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該研究對喀斯特石漠化高原峽谷地區優勢種的葉片功能性狀進行了分析,調查了17種植物的葉片厚度、葉面積、葉片鮮重、葉片干重、葉干物質含量、比葉面積、葉組織密度等能反映植物生存策略且易于測量的葉片功能性狀,并采用逐步回歸的方法探究了葉片功能性狀與土壤養分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1)不同優勢種葉片功能性狀差異明顯,葉片的厚度為0.18~0.78 mm、鮮重為0.07~6.51 g、干重為0.04~3.19 g、葉面積為3.07~325.64 cm^2、葉干物質含量為318.61~573.22 mg·g^-1、比葉面積為60.98~236.90 cm 2·g^-1、葉組織密度為0.022 1~0.036 g·cm^-3。(2)植物通過較小的比葉面積與較大的葉干物質含量來減少水分散失、增加養分儲存,以適應高溫、缺水少土的環境。(3)葉片功能性狀之間存在廣泛的相關關系,且均達到極顯著水平。葉片厚度對鮮重、干重均表現為促進效應,比葉面積與葉干物質含量及葉組織密度之間均存在極顯著的抑制效應。(4)葉片功能性狀隨土壤養分的變化產生規律性變化。土壤全氮、全鉀和有機碳對葉片功能性狀產生顯著影響,尤以土壤有機碳的影響更為顯著。進一步分析發現,喀斯特高原峽谷地區植被恢復及重建的優勢種或建群種為翅莢香槐、清香木、枇杷等;施用有機肥能夠提高花椒、金銀花等經濟林樹種的適應能力。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