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古建筑考察報告范文

時間:2023-02-27 11:15:10

序論:在您撰寫古建筑考察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第1篇

和上次一樣,大山也用它那特有的熱情迎接了我們;雷雨,閃電和著狂風,我們行駛在大山之中;回憶著兩年前和這片大山的那段感情,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有些觸景生情,我們急切的想知道我們將要去的“宏村”現在如何了?我們十天的考察生活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很多很多的問號出現在我的腦子里,我想我會用這短短的十天去一一地解答他們------

凌晨四點,到了我們的目的地——宏村。

死寂的村子,讓人感到恐懼------

男生們麻利地搬好了行李,洗好澡后就早早的休息了。雖然很累,但內心的一絲興奮加上窗外洶涌江水的咆哮聲,還是使我們久久不能入睡------

當然還是這一天,接近中午醒來時,真的象所說的那樣太陽已經照到我們很多人的頭頂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有機會去拜訪一下老朋友了!

還是那座橋,歲月好像并沒有影響我們似的影響它,依舊是那樣的蒼老;昨晚洶涌咆哮的江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潺潺的小溪,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只能嘆服!清澈見底的水,當年我們就是在下面淌水,抓蟹,篝火,歷歷在目,就想發生在昨天,原來記憶也這么美好------

白天的村子熱鬧許多,比起夜晚的死寂,簡直是判若兩境,或許這正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所不曾能感受到的吧!比起兩年前,這里增設了許多的小商店和攤鋪;可以看到的是這里的人們更懂得了利用這里無限的商機;可是同時村民的那一份淳樸,村巷的那一份幽邃,先人留下的那份希望也漸漸地消失了。面對這琳瑯滿目的紀念品,我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悲哀------

一天的調整休息就在這種復雜的心情中結束了。當晚,帶隊老師布置了任務并且分好了組,我知道我們真正的挑戰來了,不僅是專業技術上的或是耐心毅力上的挑戰,我想這更是在團隊合作,協調上的挑戰。很多時候都會問自己:你能和別人合作的很好嗎?我從不懷疑過自己的能力,過分的自信有時讓我感覺不是很好,所以我想對我的挑戰也許后者更重要。真正能理解這其中的意味的人也許就已經算是一種成功了吧!當然,生活剛剛開始,更大的挑戰還在等著我們,我們現在應做的就是從中去體驗,并且學會什么------學會什么呢?

現在想來,真的慶幸當初得到了測量“承志堂”這樣一個極為艱巨的任務。這座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清代徽州民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麻煩,是的!不過它帶給我們的是歡樂,是經驗,是生活!我已經把它當成是我的一個老朋友,就是這個朋友陪伴了我們整整十天,給了我們一個可以證明自己的地方,讓我了解了它,同時它也了解了我。我不會忘了它,希望以后我去探望它時,它也會記得我!

有必要介紹一下我的這個朋友:

“承志堂”位于宏村上水圳中段,建于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是清末大鹽商汪定貴的住宅。

整棟建筑為木結構,內部磚、石、木雕裝飾富麗堂皇,正廳有兩進、三開間,左右有小廳堂,還有書房廳、魚塘廳,以及娛樂場所排山閣、吞云軒等。全宅有9個天井,大小房間60間,庭院內有花木果樹、水井、池塘,總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全屋系木、磚結構,飾以磚、木、石,“三雕”。(單木雕即花了二十個工人雕了四年之久。)全屋有一百三十六根木柱。兩層樓房有七處。大小門口有六十個。當時造價花去白銀六十萬兩(其中木雕上所鍍黃金有一百兩)。

全屋分內院、外院、前堂、后堂、東廂、西廂、書房廳、魚塘廳、廚房、馬廄等。還有搓麻將牌的“排山閣”,吸鴉片煙的“吞云軒”。還有保鏢房、男、女傭住房。屋內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

大院前堂,按照過去宗族規定,只是迎接貴賓或婚娶壽誕喜慶日子,才大開中門的。額坊上的木雕圖案是“唐肅宗宴官圖”,長約六尺,高一尺余,圖上雕有四張八仙桌,眾官員坐、站、行、立姿態各異。圖東西兩頭有服務人員,東邊燒開水的手拿蒲扇扇風爐和西頭理發的坐在高凳上給官員挖耳朵。每個圖案線條清晰,構圖飽滿,行止逼真。在五、六分厚圖案中,雕出六、七個層次。據北京故宮博物館來人講。故宮大梁上不能雕人物畫像,否則把皇帝踩在腳下,有犯上之嫌。只能雕龍、鳳、獅子、麒麟等吉祥物。所以這種圖案只有民間住宅才有。

天井下檐四根支柱,雕有漁、樵、耕、讀圖案。叫門之上,即漁樵耕讀之下,有一長幅圖案,“百子鬧元宵圖”,全圖一百個小孩,全是男孩,過去重男輕女,避免女孩站在男兒頭上,不吉利。再詳細看,有舞龍燈的、鳳燈的、還有獅子燈及其它各式各樣的花燈的。圖中有旱船,船上有小孩,船下有四個輪子,還有敲鑼的,打鼓的,放鞭炮的,吹喇叭的,踩高蹺的,兩手捂耳的,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東西兩邊門上呈古錢幣形,也像古元寶倒掛,財到的意思。又像商人的商字。除皇上封的七品官以上走中門進出之外,其他吏是小官,都要從“商”字下邊進出,意思是商人高高在上。四周木雕圖案有“董卓進京”,“三英戰呂布”,“戰長沙”,“戰宛城”,“定軍山”,“甘露寺”,“長板坡”,等徽劇節目。拱柵里雕的是倒掛雙獅滾繡球。東西廂房門上是“吉祥如意”,圖中雕的行雙魚的意思是年年有余。廂房聯花門上有八個方格,系“明八仙圖”,圖中雕有鐵拐李,呂洞賓,張果老,漢鐘離,曹國舅,藍采和,韓湘子和何仙姑等。每個仙家還帶一個道童,共計十六人。太師椅靠背上雕的是暗八仙圖,看雕的道具來定仙人。腰板上雕的也是漁樵耕讀四大弟子,還有南帝段王爺人物像。腰板之下雕的是福、祿、壽、禧四星高照。

前廳樓上是閨房,房頂有天窗,采光性能好,便于閨女繡花描紅。陽臺花欄軒設有燎望窗,小姐從這里可以窺望樓下大廳上,特別是相親時,小姐可以把來提親的才子看個仔細。如合心稱意,就會共結連理。瓦面上雨水流到天井四周錫制的水槽里,叫做“四水歸堂”,而水沿著錫管流入地下水沼,就叫“肥水不外流”,有聚財之意。

后堂和前堂結構基本相同,但所有木雕圖案就不同了。后堂主要是長輩住的地方,柱石上有壽字,稱作“高黨”。額枋上雕的是“郭子儀上壽圖”圖中間雕的是郭子儀老夫婦,兩邊是賀壽的文武百官,跪著拜壽的是兒孫晚輩。下枋雕的是“九世同堂圖”,描寫的是山東鄆城張繼昌(又名“公藝”)家九代相見的故事。

后堂左側下首廂房叫“吞云軒”。天花板上彩繪云霧裊繞中有罌粟花,這是徽州一帶清代鴉片煙室的裝飾。后堂左側上首廂房叫“排山閣”,是專門給搓麻將牌的地方。閣后有暗間,可以臨時回避衙門當差人的“敲竹杠”以及當時的小妾回避正房太太之用。

后堂右側通向廚房,有六十平方米地面,過去有一大排灶臺,還加上有二樓。廚房通西廂天井有水井一口,辦幾十桌酒席都很寬松。

最具有特色當數“轎廊”西邊的魚塘廳(如右圖),是當時的管家住的地方。它的構造是大三角套小三角,廳的頂和地面都是由三角形組成。池塘周圍有木結構“美人靠”欄背。十步石梯到水池,上有一方天井,下有兩口明塘。坐在廳中,抬頭望月,俯首觀魚,其樂無窮。它的正面墻設有一扇石雕漏窗,雕的是“喜鵲呈臘梅”圖案,名曰“四喜圖”,又稱“喜上眉梢”,這是徽州石雕精品。還有大門上,花園門額上的磚雕花樣繁多,豐富多彩,可與木雕與石雕媲美。這節儉的取得科學情趣的結合,是少有的建筑佳品。

這就是我通過這十天所了解到的這個朋友的基本情況。一些專業的數據我想在這里不用過多的提及,因為圖紙上都會很清楚的。倒是這些我們聽到的有關于它的典故更應該詳細的說說,可以這么說,我現在對于它的了解已不亞于村里任何一個導游了。當然這些數據,故事的得來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可能起先誰也沒有估計到為了得到這些資料和數據會遇到很多的麻煩。由于體量的過于龐大令我們一開始根本無法入手,還有房屋本身結構上的復雜性使我們一度有點灰心喪氣;當然,由于我們大家的努力這些困難被我們一一地克服了。體會最深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對建筑測繪的認識;無論是從建筑大輪廓的把握上,局部細節的處理,還是其中相互的連接,等等,我們都走了不少彎路。最后通過分析和反復的論證我們還是的出了最為精確的數據尺寸。這些在實地的工作中所得到的經驗是我們在課堂中永遠無法得到的,因為有些結構很難通過想象去完成;更甚至于有時你看著實物也會有這樣那樣的誤差和錯覺的產生。這樣反復的驗證和觀察對我們對于建筑結構的理解和體量的把握上有很大的幫助,這樣的鍛煉對于我們將來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的學習和研究的幫助是不可估量的,所有的同學都受益非淺。

應該說雖然我們沒有很先進的測量設備,但是我們還是很好的完成了測量的任務。一些自創測量方法更是我們智慧的體現,也許這正是此次測繪考察的真正目的。

事實上,我們得到的又何止是這些?同學間的了解,從剛開始模糊到最后的清晰,無論是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總是一份珍貴的收獲,因為當你了解了一個人時就是多了一段經歷,多了一份對自己的了解。有什么比這樣的經歷更好的收獲呢?還有那一份對老屋的情結,我永遠忘不了。正由于此吧,當我最后告別十天來朝夕相處的這位老朋友時,一陣莫名的傷感,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我想這個朋友所經歷的遠比我所要了解的要多的多,相對于它來說,我們所遇到的那些所謂的困難有算得了什么呢?我相信它是有生命的,它肯定知道我們這幾個小孩這十天想干什么;我相信它有靈性,是它在我們困難時會給我們靈感;我相信它的善良,因為當看到我們克服了困難獲得了想要的數據時,它笑了------

又是一個很早很早的清晨,我們踏上了回故鄉的路。

第2篇

當人們還在去周莊、烏鎮、同里,去尋找江南水鄉的風貌時,我們不能忘記,無錫——至今也保留了許多令人向往的江南古建筑。

所以,我們這次研究的課題,選擇了無錫古建筑。

自泰伯東遷,來到無錫,無錫的歷史進程就登上一層臺階;京杭大運河的修建,又讓無錫成為繁榮的焦點。

當人么開始忘記,忘記這些曾經的輝煌。我們開始尋找,尋找這流淌在記憶中的美。希望通過這次的調查,能了解水鄉古宅的特點,傾聽它們背后的故事。

江南水鄉的古宅、古橋,因風雨侵蝕而斑駁的青磚老墻,疏密有致的木制窗格,似乎還聞得到棠桂飄香,聽得見瀟瀟暮雨。

我們利用課余時間,來到清名橋——江南水弄堂。臨河而居,人們將信任托付于水。雖然很難再尋到“人家盡枕河”這幅水鄉風貌,但走進小巷深處,依舊能找到一些零落在時空中的老宅、古窯。散落在星海,雖然百年滄桑,在扶手、屋檐、門廊,依然能夠找到些許歷史的痕跡。我們更愿和老宅的主人談談,都是白發蒼蒼的老人。泰伯讓賢奔吳、朱元璋大興窯業、王萁勤建成筑墻……那些流落在歲月中的故事,一個個被喚醒。古運河水流,這就是無錫的母親河,今天,母親和退休了,她講述著過去的故事。故事待續的華彩樂章就是無錫今天的繁榮!

惠山古鎮、祠堂、牌坊,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通過了解參觀、攝影,在欣賞古宅的同時,了解它輝煌的歷史。流年消逝,曾經的鐘鳴鼎食之家,離我們越來越遠。她的美麗,依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無錫人。

第3篇

和上次一樣,大山也用它那特有的熱情迎接了我們;雷雨,閃電和著狂風,我們行駛在大山之中;回憶著兩年前和這片大山的那段感情,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有些觸景生情,我們急切的想知道我們將要去的“宏村”現在如何了?我們十天的考察生活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很多很多的問號出現在我的腦子里,我想我會用這短短的十天去一一地解答他們------

凌晨四點,到了我們的目的地——宏村。

死寂的村子,讓人感到恐懼------

男生們麻利地搬好了行李,洗好澡后就早早的休息了。雖然很累,但內心的一絲興奮加上窗外洶涌江水的咆哮聲,還是使我們久久不能入睡------

當然還是這一天,接近中午醒來時,真的象所說的那樣太陽已經照到我們很多人的頭頂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有機會去拜訪一下老朋友了!

還是那座橋,歲月好像并沒有影響我們似的影響它,依舊是那樣的蒼老;昨晚洶涌咆哮的江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潺潺的小溪,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只能嘆服!清澈見底的水,當年我們就是在下面淌水,抓蟹,篝火,歷歷在目,就想發生在昨天,原來記憶也這么美好------

白天的村子熱鬧許多,比起夜晚的死寂,簡直是判若兩境,或許這正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所不曾能感受到的吧!比起兩年前,這里增設了許多的小商店和攤鋪;可以看到的是這里的人們更懂得了利用這里無限的商機;可是同時村民的那一份淳樸,村巷的那一份幽邃,先人留下的那份希望也漸漸地消失了。面對這琳瑯滿目的紀念品,我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悲哀------

一天的調整休息就在這種復雜的心情中結束了。當晚,帶隊老師布置了任務并且分好了組,我知道我們真正的挑戰來了,不僅是專業技術上的或是耐心毅力上的挑戰,我想這更是在團隊合作,協調上的挑戰。 很多時候都會問自己:你能和別人合作的很好嗎? 我從不懷疑過自己的能力,過分的自信有時讓我感覺不是很好,所以我想對我的挑戰也許后者更重要。真正能理解這其中的意味的人也許就已經算是一種成功了吧!當然,生活剛剛開始,更多更大的挑戰還在等著我們,我們現在應做的就是從中去體驗,并且學會什么------學會什么呢?

現在想來,真的慶幸當初得到了測量“承志堂”這樣一個極為艱巨的任務。這座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清代徽州民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麻煩,是的!不過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歡樂,是經驗,是生活!我已經把它當成是我的一個老朋友,就是這個朋友陪伴了我們整整十天,給了我們一個可以證明自己的地方,讓我了解了它,同時它也了解了我。我不會忘了它,希望以后我去探望它時,它也會記得我!

有必要介紹一下我的這個朋友:

“承志堂”位于宏村上水圳中段,建于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是清末大鹽商汪定貴的住宅。

整棟建筑為木結構,內部磚、石、木雕裝飾富麗堂皇,正廳有兩進、三開間,左右有小廳堂,還有書房廳、魚塘廳,以及娛樂場所排山閣、吞云軒等。全宅有9個天井,大小房間60間,庭院內有花木果樹、水井、池塘,總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全屋系木、磚結構,飾以磚、木、石,“三雕”。(單木雕即花了二十個工人雕了四年之久。)全屋有一百三十六根木柱。兩層樓房有七處。 大小門口有六十個。當時造價花去白銀六十萬兩(其中木雕上所鍍黃金有一百兩)。

全屋分內院、外院、前堂、后堂、東廂、西廂、書房廳、魚塘廳、廚房、馬廄等。還有搓麻將牌的“排山閣”,吸鴉片煙的“吞云軒”。還有保鏢房、男、女傭住房。屋內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

大院前堂,按照過去宗族規定,只是迎接貴賓或婚娶壽誕喜慶日子,才大開中門的。額坊上的木雕圖案是“唐肅宗宴官圖”,長約六尺,高一尺余,圖上雕有四張八仙桌,眾官員坐、站、行、立姿態各異。圖東西兩頭有服務人員,東邊燒開水的手拿蒲扇扇風爐和西頭理發的坐在高凳上給官員挖耳朵。每個圖案線條清晰,構圖飽滿,行止逼真。在五、六分厚圖案中,雕出六、七個層次。據北京故宮博物館來人講。故宮大梁上不能雕人物畫像,否則把皇帝踩在腳下,有犯上之嫌。只能雕龍、鳳、獅子、麒麟等吉祥物。所以這種圖案只有民間住宅才有。

天井下檐四根支柱,雕有漁、樵、耕、讀圖案。叫門之上,即漁樵耕讀之下,有一長幅圖案,“百子鬧元宵圖”,全圖一百個小孩,全是男孩,過去重男輕女,避免女孩站在男兒頭上,不吉利。再詳細看,有舞龍燈的、鳳燈的、還有獅子燈及其它各式各樣的花燈的。圖中有旱船,船上有小孩,船下有四個輪子, 還有敲鑼的,打鼓的,放鞭炮的,吹喇叭的,踩高蹺的,兩手捂耳的,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東西兩邊門上呈古錢幣形,也像古元寶倒掛,財到的意思。又像商人的商字。除皇上封的七品官以上走中門進出之外,其他吏是小官,都要從“商”字下邊進出,意思是商人高高在上。四周木雕圖案有“董卓進京”,“三英戰呂布”,“戰長沙”, “戰宛城”,“定軍山”,“甘露寺”,“長板坡”,等徽劇節目。拱柵里雕的是倒掛雙獅滾繡球。東西廂房門上是“吉祥如意”,圖中雕的行雙魚的意思是年年有余。廂房聯花門上有八個方格,系 “明八仙圖”,圖中雕有鐵拐李,呂洞賓,張果老,漢鐘離,曹國舅,藍采和,韓湘子和何仙姑等。每個仙家還帶一個道童,共計十六人。太師椅靠背上雕的是暗八仙圖,看雕的道具來定仙人。腰板上雕的也是漁樵耕讀四大弟子,還有南帝段王爺人物像。腰板之下雕的是福、祿、壽、禧四星高照。

前廳樓上是閨房,房頂有天窗,采光性能好,便于閨女繡花描紅。陽臺花欄軒設有燎望窗,小姐從這里可以窺望樓下大廳上,特別是相親時,小姐可以把來提親的才子看個仔細。 如合心稱意,就會共結連理。瓦面上雨水流到天井四周錫制的水槽里,叫做“四水歸堂”,而水沿著錫管流入地下水沼,就叫“肥水不外流”,有聚財之意。

后堂和前堂結構基本相同,但所有木雕圖案就不同了。后堂主要是長輩住的地方,柱石上有壽字,稱作“高黨”。額枋上雕的是“郭子儀上壽圖”圖中間雕的是郭子儀 老夫婦,兩邊是賀壽的文武百官,跪著拜壽的是兒孫晚輩。下枋雕的是“九世同堂圖”,描寫的是山東鄆城張繼昌(又名“公藝”)家九代相見的故事。

后堂左側下首廂房叫“吞云軒”。天花板上彩繪云霧裊繞中有罌粟花,這是徽州一帶清代鴉片煙室的裝飾。后堂左側上首廂房叫“排山閣”,是專門給搓麻將牌的地方。閣后有暗間,可以臨時回避衙門當差人的“敲竹杠”以及當時的小妾回避正房太太之用。

后堂右側通向廚房,有六十平方米地面,過去有一大排灶臺,還加上有二樓。廚房通西廂天井有水井一口,辦幾十桌酒席都很寬松。

最具有特色當數“轎廊”西邊的魚塘廳(如右圖),是當時的管家住的地方。它的構造是大三角套小三角,廳的頂和地面都是由三角形組成。池塘周圍有木結構“美人靠”欄背。十步石梯到水池,上有一方天井,下有兩口明塘。坐在廳中,抬頭望月,俯首觀魚,其樂無窮。它的正面墻設有一扇石雕漏窗,雕的是“喜鵲呈臘梅”圖案,名曰“四喜圖”,又稱“喜上眉梢”,這是徽州石雕精品。還有大門上,花園門額上的磚雕花樣繁多,豐富多彩,可與木雕與石雕媲美。這節儉的取得科學情趣的結合,是少有的建筑佳品。

這就是我通過這十天所了解到的這個朋友的基本情況。一些專業的數據我想在這里不用過多的提及,因為圖紙上都會很清楚的。倒是這些我們聽到的有關于它的典故更應該詳細的說說,可以這么說,我現在對于它的了解已不亞于村里任何一個導游了。當然這些數據,故事的得來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可能起先誰也沒有估計到為了得到這些資料和數據會遇到很多的麻煩。由于體量的過于龐大令我們一開始根本無法入手,還有房屋本身結構上的復雜性使我們一度有點灰心喪氣;當然,由于我們大家的努力這些困難被我們一一地克服了。體會最深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對建筑測繪的認識;無論是從建筑大輪廓的把握上,局部細節的處理,還是其中相互的連接,等等,我們都走了不少彎路。最后通過分析和反復的論證我們還是的出了最為精確的數據尺寸。這些在實地的工作中所得到的經驗是我們在課堂中永遠無法得到的,因為有些結構很難通過想象去完成;更甚至于有時你看著實物也會有這樣那樣的誤差和錯覺的產生。這樣反復的驗證和觀察對我們對于建筑結構的理解和體量的把握上有很大的幫助,這樣的鍛煉對于我們將來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的學習和研究的幫助是不可估量的,所有的同學都受益非淺。

應該說雖然我們沒有很先進的測量設備,但是我們還是很好的完成了測量的任務。一些自創測量方法更是我們智慧的體現,也許這正是此次測繪考察的真正目的。

事實上,我們得到的又何止是這些?同學間的了解,從剛開始模糊到最后的清晰,無論是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總是一份珍貴的收獲,因為當你了解了一個人時就是多了一段經歷,多了一份對自己的了解。有什么比這樣的經歷更好的收獲呢?還有那一份對老屋的情結,我永遠忘不了。正由于此吧,當我最后告別十天來朝夕相處的這位老朋友時,一陣莫名的傷感,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我想這個朋友所經歷的遠比我所要了解的要多的多,相對于它來說,我們所遇到的那些所謂的困難有算得了什么呢?我相信它是有生命的,它肯定知道我們這幾個小孩這十天想干什么;我相信它有靈性,是它在我們困難時會給我們靈感;我相信它的善良,因為當看到我們克服了困難獲得了想要的數據時,它笑了------

又是一個很早很早的清晨,我們踏上了回故鄉的路。

第4篇

和上次一樣,大山也用它那特有的熱情迎接了我們;雷雨,閃電和著狂風,我們行駛在大山之中;回憶著兩年前和這片大山的那段感情,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有些觸景生情,我們急切的想知道我們將要去的“宏村”現在如何了?我們十天的考察生活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很多很多的問號出現在我的腦子里,我想我會用這短短的十天去一一地解答他們------

凌晨四點,到了我們的目的地——宏村。

死寂的村子,讓人感到恐懼------

男生們麻利地搬好了行李,洗好澡后就早早的休息了。雖然很累,但內心的一絲興奮加上窗外洶涌江水的咆哮聲,還是使我們久久不能入睡------

當然還是這一天,接近中午醒來時,真的象所說的那樣太陽已經照到我們很多人的頭頂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有機會去拜訪一下老朋友了!

還是那座橋,歲月好像并沒有影響我們似的影響它,依舊是那樣的蒼老;昨晚洶涌咆哮的江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潺潺的小溪,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只能嘆服!清澈見底的水,當年我們就是在下面淌水,抓蟹,篝火,歷歷在目,就想發生在昨天,原來記憶也這么美好------

白天的村子熱鬧許多,比起夜晚的死寂,簡直是判若兩境,或許這正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所不曾能感受到的吧!比起兩年前,這里增設了許多的小商店和攤鋪;可以看到的是這里的人們更懂得了利用這里無限的商機;可是同時村民的那一份淳樸,村巷的那一份幽邃,先人留下的那份希望也漸漸地消失了。面對這琳瑯滿目的紀念品,我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悲哀------

一天的調整休息就在這種復雜的心情中結束了。當晚,帶隊老師布置了任務并且分好了組,我知道我們真正的挑戰來了,不僅是專業技術上的或是耐心毅力上的挑戰,我想這更是在團隊合作,協調上的挑戰。 很多時候都會問自己:你能和別人合作的很好嗎? 我從不懷疑過自己的能力,過分的自信有時讓我感覺不是很好,所以我想對我的挑戰也許后者更重要。真正能理解這其中的意味的人也許就已經算是一種成功了吧!當然,生活剛剛開始,更多更大的挑戰還在等著我們,我們現在應做的就是從中去體驗,并且學會什么------學會什么呢?

現在想來,真的慶幸當初得到了測量“承志堂”這樣一個極為艱巨的任務。這座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清代徽州民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麻煩,是的!不過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歡樂,是經驗,是生活!我已經把它當成是我的一個老朋友,就是這個朋友陪伴了我們整整十天,給了我們一個可以證明自己的地方,讓我了解了它,同時它也了解了我。我不會忘了它,希望以后我去探望它時,它也會記得我!

有必要介紹一下我的這個朋友:

“承志堂”位于宏村上水圳中段,建于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是清末大鹽商汪定貴的住宅。

整棟建筑為木結構,內部磚、石、木雕裝飾富麗堂皇,正廳有兩進、三開間,左右有小廳堂,還有書房廳、魚塘廳,以及娛樂場所排山閣、吞云軒等。全宅有9個天井,大小房間60間,庭院內有花木果樹、水井、池塘,總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全屋系木、磚結構,飾以磚、木、石,“三雕”。(單木雕即花了二十個工人雕了四年之久。)全屋有一百三十六根木柱。兩層樓房有七處。 大小門口有六十個。當時造價花去白銀六十萬兩(其中木雕上所鍍黃金有一百兩)。

全屋分內院、外院、前堂、后堂、東廂、西廂、書房廳、魚塘廳、廚房、馬廄等。還有搓麻將牌的“排山閣”,吸鴉片煙的“吞云軒”。還有保鏢房、男、女傭住房。屋內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

大院前堂,按照過去宗族規定,只是迎接貴賓或婚娶壽誕喜慶日子,才大開中門的。額坊上的木雕圖案是“唐肅宗宴官圖”,長約六尺,高一尺余,圖上雕有四張八仙桌,眾官員坐、站、行、立姿態各異。圖東西兩頭有服務人員,東邊燒開水的手拿蒲扇扇風爐和西頭理發的坐在高凳上給官員挖耳朵。每個圖案線條清晰,構圖飽滿,行止逼真。在五、六分厚圖案中,雕出六、七個層次。據北京故宮博物館來人講。故宮大梁上不能雕人物畫像,否則把皇帝踩在腳下,有犯上之嫌。只能雕龍、鳳、獅子、麒麟等吉祥物。所以這種圖案只有民間住宅才有。

天井下檐四根支柱,雕有漁、樵、耕、讀圖案。叫門之上,即漁樵耕讀之下,有一長幅圖案,“百子鬧元宵圖”,全圖一百個小孩,全是男孩,過去重男輕女,避免女孩站在男兒頭上,不吉利。再詳細看,有舞龍燈的、鳳燈的、還有獅子燈及其它各式各樣的花燈的。圖中有旱船,船上有小孩,船下有四個輪子, 還有敲鑼的,打鼓的,放鞭炮的,吹喇叭的,踩高蹺的,兩手捂耳的,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東西兩邊門上呈古錢幣形,也像古元寶倒掛,財到的意思。又像商人的商字。除皇上封的七品官以上走中門進出之外,其他吏是小官,都要從“商”字下邊進出,意思是商人高高在上。四周木雕圖案有“董卓進京”,“三英戰呂布”,“戰長沙”, “戰宛城”,“定軍山”,“甘露寺”,“長板坡”,等徽劇節目。拱柵里雕的是倒掛雙獅滾繡球。東西廂房門上是“吉祥如意”,圖中雕的行雙魚的意思是年年有余。廂房聯花門上有八個方格,系 “明八仙圖”,圖中雕有鐵拐李,呂洞賓,張果老,漢鐘離,曹國舅,藍采和,韓湘子和何仙姑等。每個仙家還帶一個道童,共計十六人。太師椅靠背上雕的是暗八仙圖,看雕的道具來定仙人。腰板上雕的也是漁樵耕讀四大弟子,還有南帝段王爺人物像。腰板之下雕的是福、祿、壽、禧四星高照。

第5篇

2007年4月20日在天津剛剛邀請馮驥才、馬國馨等共同出席“瑰寶”叢書建筑文化研討會,4月23日京津兩地幾十位建筑師又聚在天津院圖書館展開了紀念“世界讀書日”的非建筑弼讀的AT。自3月“風雅運河全國攝影大展”后,申報作品已十分踴躍,為此在“煙花二月”的4月24日下了揚州,確定了可供“大展”的揚州博物館的場地等事宜。26日濱海新區“京津滬”城市建筑景觀設計研討會,則體現了一種新思維,它已展示根植沃土的規劃師及建筑師濱海新區的作品。同在4月29日,上午看望了文化學大家王世襄,品讀了講述他學兼中西長、盛不衰風范的《奇人王世襄》,下午由BIAD傳媒協辦且支持的“費菁+傅剛及其中央美皖等學生設計作品”展在泰康頂層空間畫廊開幕,我認為,它更意味著一種建筑與藝術的文化教育狀態的生成,表達了一批有志向的中國青年建筑師對文化自覺的追求。

對建筑的理解建筑家有太多的定義,但作家馮驥才的一席話,會使建筑師“吃驚”:“建筑是歷史留下的活著的空間,它是一方水土的創造……”這是別有意味的文人的建筑學評說,同樣“世界讀書日”的茶座,讀到建筑師們的“非建筑閱讀”的體會,使之相互滲透,溝通的不僅僅是建筑本身,而是在推進著文化的普及。為此我在“建筑師的書緣”茶座上倡言:我們的努力是希望讓城市可讀,讓建筑可讀讓建筑師可讀。因此,所有這些活動的推進都會營造起最廣博且“原創”之沃土

在4月29日造訪學輩王世襄老人時,他送我三本書刊有“李莊瑣記”的《讀書》雜志2007年3期;名家筆下的儷松居主人《奇人王世襄》及由王世襄書的《宋李忠定公荔支前后賦》,當我向他匯報《建筑創作》雜志自2006年11期開始系列刊出“田野新考察報告”時老人連連贊同,他希望這份“報告”應是對“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的一個繼承,應該成為當下反映中國建筑傳統并能思考傳統與現代如何結合的“新”營造匯刊。4月18日的國際古跡遺址日的主題為“文化景觀和自然紀念物”,恰恰這一天《中國文物報》刊出徐蘋芳、羅哲文謝辰生、傅熹年的專家建議督促古建筑等遺存調查修繕報告的編寫出版,我想,建筑文化考察組所堅持的“田野新考察報告”或許正為此做出了一個有益的實踐。

“寫在建筑藝術學院成立之時”是中國美術學院許江院長在4月21日《美術報》發表的文章,他提出先生是在一個民族文化行將褪色的時期提出創建藝術大學的理想,他認為中國美院是一所備受活的歷史煎養的大學,對于學院的架構,先生早年就提出四大院設想即繪畫院、雕塑院、建筑院、工藝美術學院。面列先生構想的實現,訥江認為,建筑學科落戶美術學院,本身就是對傳統的工程學科的跨界和超越,其文化指向必須更為重視建筑的文化品格。這些聯想,或許是我們探討為建筑創作營造原創“土壤”、并最終走向世界的基本立意。

第6篇

論文摘要:古建筑測繪是建筑學、城市規劃專業教學中一次多學科綜合實踐教學環節。本文結合實踐,闡明了建筑規劃專業中古建筑瀏繪的重要性,分析了古建筑測繪教學模式的現狀及問題。重點研究了古建筑測繪教學的方法和實踐,詳細介紹了多媒體教學、雙導師負責制、斷瀏繪技術的引進、實習教學中建立實習基地和高年級負責制教學的經驗和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學考核方法。

古建筑是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遺產,又是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的一種載體。古建筑測繪是保護、發掘、整理和利用古代優秀建筑遺產的基礎環節,為建筑遺產保護提供科學記錄的檔案,使保護工作科學、有效地進行,同時又為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建筑史教學提供翔實的基礎資料,為繼承發揚傳統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創作提供借鑒。古建筑測繪既是一種方法,也是一個學習和研究的過程。通過古建筑測繪,會給予人們以藝術的滋養和傳統的熏陶。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建筑學專業創辦于1960年,到目前為止己招收建筑學、城市規劃專業本科學生24屆,園林專業本科學生6屆,為國家培養出2000余名建筑學及相關專業的專業人才,其中絕大部分成為安徽省城鄉建設管理部門和設計單位的骨干技術力量,已經成為培養安徽省建筑設計、城市規劃及園林景觀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并在全國產生一定的影響。

古建筑測繪是建筑學、城市規劃專業教學中一次多學科綜合實踐教學環節。學生通過古建筑測繪的學習,增強對中國建筑傳統經驗的感性認識,深刻理解、鞏固和靈活運用中國建筑史、城市建設史、建筑測量、投影與制圖、建筑設計基礎、計算機制圖等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并進一步加深和提高學生對中國古代優秀建筑文化遺產的認識和理論修養,培養建筑空間概念、尺度感和設計思維能力,提高制圖表現包括計算機制圖水平、審美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親手把建筑實物按比例制成工程圖紙與數據資料、掌握測繪方法、加深對建筑造型與營造方法的了解,培養學生的建筑空間概念和設計思維能力,提高圖紙表現力,為學習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奠定基礎。這些圖紙與資料為發掘、整理、研究和保護、維修、開發中國古代建筑遺產,為繼承傳統并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創作,為中國建筑史的教學等方面,提供豐富而翔實的基礎資料。

古建筑測繪是測繪學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中建筑遺產記錄、監測以及保護工程實施等方面的直接應用,從技術上可歸人側繪學的分支中的工程測量學的范疇。但是,測繪技術方法只是手段,并非古建筑測繪的全部,它包含了對建筑遺產在科學與人文、技術與藝術方面的體驗、認知、理解乃至探究、甄別、發現和評價,包含著對建筑實體、空間及其精神意蘊的理解、再現和表達。因此,古建筑測繪的教學應區別于單純的工程測量學。根據建筑、規劃專業,古建筑側繪多年教學的經驗,現對建筑規劃專業古建筑測繪的教學做出一些研究和探討。

1、古建筑測繪教學模式的探討

建筑規劃類專業教授古建筑測繪課程的目的,是經過具體的實踐教學,可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專業技能,使其思想情感領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全面發展。同時,學生經過在艱苦環境中的嚴格訓練,在職業道德、吃苦耐勞、團隊協作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也得到相應提高。

1.1古建筑測繪教學現狀

古建筑側繪綜合運用測量和制圖技術來記錄和說明古建筑,所以古建筑測繪具有專業性和技術性兩大特性。目前,各高校的古建筑測繪的教學模式大致相同:

(1)給學生講授測繪基本理論知識、運用及儀器操作方法;

(2)學生按4-6人分為一組,進行古建筑對象的考察與測繪;

(3)在現場各小組分工繪制草圖;

(4)以草圖和采集的測繪數據為依據,各小組繪制正式測繪圖紙。

這種教學模式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遺產保護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然而,隨著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上述教學模式逐漸不適應學科的發展和古建筑測繪教學的目的,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建筑、規劃專業學生對于古建筑測繪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習熱情不高;

(2)一般高校古建筑測繪都設置在酷熱的暑期進行課程的教學與實踐,測繪工作的開展、管理與進程會受到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工作效率也會受到很大的制約。

(3)測量工具和測繪手段已跟不上工程生產實際的需要,導致測繪的效率低、成果差,嚴重影響教學的效果和測繪技能的傳授。

(4)考核方式各高校千差萬別,大都以手繪圖紙作為教學成果,采集數據的記錄方式沒有統一的標準,表格存儲也各不相同。

(5)學生測繪實踐教學后,缺乏書寫實踐和學習心得體會。并對古建筑保護、蘊含的歷史文化及精神的提煉與宣傳不足。

1.2古建筑測繪教學新方法

古建筑測繪的教改與實踐在高等院校建筑學專業的教學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傳統教學模式有其優越性,但現在技術的進步,這種模式需要進行革新。古建筑測繪課程充分地體現了“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指導思想,根據企事業崗位的實際需要,結合正在企業從事古建筑崗位工作的學生及專家的建議,可以創建了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情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為引導,學習過程完全由學生自主完成。要實現該教學目的,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古建筑測繪多媒體教學方法

利用多年的教學實踐與計算機模擬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在古建筑測繪教學中引人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古建筑測繪基本理論知識、測繪方法、技術要求和儀器操作技能等。

在古建筑測繪教學中運用多媒體CAI或PP7,課件,以文字圖像、連續動畫、片斷動畫以及視頻資料等手段,從多個角度演示古建筑的方方面面,把測繪方法動態化、形象化、具體化,便于學生準確理解和熟練掌握,從而優化了古建筑測繪插圖教學及教學過程。此外,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化,并增大了古建筑測繪內容及方法的教學信息量。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準確理解圖的內涵、掌握正確理論的教學目的,并且較好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雙導師負責制教學方法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建筑與規劃專業與企事業合作緊密,在安徽省影響較大,校企合作產學研比較成熟。這就為雙導師負責制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學生在校內接受課堂理論教學;在企事業中對在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古建筑測繪現實問題運用所學測繪知識進行處理,并有企業導師指導和傳授實踐技能和儀器操作。這就很好的促進了學生對實踐中的方法和技能的透徹理解,動手和操作能力也得到培訓和提高。單純的課堂教學和課堂實驗難以得到這樣的教學效果,而且實現高等院校與企事業產學研聯合,對促進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隊伍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

(3)新測繪技術教學的引人

傳統的古建筑測繪以直尺和角尺、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及其構件的尺寸,獲取的最終資料是圖紙和一些文字記錄。這種方法優點是原始簡單,但精度與效率低,且登高測量有一定的危險性并會對建筑物有損壞。隨著GPS、遙感、數字近景攝影測量及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等現代新測繪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測量工具難以滿足教學和實踐生產的需要,必須采取一些現代化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手段給古建筑測繪提供技術支持。這就要求在古建筑測繪教學和實踐的過程中,對這些新測繪技術的原理、方法給學生加以講解,以符合實踐生產的需求。

(4)計算機制圖教學方法

在實驗機房,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及多媒體教學廣播系統講授計算機繪制測繪圖的要求、規則、要領和AutoCAD高級技巧及古建筑繪圖常用技巧。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和現場操作進行各種制圖技巧的學習。學生再通過實習采集的數據進行AutoCAD制圖,從而進一步深化古建筑測繪的知識及技能,對采集的測繪數據和影像進行系統化和流程化的處理。

2、古建筑測繪課程實習教學

古建筑測繪實習是該課程的核心部分。通過古建筑測繪課程的實踐教學,使學生真正掌握了古建筑測繪技術,學會古建筑測繪從搜集資料、制定計劃、實施計劃、自我檢查到評估工作的全過程,全面培養了學生的古建筑測繪崗位職業能力。

2.1建立實習基地

為了更加系統、完備的實習教學,建立實習基地有重要的意義。我院建筑學院古建筑測繪實習基地建立比較早,為深化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測繪技能、認識古建筑保護和開發價值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我院的實習基地有:黔縣屏山美術、古建筑測繪教學實習基地;徑縣查濟古建筑測繪教學實習基地;績溪上莊古建筑測繪教學實習基地;績溪縣伏嶺鎮胡村古建筑測繪教學實習基地;徑縣桃花潭鎮陳村古建筑測繪教學實習基地。

2.2高年級負責制

高年級建筑規劃專業學生負責制教學的模式就是讓學過古建筑測繪的大三或大四的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指導和幫助低年級學生學習古建筑測繪技術;以小組為單位給小組成員講解自己的心得體會;在課堂實驗與社會實踐中給以專業指導和討論。學生相互之間往往比師生之間的探討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會提高。這種教學方法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拓展學生專業的視野。但全程需要專業教師的宏觀掌控,及時調整高年級學生的責任心和能動性。

3、考核方法

結合多年的上述教學方式的嘗試經驗,對于古建筑測繪學課程的考核,應結合實習期間的工作態度和完成作業質量按百分制評定成績。有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3.1測圖手稿占總成績的25%,按事先制定的評分標準打分;

3.2儀器草圖占總成績的25%,按事先制定的評分標準打分;

3.3計算機成果圖占總成績的30%,正式圖用計算機繪制,并符合事先制定的規范。

3.4工作日志、數據表、考察報告、心得體會等占總成績的10% ;

3.5平時表現占總成績的10%,主要考察團結協作精神;艱苦奮斗精神;紀律性;責任心等。

第7篇

近年來,對幾位中國建筑歷史學科的前輩學人的專題研究逐漸多了起來,如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博士生溫玉清,劉江峰等在學位論文中,就以相當的篇幅涉及到朱啟鈐、梁思成、劉敦楨、劉致平、陳明達,莫宗江、盧繩等人的學術活動,學術成果和學術思想,這是可喜的現象。如果說,這些論文有什么缺憾的話,其中之一是研究者們都痛感到征集,甄別相關史料的困難。因此,我很希望這冊《未完成的測繪圖》能對今后的建筑史學研究有較大的補充和幫助。然而,我讀后多少有些失望。現將我的感受簡述如下:

(1)此書首次發表了期間中國營造學社對云南、四川兩省約53個縣市的重要古建筑的未完成測繪圖稿200余張,涉及寺廟,民居、陵墓,橋壩等門類,并配有大量的歷史照片,無疑是一份彌足珍貴的中國營造學社史料。這批圖紙僥幸躲過了抗戰、等歷史劫難,在塵封了60年后終于重見天日,真是建筑史界的幸事,在此,我們應對林洙老人及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資料室的辛勤工作致以敬意和感謝!

(2)不過,可能是林洙先生年事已高而助手們并不熟悉史料的緣故吧,出版之際卻未能對這批資料作更詳細的甄別工作,致使讀者只知道參加繪圖的大致有梁思成、劉敦楨、劉致平,莫宗江,陳明達等人,卻不知具體圖稿的繪制者究竟是誰,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假如我們能參照過去已可確認的這幾位前輩的繪圖手法、筆跡和中國營造學社當年的考察報告、日記等文獻,以及他們的治學方向,無論是否署名,雖不能完全查實,但這200余張圖稿的具體作者至少有2/3是可以搞清楚的。

(3)所謂“未完成的測繪圖”,實際上其中有相當數量的圖稿在后來是有完成稿的,如劉敦楨先生繪制的云南馬鞍山民居圖稿,陳明達先生繪制的漢闕,崖墓圖稿等,不僅后來完成了而且收錄在梁思成先生撰《圖像中國建筑史》(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Architecture),劉敦楨先生主編《中國古代建筑史》等著作中正武發表過了。對此此書是應該注明的。

(4)此書署名為“梁思成等著”而不提其他人,這似乎不妥。可能編者的理由是書中配有梁思成先生《西南建筑圖說》一文為文字說明可以認定梁先生是主要作者。但是,既然書名是《未完成的測繪圖》,則書的主角自然是圖而非文字,目前來看很可能這200多張圖稿中恰恰是梁先生繪制的最少;而且,《西南建筑圖說》一文的寫作在當初并不是為這批圖稿作說明的,放在這里未必妥當,如果一定要為這部分圖稿選配說明文字,我以為從劉敦楨,劉致平,陳明達等的相關文章(如劉敦楨的《西南古建筑調查概況》等)中摘選可能更為恰當。因此,此書似以署名“中國營造學社”為最妥當。

筆者近年也做了一些中國營造學社史料的整理工作,以我之淺見,似可為此書做幾點補充說明,

(1)該書第1~35頁“云南寺廟”部分。這部分涉及1938年10月10日至1939年1月25日之間

中國營造學社的兩次云南古建筑考察,都是劉敦楨先生主持,主要率莫宗江、陳明達二人完成的。其中梁思成,劉致平二人可能參加了昆明附近的考察,而其余楚雄、麗江、賓川、姚安、安寧等地的考察均未參加。

(2)該書第37~61頁“四川寺廟”部分。這部分圖稿主要涉及1939年9月至1940年2月的四川考察,由梁思成,劉敦楨先生共同主持,而由于梁思成先生身體方面的原因,以劉敦楨先生為主要負責人的時間更多一些。考察后的繪圖主力是莫宗江和陳明達二人,盧繩、王世襄、羅哲文等人可能也參加了少部分考察,如南溪縣李莊旋螺殿等。

(3)該書63~71頁“會館”部分。這部分圖稿主要出自劉致平先生手筆。

(4)該書第73~95頁“民居”部分。這部分圖稿涉及云南,四川兩省的民居類建筑,其中“馬鞍山民居”圖稿可確認是劉敦楨先生所繪,“西南地區民居做法”等圖稿可確認是劉致平先生所繪。

(5)該書第97~109頁“塔幢”部分。這部分圖稿不多,似分別出自粱、劉、莫三人手筆,而以莫宗江先生為主。

(6)該書第111~197頁“陵墓”部分。這部分圖稿甚多,除有1939~1940年的中國營造學社四川考察成果外,還涉及到當時由中央博物院主持,邀請學社陳明達莫宗江參加的東漢彭山崖墓、前蜀王建墓的考察其中四川漢闞、崖墓約30張圖稿均為陳明達先生繪制,王建墓57張圖均為莫宗江先生繪制。

(7)該書第199~207頁“橋壩”部分。這部分圖稿不多,只涉及昆明龍華鄉松花壩和四川灌縣(今都江堰市)安瀾橋兩處,雖無署名從治學方向分析,有可能分別出自劉敦楨,陳明達二人手筆。

(8)該書第209~219頁山西永濟縣永樂鎮永樂宮

部分。這部分圖稿由王世仁,楊鴻勛二人繪于20世紀50年代,雖亦屬珍貴卻不屬于營造學社范圍,似乎應另行出版而不該在此書中出現。

筆者在此直言我對此書的看法,并不是想為梁思成先生以外的劉敦楨、劉致平。陳明達,莫宗江等人爭取名分――這些學界前輩的在天之靈也肯定是不介意區區署名之權的,但對于我們這些后學晚輩而言,梳理清楚他們的在那個時期的具體工作,至少可以明了幾件事

(1)在期間的中國營造學社中,中國營造學社云南,四川兩省古建筑考察主要是由劉敦楨先生主持的。

(2)結合其他文獻可知:梁思成先生雖因身體和社會事務等原因缺席了幾次田野考察,但他完成了《圖像中國建筑史》(A Pictorial History ofChinese Architecture)等研究著述,其意義是非常大的。或者,據此可以推測在期間,梁思成先生已把他的工作重點由實地考察轉向潛心著述了。

(3)如果將這些圖稿的作者與其日后的研究相參照可以看到:在期間,中國營造學社的主要成員除繼續集體合作進行田野考察外,每個人都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梁思成先生開始寫作中國建筑通史;劉致平先生在民居研究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在清真寺建筑研究方面取得成果:莫宗江先生在實踐中形成邏輯謹嚴而富于藝術感染力的治學方法,陳明達先生將漢代石闕、崖墓考察與中國木結構建筑發展史相聯系,潛伏著他治學的獨到之處……而劉敦楨先生呢?劉先生一生在建筑通史、民居,園林等領域均有開創性的貢獻,其中以“馬鞍山民居”圖稿為標志,他對民居建筑的關注正起始于期間。

上述淺見,寫于劉敦楨先生忌辰40周年之際,拋磚引玉,希望日后不斷有人做更細致的史料鉤沉,使梁思成、劉敦楨等留下的學術遺產得以更具體地指導我們今后的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陵县| 茶陵县| 珲春市| 文昌市| 汾阳市| 莆田市| 东乌| 长阳| 海阳市| 临洮县| 梅河口市| 阿瓦提县| 原阳县| 乐东| 大冶市| 拜城县| 安国市| 镇安县| 龙井市| 兴化市| 汕头市| 独山县| 锡林浩特市| 泰顺县| 新建县| 惠来县| 疏勒县| 临夏市| 马尔康县| 康保县| 调兵山市| 醴陵市| 鱼台县| 潼关县| 车险| 阿拉善盟| 平顺县| 敦化市| 锡林郭勒盟| 九台市|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