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牧業經濟形態的草原就是種植農業范疇的耕地。草原的生活離不開牛、羊、馬,如同平原的鄉村離不開水稻、麥子、玉米,等等。新時期文學以來的大多數鄉土題材創作中,我們已經習慣了耕種勞動如何與農民的生活和命運相關聯。比如《種包谷的老人》中包谷的收成與老人夢想的關系,《麥客》中割麥子的與父子對未來生活的打算,《生命是勞動與仁慈》中陳東風對傳統勞動價值的堅守與時代變遷中勞動方式的變化,等等,但對于畜牧生活如何進入人的命運世界,牧區以外的讀者還是相當陌生的。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