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機壁微體化石Tappania,最初發現和描述自我國山西永濟地區約17—14億年前古老的古元古代晚期—中元古代早期汝陽群北大尖組。隨后,該形態屬標本相繼從印度、澳大利亞、西伯利亞、美洲等地的同期地層被發現和報道。無疑,它成為該地質時期生物地層對比的重要微體化石證據。由于它是自前寒武紀早期微體化石記錄以來,被認定為最初具有動態細胞支架和膜系統的復雜有機壁真核微體化石,它成為干群真核生物在該古老地質時期演化趨異的見證。本文旨在認識Tappania的形態特征及其生物親緣,并探討它的生活、繁衍生態環境和地質背景。結合已知古地理和地球化學研究資料,可推測Tappania的出現與該地質時期的重大地質事件相關聯。在古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的海水盆地中,盡管占主導地位的仍然是藍菌和單細胞藻類,但是,具有滲析營養功能的多細胞真核生物在適宜生態環境已繁衍。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