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1964-2013年河源市5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NCEP/NCAR逐月2.5°×2.5°再分析資料,分析河源市秋季暴雨的時空分布特征和同期環流特征。結果表明:(1)河源市秋季暴雨日數在空間分布上自南向北逐漸減少,9月的分布特征與秋季一致,11月的分布型與9月完全相反;秋季暴雨日數呈弱增長的氣候變化趨勢,且存在明顯的階段性變化。(2)南海到西北太平洋地區緯向風垂直切變偏小和南方濤動處在正位相時,對應有利9和10月熱帶氣旋的生成、發展,副熱帶高壓偏西偏北、強度偏強,有利于熱帶氣旋趨向廣東,而來自該區的強東南季風,給河源帶來充沛的水汽,為暴雨的發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條件。另外,活躍的南支槽也是造成10月暴雨的重要影響系統之一。(3)熱帶氣旋對11月暴雨日數的貢獻較小,南支槽和東移南下的高原短波槽是造成該月暴雨的重要影響系統。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西偏南、強度偏強,河源受其西側的異常西南風影響,獲得充足的水汽供應,有利于暴雨的發生。(4)秋季華南地區海平面氣壓偏低或冷空氣活動偏弱時,有利于河源暴雨天氣的發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