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態環保范文

時間:2022-03-13 15:20:44

序論:在您撰寫生態環保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生態環保

第1篇

1、人類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2、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3、破壞環境,禍及千古;保護環境,功蓋千秋。

4、垃圾回收,保護地球,舉手之勞,參與環保。

5、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

6、楊柳散和風、青山淡吾慮。

7、環境就是你的“臉”,人人要學會愛護。

8、只有一個地球、人類應該同舟共濟。

9、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

10、創建省級生態縣,建設和諧好遂昌。

11、誰道群生性命微、一樣骨肉一樣皮。

12、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倡導生態文明。

13、萬物一體、天人合一。

14、地球能滿足人類的需要、但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

15、情系錢甌之源,心鑄健康家園。

16、環境與生命共存,環保與健康同在。

17、拯救地球、從生活中細節做起。

18、追求綠色時尚、走向綠色文明。

19、仁愛及物、慈悲為懷。

20、山青水秀田園美,人天和諧精神爽。

21、重視生態功在千秋,保護環境造福萬代。

22、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23、創生態遂昌,建美好家園。

24、“我們不要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25、環山環水環風景,保潔保綠保健康。

26、保護環境是責任,愛護環境是美德。

27、增強環保意識,扮靚遂昌城鄉。

28、保護碧水藍天,營造綠色家園。

29、保護青山綠水藍天,共創和諧美好遂昌。

30、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31、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32、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33、天地為父母、父母為天地。

34、手拉手保護環境,心連心關愛遂昌。

35、環境關系你我他,保護環境靠大家。

36、爭做環保使者,共創生態文明。

37、讓大氣更清新,讓天空更蔚藍,讓河山更碧綠。

38、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選擇,選擇綠色生活、健康適度消費。

39、環保關聯千萬家,責任就在你我他。

40、青山清我目、流水靜我耳

41、過猶不及,凡事勿過渡,知足常樂。

42、立足自然生態景觀,創造優美人居環境。

43、建設生態文化、塑造生態文明。

44、讓我們親近綠色,一路同行!

45、全社會共同努力,積極創建省級生態縣。

46、為了子孫后代,請留下一片凈土。

47、人類若不能與其它物種共存,便不能與這個星球共存。

48、保護環境=保護自己。

49、保護生態環境就是愛護自已。

50、保護生態環境,造就秀美山川。

51、敬畏自然、崇尚自然。

52、尊天重地、敬天愛人。

53、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54、全心全意保護生態環境,同心同德創建清潔鄉村。

55、共創生態遂昌,同享碧水藍天。

56、人類只有一個可生息的村莊——地球,保護環境是每個地球村民的責任。

57、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全民共建綠色生態縣。

58、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民增收,維護生態安全造福子孫后代。

59、從我做起,保護環境,建設美好家園。

60、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61、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62、保護生態環境,共建美好遂昌。

63、贊化天地、道法自然。

64、欣賞荒野、回歸自然。

65、人類靠環境生存,環境靠人類保護。

66、除了足跡,我們什么也沒有留下;除了攝影,我們什么也沒有帶走。

67、環境衛生的潔凈,有您的一份文明。

68、積極行動起來,積極創建省級生態縣。

6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德、道法自然。

70、綠色世界,你我共創;清新氣息,大家共享。

71、幸福生活不只在于豐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藍天。

第2篇

論文摘要:本文簡要分析了里海的地理特征和目前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闡述了里海周邊各國加強資源開發利用的同時,要加大對里海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強調各國合作機制的建立對共同擁有一個可持續的里海意義重大。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歐亞大陸之間,它的西南面和南面為高加索山脈和厄爾布爾士山脈的連綿雪峰環繞,其它三面只是坦蕩遼闊的平原。里海是我國的稱呼,它的譯名應為卡斯皮海(Каспийскоеморе),得名于古代居住在高加索東部的一個叫卡斯皮人(каспийск)的部落。里海南北狹長,形狀略似“S”型,南北長約1200公里,是世界最長及唯一長度在一千公里以上的湖泊。東西平均寬約320公里,湖岸線長約7000公里,面積37.1萬平方公里,大小幾乎與波羅的海相當,規模為亞速海的10倍,相當全世界湖泊總面積(270萬平方公里)的14%。湖水總容積為76000立方公里。里海有曼格什拉克、哈薩克、土庫曼、克拉斯諾沃茨克等海灣。里海的水面低于外洋海面28米,湖水平均深度約180米。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條河流注入。

里海地區石油資源豐富,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目前石油生產已擴展到離岸數十公里的水域;里海生物資海豐富,既有鱘魚、鮭魚、銀汗魚等各種魚類繁衍,也有海豹等海獸棲息;里海地區航運業較發達,通過伏爾加河及伏爾加—頓河等運河,實現了白海、波羅的海、里海、黑海、亞速海五海通航。運輸貨物以石油為主,其次為糧食、木材、棉花、食鹽、建筑材料等。沿岸主要港口有阿塞拜疆共和國的巴庫,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的阿斯特拉罕、馬哈奇卡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舍甫琴柯,土庫曼斯坦共和國的克拉斯諾沃茨克,伊朗的恩澤利和托爾卡曼港等。里海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地位的重要性,同樣,作為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水域之一,里海的生態環境問題也備受各界相關人士的關注。

一、水位大漲大落給工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危害

1.水位大降,水面萎縮,灌溉面積劇減

里海和咸海是地球上兩個特殊的水域,它們同世界大多數內海和湖泊有著不同之處:水流的方向只有一個,只流進,不流出。它們位于干燥地區,蒸發率特別高,流進來的水很快就會蒸發掉,所以,它們雖無出口,也不必擔心會漲水。里海在1933年之前,它的面積是相當穩定的,約為40萬平方公里,但從1933年以來卻顯著地縮小了:1965年時為37.2萬平方公里,其原因是與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發展有密切關系的。

20世紀30年代以前,每年流進里海的水中,河水占了80%,而伏爾加河又占河水水量的80%。但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蘇聯政府就宣布沿伏爾加河修建13個大水壩,以供發電和灌溉。1933年6月已把伏爾加河、白海和波羅的海溝通;1937年,蘇聯開始把莫斯科與伏爾加河和里海聯結起來;1952年完成了伏爾加河—頓河的運河工程,但結果是伏爾加河水量損失巨大,有些從地下流失了,但主要是蒸發了,再加上大量的河水引入灌溉運河,流進里海的水量大大減少,里海的水位不斷下降,面積日漸縮小。從1929年到1970年,里海水位下降了2.57米,海面則退縮更快,里海水位每下降1米,它南部的水面面積減少0.5%,而北部則要減少17%。

2.水位大漲,淹沒良田及油田設施,損失慘重

1970年代末,專家學者們對里海水位下降感到擔憂,1977年,里海水位比原來下降了約30米,下降到了歷史最低水平。在此情況下,里海將同中亞的咸海的命運一樣將會干枯。但自1978年,里海水位開始上漲。自那以后,里海水位上漲了約2.5米,里海以驚人的速度仍在上漲。此事一開始被視為好兆頭,但事實上,這是一場環境災難,幾百萬公頃的良田沒入湖底,眾多廠礦被淹,沿岸居民不少被迫背井離鄉,另謀出路。除了海岸人口需要搬遷外,里海水位上漲還將會淹沒里海沿岸的油井和石油設施。最近20年,僅在哈薩克斯坦就有大片土地和1400多口油井被海水淹沒。阿塞拜疆共和國、土庫曼斯坦和伊朗也發生類似環境災害。阿塞拜疆的首都、石油城巴庫,遭受石油污染的湖水經常漫入居民庭院,巴庫人即使足不出戶也能日日聞腥見油。巴庫城中原有一條長達數千米的濱湖大道,曾以萬種風情和典雅華麗的氣韻成為前蘇聯屈指可數的一大景觀,現也靜靜沉睡在湖中。據阿塞拜疆地理學家們預測,里海水位今后數年內仍將持續上漲,最終將比目前水位高出5米。這意味著要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失。

二、水體污染嚴重,水環境日益惡化

里海的最大污染源來自里海北部最長的河流伏爾加河,伏爾加河沿岸居住著幾百萬人口,分布著幾百家工廠以及大片農田。城市下水道和工廠排放的污水以及農田的化肥和農藥水流入伏爾加河,我們看看伏爾加河每年要“吞”下多少污染物吧:30萬噸有機物,1.4萬噸廢油,上百噸的鋅、鉻、氮等化學廢料……,這些污染物最后又流入里海。另外,里海是片封閉的水域,散入水中的有害物即使不會永久地留在那里,也會保留許多年。在正常的海洋石油開采作業中,每個鉆井向水中排放的污物有:30-120噸原油,50-400噸泥漿,200-1000噸鉆渣。此外,鋪設管道也會使大量底泥散入水中。同時,里海海洋鉆探作業中出現的事故非常頻繁,也給生態系統帶來很大的危害。

三、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

里海地區盛產鯉魚、鱘魚、鱸魚、鳊魚等特色魚類,漁業資源發達。里海環斑海豹是世界上獨特的生物物種,還有大量的白天鵝、海鷗、野鴨、白鷺等珍貴禽類,在里海水域內生存近40萬頭海豹,世界上90%以上的鱘魚資源集中在這里。據有關權威組織測算,里海地區僅生物資源就價值5000億美元以上。但是近年來由于沿岸國家開發里海海底石油天然氣資源,這里失去了昔日原有的寧靜,里海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生物物種遭到嚴重破壞。2000年4月中旬,在哈薩克斯坦所屬的里海東北部水域,每天都有上百頭的海豹尸體被海浪沖上海灘。在隨后的一個半月時間里,這種災難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到6月上旬,共有上萬頭海豹死于非命。嚴重的污染使海豹的數量減少了20%。同樣的,近年來,由于環境污染和濫捕行為,里海鱘魚數量已經呈災難性的下降趨勢。在過去的十幾年間,里海的鱘魚產量下降了95%。目前,里海鱘魚已經名列國際保護自然與自然資源聯合會公布的“十種瀕危物種的名單”之中。以犧牲里海生物資源為代價,發掘不可再生的油氣資源。實在是得不償失。在國際市場上1噸黑魚子因品種的不同而賣到18-60萬美元不等,而石油只不過是每噸80-4110美元,海洋石油開采活動對漁業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首先,漁民們失去了傳統捕撈區,采油者們往往會在這些地段豎起鉆臺或鋪上輸油管道。第二,小魚和成魚的洄游周期被破壞,育肥及產卵條件不斷惡化。第三,無法避免的污染使一些水域的生態系統被破壞。更何況,通常情況下油田探明的石油儲量與實際上能采到的數量有很大差別,后者只占前者的20-40%。這樣算來,里海的石油經過加工后并在國際市場上有銷路的情況下,可以用30-40年,最多不過50年。難道應該為這區區50年的不可再生的石油繁榮而毀滅里海的魚類資源、生物資源嗎?

四、對里海環保措施的設想

1.建立完善且共同遵守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簽署較有權威性的政府間關于保護和利用里海生物資源的協議。成立一個《里海環境保護委員會》對水體流域環境、生態及水資源進行管理,協調各國其他相關部門,既可避免出現扯皮現象,又可以保障對里海水體治理保護的投資專款專用。政府和地方有關責任部門必須采取緊急措施消除在石油開采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化學污染。建立生產廢物管理中心,其中包括建立硫儲藏和利用中心。保證石油開采和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硫不再污染里海及周邊地區。鼓勵實業家投資環保生態項目,國家應向他們創造優惠條件。

2.樹立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理念,加強國際合作,統一規劃,合理開發。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和新式經濟發展與保護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協調一致,是為了讓子孫后代能夠享有充分的資源和良好的自然環境。里海周邊國家對的自然資源和現階段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所持有的態度,將直接決定各國的發展走向。如果雙方能夠就這一問題加強國際合作,統一規劃,合理開發,相互尊重對方的利益,那么將取得雙贏;而如果各國在這一問題上不夠重視,缺乏溝通,任其發展,那么必將違背各自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僅會嚴重制約各自毗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將對各國的關系健康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

3.積極參與制定和切實履行區域國際協定,加強里海水質共同監測方面合作,建立預警機制及合作機制。各國應開展里海水體聯合監測,通過定期監測、自動監測和巡回監測三種方式,在公共水域建立完整的監測監控體系以及應對突發性污染事件的預警和應急監測監控設備,對污染進行嚴密的監督和控制。成立協調工作組和技術專家組,建立定期會晤機制,開展學術交流和科學研究,開拓環境保護的更深層次的合作。

4.放棄掠奪性的開采方式,進行有節制的開采。這不僅符合所有沿岸國家的戰略利益,還符合生態要求,對保護里海生態系統及其重要組成部分--魚類很有利。在里海上那些正進行石油勘探、開采及輸送工作的地段實行間歇作業制度,以利于生態環境的恢復,并且在禁捕區、鱘魚產卵地、小鱘魚的成長地及鱘魚強化育肥洄游路線上要嚴禁地震勘探及石油開采作業。

5.建立一項挽救鱘魚的國際基金,由那些在里海開展活動的石油公司提供資金,不按規定支付這筆資金則不給它們發放作業許可證。借鑒前蘇聯保護鱘魚的經驗,利用專項的資金采取有效措施挽救鱘魚。魚類資源與礦物資源不同,它自身可以再生產,只要合理使用、不破壞生態系統、不損害種群的再生能力,它們是消耗不盡的,可以永久地為人類服務。因此,所有的里海沿岸國家都應對國際社會承擔起保持里海生物資源優良狀態及種群多樣化的責任。

五、結語

挽救里海的生態問題已不只是個地區性問題,還帶上了全球性色彩。保護魚類資源是刻不容緩的。所有真正關心里海地區前途和命運的人:科學家、魚類專家、環保人士、漁民、石油家及政治家們都擔負有保護里海生態環境的責任,特別是里海沿岸國家的首腦們,更應處理好石油開發與生物資源保護之間的關系,讓大自然賜給人類的這些資源更好地為人們服務。

參考文獻:

1.何大明,馮彥著<<國際河流跨境水資源合理利用與協調管理>>,科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2.維亞切斯拉夫·廉·齊拉諾夫.《里海:要石油還是魚類資源?》.俄羅斯《獨立報》.1997.8.22.

第3篇

邢曉紅是原衡水市種雞場負責人,有多年的種雞飼養經驗。面對養殖業的發展現狀,他深深地體會到做好雞舍的環境控制、降低死淘率、減少環境污染、節約生產成本是養殖業成敗的關鍵。2009年初,他經過多方參觀考察投資80多萬元圍繞地下養種雞、地上種植溫室大棚進行了科技攻關。萬事開頭難,由于缺乏技術支撐,邢曉紅結合當地的土質、水層,反復動腦筋,自己進行雞舍的圖紙設計,吃住在建設工地。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建成了66米長、6米寬、2.8米高的地下雞舍四棟,地上溫室大棚一棟。目前存欄種雞達到了2.2萬只。邢曉紅開創的生態環保立體種養新模式,經過一年多的運轉,證明成功可行。地下建雞舍飼養種雞,地上建日光溫室種植蔬菜,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種植養殖效益。地下雞舍與地上蔬菜日光溫室相通,雞舍排出的二氧化碳經氣體循環通道給日光溫室供氣增溫,通過日光溫室中植物的吸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可達到廢氣、廢物利用、節能環保的目的。

2創新關鍵技術,提升生態養殖管理水平

要使雞群高產、穩產,除了給予優質的飼料外,必須給它們提供良好的生產環境,包括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照和良好的通風。邢曉紅開創的地下養雞在這些方面與地上養雞有哪些不同呢?

2.1設置通風消毒道

通風是影響雞產蛋的重要因素。如果通風不暢,雞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雞糞分解釋放的氨氣和硫化氫氣體會在雞舍內大量聚集,直接影響雞的生長和產蛋。地下雞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兩邊沒有窗戶,所以邢曉紅采用的是縱向負壓通風方式。為了不讓風直接吹進雞舍,在兩個雞舍之間設計了一條通風道,風道呈一個倒下的U字型,分上下兩層,風從上面的進風口進來,再從下面返回來,然后再進入兩邊的雞舍。如果雞舍的長度是60米,那么整個風道的長度就是120米,120米的狹長風道對外來的空氣起到了一個緩沖的作用,減少了對雞的應激。同時,在通風道內安裝了12支紫外線燈管和1臺臭氧離子發生器,這樣外面的空氣進來以后,經過這120米的殺菌消毒,病原微生物得到了一定的凈化,安全系數大大地提高。一條U型的通風道,使風過冷、過熱、直吹和空氣凈化消毒的問題全都解決了。據中國農業大學寧中華教授介紹,空氣經過風道的過程中,被紫外線進行了殺毒。所以,進入雞舍的空氣是經消毒的新鮮空氣,對雞的健康方面都好,這些是在地上養雞不容易做到的。另外,夏天的熱空氣經過地溫的冷卻,冬天的冷空氣經過地溫的加熱,這樣進入雞舍的空氣,既新鮮,溫度又比較合適。

2.2安裝微電腦溫度控制器

雞舍由于建在了地下,風刮不著,雨淋不到,日曬不到。冬天盡管外面很寒冷,地層的溫度加上雞體自身的散熱,可使雞舍內的溫度達到18℃左右。在炎熱的夏季,由于避免了太陽的照射,舍內溫度一般維持在27℃~28℃左右。即便是室外氣溫達到40℃以上時,舍內溫度最高也就能達到30.5℃。同時,為及時調整雞舍內的溫度,雞舍內安裝了微電腦溫度控制器。并在通風口安裝了降溫水簾,出風口安裝了換氣扇。這樣能夠自動調節舍內溫度,使雞舍內溫度始終保持在18℃~24℃。

2.3補充人工光照

光照是影響雞生長、產蛋的一個重要因素。產蛋期的雞,光照一般維持在16個小時。對于地上開放性雞舍來講,自然光達不到16個小時,都要利用燈泡進行人工補光。地下雞舍其實就相當于一個封閉式雞舍,完全可以靠人工補光來滿足蛋雞對光照的需求。根據雞的不同日齡,給予不同的光照時間。既滿足了雞的生長需要,又克服了自然光照過強導致雞出現啄癖,造成雞的傷亡。

2.4建設地上蔬菜大棚

在雞舍上面建設60米×6.5米蔬菜大棚一棟。同時在大棚的墻壁上開設60厘米×60厘米的通氣孔一個,直接與雞舍的通風道連接,在大棚的頂端安裝直徑為20厘米的排氣管6根。這樣雞舍的氣體直接排入大棚,然后經排氣管進入大氣中。經過這樣一個循環,雞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可以供給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需要;氨氣遇到水以后能形成氨水,氨水可以作為氮肥直接供給植物需要。雞舍內的廢氣一部分供給大棚內的植物生長,減少了向空氣中排放,達到了減排的目的。同時雞舍內的熱量通過土壤的傳導作用,使雞舍上面的土壤溫度比周圍土壤的溫度高,蔬菜就可以提前出苗。再加上二氧化碳、氨氣的再利用,可以提高大棚的經濟效益,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2.5安裝飲用水凈化器

為保證雞只飲水安全,安裝了一臺飲用水凈化器,每小時生產凈化水2噸直接供雞飲用。地下水經過凈化器后,可以有效地去除氯、雜質、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減少了疾病經飲水傳播的機會。

3實行立體養殖,增加經濟效益

地下養雞、地上種菜的立體養殖經過一年多的實踐,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1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適宜的舍內環境,有利于發揮雞的產蛋性能,提高了飼料轉化率,減少了飼料的消耗。和地面上的開放式雞舍相比,在一個產蛋周期,一只雞就能省6元錢的飼料成本。據邢曉紅介紹,與地上普通雞舍相比5000只雞規模地下雞舍按390平方米計算,每棟每年可節省飼料等總投入5.94萬元,產蛋收入可增加2萬元,建筑成本可節省1.17萬元,投入產出總收益可高出7.94萬元。

3.2減少應激,控制疾病發生

地下雞舍為雞只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生產環境,減少了溫度、濕度、通風、噪音等外界應激因素的影響。空氣和飲水經過消毒和凈化,有效地排除了病原微生物的傳播。同時地下養雞杜絕了與其他畜禽的接觸機會,為防止傳染病的傳播建立起了一道自然屏障。地下養雞運行以來,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下降。

3.3環保減排,保護生態環境

雞舍內的二氧化碳、氨氣等氣體直接排入蔬菜大棚,一部分被植物所利用,其他經排氣管進入大氣中,降低了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減少有害氣體對空氣的污染,起到了減排的目的,實現了綠色養殖、生態養殖。

3.4節約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第4篇

一、營造開放的綠色環境,讓幼兒感受生態環境的美

《指南)》指出:“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

(一)自主管理,實施生態環境教育。

在幼兒的眼睛里,大自然是一個絢麗多姿、充滿無數問題的世界。為了讓幼兒深切感受大自然特殊的魅力,我們在每個教室門口創設了一個生態小區域,專為孩子們開辟的自然角,養著許多適合生長的小動物和植物,如蘿卜、洋蔥、大蒜、小魚、烏龜、螃蟹、泥鰍龍蝦等,讓幼兒輪流照顧、觀察,孩子們因此掌握了許多動植物的知識。幼兒對小動物非常感興趣,他們會自己去觀察它們是什么樣的?它們在干些什么?它們和小伙伴在一起住得開心嗎?孩子們用繪畫、記錄等多種方法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并且孩子們生成了自己的討論話題“水里生活著哪些小動物?它們生活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樣?它們喜歡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它們是吃什么長大的?”孩子們通過向爸爸媽媽了解,通過自己的發現,通過老師的幫助,了解了許多有關水生動物的許多知識。種植和飼養的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幼兒從小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也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幼兒關心環境,保護環境的情感。

(二)以主題活動為背景,滲透實施生態環境教育。

以主題教育為主,把環保教育作為一個中心點,將環保知識從這一中心點向四周輻射,將豐富多彩的環保教育內容滲透到各種教學和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去。如我們在開展“環保小衛士”主題活動中,設計了“語言《小熊住山洞》”“語言《窗外的垃圾》”“動腦筋變廢為寶”等內容,通過展覽、繪畫、利用廢舊材料等形式,讓幼兒進行美工制作以及開展參觀、談話、小實驗、游戲等有趣的活動,使幼兒了解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并懂得保護環境必須從我做起,從自身感受中獲得環保知識。

二、帶幼兒走進大自然,激發其保護生態環境的情感

(一)通過觀察感受和諧之美。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是一首賀知章的《詠柳》,在學習的時候將課堂由教室轉移至大自然,把孩子們引領到柳樹下,和他們一起看看、講講、摸摸、想想:觀察柳葉的顏色、討論柳條的姿態、輕撫修長的柳葉、想像巧奪的天工,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幫助孩子理解詩義。不少孩子很快便能完整朗誦詩歌,有的孩子還仰望著柳樹,輕晃腦袋,低低吟誦。在春風的輕撫下,以柳樹為視角,孩子們與柳樹進行了對話、與春天進行了對話、與詩人的情懷進行了對話,愉悅了心情,拓展了知識,放飛了想像。讓他們在實地觀察中感受自然與人的和諧之美。

(二)通過行動體驗環保的價值。

為了幫助幼兒樹立物資循環利用的環保意識,并提高其社會交往能力,舉行了環保小衛士之“跳蚤市場”活動。孩子們帶著閑置的玩具來和圖書到教室,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還發展了孩子的社會實踐能力、交往能力、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愛鳥周時進行了“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的宣傳活動。通過幼兒繪畫鳥,激發幼兒愛鳥、護鳥的情感,雖然他們畫出的內容是那么天真,但卻折射出了孩子們的愛心,真實而生動。從他們那一張張愛鳥、護鳥的決心表情上,我們更深地體驗到了一種責任――從小教育孩子們關愛生命、保護自然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讓幼兒從自己的行動中體驗到了保護環境的價值。

三、增強幼兒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

如何增強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和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根據《綱要》精神及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從多方面、多角度在各個領域中有效地滲透生態教育,讓幼兒去感受、體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一)借助特殊環保節日、紀念日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節日是幼兒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幼兒的有利時機;幼兒園開展節日活動,對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尤其是環保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在植樹節3月12日,讓幼兒知道樹的相關知識和植樹造林的好處,組織幼兒及其家長共同植樹護樹活動。另一方面給幼兒介紹森林資源及其作用,森林與人類的關系及人為破壞森林引起的地震、臺風、大氣污染等惡果,了解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初步懂得保護自然就是保護自己的道理。世界無煙日,讓幼兒理解吸煙的危害性,知道禁煙的社會意義,要求幼兒回家告訴家長今天是“無煙日”,禁止吸煙,以免危害健康。通過一系列有組織、有目的的教育活動,讓幼兒理解生物,人和各種環境因素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關系;培養幼兒關心、愛護環境的態度和行為。

(二)抓住教育契機適時進行生態環境教育。

幼兒天性好奇、頑皮,常常會做出些“出格”的事來,正確對待他們的行為,抓住教育契機進行生態環境教育,也是一門教育藝術。自然角是班級中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自然角中有各種各樣的植物,還有一條可愛的小鯉魚,孩子們洗完手總喜歡聚在自然角旁邊,摸摸青菜、摸摸蘿卜,看看魚缸里的小鯉魚,邊看還邊說:“你看,小鯉魚游到那里去了。”“你看,小鯉魚在搖尾巴呢。”“你看,小鯉魚在看我呢……”他們在一起說的興高采烈,我輕輕的走過去,說:“小鯉魚真的很可愛,小鯉魚生活在這樣干凈的水里,它很開心,可是在小河里,還有許多的小魚,他們生活的河水卻是臟臟的,你們知道河水為什么變臟了呢?”小朋友對我說:“因為別人把垃圾扔在水里了。”我說:“對,除了垃圾倒在水里會讓河水變臟,還有工廠排出的廢水也會讓河水變的很臟,小魚小蝦生活在這樣的污水里就會很快的死掉。”孩子們聽了,都紛紛睜大了眼睛,紛紛說:“下次我如果看到別人這樣,我就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通過擬人化的隨機教育,讓幼兒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四、結合游戲,引發幼兒保護生態環境的行為

(一)寓教于樂,開展游戲化的生態環境教育。

“游戲”是孩子們的特權,在游戲中滲透環保教育的內容,幼兒更容易接受。如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收集無毒無害的廢品,利用紙盒、紙筒、飲料罐開展“咖啡屋”、“點心店”、“娃娃家”等,使幼兒在游戲中接受環保教育,并懂得如何減少垃圾和利用廢物。結構游戲中,收集各種紙盒、酸奶杯、牙膏合等進行搭建。搭建活動中,孩子們還會找來認識的標志,用它們陳擺放在馬路

上、建筑物旁。停車標志可以提醒馬路上的車輛有秩序地停放;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標志規定了不同車輛的車道,保障了行車安全;這些游戲化的、教育與娛樂為一體的教育活動使幼兒逐步了解了一些成人也不太注意的生態知識,如綠色食品標志、生態標志、白色污染、噪音的標準等,從而使幼兒在活動中自然而然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為幼兒以后建立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行為打下基礎。

(二)變廢為寶,創造性地開展生態環境教育。

第5篇

寧陽縣實驗中學初一.六班

趙真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理念是“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雖然我們無法親臨現場做一名志愿者,但我們可以從身邊做起,投身到奧運中去,身體力行這“三個理念”。為此,我們學校老師特意組織我們開展了一次綠色環保行動—還大山一片春意盎然。

三月份的一個周日下午,天氣乍暖還寒,同學們精神抖擻地走在去神童山的小路上,遠看像一條蜿蜒的長龍。這幾年,神童山的周邊群眾都蓋起了新瓦房,幾個村還建起了工廠,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可是,神童山的環境越來越差了,一些地方因為采石和過度放羊破壞了植被,塑料袋纏繞在樹梢,代替了鮮艷的花朵,白一塊兒、青一塊兒的,沒有一點神童的樣子。這一次,我們就是要給神童山美容,還大山一片春意盎然。由于是周末,來這兒旅游的人非常多,路上一片熱鬧景象,我們唱著歌,伴著天空中盤旋著的小鳥,扛上樹苗,行進到了神童山腳下,仰頭看去,山上的綠意已少了過半,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幾處斑駁,同學們不禁嘆了口氣。老師把我們分成了八個小組進行活動,首先實施第一步,沿山撿拾垃圾,八個組又兵分兩路,分在前山后山,同學們都非常認真,不放過一個角落,當地的群眾知道后,主動上山幫助我們,他們說:“謝謝你們的提醒,大山能重返綠色最受益的當然是我們,以后我們一定注意環保!”就這樣,一伙人團結一心,垃圾很快就消失的無影無蹤,神童山露出了本來的面貌。

第一步“除污”結束了,第二步“補妝”的植樹方案開始實施,同學們圍成圈坐了下來,拿著地圖,不停的用筆寫寫畫畫,最終確定了每組分兩塊裸露山地,立即行動,小組長帶領著本組隊員找到被分給的地塊后,就開始了挖坑行動,同學們揮鎬舞锨,喊著口號,賣力的挖坑,那架勢,仿佛地下會有無盡的寶藏。大約挖到五十厘米時,就停止了,因為書上說這樣既有利于小樹站的穩,還有利于吸收水分,一舉兩得。要種樹了,一個同學把小樹苗移入坑中,雙手用力扶好,另一個同學則用剛才挖出的土,把坑填好。一切行動聽指揮,接到澆水的命令后,同學們三個一群,兩個一伙兒,帶上水桶,去山間的小溪中打水,水來了,同學們細心的澆灌著每一株稚嫩的小苗,滴滴泉水伴著同學們的汗水浸透了土地,仿佛看到了小樹們那種對生命的渴望與激動,聽見它們在歡快的唱歌。

第6篇

(一)領導更加重視

2009年,省、市各級領導和環保部門高度重視我區生態環保工作。省政府督查室傅曉風主任親自督查南陽化工區塊整治工作。省局徐震局長于5月23日在履新之初就蒞臨*調研指導生態環保工作。副市長張建庭12月8日帶領市環保局班子專門觀看了在我區演出的《綠色沖浪》大型環保滑稽戲。省局吳玉琛副局長和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周振暄分別兩次調研指導南陽化工區塊和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置工作。市局*局長更是9次蒞蕭調研指導生態環保工作。

與此同時,區四套班子領導不斷加大生態環保工作力度,多次召開專題會、現場會、協調會,督查會、加大檢查、督查、考核力度,強勢推進生態環保工作。新年上班的第二天,區委區政府就召開全區生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洪航勇書記在會上作重要講話。2月19日晚,正逢我區“兩會”期間,區委區政府又召開人口資源環境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全年生態環保工作。特別是10月份以來,由區委常委、副區長蔣金梁分管生態環保工作以來,區委區政府更是把生態環保工作擺到突出位置。9月11日、11月14日和12月11日,代區長盛閱春相繼召開全區生態環保工作會議,親自部署落實生態環保工作。區人大常委會連續三年把“加強環境治理,推進生態區建設”作為重點跟蹤督辦議案,10月21日,人大常委會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區建設情況進行重點督查。區政協和有關派把生態環保作為重點調研課題進行調研分析。

下半年,盡管財政較緊,但區政府還是研究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環保工程建設的通知》,進一步加大對熱電企業脫硫改造、東片11個鎮的鎮級管網建設和生態鎮村創建的財政支持力度。這三大政策的推出,對于加快推進生態環保工程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合力更加形成

全區各級各部門圍繞生態環保目標任務,扎實全面開展生態環保各項工作,進一步形成工作合力。區農水局立足于農村河道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的理念,投資8675萬元規劃實施了全區24條(段)62公里的農村河道整治任務。區建設局圍繞實現城市河道“流暢、水清、岸綠、景美、宜居、繁榮”目標要求,實施了7條共25公里城市河道的整治工程。國土*分局實施并完成了5個廢棄礦山的生態修復工程,另有14個廢棄礦山的生態修復工程也已正式啟動,并對全區礦山企業進行綜合整治。區城管執法局進一步完善“戶投、村收、鎮轉運、區處置”生活垃圾處理機制,指導、督促有關鎮街新建了7座鎮級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區城鄉一體辦按照目標要求,完成了14個省級已整治村的生活污水處理項目,33個省級待整治村、7個農村示范村和39個整治村的村莊整治建設任務。區農業局大力開展綠色農業建設、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農田污染控制和農村生活污水凈化處理等工作,進一步改善了農村環境。

區經發局圍繞結構調整和節能降耗目標任務,大力推動結構調整、節能改造項目,著力推進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初步統計1-9月全區萬元gdp綜合能耗同比下降4.93%,規模以上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88%,呈現逐季下降的良好趨勢。區水務集團繼續加大完善管網建設,2009年投入1.1個億,埋設管線30公里,建成泵站2座,基本實現城區、東片地區11個鎮和2個園區的污水管網全覆蓋。

(三)設施更加完善

2009年,我區不斷加大財政傾斜,全力保障和推進重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投入近2億元建設了東片11個鎮、場、園區的區級污水收集主干管和鎮級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收集管網。為在明年達到70%以上生活污水納管率、90%以上的工業廢水納管率和完成“811”新三年行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這項工作可謂大手筆,大投入,大成效,在全省來講也是比較領先的。二是投入4000多萬元實施了東片大型污水處理廠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工程。目前兩大污水處理廠的出水cod濃度分別穩定控制在130和60mg/l左右,為我區實現污染減排目標作出了突出貢獻。為解決污水處理廠污泥的出路,我區還專門引進了污泥制磚、深度脫水和干化焚燒三個項目。此三個項目每天處理污泥規模分別為550噸、300噸和360噸。污泥處置項目的建成,意味著我區的污泥處置能力和水平已經位于全省前列,為污泥處置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三是在全區范圍內初步建立了“戶投、村收、鎮運、區處置”生活垃圾收集處置體系。全區目前擁有兩個大型無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場和一個日處理能力800噸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據全省全市先進水平。

第7篇

1、全面完成化工園區環境污染整治工作。沈家化工園區整治是省委、省政府交給的政治任務,是生態省建設和“811”污染整治一票否決類的指標,今年9月底前完成整治搬遷任務,10月初通過市政府的預驗收,10月底前通過省整治辦的驗收,摘掉省級環境重點監管區的“帽子”。一是責任再落實,實行工業口6個部門結對幫扶包干責任制度,倒排關停計劃,責任到部門、責任到個人,能否按期“摘帽”作為6個部門生態環保一票否決考核指標,確保16家化工企業9月底全面關停。二是準備好臺帳資料。按照省整治辦下發的《浙江省環境保護重點監管區管理細則》,區整治辦做好整治過程中的各類原始資料收集和整理,并裝訂成冊,制作好音像資料,準備好各項驗收臺帳資料。三是加大監管力度。區安監、環保、質監、消防等4個部門堅持每半月一次以上的聯合巡查,預防和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區環保堅持每周對生產的化工企業廢水進行采樣監測,發現超標排放的一律關停。四是加快評估進度,確保成熟一家、評估一家、停產一家。五是加大宣傳力度。以區人大視察化工園區整治為契機,加大政策的宣傳,要進一步做好說服教育工作。

2、全面完成鈣產業整治。繼續鞏固石灰鈣棚專項整治成果,進一步開展小石灰窯專項整治,全面關停66家非環保型的小石灰窯,促進環保型新窯的建設,達到規范化管理,實現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提高鈣產業的品位、檔次的目的。小石灰窯的關閉以后,預計可減少石煤使用量27萬噸,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1.1萬噸,將有力地促進我區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實現我區二氧化硫削減3.6%的年度減排指標任務。

3、實行總量控制,強化生態環境的監管。排污總量控制是節能減排的重要內容,今年我區減排指標為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5%,年削減化學需氧量225噸,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6%,年削減二氧化硫547噸,這是省市長、市區長生態環保一票否決類指標。節能減排總量控制的做法和措施:一是要開展排污總量的調查,結合全國污染源調查工作,進一步強化環境管理的基礎信息,建立污染源一廠一檔管理制度,摸清工業污染,進一步確定我區的排污總量。二是按照我區環境容量,把總量控制任務分解到排污企業,對排污總量控制實行動態管理。三是抬高開發區工業項目的入園門檻,嚴格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健全項目落地決策聯席會議制度,對擬引進的工業項目進行審議,嚴把項目準入關。四是以沈家化工園區、上方鈣產業整治為契機,實現年度減排任務。五是繼續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專項行動,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繼續強化固廢、輻射環境監管。高度重視環境工作,依法及時處理人民群眾反映的環境問題,解決新、舊污染源超標排污問題。

4、推進省級生態區創建工作。省級生態區的創建是國家級生態區創建的前奏,這是我區繼創建成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后生態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按照區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啟動省級生態區建設的要求,下半年要全面實施省級生態區的規劃。力爭二年內完成10個以上省級生態鄉鎮的創建任務,今年要爭創省級生態鄉鎮6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1個,繼續深化環境友好型企業、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醫院、綠色飯店、綠色家庭、生態環境教育基地的創建,爭取在二年內達到考核指標的要求,力爭在2009年底創建成省級生態區。

5、開展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工作。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是生態區建設的第二階段,是我市“五城聯創”的重要內容,我區作為市區的重要組團,一是做好宣傳工作,營造“創模”氛圍;二是協同有關部門強化新城區環境綜合整治。三是確保完成各類生態保護工程建設任務,完成市區長生態環保責任書下達的任務。切實抓好生態公益林、水土流失治理、萬里清水河道、“下山出庫異地脫貧生態移民”、“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清山白化”治理、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高速公路和國省道綠色通道、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林產品基地、旅游區環境達標等工程建設,按責任書要求確保全面完成。

6、著力推進農村環境污染綜合整治。結合“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實施,以創建環境優美鄉鎮、生態鄉鎮和生態村為目標,結合環保實際開展農村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因地制宜,積極采取有效方式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建成湖南鎮污水處理站;在鄉鎮(街道)采用濕地處理等模式,開展1000戶農戶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年內完成100戶;全面完成34戶規模化養殖場的污染治理工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宁县| 黄龙县| 临江市| 东至县| 西藏| 赞皇县| 北辰区| 龙州县| 富锦市| 丰都县| 大关县| 大埔区| 左权县| 太和县| 新乡县| 隆昌县| 潼关县| 达州市| 甘孜县| 宾阳县| 花垣县| 巨野县| 登封市| 潜山县| 平潭县| 黑山县| 曲阳县| 民和| 五莲县| 上思县| 厦门市| 靖宇县| 盐池县| 西安市| 弥渡县| 清镇市| 铜鼓县| 杨浦区| 天津市| 昭通市| 乐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