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2-02-22 22:48:57

序論:在您撰寫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第1篇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職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安全生產,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職業衛生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方針,實行“公司監督、部門負責、分級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體制。企業內部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相互協作,做好職業衛生工作。

2、公司設置職業衛生管理組織機構,由職業衛生管理組負責本企業的職業病防治。

3、公司的負責人接受職業衛生培訓,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依法組織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4、制定本單位職業病防治年度計劃及實施方案。

5、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并定期組織檢查實話情況。

6、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職工健康監護檔案,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職工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性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職工。

7、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對職業病危害作業現場進行定期檢測及評價。檢測、評價結果存入企業職業衛生檔案,定期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向職工公布。

8、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9、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應當按照《建立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

10、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應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11、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結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第2篇

一、各部門、各車間在總經理、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履行各自職責,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建立好本單位的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及有關檔案,并妥善保存。

二、嚴格執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的規定。

三、依法履行向勞動者職業病危害告知義務。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并以標志、公告等形式提高職工對職業病危害的防范意識。

四、依法執行建設項目“三同時”審查制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進行職業病危害的預評價、審查認可、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驗收認可等程序。

五、對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逐步采取技術改造、配備必要的防護設施、防護用品等,落實各項防護措施,積極改善勞動條件。向勞動者提供符合職業病防治要求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

六、定期、不定期組織對各部門、各車間職業病防治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及時處理,或上報領導小組處理,落實部門按期解決。

七、依法組織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發現有與從事的職業有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及時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依法組織本單位職業病患者的診療。

八、依法組織對勞動者的職業衛生教育與培訓。

九、組織開展對本單位各作業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建立好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檔案,并妥善保存。

第3篇

2. 加強對職工的宣傳教育,使員工了解本崗位的職業危害因素的危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3. 衛生技術措施要符合國家法規及產業政策。

(1) 改革工藝:用無毒代替有毒、低毒代替高毒、機械拖拉操作代替人工操作。

(2) 排風排毒:有塵毒的場所,應有通風裝置,排除塵毒,對高溫輻射的場所,做好隔熱、通風降溫。

(3) 合理布局:有毒作業與沒毒作業分開,危害大的毒物要有隔離設施和防范措施。

(4) 設備完好:要防止發生跑、冒、滴、漏污染作業場所。

4. 要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單位要按國家標準為員工配備各類防護、保護用品,員工在作業場所按要求佩帶,防止毒物通過呼吸、皮膚侵入人體。

5. 對接觸塵毒、高溫、輻射、噪聲等危害作業的員工,每年進行體檢,發現職業病者立即調離有害作業崗位,及早治療。

6. 對有塵毒等危害作業場所,按國家規定,定期職業衛生檢測,如達不到國家標準,應進行技術改造或檢修,達不到標準,不得進行生產。

第4篇

一、公司成立以生產主管經理為首,行政部、生產部、醫務室、總工會和各子公司生產廠相關領導組成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各子公司、部門、車間設立以主管領導為主的專(兼)職職業衛生管理組織,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各部門的安全員為職業衛生的專(兼)職監督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衛生監督工作。

二、建立健全本單位職工的職業衛生檔案和健康監護檔案,并妥善保存;做好新職工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體檢。

三、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健康教育和培訓,使職工了解熟悉本公司、本崗位的職業危害因素,并掌握職業衛生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項,杜絕和減少職業性危害。

第5篇

1

目的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預防、控制、消除職業病危害,保護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管理和職業危害因素的控制。

3

法律依據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3.2《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

3.3《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3.4《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

3.5《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號)

3.6《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AQ

3013-2008)

4

職責

4.1安全科是職業健康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宣傳貫徹國家相關法規,制定職業衛生制度,組織識別有毒作業場所,檢查職業衛生管理情況,組織職業衛生作業場所監測,建立職業衛生健康檔案。

4.2財務科負責職業健康體檢、職業危害作業場所檢測、職業健康防護用品及設施以及其他防治費用的落實。

5

術語

5.1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2工作場所(workplace):指勞動者進行職業活動的全部地點。

5.3職業病危害:是指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

5.4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它職業有害因素。

5.4.1化學性因素:生產過程中產生,并存在于工作環境空氣中的化學物質,或較長時間懸浮在生產環境空氣中的固體微粒。如:甲醛、氰化物,滑石塵、電焊煙塵。

5.4.2物理性因素:高溫,低溫(冷庫作業),噪聲,振動,電離輻射(X射線),非電離輻射(電焊、氬弧焊時產生的紫外線)。

5.4.3生物性因素:指細菌、寄生蟲或病毒所引起的與職業有關的某些疾病。如畜產品加工工人的職業性炭疽,森林工作者的職業性森林腦炎等。

5.4.4其他有害因素:自然環境因素,環境污染因素等。

6

控制程序

6.1職業危害因素的識別

職業危害因素主要分為十類:粉塵類、放射性物質類、化學物質類、物質因素類、生物因素類、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病的危害因素、職業性腫瘤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其他職業其他職業危害因素等。

安全科按上述十類危害因素組織對作業場所中所有的職業危害因素進行識別,確定職業危害因素。

6.2職業危害的防護

6.2.1新、改、擴項目職業衛生管理必須執行“三同時”原則。

6.2.2

在進行新、改、擴建項目時,優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從業人員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代替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對采用的技術、工藝、材料應當熟知其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并告知從業人員,不得隱瞞。

6.2.3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應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工作,并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職業衛生驗收手續。

6.2.4安全科負責確定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點,組織監督公司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監測、分級管理。

6.2.5職業危害因素監測包括:現有裝置、生產設施更新、改造、檢修的檢測;事故的檢測;新建、改建、擴建及技術引進、技術改造等建設項目竣工前后驗收的監測等。

6.2.6廠區設置公告欄,公布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等。

6.2.7產生職業危害的崗位或設備裝置應設置職業危害告知牌和警示標識,提高員工職業健康安全意識。

6.3職業危害作業人員的管理

6.3.1公司和從業人員簽定勞動合同時應當告知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等。

6.3.2對從事接觸職業危害的作業人員,須組織其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從業人員。

6.3.3定期組織有毒有害作業場所從業人員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并建立職業健康檔案。

6.3.4對疑似職業病病人應當及時安排其進行診斷,并暫時調離原工作崗位。

6.4作業場所管理

6.3.1加強對工藝設備的管理,對易產生泄漏的設備、管線、閥門等定期進行檢修和維護,杜絕或減少跑、冒、滴、漏。

6.3.2在生產活動中,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或可能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和材料。

6.3.3生產崗位職工從事有毒有害作業時,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嚴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試劑和儀器設備,嚴禁用有毒有害溶劑洗手和沖洗作業場所。

6.3.4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勞動防護用品,由使用單位按要求定期檢查和校驗,并有記錄,保證設施隨時處于正常狀態。

6.3.5定期組織、聯系有資質的監測單位的對職業危害作業場所進行監測,并存入職業衛生檔案。

6.3.6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地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職業危害項目申報。

7

相關文件/記錄

第6篇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市場經濟轉型時期,這就對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新要求也需要對應全新的措施與模式。職業健康和生產安全是處于生產勞動一線的廣大勞動者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只有保障勞動者的安全權益,才能激發勞動熱情,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企業必須承擔職業衛生主體責任,為員工構建一個安全、健康、舒適的工作環境,保障員工健康。本文主要針對做好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對策;職業病預防

職業衛生是保護社會生產力和勞動者權益,為企業安全生產和職工健康服務的重要工程,是企業順利發展的前提和保證,是生產經營工作的必然需求。企業在從事生產過程中產生或形成了各種職業危害因素,直接危害勞動者的健康,因此必須加以預防。

1 企業職業衛生管理現狀

職業衛生工作是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維護職工健康的重要內容。新職業病危害的不斷出現,職業病發病形勢日趨嚴峻,經濟欠發達地區經費投入不足,都使得職業衛生管理工作不能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1.1 認識上存在誤區

一個問題的發生往往是人們意識與認識沒有到位,國內諸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片面地將自身經濟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會重視職業病的危害。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通常會相應地降低“門檻”,對職業衛生審查不嚴格,致使一些沒有經過職業病評價的項目開工生產。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時明明知道該項目有一定的職業危險,且該地區目前還不具備消除危害的措施,但是還是義無反顧地引進,這種狀況使得一些地區出現很多沒有經過職業病危害控制的項目投入生產,從而導致職業病危害進一步地擴大。

1.2 用人單位刻意回避職業危害

如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方面,沒有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不能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更有甚者不愿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導致職工不知其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應急處理措施。同時,也沒有對職工尤其是對進入企業的農民工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不能使其充分掌握預防職業危害的有關常識以及注意職業危害預防以及自我防護。少數企業已知職業危害因素超標嚴重,而采取崗位輪換、短時間辭退職工的辦法,隱瞞職業危害,逃避職業病防治責任。對于受職業危害而發病的職工,用人單位不愿提供發病人員的職業史、危害因素接觸史以及職業衛生和健康監護等相關資料,給職業病的診斷、鑒定設置重重障礙,職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1.3 企業職工自我保護意識淡漠

部分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職,明知工作場所有毒、有害,但置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不顧,企業配套的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不使用,甚至有的將防護設施拆毀,自愿在有毒有害環境中拼命加班加點,以犧牲個人健康甚至生命為代價,追求工效與工資,一旦發病后悔莫及。

1.4 職業衛生工作監管不到位

就像前文所說,部分地區政府部門對于職業衛生的重視程度不足,相比于學生衛生、食品衛生來說,職業衛生的監督力度顯得微乎其微。官方數據表明:我國職業病危害檢測覆蓋率僅為11%。此外,在監督企業職業衛生工作時,由于衛生部門自身權力的限制,往往會造成對違反規定的企業懲罰力度不足,沒有起到警示作用等問題,從而致使職業衛生部門在執法時無法做到“有法必依”,嚴重地削弱了職業衛生部門的公信力。

2 如何做好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

企業在生產的過程當中,要受到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作業環境等相關因素的影響,而企業員工的身心健康也會因此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所以,所有企業都要給予其足夠的重視與關注,加強企業相關負責人對于該方面法律法規的學習,強化其職業衛生的管理力度,切實維護企業員工的身心健康,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1 健全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需要制定與健全內部的職業病防治管理機制,并且要掌握管理制度的每個流程,深入企業生產第一線,了解每個生產線中的工序與崗位都會產生什么樣的職業病與危害,之后再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結合現有法律法規,制定出屬于企業自己的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只有與企業實際相結合,才能夠使其可以在實際工作中得以運用。

2.2 加強宣傳教育

企業要大力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宣傳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宣傳勞動者的權利和用人單位的責任與義務,結合本單位工藝流程、操作規程、管理規定等的學習,使勞動者認識到身邊的職業危害,認識到自己可能會患的職業病及不良作業方式和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轉變思想觀念,積極主動預防職業危害對人體的傷害,拒絕無防護措施的有害作業。同時,促使企業積極主動提供相職業病防護措施和設施,改善作業環境,保障勞動者健康。

2.3 加強生產現場管理

現場管理的好壞直接反映一個企業的形象和文化,直接影響員工的身體健康。除了要舍得在工藝設施上投資,加強工藝改造,減少跑、冒、滴、漏外,更應該關注職工的作業環境。比如通風、采光、采暖、浴室、更衣室、休息室等這些必備的設施必須健全,還應對職工進行定期體檢,及時發現職業禁忌狀況;要按照標準對職工配備相應的符合標準的個體防護用品和用具,督促職工在工作時正確佩戴和使用。職工健康體檢檢出職業禁忌證、職業相關疾病或職業病時,要將職工調離原崗位。

2.4 加強健康監護的監督管理

職業健康監護主要包括職業健康檢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等內容。職業健康檢查及評定必須由取得相應資格的衛生機構來承擔。職業健康檢查類別包括上崗前健康檢查、離崗健康檢查、定期職業健康檢查和應急健康檢查。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制度,依法落實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對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等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規定和要求,確定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的檢查項目和檢查周期。結合實際及時、妥善處理體檢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安排疑似職業病人診斷,做好職業病人的治療康復、定期檢查和妥善安置,確保職業病人的權益。

結束語

職業衛生管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企業應要加大工作力度,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職業衛生防治機構和管理體系,在隱患排查治理、職業健康監護、宣傳教育培訓和勞動防護用品等方面,全面提升企業的職業衛生的管理水平,保護員工健康。

參考文獻

[1]張敏,李濤,等.國家職業衛生示范企業評選標準解讀[J].勞動保護,2006(7):15-18.

[2]吳奇,楊德敏.我國職業衛生現狀及對策的概述[J].職業與健康,2005年8月第21卷第8期.

第7篇

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為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健康權益和生命安全。區政府決定自即日起至8月31日在全區范圍內開展職業衛生專項監督檢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檢查范圍和重點

(一)粉塵危害嚴重的企業。

(二)生產、使用有毒化學品的企業。

(三)其它職業病危害較嚴重、職業衛生問題突出的中小企業。

二、檢查內容

采取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一)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責任制落實情況。包括是否設置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專業人員;否設立職業健康監督管理人員;否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否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加強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評價與監控;否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二)用人單位防控措施的落實情況。包括用人單位是否依法如實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否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否勞動者防護設施的配備及使用情況;否生產、經營、進口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發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或者資料。

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自己;否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否對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進行及時組織救治、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否及時安排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斷,(三)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管理和病人救治情況。包括是否開展上崗前和在崗期間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否對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做好職業病病人的治療、康復、定期檢查和妥善安置。

依法參與工傷安全;否有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和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作業的行為;否安排未成年工從事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和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對自己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四)用人單位的用工情況。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簽訂合同時是否履行職業病危害告知義務。

三、工作要求

提高認識。鎮、各街道辦事處,(一)加強領導。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責任感,切實提高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認識,主要領導負總責,成立相應組織,安排專人負責,精心組織,周密安排,開展拉網式大檢查,以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確保職業病危害工作場所專項監督檢查順利進行。

狠抓落實。各有關單位在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工作中要突出對企業作業現場的監管,(二)突出重點。對現場檢查中發現的可能造成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的突出問題和安全隱患,要求企業嚴格做到四個明確”即“明確整改目標、明確整改責任、明確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要重點對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情況進行檢查,發現有用人單位未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相關要求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崗期間和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未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的行為,要依法查處。

密切配合。各有關部門要依照職責分工,(三)嚴格執法。依法認真履行職業衛生監管職責,加大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人群的監督檢查力度。要嚴格執法,對拒絕監督檢查以及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平安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企業和單位,依法從嚴處置。要加強信息溝通,相互配合,形成監管合力,確保工作實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县| 渭源县| 松潘县| 富源县| 河东区| 鹤庆县| 辽宁省| 西畴县| 依兰县| 鄯善县| 牙克石市| 华宁县| 三江| 东海县| 什邡市| 横山县| 农安县| 金华市| 田东县| 尼玛县| 石河子市| 赤城县| 大城县| 三江| 比如县| 崇州市| 平武县| 上蔡县| 吉首市| 辽源市| 阳高县| 贵德县| 八宿县| 淮滨县| 茌平县| 永春县| 碌曲县| 余庆县| 浦北县| 大余县| 全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