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資產證券化的迅速發展,本文基于2011—2017年銀行業面板數據,充分識別了資產證券化對銀行信用風險的影響。結果顯示:在發展初期,資產證券化不利于銀行信用風險的緩解,甚至導致信用風險上升。影響機制分析結果發現,資產證券化發行銀行通過道德風險傾向,提高風險資產持有比重,以及創造更多'基礎資源'導致不良貸款率上升,并且在發展初期,更注重基礎資產池的質量,這均不利于信用風險的緩解。長期來看,在政策因素推動下,資產證券化能夠實現銀行信用風險的緩解,并且伴隨時間推移,資產證券化導致銀行信用風險上升的效應不斷弱化。因此,金融監管部門應持續為資產證券化功能發揮提供空間,漸進推動'表外化'模式,同時,也要完善約束監督機制,防止銀行對風險轉移功能的過度利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