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28:04
序論:在您撰寫油田開發中稀油深抽采油技術研究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引言
十四五時期油田開發行業應該立足于我國實際國情,以改革發展為動力,對新時期油田開發利用問題進行重點統籌與部署規劃,保障我國油田開發水平持續增強。其中,稀油油藏作為新時期油田開發的重點內容,應該筑牢開發利用發展格局,加強對新技術以及新工藝的推廣應用,保障稀油油藏穩產增產。結合近幾年發展情況來看,深埋油田、低能油田開發利用問題逐步受到油田開發行業重視。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油田開發行業內部應該加強對采油新工藝以及新技術的引進應用。目前,深抽采油技術在稀油油藏開發利用領域中得到了良好推廣與應用,具有重要的應用推廣價值。
1稀油深抽采油技術應用原理及特點分析
1.1技術原理分析所謂的稀油深抽采油技術主要是指在開發生產過程中,通過利用加深泵滿足生產開發作業期間的壓差需求,保障井液可以進入到井筒當中,完成對稀油深層油田的開采利用。在實際采油操作過程中,現場作業人員需要提前錨定油管管柱下方位置,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泵沖程過程安全,促進該項指標穩定提升,減小誤差問題。與此同時,在深抽采油技術的依托作用下,井下泵充滿系數將會得到有效改善,利于提升深抽泵泵效。除此之外,現場作業人員可通過科學優化與組合抽油桿設施,保障桿柱負荷大幅度降低[1]。
1.2應用特點分析深抽采油技術主要通過利用深抽泵設施實現高效運作過程,保障稀油開發利用效率得以全面提升。結合現場應用經驗來看,深抽泵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可以體現出以下優勢特點:一方面,通常情況下,深抽泵柱塞與泵筒之間的間隙需要嚴格控制在0.02mm左右,保障深抽泵漏失量明顯減少。另一方面,深抽泵設施中的錨定器可以有效減少沖程損失問題,確保泵效水平得以全面增強。除此之外,深抽泵工作筒強度相對較高,在運行使用過程中可以保障起下作業運行安全高效,減少運行維護成本。最重要的是,深抽泵工作筒長時間處于不受力狀態,可以有效減輕管柱運行壓力。這樣一來,可防止泵筒彎曲或者卡泵問題出現[2]。
2油田開發中稀油深抽采油技術應用現狀及問題分析
結合我國當前稀油油田發展情況來看,部分稀油井還是存在供液不足問題。針對于此,建議相關企業在生產作業期間可利用間開方式規避此類問題。與此同時,部分供液不足的油井還存在沖程損失嚴重、泵效率低以及設備運行不協調的問題。立足于油田實際開發背景考慮來看,我國稀油開采期間缺乏多樣性桿柱柱組合協調應用,導致整體運作效率并不是很高。與此同時,隨著泵掛深度的不斷增強,抽油泵漏失嚴重程度明顯加劇。嚴重時,會導致常規泵功效嚴重下降,如可能會導致深抽井泵效直接下降到40%左右,但是關于這類問題的處理可通過后期挖掘進行妥善處理。除此之外,地面動力設備融合度匱乏始終是引發稀油開采效率不高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稀油油井含水率上升或者存在油稠等問題,會導致選點負載程度明顯加強。這樣一來,不僅會嚴重增加電機負荷,同時還會影響抽油機沖次效果。為確保新時期稀油深抽采油技術應用效率得以全面增強,行業內部研究人員應該加強對新技術以及新工藝方法的拓展應用,促進我國油田開發行業領域健康持續發展。
3稀油深抽技術創新研究及應用實踐分析
3.1自動補償泵深抽技術自動補償泵深抽技術基本上可以視為新時期稀油深抽技術創新應用的重要體現。與常規技術手段不同,自動補償泵深抽技術沖程較長,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有效增強泵能效。最重要的是,自動補償泵深抽技術比較注重強調節能減排理念,在運行應用過程中,可通過利用技術節能性以及安全性特征,減少能源消耗問題。并且與其他技術相比,自動補償泵深抽技術具備良好的防砂能力,可進一步保障裝置系統運行高效性與安全性。從運行原理上來看,自動補償泵深抽技術在運行過程中可通過利用高壓作用優勢,促使密封環朝向井徑方向展開。此時,密封環會緊貼柱塞。除此之外,隨著運行壓力的不斷增強,密封環膨脹程度會明顯加大。此時,自動補償泵密封程度也會明顯加大,防止抽油過程中出現漏失問題[3]。
3.2雙層泵深抽技術雙層泵深抽技術主要采取雙層結構設計方式對泵筒進行優化處理,保障泵筒抗壓能力以及運行效能得以全面增強。結合實際運行情況來看,雙層泵深抽系統在運行期間可以通過不斷降低液柱壓力,減少漲泵問題出現可能。同時,也可以防止泵長期運行引發崩壞或者其他質量風險問題。在技術實現方面,可通過利用小間隙配合方式充分減少泵漏失出現可能,保障泵運行效能穩定提升。結合上述內容不難看出,稀油油藏開采期間通過運用雙層泵深抽技術基本上可以緩解以往抽油作業期間所存在的供液差問題,能夠為低滲透油田中后期開采階段提供良好的技術保障。
3.3測流泵深抽技術測流泵深抽技術主要基于傳統開采模式原理對工藝流程以及設備裝置進行了改造升級,進一步增強稀油采油效能。舉例而言,技術人員利用測流閥與實心柱塞取代傳統設施,同時,改變傳統運作模式即排液與洗液分別在上沖程以及下沖程的模式,解決傳統開采模式存在的短板問題。結合實際應用情況來看,采油期間通過運用測流泵深抽技術可以增強整體運作效果。其中,所采取吸液利用上沖程、排液利用下沖程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拓寬排油通道,穩定提升深抽采油作業效能。
4稀油深抽采油技術短板問題及解決對策分析
4.1直井偏磨問題與解決對策抽油桿所面臨的工況條件相對復雜,可能會受到多種作用力影響而出現交變荷載以及其他問題。同時,抽油桿本身具備彈性特征,如果受力過高會引發彎曲或者變形問題。嚴重時,會導致抽油桿與油桿出現接觸不良現象,最終引起偏磨問題。針對上述問題,在實際解決處理過程中,建議相關人員應該結合泵掛下井深度,對泵掛設置位置進行合理確定,如是放置于套管變形位置還是放置于造斜點位置。這樣一來,可以促使油管長時間保持垂直狀態,盡量減輕抽油桿和油管之間的摩擦作用。除上述方法之外,建議相關人員還需要對油管進行定期旋轉等養護處理,其中,對于油管偏磨位置進行定期更換,保障泵使用周期有所延長。
4.2斜井偏磨問題與解決對策引發斜井出現偏磨的原因主要在于柱塞摩擦力過大會導致抽油桿出現彎曲問題,再加上抽油桿與油管之間的運作影響,容易加劇偏磨問題嚴重程度。同時,抽油桿運作期間會受到上頂力作用影響,產生扭曲或者變形問題。為解決此類問題出現,建議相關人員可以潤滑抽油桿,如可在其表面鍍上一層固體潤滑膜,增強抽油桿耐磨性能。此外,可以將滑套設置在燃料管內壁位置,減輕運動摩擦程度[4]。
5結論
總而言之,為保障稀油油藏產油效率與產油質量得以全面加強,建議在今后的研究發展中,行業內部研究人員應該加強對稀油深抽采油技術的研究推廣力度。最好可以結合稀油油藏特點選用科學高效的深抽采油設備,實現高質量采油與開發利用目標。與此同時,研究人員應該將側重點放在改善稀油深抽采油技術短板問題方面。可以結合當前技術應用短板問題以及具體成因,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手段進行補齊,避免類似問題反復出現。此外,研究人員可適當結合國內外相關技術研發動態以及應用情況,進一步加強對深井泵系統的優化改造,更好地實現稀油油藏開發利用目標。
參考文獻
[1]何川.淺談油田開發中稀油深抽采油的技術[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39(06):173-174.
[2]楊金華.淺析石油工程采油技術現狀及展望[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39(14):251-252.
[3]李文杰,宗先路,何新飛,等.油田開發中稀油深抽采油技術探討[J].石化技術,2022,29(01):218-219.
[4]王廷有,葉慶偉.淺析石油工程采油技術的現狀及未來展望[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21,41(12):94-95.
作者:趙凱興 單位: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八采油廠第二作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