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故障分析論文范文

時間:2022-05-20 03:37:08

序論:在您撰寫故障分析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故障分析論文

第1篇

關鍵詞:對直流系統接地故障分析故障處理

直流系統的用電負荷極為重要,供給繼電保護、控制、信號、計算機監控、事故照明、交流不間斷電源等,對供電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直流系統的可靠性是保障變電所安全運行的決定條件之一。

一、直流系統故障接地的分析

直流系統分布范圍廣、外露部分多、電纜多、且較長。所以,很容易受塵土、潮氣的腐蝕,使某些絕緣薄弱元件絕緣降低,甚至絕緣破壞造成直流接地。分析直流接地的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二次回路絕緣材料不合格、絕緣性能低,或年久失修、嚴重老化。或存在某些損傷缺陷、如磨傷、砸傷、壓傷、扭傷或過流引起的燒傷等。

2、二次回路及設備嚴重污穢和受潮、接地盒進水,使直流對地絕緣嚴重下降。

3、小動物爬入或小金屬零件掉落在元件上造成直流接地故障,如老鼠、蜈蚣等小動物爬入帶電回路;某些元件有線頭、未使用的螺絲、墊圈等零件,掉落在帶電回路上。

二、直流系統接地故障的危害

直流接地故障中,危害較大的是兩點接地,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直流系統發生兩點接地故障,便可能構成接地短路,造成繼電保護、信號、自動裝置誤動或拒動,或造成直流保險熔斷,使保護及自動裝置、控制回路失去電源。在復雜的保護回路中同極兩點接地,還可能將某些繼電器短接,不能動作于跳閘、致使越級跳閘。

1.直流正極接地,有使保護及自動裝置誤動的可能。因為一般跳合閘線圈、繼電器線圈正常與負極電源接通,若這些回路再發生一直接地,就可能引起誤動作。如圖:直流接地發生A、B兩點時,將1LJ、2LJ接點短接,使ZJ誤動作跳閘。A、C兩點接地時,ZJ接點被短接而誤動作跳閘。A、D兩點,F、D兩點接地,同樣都能造成開關誤跳閘。同理,兩點接地還可能造成誤合閘,誤報信號。

2、直流負極接地,有使保護自動裝置拒絕動作的可能。因為,跳、合閘線圈、保護繼電器會在這些回路再有一點接地時,線圈被接地點短接而不能動作。同時,直流回路短路電流會使電源保險熔斷,并且可能燒壞繼電器接點,保險熔斷會失去保護及操作電源。如圖所示:直流接地故障發生在B、E兩點,ZJ線圈被短接,保護動作時ZJ不能動作,開關將不能跳閘且保險將會。D、E兩點接地時,TQ線圈被短接,保護動作時及操作時開關拒跳,同理,兩點接地開關也可能合不上。

直流系統接地故障,不僅對設備不利,而且對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構成威脅。因此,規程上規定直流接地達到下述情況時,應停止直流網絡上的一切工作,并進行選擇查找接地點,防止造成兩點接地。

1、直流電源為220伏者,接地在50伏以上。

2、直流電源為24伏者,接地在6伏以上。

三、直流系統接地故障的處理:

查找直流接地故障的一般順序和方法:

1、分清接地故障的極性,分析故障發生的原因。

2、若站內二次回路有工作,或有設備檢修試驗,應立即停止。拉開其工作電源,看信號是否消除。

3、用分網法縮小查找范圍,將直流系統分成幾個不相聯系的部分。注意:不能使保護失去電源,操作電源盡量用蓄電池帶。

4、對于不太重要的直流負荷及不能轉移的分路,利用“瞬時停電”的方法,查該分路中所帶回路有無接地故障。

5、對于重要的直流負荷,用轉移負荷法,查該分路而帶回路有無接地故障。查找直流系統接地故障,后隨時與調度聯系,并由二人及以上配合進行,其中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并監視表計指示及信號的變化。利用瞬時停電的方法選擇直流接地時,應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①斷開現場臨時工作電源;

②斷合事故照明回路;

③斷合同信電源;

④斷合附屬設備;

⑤斷合充電回路;

⑥斷合合閘回路;

⑦斷合信號回路;

⑧斷合操作回路;

⑨斷合蓄電池回路;

在進行上述各項檢查選擇后仍未查出故障點,則應考慮同極性兩點接地。當發現接地在某一回路后,有環路的應先解環,再進一步采用取保險及拆端子的辦法,直至找到故障點并消除。

四、查找接地故障時的注意事項:

1、瞬停直流電源時,應經調度同意,時間不應超過3秒鐘,動作應迅速,防止失去保護電源及帶有重合閘電源的時間過長。

2、為防止誤判斷,觀察接地現象是否消失時,應從信號、光字牌和絕緣監察表計指示情況綜合判斷。

3、盡量避免在高峰負荷時進行。

4、防止人為造成短路或另一點接地,導致誤跳閘。

5、按符合實際的圖紙進行,防止拆錯端子線頭,防止恢復接線時遺留或接錯;所拆線頭應做好記錄和標記。

6、使用儀表檢查時,表計內阻應不低于2000歐/伏。

第2篇

關鍵詞:故障選線,相關分析,小電流接地系統,波形識別

1.引言

準確的小電流接地選線方法,可以避免非故障線路不必要的開關操作,且保持供電的連續性。目前按照故障選線原理,可大體分為以下三類:比幅選線方法;比相選線方法;注入法。配電網拓撲結構的多變性,導致了任何一種比相、比幅選線方法都不能作到整體完全可靠和有效,而注入方法附加設備過多,成本較高,對于需停電實現的注入法選線,破壞了單相接地故障時的供電連續性。文獻[1,2]改進了原有的直接進行幅值比較的選線方法,引入了奇異性檢測的小波分析方法,通過比較各饋線零序電流小波變換的模值來實現故障選線,效果雖有所改善,但在特定故障模式或現場干擾下,鑒于小波分析方法敏感于波形的奇異點,以及本身信號比較弱,故障與非故障線路的區分閾值同樣難以確定,選線可靠裕度不大,同樣不能有效的提高現場應用的可靠性。至于其他選線方法,如應用人工智能、能量方向、功率方向等都是有意義的探索。

隨著新的數學分析工具的發展、變電站自動化的實現和站內通訊設施的發展和完善,為開辟和研究適于配電網的新型的故障選線原理和方法創造了有利條件。另外,小電流接地選線對于實時性沒有要求,從而為離線處理,采用復雜、高級的分析方法提供了可能。

鑒于小電流接地系統的自身特點,以及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所產生的故障信號本身較弱,并且經電磁干擾污染,導致獲得的信號失真的現場實際情況,本文提出了基于相關分析的選線方法,根據故障后的暫態波形,作各饋線零序測量電流在一定數據窗下的兩兩相關分析,獲得饋線相關矩陣,求出各條饋線與其他饋線的綜合相關系數,經排序策略,最終獲得按照發生接地故障可能性大小排列的選相序列。理論分析以及大量仿真表明,此方法選線準確度高,選線結果不受系統運行方式、拓撲結構、中性點接地方式、以及故障隨機因素等的影響,對于現場干擾不敏感,具有較強的魯棒性。

2.相關分析及故障選線原理

2.1相關分析[3]

相關函數是時頻描述隨機信號統計特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字特征,而確定性信號可以看作是平穩且具有遍歷性的隨機信號的特例,因而其基本概念和定義(平穩隨機過程)同樣也適合于確定信號作相關分析。從相關分析的理論來說有它內在的物理含義,設x(t)和y(t)是兩個能量有限的實信號波形,為研究它們之間的差別,衡量它們在不同時刻的相似程度,引入(1)

式中α是常數。顯然有一個最佳的值使得兩波形在均方誤差最小準則下獲得最佳的逼近,即取δ2的時間平均值D衡量兩者之間的相似性,有:

(2)

令=0,求得最佳的,并將其代入上式,得到最小的D值為:

(3)

其中:

(4)

顯然,ρ越大,D越小,兩個波形越相似。為此ρ定義為相關系數,稱之為相關函數。對于能量有限的確定信號,公式(4)中分母是一常數,起到歸一化的作用,由許瓦茲(Schwartz)不等式可知:。當ρ=1時,D=0,說明x(t)和y(t+τ)完全相似。嚴格來講,定義中的時間T應取無限,但并不妨礙上述理論對于有限長數據窗內波形關系的分析。

將上式離散化,并令τ=0,則有:

(5)

上式表示x(t)、y(t)兩波形在一定數據窗內同步采樣的相關系數,可以衡量同一數據窗內兩路信號的相似程度。此系數綜合反映了兩信號中每一頻率分量的綜合相位關系以及幅值信息,而非單一頻率的簡單相互相位關系。

鑒于相關技術的獨特優點,在工程領域日益得到推廣。電力科技工作者也已在多年前就將相關技術引入電力系統中,如在行波保護、故障選相、涌流鑒別等領域進行了有意的嘗試,同時也證明了利用相關技術提高電力系統某些領域現有方法性能的可行性。基于以上分析和認識,本文將相關分析理論應用于小電流接地系統的故障選線,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2.2故障選線原理

小電流接地系統由于中性點不接地或不直接接地,在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系統仍然保持三相對稱,且不能構成零序回路,從而不會產生太大的短路故障電流。此系統單相接地故障后故障附加零序網絡示意圖及電壓相量圖分別如圖1、2所示。

圖1單相接地時的零序等效網絡

Fig.1ZeroSequenceEquivalentNet

atSinglePhasetoGroundFault

圖2A相接地故障時的向量圖

Fig.2VectorsatPhaseAtoGroundFault

可知,全系統都將出現大小等于系統接地相相電壓的零序電壓,方向與接地相的接地前電壓反向;故障電流是系統對地電容電流,對于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系統,還包括中性點處消弧線圈流過的零序電流分量,如圖1中虛框所示。零序電流分布如圖1中箭頭所示,由于故障附加零序電壓源位于接地點處,故障線路零序CT所測量到的電流為全系統非故障線路和元件三相對地電容電流之總和的1/3,而非故障線路上流過數值等于本身三相對地電容電流1/3的零序電流。上述特征也是比幅、比相選線方法的基本理論依據。而對于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故障線路零序電流中增加了一感性的電流分量,使故障線路的總零序電流減小,且對于普遍采用的過補償方式,基波電流將反向,即基頻無功功率方向與非故障線路方向相同:由母線流向線路。最重要的是,由于小電流接地系統本身零序電流穩態分量很小、現場電磁干擾等因素的影響,以及信號獲取手段的誤差,將導致基于理論分析的結論在現場出現偏差。盡量增加CT傳變精度,提高信號采集系統性能,能夠改善選線效果,但勢必增加成本,難以令用戶接收。而基于目前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和設備的選線方法更易于推廣,也是發展的趨勢。

對于單相接地后的系統雖然穩態零序電流幅值較小,且相位關系對于過補償的經消弧線圈接地的系統也不再成立。但在故障的暫態過程中,由于故障后附加網絡中的儲能器件的充放電,勢必導致暫態電量中包含有反映饋線本身性征的更豐富的信息[4],且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中性點處的電感回路對于高頻信號,阻抗增大,影響變小。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將利用故障暫態波形性征來識別接地線路。

故障后附加零序網絡(圖1所示),對于非故障線路,如果忽略母線位置差異,則系統及故障線路無疑可以等效成一個單電源系統,由電路基礎理論可知,對于對稱性電路,電量也必呈現對稱。極端情況,對于非故障線路等效系統,如果饋線長度及參數相等,即等效網絡中接地電容相等,則故障后的零序電流波形勢必相同,現場中線路參數及長度不完全相同,但并不影響總的變化趨勢,即發生單相接地時,非故障線路的對地電容的充放電相似,而故障線路由于附加零序電源的存在,其零序CT測量得到的零序電流波形與其他線路的差異最大。由此,結合確定信號的相關系數的物理意義,我們給出基于相關分析的利用暫態波形的選線方法,實現步驟如下:

1)各饋線故障暫態零序電流波形按照本饋線對地電容歸一化處理;

2)求取饋線之間兩兩相關系數,形成相關系數矩陣:

其中,表示在給定數據窗下,饋線i與j零序測量電流之間的相關系數,顯然,選線相關系數矩陣的對角線為1,且為對稱矩陣。

3)根據相關矩陣求取每條饋線相對于其他饋線的綜合相關系數;

根據相關系數矩陣,我們可以采用適當的策略求出最相關的任意個數的一組饋線零序電流。本文為簡單起見,采用本饋線與其他饋線相關系數的平均作為本線路的綜合相關系數,仿真及試驗結果比較令人滿意。

4)根據各饋線的綜合相關系數,按照遞增排序,從而獲得按照發生接地故障最大可能性排列的選線序列。

5)當選線序列中最大最小相關系數之差小于一門檻時(本文仿真測試時取0.3),判為系統或母線發生接地故障。

對于故障選線,現場噪聲污染以及本身有用信號弱是導致目前選線裝置可靠性能低的主要原因,而本文提出的方法,對于現場噪聲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分析如下。令兩饋線觀測到的電流信號分別為:

其中,、為原始信號,、為高斯白噪聲,則兩電流同數據窗的相關函數為:

由于白噪聲與信號、互為統計獨立,所以、很小且趨于零,除時不為零,而實際中此情況不會出現。由此可知,對于受噪聲污染后的饋線零序電流信號的相關函數仍能很好的體現原始信號之間的相關性,從而具備較強的魯棒性,這正是小電流接地系統中故障選線所需要的。

3.仿真及實現

3.1EMTP仿真

相比于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發生單相接地后,故障性征不明顯,選線較困難。為此,本文以一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為例,應用EMTP進行了大量的仿真,系統結構如圖3示。其中線路參數為:正序阻抗Z1=(0.17+j0.38)Ω/Km,正序容納b1=3.045/Km,零序阻抗Z0=(0.23+j1.72)Ω/Km,零序容納b0=1.884/Km。接地方式為過補償,補償度為7.5%。

圖3小接地電流系統結構及參數

Fig.3TheStructureofaDistributionanditsParameters

仿真故障情況考慮因素:接地電阻、故障合閘角α(以A相電壓為基準)、出線傳輸距離、故障點位置、故障相別、線路故障前運行狀態(由額定負荷的百分比來表示)、負荷功率因數等,就各回出線及母線單相接地故障進行了大量的仿真測試。結果表明此選線方法在各種故障模式下都能可靠的給出選線結果,準確率為100%。表1中示出了仿真模式中較典型的選線結果。注:表中出線長度分別表示饋線編號為L1、L2、…L5的傳輸距離;選線序列采用饋線編號的下標表示,其中括號內為本饋線與其他饋線的綜合相關系數。

表1單相接地故障選線結果

Table1TheResultsofDetectionAtPhase-to-GroundFaultCases

另外,我們還對各出線具有不同線路參數、負荷具有一定不對稱等故障模式進行了仿真,也得到了滿意的結果。而并聯于母線的電容器的投切操作不影響本選線方法的故障選線結果。

3.2實現方案

由單相接地后的電壓相量圖可知,單相接地后系統出現零序電壓,因而可以據此確定系統是否發生接地故障,具有充分的可靠裕度。但由于其突變不靈敏,且考慮到某些故障模式下,暫態過程較短,因此采用靈敏度較高的零序電流突變量來啟動選線元件,以便更準確的捕捉暫態過程。

可以采用兩種方案:分布式和集中式來具體實現選線功能,對于集中式方案,選線功能由單獨裝置來實現,性能與文中分析一致,但此方式由于集結了所有饋線的電流,現場所需電纜較多,相對成本較高。而分布式實現方案,是將選線功能融合于目前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選線功能由置于后臺監控平臺中的選線軟件包來實現,而數據采集由饋線上的各功能間隔來實現。此模式下,將涉及數據同步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數據窗同步,對此可將數據采集啟動元件整定的非常靈敏,保證在最苛刻故障模式下具有足夠的靈敏度,再由后臺中選線程序根據零序電壓決定是否收集各饋線采樣數據和啟動選線功能來解決;二是采樣的同步,最大誤差是相差一個采樣間隔,對此仿真及實際裝置試驗表明,雖影響相關系數的大小,但不影響最終選線結果的準確性。

另外,由于本文所提出的選線方案給出的按照可能性大小排列的選線序列,現場實際中可以按照開環或閉環兩種模式選用,在開環模式下,只提供結果,允許人為參與以決定斷開線路;在閉環方式下,選線程序將按照序定斷開線路的次序。避免了目前選線方案單一結果出錯后,導致后續切線路盲目的弊端,從而保證了總體開關操作最少。

4.結論

本文基于小電流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的特征分析以及結合目前的硬件水平,提出了基于單相接地故障暫態零序電流波形的選線方法,由故障后的零序附加網絡可知,對于非故障線路,系統等效結構相似,從而將反映兩信號相關程度的相關分析方法引入,通過對故障后各饋線之間暫態相同數據窗波形的綜合相關分析,獲得按照接地可能性排列的選線序列。理論分析及大量的EMTP仿真均表明,此選線方法現場抗干擾強,結果準確可靠。文中還結合實際,給出了具體的實現方案。現場選線效果有待于實踐的進一步檢驗。

參考文獻

1.賈清泉,劉連光,楊以涵等(JiaQingquan,LiuLianguang,YangYihanetc..).應用小波檢測故障突變特性實現配電網小電流接地選線保護(AbruptChangeDetectionwithWaveletforSmallCurrentFaultRelaying).中國電機工程學報(ProceedingsofCSEE),2001,21(10):78~82

2.操豐梅,蘇沛浦(CaoFengmei,SuPeipu).小波變換在配電自動化接地故障檢測中的應用研究(StudyontheApplicationofWaveletTransformtoDetectEarth-Faultin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電力系統自動化(AutomationofElectricPowerSystems),1999;23(13):33~36

3.吳湘淇(WuXiangqi).信號、系統與信號處理(Signal,SystemandSignalProcessing).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Beijing:PublishingHouseofElectronicsIndustry),2000

4.OinisCHAARI,PatrickBASTARD,MichelMEUNIER.Prony''''sMethod:AnEfficientToolforTheAnalysisofEarthFaultCurrentsinPetersen-Coil-ProtectedNetworks.IEEETransactiononPowerDelivery,1995,10(3):1234~1241

CORRELATIONANALYSISBASEDDETECTIONOFTHEPHASE-TO-GROUNDFAULTIN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

第3篇

論文摘要:生化分析是臨床診斷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幫助診斷疾病,對器官功能作出評價,并可鑒別并發因子及決定以后治療的基準等。自動生化分析儀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穩定了檢驗質量,減少了主觀誤差。

生化分析是臨床診斷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對血液和其他體液生化分析測定的數據,再結合其他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可幫助診斷疾病,對器官功能作出評價,并可鑒別并發因子及決定以后治療的基準等等。自動生化分析儀就是把生化分析中的取樣、加試劑、去干擾物、混合、保溫反應,P檢測、結果計算和顯示,以及清洗等步聚自動化的儀器,它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穩定了檢驗質量,減少了主觀誤差,通常可分為以下幾類:按反應裝置的結構分為連續流動式、分離式和離心式三類;按同時可測項目分為單通道和多通道兩類,單通道每次只能檢驗一個項,但項目可更換,多通道每次可測多個項目;按儀器復雜的程度及功能分類小型,中型和大型三類;按測定程度可變與否,分為程序固定式和程序可變式分析儀兩類。

臨床化學分析基本包括以下步驟:標本定量吸取和轉移,通過沉淀、過濾、離心、層析或透析技術分離并去除大分子干擾物試劑的定量吸取及同標本混合,在一定溫度下反應顯色,通過光學或各種電極技術進行測量、數據處理、顯示、打印報告結果,以及測定后的反應容器,管道系統的清洗等。

根據儀器計算機功能的不同,自動生化分析儀一般分為全自動和半自動兩種,本文對幾種常見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故障進行探討。

一、開機機器長鳴報警

在機器設置中,若設置是外置打印機打印,則必須先開打印機,后開主機,使主機自檢時能檢測到打印機,不然機器就會報警;紅外自動感應器窗口上有污物或感應器靈敏度不夠或失靈,清洗器應器窗口,排除錯誤進樣信號,如感應器失靈,則更換紅外自動感應器,無備用件時,可用Val+F1鍵代替。

二、開機調零顯示“measurementproblem”

BASIC用蒸餾水調零,顯示上述信息表示測定有故障,通常的原因是:

1、蒸餾水不干凈。

2、流動比色池內有氣泡,檢查管道是否有破損或比色池是否有泄漏。

3、流動比色池內太臟,用5%的次氯酸鈉或雙縮脲浸泡半小時后沖洗;流動比色池外灰塵太多,用鏡頭紙擦拭。

4、石英鹵素燈的電源是從電源開關取出來的,電源開關有三組接頭,一線給主機供電,一線為電源地,還有一組給燈供電,測試該組接頭并沒有導通,拆下檢查,發現是該組接頭的彈簧及電源開關,故障排除。

5、拆下濾光片,用鑷子除去粘膠,取出凸透鏡,安裝在機器上,重新調零,故障排除。

6、即使做了上述工作,調零仍然通不過。拆下比色池加熱器底座,打開硅光二極管檢測系統部分的蓋子,進行光路調節,把室內燈光關閉,用一張白色紙片放在硅光二極管的前部,左右移動比色池加熱器底座,同時調節比色池下面的高度調節螺釘,進行調零操作。當燈亮時,觀察光分出來的光線是否和硅光二極管的位置吻合,反復調整,直到調零通過為止。上好比色池加熱器底座的螺釘,重新開機調零,仍然出現上述故障,仔細觀察,發現比色池加熱器底座的底部有熱溶膠,當把底座的螺釘上好后,改變了已調整好的光路,故而再次出現上述故障,在相應位置滴上熱溶膠,重新安裝進行調零,故障消失。

三、按動吸樣開關后不吸樣

首先聽泵是否在動作,如泵不動作,檢查吸樣開關是否有信號產生,調整吸樣開關中頂珠的位置,檢查泵的內阻是否正常;其次檢查泵管理否有泄漏或老化,從而更換泵管;如上述部分正常,打開機器頂蓋,拆下流動比色池,發現流動比色池有漏液現象,用耐酸堿,無色的粘合劑進行粘接,等粘合劑凝固后,重新安裝好流動比色池,故障消失。

四、機器測定結果不正確

首先用以下推薦的清洗劑進行流動比色池和管道的清洗:

1、0.1N的NaOH(KOH)溶液,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劑。

2、有分解蛋白作用的酶溶液。

3、生化試劑中本身具有去蛋白作用的試劑,總蛋白試劑(雙縮脲),肌肝試劑中的堿性組份。

然后進行標準管的測試,如果結果仍不正確,開機檢查Peltier電子溫度控制器中的加熱塊是否有電壓,電壓是否正常,電源線是否連接完好,通過控制流過Peltiier電子元件的電流的方向來產生加熱和冷卻兩種不同的狀態,電流正向時為加熱,反向時為冷卻,如加熱塊損壞則更換加熱塊,更換時注意它的方向性,保證正壓時加熱塊處于加熱狀態,否則有可能燒毀加熱塊;還有可能就是燈泡老化,需要更換燈泡,燈泡更后需進行位置調整。具體調整方法參照機器的說明書,檢查流動比色池底部的熱敏電阻,熱敏電阻性能降低或損壞也可能造成溫度控制的不正常,從而影響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第4篇

1前言

氣化爐是將液化石油氣從液態快速氣化的設備。它的安全技術要求嚴格,一般有多種安全保障裝置。在使用中遇到復雜多樣的故障,尤其是電氣故障,維修時要特別注意人身和設備安全。應有嚴格的技術措施和操作程序,以確保維修工作安全、可靠和快捷,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2氣化器設備電控系統、保護系統組成及工作特性參數

2.1控制及保護裝置組成

RTD溫控穩態系統

LPG液位浮于開關系統

電源穩壓系統

系統超高壓保護裝置

經濟運行操控系統

自動/再啟動系統

XR遙控報警系統

2.2工作特性

氣化量:50KG/HR

工作溫度:82-88℃

極限溫度:90℃

啟動溫度:40℃

熱交換面積:0.33錆

筒體耐壓:1.8MPa/cm

2.3電熱特性

電源:380V,9.9Amps(線電流),3相,6.5KW

電屏蔽等級:NEMA3級(美國電氣制造商協會)

2.4工作過程要點

RTD溫度傳感器及穩態控制系統將維持爐內溫度在82-88℃,液態LPG進入爐內,從加熱棒上獲取能量,當棒冷卻時,RTD提供電信號給接觸器,通電加熱,電源不穩定時,控制板可自動斷電。

3容易發生電氣故障分析及檢查步驟和處理程序

根據設備使用中常遇故障,按故障部位、現象和關聯層次關系進行分析。

3.1故障分類

(1)系統不啟動

(2)系統無任何反應

(3)系統開啟,但不持續

(4)液相電磁閥關閉

(5)系統間歇性關閉

3.2故障狀況分析及處理程序

3.3檢測處理操作要領

(1)為防爆防燃燒,如必須開爐蓋,應先斷電,仔細消除LPG氣霧,滲漏及任何殘存LPG,爐旁配備滅火器。

(2)即使關機,殼體仍有可能存在高電壓,只有切斷電源,才可安全進行爐體內檢查維修。

(3)測試交流電壓VAC時,先測試線間電壓,禁止從線與地間VAC開始。

(4)禁止從零地線到電源來測電流,因易造成錯誤讀數,應反之。

(5)撥式開關須撥至箭頭反方向后調試,且所有接頭須從輔助插銷撥出。

(6)進行滿負荷電壓和滿負荷電流測試,誤差應小于+3%。注意低電壓會造成電流差別太大,導致加熱器失效,接線損壞,保險絲熔斷,若發生,則與廠商聯系。

(7)測試液位浮子開關時,應打開控制殼體,斷開控制板前部主要連接器。

(8)液位開關的更換,必須先斷電源,關閉LPG入口截止閥,更換前打開出日閥,卸去氣化器壓力,之后再開蓋拽出各種接線,拆開各電路元件。

(9)拆電磁闊前,應關閉出口閥,開入口閥,開機加熱直至88℃,加熱器停止加熱,將LPG壓回貯罐,再關機切斷電源,關入口閥,開出口閥卸去爐壓后,再關入口閥。壓力若仍升高,表明閥漏需修理或更換。

(10)RTD是l—2,3—4插頭,撥出控制板上RTD插頭,測試RTD阻值應隨溫度變化(參見RTDT—R圖,核對響應參數)。

(11)在經常停電或電力反常時,經濟運行系統中自動再啟動裝置會在電力正常后自動啟動。如因安全因素,高溫或液位太高一造成關機,氣化爐不會自動啟動,只能手動開機。

第5篇

電路(系統)誕失規定功能稱為故障,在模擬電路中的故障類型及原因如下:從故障性質來分有早期故障、偶然故障和損耗故障。早期故障是由設計、制造的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在使用初期發生的故障,早期故障率較高并隨時間而迅速下降。統計表明,數字電路的早期故障率為3~10%,模擬電路的早期故障率為1~5%,晶體管的早期故障率為0.75~2%,二極管的早期故障率為0.2~1%,電容器的早期故障率為0.1~1%。

偶然故障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在有效使用期內發生的故障,偶然故障率較低且為常數。損耗故障是由老化、磨損、損耗、疲勞等原因造成的、在使用后期發生的故障,損耗故障率較大且隨時間迅速上升。從故障發生的過程來分有軟故障、硬故障和間歇故障。軟故障又稱漸變故障,它是由元件參量隨時間和環境條件的影響緩慢變化而超出容差造成的、通過事前測試或監控可以預測的故障。硬故障又稱突變故障。它是由于元件的參量突然出現很大偏差(如開路、短路)造成的、通過事前測試或監控不能預測到的故障。根據實驗經驗統計,硬故障約占故障率的80%,繼續研究仍有實用價值。間歇故障是由老化、容差不足、接觸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僅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才表現出來的故障。從同時故障數及故障間的相互關系來分有單故障、多故障、獨立故障和從屬故障。單故障指在某一時刻故障僅涉及一個參量或一個元件,常見于運行中的設備。多故障指與幾個參量或元件有關的故障,常見于剛出廠的設備。獨立故障是指不是由另一個元件故障而引起的故障。從屬故障是指由另一個元件故障引起的故障。

二、測前橫擬法SBT

測前模擬法又稱故障字典法FD(FaultDictionary)或故障模擬法,其理論基礎是模式識別原理,基本步驟是在電路測試之前,用計算機模擬電路在各種故障條件下的狀態,建立故障字典;電路測試以后,根據測量信號和某種判決準則查字典。從而確定故障。選擇測試測量點是故障字典法中最重要的部分。為了在滿足隔離要求的條件下使測試點盡可能少,必須選擇具有高分辨率的測試點。在大多數情況F,字典法采用查表的形式,表中元素為d…i=l,2,…,n,j=1,2,…,m,n是假設故障的數目,m是測量特性數。

故障字典法的優點是一次性計算,所需測試點少,幾乎無需測后計算,因此使用靈活,特別適用于在線診斷,如在機艙、船艙使用。此法缺點是故障經驗有限,存儲容量大,大規模測試困難,目前主要用于單故障與硬故障的診斷。

故障字典法按建立字典所依據的特性又可分為直流法、頻域法和時域法。

(一)直流故障字典法。直流故障字典法是利用電路的直流響應作為故障特征、建立故障字典的方法,其優點是對硬故障的診斷簡單有效,相對比較成熟。

(二)頻域法。頻域法是以電路的頻域響應作為故障特征、建立故障字典的方法,其優點是理論分析比較成熟,同時硬件要求比較簡單,主要是正弦信號發生器、電壓表和頻譜分析儀。

(三)時域法。時域法是利用電路的時域響應作為故障特征而建立故障字典的方法。主要有偽噪聲信號法和測試信號設計法(輔助信號法)。當故障字典建立后,就可根據電路實測結果與故障字典中存儲的數據比較識別故障。

三、測后模擬法SAT

測后模擬法又稱為故障分析法或元件模擬法,是近年來雖活躍的研究領域,其特點是在電路測試后,根據測量信息對電路模擬,從而進行故障診斷。根據同時可診斷的故障是否受限,SAT又分為任意故障診斷(或參數識別技術)及多故障診斷(或故障證實技術)。

(一)任意故障診斷。此法的原理是利用網絡響應與元件參數的關系,根據響應的測量值去識別(或求解)網絡元件的數值,再根據該值是否在容差范圍之內來判定元件是否故障。所以此法稱為參數識別技術或元件值的可解性問題,理論上這種方法能查出所有元件的故障,故又稱為任意故障診斷。診斷中為了獲取充分的測試信息,需要大量地測試數據。

(二)多故障診斷。經驗證明,在實際應用中(高可靠電路),任意故障的可能性很小,單故障概率最高,如果考慮一個故障出現可能導致另一相關故障,假定兩個或幾個元件同時發生的多故障也是合理的。另外對于模擬LSI(LargeScaleIntegration,大規模集成電路)電路加工中的微調,也是以有限參數調整為對象的。因此在1979年以后,SAT法的研究主要朝著更實用化的多故障診斷方向發展。即假定發生故障的元件是少數幾個,通過有限的測量和計算確定故障。因該法是先假定故障范圍再進行驗證,所以又稱為故障證實技術。

四、其他方法

(一)近似技術。近似技術著重研究在測量數有限的情況下,根據一定的判別準則,識別出最可能的故障元件,其中包括概率統計法和優化法。此法原理與故障字典法十分類似,屬于測前模擬的一類。采用最小平方準則的聯合判別法和迭代法,采用加權平方準則的L2近似法,采用范數最小準則的準逆法等。這些方法都屬于測后模擬,由于在線計算量大,運用不多。

(二)模糊診斷。對于復雜電路,由于元件容差、電路噪聲以及元件參量與特性之間的非線性,用傳統的電路理論難以獲得精確解和唯一解,出現了模糊現象,而這種模糊現象與隨機現象不同,不便于用統計分析方法來解決。另外,對于故障診斷來說。往往不要求精確解,只要滿足故障隔離要求即可,于是提出把復雜電路看作模糊系統,用模糊信息處理的方法進行故障診斷。模糊診斷的原理是模糊模式識別。測前,利用隸屬度函數按照不同的準則構成判別函數;測后,再利用判別函數判別所測得的特性向量對各種故障狀態的隸屬度程度。為了提高診斷效率,模糊識別應該具有自學習和修正功能,最簡單的方法是根據實際診斷的結果,以適當的方式、自動地修正隸屬度函數或判別函數,以便不斷自我完善。

第6篇

論文摘要:在現代化生產程度很高的今天,企業的生產,產品的加工制造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電動機的使用,在電動機的使用過程當中有很多注意事項以及要求,否則將會發生機器的損壞,這對企業的運轉,人民生活等都會帶來諸多不便。對電動機常見的故障,主要分為電氣和機械兩種,每一種故障都給電動機的安全運行帶來極大威脅。因此,對電動機的故障分析維護與檢修更顯得至關重要。

電動機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可靠,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等特點。為保證時機的正常工作對運行的電動機要按電動機完好質量標準的要求進行檢查,運行中的電動機與被拖動設備的軸心要對正,運行中無明顯的振動,一定要保持通風良好、風翅等要完整無缺。要時刻觀察和測量電動機電網電壓和正常工作電流,電壓變化不應超過額定電壓的±5%,電動機的額定負荷電流不能經常超過額定電流,以防時機過熱,同時檢查電機起動保護裝置的動作是否靈活可靠。檢查電動機各部分溫升是否正常,還要經常檢查軸承溫度,滑動軸承不得超過度,滾動軸承不得超過70度,滾動軸承運轉中的聲音要清晰、無雜音。對于電動機的運轉環境要做到防砸、防淋、防潮。對于環境不良,經常挪動、頻繁起動、過載運行等要加強日常維護和保養,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

一、電動機電氣常見故障的分析和處理

(一)時機接通后,電動機不能起動,但有嗡嗡聲

可能原因:(1)電源沒有全部接通成單相起動;(2)電動機過載;(3)被拖動機械卡住;(4)繞線式電動機轉子回路開路成斷線;(5)定子內部首端位置接錯,或有斷線、短路。

處理方法:(1)檢查電源線,電動機引出線,熔斷器,開關的各對觸點,找出斷路位置,予以排除;(2)卸載后空載或半載起動;(3)檢查被拖動機械,排除故障;(4)檢查電刷,滑環和起動電阻各個接觸器的接合情況;(5)重新判定三相的首尾端,并檢查三相繞組是否有燦線和短路。

(二)電動機起動困難,加額定負載后,轉速較低。

可能原因:(1)電源電壓較低;(2)原為角接誤接成星接;(3)鼠籠型轉子的籠條端脫焊,松動或斷裂。

處理方法:(1)提高電壓;(2)檢查銘牌接線方法,改正定子繞組接線方式;(3)進行檢查后并對癥處理。

(三)電動機起動后發熱超過溫升標準或冒煙

可能原因:(1)電源電壓過低,電動機在額定負載下造成溫升過高;(2)電動機通風不良或環境濕度過高;(3)電動機過載或單相運行;(4)電動機起動頻繁或正反轉次數過多;(5)定子和轉子相擦。

處理方法:(1)測量空載和負載電壓;(2)檢查電動機風扇及清理通風道,加強通風降低環溫;(3)用鉗型電流表檢查各相電流后,對癥處理;(4)減少電動機正反轉次數,或更換適應于頻繁起動及正反轉的電動機;(5)檢查后姨癥處理。

(四)絕緣電阻低

可能原因:(1)繞組受潮或淋水滴入電動機內部;(2)繞組上有粉塵,油圬;(3)定子繞組絕緣老化。

處理方法:(1)將定子,轉子繞組加熱烘干處理;(2)用汽油擦洗繞組端部烘干;(3)檢查并恢復引出線絕緣或更換接線盒絕緣線板;(4)一般情況下需要更換全部繞組。

(五)電動機外殼帶電:

可能原因:(1)電動機引出線的絕緣或接線盒絕緣線板;(2)繞組端部碰機殼;(3)電動機外殼沒有可靠接地

處理方法:(1)恢復電動機引出線的絕緣或更換接線盒絕緣板;(2)如卸下端蓋后接地現象即消失,可在繞組端部加絕緣后再裝端蓋;(3)按接地要求將電動機外殼進行可靠接地。

(六)電動機運行時聲音不正常

可能原因:(1)定子繞組連接錯誤,局部短路或接地,造成三相電流不平衡而引起噪音;(2)軸承內部有異物或嚴重缺油。

處理方法:(1)分別檢查,對癥下藥;(2)清洗軸承后更換新油為軸承室的1/2-1/3。

(七)電動機振動

可能原因:(1)電動機安裝基礎不平;(2)電動機轉子不平衡;(3)皮帶輪或聯軸器不平衡;(4)轉軸軸頭彎曲或皮帶輪偏心;(5)電動機風扇不平衡。

處理方法:(1)將電動機底座墊平,時機找水平后固牢;(2)轉子校靜平衡或動平衡;(3)進行皮帶輪或聯軸器校平衡;(4)校直轉軸,將皮帶輪找正后鑲套重車;(5)對風扇校靜。

二、電動機機械常見故障的分析和處理

(一)定、轉子鐵芯故障檢修

定、轉子都是由相互絕緣的硅鋼片疊成,是電動機的磁路部分。定、轉子鐵芯的損壞和變形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原因造成。

(1)軸承過度磨損或裝配不良,造成定、轉子相擦,使鐵芯表面損傷,進而造成硅鋼片間短路,電動機鐵損增加,使電動機溫升過高,這時應用細銼等工具去除毛刺,消除硅鋼片短接,清除干凈后涂上絕緣漆,并加熱烘干。

(2)拆除舊繞組時用力過大,使倒槽歪斜向外張開。此時應用小嘴鉗、木榔頭等工具予以修整,使齒槽復位,并在不好復位的有縫隙的硅鋼片間加入青殼紙、膠木板等硬質絕緣材料。

(3)因受潮等原因造成鐵芯表面銹蝕,此時需用砂紙打磨干凈,清理后涂上絕緣漆。

(4)因繞組接地產生高熱燒毀鐵芯或齒部。可用鑿子或刮刀等工具將熔積物剔除干凈,涂上絕緣溱烘干。

(5)鐵芯與機座間結合松動,可擰緊原有定位螺釘。若定位螺釘失效,可在機座上重鉆定位孔并攻絲,旋緊定位螺釘。

(二)軸承故障檢修

轉軸通過軸承支撐轉動,是負載最重的部分,又是容易磨損的部件。

(1)故障檢查

運行中檢查:滾動軸承缺油時,會聽到骨碌骨碌的聲音,若聽到不連續的梗梗聲,可能是軸承鋼圈破裂。軸承內混有沙土等雜物或軸承零件有輕度磨損時,會產生輕微的雜音。

拆卸后檢查:先察看軸承滾動體、內外鋼圈是否有破損、銹蝕、疤痕等,然后用手捏住軸承內圈,并使軸承擺平,另一只手用力推外鋼圈,如果軸承良好,外鋼圈應轉動平穩,轉動中無振動和明顯的卡滯現象,停轉后外鋼圈沒有倒退現象,否則說明軸承已不能再用了。左手卡住外圈,右手捏住內鋼圈,用力向各個方向推動,如果推動時感到很松,就是磨損嚴重。

(2)故障修理

軸承外表面上的銹斑可用00號砂紙擦除,然后放入汽油中清洗;或軸承有裂紋、內外圈碎裂或軸承過度磨損時,應更換新軸承。更換新軸承時,要選用與原來型號相同的軸承。

(三)轉軸故障檢修

(1)軸彎曲

若彎曲不大,可通過磨光軸徑、滑環的方法進行修復;若彎曲超過0.2mm,可將軸放于壓力機下,在拍彎曲處加壓矯正,矯正后的軸表面用車床切削磨光;如彎曲過大則需另換新軸。

(2)軸頸磨損

軸頸磨損不大時,可在軸頸上鍍一層鉻,再磨削至需要尺寸;磨損較多時,可在軸頸上進行堆焊,再到車床上切削磨光;如果軸頸磨損過大時,也在軸頸上車削2-3mm,再車一套筒趁熱套在軸頸上,然后車削到所需尺寸。

(3)軸裂紋或斷裂

軸的橫向裂紋深度不超過軸直徑的10%-15%,縱向裂紋不超過軸長的10%時,可用堆焊法補救,然后再精車至所需尺寸。若軸的裂紋較嚴重,就需要更換新軸。

(四)機殼和端蓋的檢修

第7篇

化工企業生產能力是由各種設備形成的,是企業生產重要的技術基礎。為使企業創造安全、穩產的良好環境,最終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必須加強企業設備管理現代化。設備管理是一門科學,在設備運轉的一生中,大體分為設備運行的初級階段,正常投產中期運行階段和連續運轉后期三個階段。設備在每次進行大修或中修后,也同樣存在以上三個階段的過程,經多年的實踐和管理經驗,每個階段故障發生和預防又都具有其規律性和特點。

2化工設備故障發生規律分析

2.1投運初期故障的產生

設備經安裝,最初投入運行后,雖已經過技術鑒定和驗收,但初期故障總是不同程度的反映出來,少則一個月,多則幾個月,甚至一年,其表現為:

設備內在質量方面:如設備的設計結構和性能,零部件加工、材料的選用缺陷,操作人員對設備、結構、性能、特點的認識掌握和認知程度,以及現場操作人員誤操作導致設備故障。裝質量方面:設備安裝質量是企業內技術管理、人員素質、綜合效能、計量檢測手段等諸多因素的綜合反映。要注重設備安裝人員的素質和實踐經驗,這是預防初期設備故障的重要環節。

工藝布置上的缺陷:由于布局不合理,它可能導致設備有形磨損的加快發展而造成設備故障;有些時候因工藝上的問題使設備的工作性能和環境發生變化,也可導致設備嚴重損壞,這樣的實例發生過多次。工作人員技術不熟練:現場操作設備基本的“四懂三會”沒掌握,甚至不按規程操作,也是導致設備投產初期易出現故障的原因之一。產生這類故障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誤操作或違章的行為造成。

2.2設備正常運轉中期的故障因素

在設備運行過程中,零部件經過一段磨合期后,初期故障已基本排除,現場操作人員水平也逐步提高,并且基本掌握了每臺設備的特性、原理和性能,故障率明顯降低,即便如此,設備的運行還會出現新的問題,例如:

故障易發生在易損件或該換而未及時更換的零部件上,因每臺設備所有靜、動零部件密封、軸承等磨損件都具有使用周期和壽命,運行中的中期設備已逐步接近此項指標。經過停車檢修而更換的零部件之后,有些不配套、不穩合、尚處在磨合期,或發生裝配錯誤,也會導致設備故障,甚至帶病運行,這類故障也多處發生。日常維護保養不及時或工作質量差,甚至異物不慎掉入設備內,造成突發性事故,縮短設備檢修周期。一味追求高產,常時間超負荷、超溫、超壓臨界狀態下工作,也是導致設備出故障原因之一,有時還釀成設備事故。設備運行初期不易暴露的設備缺陷,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后,有可能在運行中期暴露出來,諸如非易損件的疲勞、復合應力的消耗、材料磨損、先天性缺陷的故障等等。

以上故障現象中,值得注意的是,故障發生除自身原因以外,人為因素占有較大的因素。建立必要的運行檔案和維修臺帳,將各類故障原因消除在萌芽狀態,保證長周期安全、穩定的運行系統。

2.3設備運轉后期常發生故障

化工生產設備的運轉后期進入了故障多發期,一方面設備經多年的運行和多頻次大、中、修的過程,零配件換件較多,如果檢修水平跟不上或檢測手段缺乏,加之主體周期性的運行磨損,設備已不能達到設計出力的水平,另一方面長期處于運行狀態下的設備,各部位間隙和損耗,即使是不常維修的零件,也因老化和疲勞而降低運行效率。這期間綜合效能的降低,除磨損、老化現象凸顯以外,機器各方面不確定的故障現象也多處發生,維修頻率、耗材成本不斷增加,甚至將考慮大修、更新或報廢。

3故障預防及維修控制措施分析

3.1故障預防及維修的技術基礎

預防及維修的技術基礎是設備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即在機器運行時對各個部件進行狀態監測,掌握機器的狀態,根據生產需要制定維修計劃。它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諸如機械狀態量(力、位移、振動、噪聲、溫度、壓力和流量等)的監測,狀態特征參數變化的辨識,機器發生振動和機械損傷時的原因分析、振源判斷、故障防治,機械零部件使用期間的可靠性分析和剩余壽命的估計等,都屬于機器故障診斷的范疇。

近年來,隨著相關領域理論、方法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現代設備技術診斷學已逐步完善起來,特別是傳感器技術、信號處理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更為設備技術診斷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設備診斷技術劃分了很多的分支,諸如振動診斷技術、無損檢測技術、熱溫診斷技術、鐵譜診斷技術、估算預測技術、綜合診斷技術、診斷決策技術等。它們的實施包括幾個主要環節:機械設備狀態參數的監測;進行信號處理,提取故障特征信息;確定故障類型和發生部位;對確定的故障做防治處理和控制。

3.2應分步驟逐步實施

故障預防及維修的實施首先要求設備管理人員掌握盡量多的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實用技術,成為掌握現代檢測診斷技術的高級技術和管理復合型人才。這需要通過必要的理論和技術培訓,更需要實踐和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另一方面,實施方法和實用技術在各個企業有著不同的特點,都需要經過實踐、總結、摸索和提高。因此,開展初期應分步驟有選擇地進行,在有一定經驗的基礎上再逐步推廣。

3.3應按裝置和設備的作用和影響程度,劃分級別,作好實施規劃

依據企業生產特點、設備重要程度和監測代價對設備確定恰當的監測方式、檢測部位、監測周期。對不同設備實行不同等級和內容的預防維修措施。一般情況下,按設備對生產量、產品質量、產品成本、維修工作計劃、相鄰工序、安全與環保、維修費用等的影響程度確定其重點。再按重點劃分不同的管理等級,按等級制定不同的標準。

除了上述重點原則外,作為設備管理或維修管理中的手段,利潤原則和例外原則等管理手段同樣適用,圍繞故障預防及維修還要相應制定各種嚴格的作業標準,包括工藝順序、試驗檢查標準、維修標準、更換標準及費用標準。

3.4故障預防及維修技術實施控制

在技術實施方面,涉及到各類機電設備的原理、結構、運行條件、性能,各類測試技術,信號處理技術,監測診斷技術,信息的組織管理技術和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等多學科的綜合技術,因此它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系統,要根據各種信息作出決策,進行總體平衡,從而達到從規劃、實施、監測、信息反饋、分析到總結歸檔的全過程管理。這樣一個技術實施要有全面人才的管理做基礎,通過一個完整的組織機構做保障,對于一個大型企業,面對成千臺設備可以實現維修科學化、費用經濟化。同時設備診斷技術必須在設備壽命周期的全過程中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如果僅僅是在設備壽命周期的全過程中的某一個特定時間,或只抓住某一個特定的故障和異常,就想作出對癥的診斷是困難的,或者不能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因此,要依據設備的綜合管理理論,把設備的全過程作為診斷技術的應用范圍。

結論

化工企業生產能力是由各種設備形成的,是企業生產重要的技術基礎。對設備初期故障如設備內在質量方面、安裝質量方面、工藝布置上的缺陷、工作人員技術不熟練設備;正常運轉期故障如易發生在易損件或該換而未及時更換的零部件上,更換的零部件之后,有些不配套,日常維護保養不及時或工作質量差,常時間超負荷、超溫、超壓臨界狀態下工作非易損件的疲勞、復合應力的消耗、材料磨損;設備運轉后期常發生故障如因老化和疲勞而降低運行效率進行了分析。

闡述了化工設備故障診斷可靠性分析方法:故障樹的建造、故障樹的定性分析、故障樹的定量計算。并對故障預防及維修的技術基礎,分步驟逐步實施,按裝置和設備的作用和影響程度實施,故障預防及維修技術實施控制等進行了研究。

參考文獻

[1]李玉剛.基于設備故障的間歇化工過程反應型調度[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08,(04)

[2]王茂貴,王國明.淺談設備故障率[J].化工機械,2003,(07)

[3]薛增玉.談談幾種設備故障的修復[J].四川化工,1994,(01)

[5]秦宇,蔣祖炎.開展設備故障分析的一點體會[J].中國設備工程,1991,(12).

[6]程雨茂基于模糊故障樹分析方法的化工成套設備可性評估[碩士學位論文].河北工業大學,20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环江| 万源市| 阿克苏市| 渝北区| 临邑县| 谷城县| 阜阳市| 合川市| 龙南县| 双城市| 白城市| 清苑县| 永福县| 漳浦县| 峨山| 黔西县| 汶川县| 永城市| 陇西县| 溆浦县| 靖边县| 鹤峰县| 旅游| 隆安县| 岐山县| 平湖市| 浦县| 黑龙江省| 荣昌县| 舟曲县| 黄龙县| 汤原县| 长葛市| 正蓝旗| 屏东市| 永安市| 南乐县| 工布江达县| 廊坊市|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