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入世以來,中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企業市場化程度日益提升,但遭受西方國家的反傾銷損害卻逐年攀升。分析2003—2012年間歐盟對華反傾銷的調查事實,利用潛類別技術挖掘影響企業獲取市場經濟地位的市場化因素,進一步實證表明:宏觀層面,國有經濟相對非國有經濟的單位市場勢力的優勢越明顯,中國企業越難以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提升非國有經濟的單位市場勢力能幫助提高中國應對反傾銷的成功概率。提升市場分配經濟資源比重、縮小政府規模能顯著幫助中國企業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但中國整體市場化提升未能顯著改善中國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微觀層面上,和國有控股相比,私人控股、港澳臺控股與外資控股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具有顯著優勢,隨著國有股份的退出和私人股份、港澳臺股份與外資股份的增加,企業產權屬性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存在階梯式遞增優勢,擁有來自進口國投資股份對企業產權屬性的階梯式遞增優勢存在放大效應。遵循國際會計準則生成的會計信息對企業獲取市場經濟地位的作用受限。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