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球曾經歷了3次超大陸演化過程,其中2次超大陸(哥倫比亞(Columbia)和羅迪尼亞(Rodinia))旋回涉及中新元古代,并與一系列區域性事件相聯系,形成了多成因的超大陸演化模型。華北中東部新元古代沉積事件、揚子和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事件、雪球事件等都被視為Rodinia超大陸的裂解響應,它們對定時三大陸塊相互關系及定位其在全球超大陸的位置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反映了重要沉積地質事件在超大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義。此外,在中新元古代的Columbia和Rodinia超大陸演化過程中,還伴隨發育具有廣泛區域性甚至全球意義的巨厚白云巖與碳酸鹽巖微生物(巖)、紅層與黑色頁巖、全球性臼齒亮晶碳酸鹽巖和埃迪卡拉紀蓋帽碳酸鹽巖等沉積事件群及元素(同位素)漂移等地球化學異常事件,也包括特殊且重要的磷塊巖、錳、鐵礦等沉積成礦事件。由于不斷顯示出來在全球古大陸重建和古地理恢復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們越來越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研究。文中通過系統分析中國中新元古代超大陸旋回演化中發育的部分重要或關鍵地質事件(群)時空發育與分布特征,并結合作者團隊的實際資料和測試數據,以期揭示超大陸演化過程與重要沉積地質事件的內在聯系,為超大陸聚散旋回演化和時空定位及原型沉積盆地的發育和評價提供科學證據。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