源種類的外部鏈接和全文獲取。不僅如此,Primo系統還可以依照用戶的需求,無縫集成目前全球唯一的學術文章推薦服務———bX。
2.2.3超星廣泛應用于高校的原因從表1中可以看出,超星是中文發現系統中應用頻率最多也是應用范圍最廣的一款系統。除了性價比高等現實因素,超星頗受各高校喜愛的原因還有如下幾點。超星發現系統建立在近10億海量元數據的基礎上,主要通過數據倉儲、資源整合、知識挖掘、數據分析、文獻計量學模型等相關技術,對各種各樣的數據庫群集成整合,能夠做到快而準的分類,完成便捷而又高效的信息資源檢索。更深一層的,超星系統可以通過相關的知識關聯進行分析,從而分門別類地搜集匯聚信息,加之適當的引文分析,能夠做到高質量高學術價值的信息檢索和獲取。其與之相對應的深度信息發掘、可視化的全方位多維度知識關聯則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信息使用者們的使用感受和質量。因此,超星發現能夠為科研人員和其他圖書館用戶提供強大且全面的功能,并且能夠滿足信息使用者們大部分的需求,因而深受各大高校圖書館的喜愛。
3資源發現系統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資源發現系統自2007開始投入應用以來,只經歷了10多年的發展過程,在目前的應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3.1用戶使用過程中的問題個性化模塊稀缺是用戶使用過程中的問題之一。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的用戶,特別是科研用戶,他們對信息的需求不同。但目前高校圖書館的資源發現系統中不僅對于信息使用者們的個性化信息服務較少,僅僅集中于檢索不同類型的信息,而且對于用戶使用過程中的個性化需要關注較少。因而,各資源發現系統在提升用戶體驗感和使用感方面還有待增強。用戶使用界面的完善和用戶反饋機制的建立這兩方面也是資源發現系統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2元數據質量問題在各類資源發現系統中,元數據的質量關系到其在使用中所能呈現出的整體效果,它能直接影響到系統能否精準地顯示目標信息資源,影響到信息與各種元數據檢索結果的范圍、數量及準確性源等方面。由此來說,元數據的質量問題對資源發現系統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元數據的質量問題主要體現在:數據著錄不夠規范、數據著錄不一致、數據重復、數據失效、字段匹配有誤、數據集成有待改進等[3]。
3.3信息資源發現系統和各內容供應商的合作問題目前,仍有為數不少的內容供應商不愿為信息資源發現系統廠商提供相關的信息資源,而內容供應商們不愿意提供相關信息資源與數據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部分內容供應商根據其系統統一要求的相關性排序算法,發現按照這個算法得出的內容相關性排序結果往往不如人意,這一點將關乎提供商的聲譽,無疑會使供應商名譽下跌(即信息資源發現系統的相關性排序算法還有待加強);向信息資源發現系統提供相關的元數據對提高自身資源的訪問率效果并不突出(即內容供應商不能在合作中獲得可觀的訪問量);除此之外,信息資源發現系統無法做到深層次的索引標識,使得其中一些高質量的信息內容無法被高效而明確地識別和揭示。如此這些,都是兩者合作道路上的荊棘。
4解決方案
4.1優化用戶的體驗感
4.1.1改善信息資源系統的使用界面近年來,各類圖書館都在千方百計地改變現有信息資源發現系統中的不合理、不科學、不符合多數信息使用者思維模式的界面設置,針對OPAC系統不能檢索出更為有效而且更為貼近用戶需求信息資源的現象,改進后的圖書館資源發現服務系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并優化使用者的體驗。首先,它可以使信息使用者在進入另一個全新的搜索頁面時,依舊保留舊版本的檢索系統,使其依然可以對已有的信息資源進行更高一級的檢索獲取;其次,信息使用者能夠在已有的搜索基礎上,通過信息檢索的平臺進入另一個新的數據庫頁面,從而完成對信息數據的進一步搜索和獲取。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韋加斯分校的圖書館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在最初設計使用信息資源發現服務系統時便植入了實時更新的理念,并將之應用在這一系統中。他們在其圖書館主頁上添加了一個可以實時增加、更新信息內容的模塊,鼓勵信息使用者們在上面增加自己使用起來認為有用的信息資源,進而對信息資源檢索系統進行進一步地改進。如此這般,他們便可以在平時的使用過程中,源源不斷地增添新的信息內容和目標資源,這樣循環往復,相比于系統使用初期,其現有信息資源系統的信息量不斷增多,能極大程度地滿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4-5]。
4.1.2重視用戶反饋信息隨著各大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發現服務系統的普遍發展和應用,各圖書館愈加看重信息使用者們在使用過程中所反饋的信息。透過各類不同的反饋信息,信息資源發現服務系統的研發人員能夠實時了解和掌握真實的用戶需求、自身產品的實用程度以及產品中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因此絕大部分圖書館都樹立了對系統實用性評估的理念,來實時更新系統和掌握實時動態。目前,各大高校圖書館能夠透過對不同信息使用者們評價的分析,知曉用戶對于現行的信息資源發現服務系統中有什么地方是值得肯定的,又有什么地方是有待改進的,并以此為依據對其進行對癥下藥的改善。不僅如此,一項針對在校學生是否可以高效利用資源發現系統來進行學術檢索的調查表明:雖然很大比例的學生能夠使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發現服務系統順利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資源和數據,但其在檢索的速度、深度及廣度方面仍存在著許多問題有待改進。圖書館的資源發現服務系統若想要得到信息使用者的長期肯定,就不能忽視用戶們所反饋的信息。根據這些客觀的評價,研發人員才能不斷對系統進行改進甚至再設計,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適應發展,不被時代和其他新晉的發現服務系統所淘汰。
4.2保證元數據的質量要使信息資源發現服務系統能夠成功運行,離不開充足的時間和大量的資金支持,而這無疑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從現有成功運行的服務系統來看,這個過程主要包括以下4個重要環節:(1)系統的研發人員要廣泛而大量地收集較為頻繁使用的紙質或者電子資源;(2)對數據進行提煉并添加,并將其與圖書館整體系統相連接,保證二者在更新的過程中能夠實時同步;(3)擴大檢索范圍,將圖書館系統與其他的信息資源數據庫進行多渠道的鏈接;(4)后期的處理和改進以及系統的維護與更新等[6]。由上文可知,元數據的質量對于其信息資源發現服務系統的優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元數據質量的優劣需要重點關注。因為元數據的好壞不僅會直接決定檢索服務系統內容的質量優劣,也會直接影響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效率。各圖書館應在充分認識到元數據的關鍵性作用后,有意識地檢測以及提高所包含的元數據質量。在系統的運行使用中及時檢查,一旦發現疏漏、錯誤的地方,及時更改、更新數據信息,確保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盡量少檢索冗余信息,提高檢索效率和質量,從而保證用戶使用感和滿意度。
5結語
在如今信息生產和傳播呈幾何級增長,而信息資源、數據大體呈現良莠不齊情況的大環境下,創建良好的信息資源發現服務系統,構建一個健康有序的信息資源發現服務平臺已成為各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亟待解決的問題。但由于我國現有的信息資源發現服務系統研發技術不夠成熟,在實際解決和操作過程中仍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因此需要系統研發人員充分利用現代網絡與計算機技術,在不斷完善系統結構、增加系統服務功能的過程中,整合大量的數據資源,反復推敲、研究發現系統的模式、發現過程的算法等[7]。針對內容供應商與資源發現系統合作的問題,希望資源發現系統能夠在未來的發展和應用中找到更完善的解決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各高校圖書館的數據資源覆蓋率。與此同時,要著重關注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所反饋的信息,以用戶為中心,不斷對系統進行相應的改進和優化,開發出具有便捷性、科學性、嚴謹性集一身的人性化信息資源發現服務系統,更好地為信息使用者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孫宇,張磊,劉煒.圖書館資源發現系統選型研究[J].圖書館雜志,2013(12):63-70.
[2]梁勞慧.資源發現系統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3(18):28-31.
[3]程穎.資源發現系統元數據的問題與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15(9):104-110.
[4]胡瑋.“985工程”高校圖書館資源發現系統現狀分析和思考[J].圖書館學研究,2013(16):43-48.
[5]王潔慧.高??蒲杏脩魧D書館一站式資源發現平臺的功能需求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12):95-98.
[6]廖志江.知識發現及數字圖書館知識服務平臺建設研究[J].情報科學,2012(12):1849-1853.[7]王亞秋.高校圖書館資源發現服務系統優化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5(6):29-31.
作者:楊雪珂 單位:復旦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