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地質與勘探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3 15:19:00

序論:在您撰寫地質與勘探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地質與勘探論文

第1篇

[關鍵詞]地質礦產勘探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 P624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3-145-1

1引言

地質勘探是一門自然學科,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耗的地質礦產資源量越來越大,淺層的地質礦產資源已經被開采殆盡,地質礦產勘探實施過程中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影響了地質礦產的開采。論文將分析當前地質礦產勘探中的應用技術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想過的應對措施,為相關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2常見的幾種地質礦產勘探技術

(1)測井勘探技術:測井勘探技術常被應用到煤層的定性、定深、定厚,對地質礦產進行炭灰水、水量、泥沙進行分析,并分析其力學性質。這種技術所采取的探測方式根據聲、電、核等一系列的物理參數進行測井,運用水文測井,地質礦產氣測井的技術進行勘探,此類技術對煤炭資源的測量精度可以達到10cm,對非煤系的探測精度可以達到20cm。

(2)運用重磁電、地質雷達等技術進行地質勘探:重磁電、地質雷達等技術廣泛應用于煤炭、石油和地下水的地質勘探,主要是采用高精度的重力和磁法進行勘探,也可以采用直流電法和瞬變電磁法進行勘探,應用的領域包含一些地質構造,如斷裂、褶曲、陷落柱、沉積盆地等,對一些特定的構造和地質體進行圈定,比如含水裂隙帶、巖溶的發育帶等。

(3)高分辨地震的勘探技術:高分辨地震勘測技術對于二維、三維的礦產資源的分叉和合并區、巖漿巖、斷層落差等進行圈定和查明,從而進一步劃分地礦層的發育帶等。高分辨地震的勘探技術可以掌握詳盡的地質構造,在地質礦產的勘探中比較常用,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3地質礦產勘探中存在的問題

在地質礦產勘探的過程中,由于勘探技術、地質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存在比較多的問題,影響了實際的地質礦產勘探的效率,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地質勘探開采過程中會對地質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發生地質災害和環境污染等問題,產生諸如水資源污染、土地沙漠化以及其他的破壞性的地質災害。某些地質勘探過程所帶來的影響雖然不會十分顯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消極影響會逐漸的累積,對于我國地質礦產勘探事業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影響地質礦產勘探質量的提升。

(2)地質勘探的生態破壞預測不足:當地質礦產勘探之后,會造成一系列的地質危害,導致地區的生態平衡破壞。因而需要對地質勘探后的生態破壞進行預測評估,以免帶來潛在的風險,但是當前地質勘探后的生態破壞預測的手段不足,相關的理論知識也不充分,造成相關的工作不到位,難以將勘探后的災害降低到最小。

(3)開采后的治理工作不足:由于對礦產資源進行大量的開采,淺層的地質資源逐漸枯竭,需要向深層的地層進行勘探分析,但是開采越來越深,地下水文地質的復雜程度加大,在進行深地層的礦產勘探時常發生突水的事故,加大了勘探的難度,并且治理的難度也相應的增加。如何進行開采后的治理工作,成為了研究的難點,尤其是研發出一種可以預測突水的技術十分必要,但目前的技術存在很大的限制,工作的效率不高。

(4)基礎性地質工作推進的速度慢:在某省的區域調查中,除了要針對整體的工作進行調整之外,還要加強整體的探礦工程,保障礦產資源開采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控制,但由于條件有限,有些地區在基礎性地質的工作推進時存在不足,速度慢,建設的質量不高,限制了礦產勘探效率的提高。

(5)深部找礦技術有待進一步的提升:許多企業為了追求初期的效益,往往在前部開采時有很大的隨意性,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而涉及到深部的地質礦產勘探,將會面臨更大的難度。深部找礦的技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技術手段有待進一步的提升。

(6)綜合研究薄弱:地質礦產資源勘探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科學的理論基礎作為依靠,在我國的開采礦產資源中,綜合性的研究工作比較缺乏,影響了整體的礦產資源勘探。

4地質礦產勘探相關的應對措施

4.1研發新的勘探技術

當前地質礦產的勘探技術比較薄弱,因而需要加強相關技術的研發,提高地質礦產勘探的質量,例如井下勘探技術、遙感技術、水平鉆進技術、動態地質勘探技術等,也可以結合幾種不同的技術,如遙感技術為例,主要是結合了衛星定位與計算機技術,對礦區的資源和環境進行有效的勘測,是一種半智能、半自動的地質勘探系統。

4.2加快煤礦開采與天然氣一體化的步伐

加快煤礦的開采與天然氣開采一體化除了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還能對環境進行保護,二者一體化的發展需要從理論上進行研究,需要天然氣開采與煤炭開采密切配合,對于一些天然氣富集的礦區進行深入的研究,總結相應的規律,并進一步的創新,生產出與之適應的設備,起到提高開采率,減少污染的目的。

4.3加強信息的傳播

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新技術的發展可以提升地質礦產勘探的效率,如引入的并行分布式處理、人工智能、神經網絡、大容量存儲、多媒體工作站等技術,在分析處理一些數據時更加高效準確,探測的自動化程度也更高,可以有效的控制勘探的質量。

5結束語

我國的經濟發展對地質礦產的依賴越來越大,提升地質礦產資源的開采效率,需要地質礦產勘探技術的不斷進步,論文研究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相關的應對措施,為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做出一定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樹江.淺談煤田地質勘探技術發展[J].民營科技,2011(4).

[2]曹桂華,朱霞,嚴良.我國礦業對外投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5(9).

[3] 徐少龍.探討地質礦產勘探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J] .河南科技,2013(07):187.

[4]虞國超.地質礦產勘察的現狀以及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J].科技致富向導,2012,07(21):269.

[5]張宏.淺談地質礦產勘查項目質量控制[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15(24):40-41.

第2篇

關鍵詞:花崗巖型鈾礦,CSAMT場

 

隨著找礦勘探難度的不斷增大,在大比例尺構造控礦特征研究以及隱伏礦體定位預測方面,開展新技術、新方法攻關已成共識。針對南方復雜地形地質條件下的深部礦和隱伏礦勘探,如何有效地利用當代地球物理探測技術進行大比例尺構造控礦特征研究,并指導找礦預測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本課題與生產實際需求緊密結合,針對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頗有發展前景的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法(CSAMT)進行應用研究,尤其對于熱液型等構造控礦明顯的礦床,此技術方法在開展隱伏構造—礦化帶的空間定位、控礦構造基本格局分析和找礦有利部位定位預測等方面,應用效果明顯,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CSAMT;花崗巖型鈾礦;低阻體;構造控礦

1. 引言

中國核工業地質局制定了《鈾礦地質科研“十五”計劃實施意見》,提出實施“產、學、研”相結合,運用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創新性地開展鈾礦地質科研工作,努力開展攻深找盲的系列物探技術方法研究。要求開展對不同地區和不同鈾礦類型,因地制宜并有選擇性的開展復雜地形條件下非常規地震勘探技術、非線性區域物(化)探成礦信息提取技術、鈾成礦深部定位的高精度磁法探測技術和電磁勘探技術、大深度的井中地球物理探測技術、航空放射性測量定量解釋方法技術以及車載伽瑪全能譜測量方法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來,隨著找礦勘探深度的不斷增大,地-物-化-遙聯合攻關,已經成為地質研究的基本技術途徑。在中小比例尺構造控礦規律研究方面,航磁、重力資料及遙感技術方法已在區域性控礦構造格局研究方面得以廣泛的應用。然而,針對具體的礦區和礦床而言,尤其是針對南方山區(復雜地形地質條件),大比例尺控礦構造格局研究的難度很大,一般地球物理和遙感資料分辨率偏低。因此,在南方山區探索控礦構造格局研究的方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CSAMT法)是以有限長接地導線為場源,在距偶極中心一定距離r處同時觀測電、磁場參數的一種電磁測深方法。

2.工區地質與地球物理特征

工區位于貴東巖體的東部,在區域構造上處于華夏古陸西緣、加里東隆起西南緣與湘、桂、粵北海西—印支坳陷的結合部,南嶺緯向構造帶中帶,是地殼淺部地質構造急劇變化的地帶。區內燕山晚期細粒花崗質小巖體及中基性巖脈(墻)極為發育,并有火山巖、次火山巖出露,巖性較復雜,是我國南方重要的鈾礦成礦集中區。

區內鈾成礦活動有早晚兩期,都發生于晚期巖漿演化過程之中。早期鈾礦化主要賦存于NWW向斷裂帶與NE(含NNE、NEE)向斷裂帶的交匯部位和次火山花崗巖內外接觸帶及其產狀變異且向內凹陷的部位;晚期鈾礦化則與NNE 向斷裂帶關系密切。論文參考網。通常富鈾礦的形成多為早晚兩期鈾礦化活動疊加的結果。

工區巖礦石物性參數經測定統計,見表2-1。論文參考網。論文參考網。

表2-1 工區物性參數特征表

 

巖石名稱 取樣位置 密度g/cm3 電阻率Ω.m 細粒白云母花崗巖 帽峰巖體  

 

2.56 59960 中粒斑狀黑云母花崗巖 貴東巖體  

 

2.61 5890 變質巖 巖體北部  

第3篇

【關鍵詞】水文地質,勘察方法,找水,綜合運用

中圖分類號:P33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水文地質勘察人員在工作中需繼承和發展傳統技術基礎上,也要關注并結合新技術、新理論,這樣才更有利于進行找水工作,才可以使找水技術不斷的更新發展。目前,我國人均淡水資料擁有量不足2 200m3,世界排名109位,而30年后,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將不足1 700 m3。因此用現代的水文地質勘查方法來找水減緩各區域供水壓力已成為當務之急。以下分別詳細介紹了遙感技術勘察法、地球物理測井勘察法、地面核磁共振勘察法的工作原理及在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中的具體應用。

二、現代水文地質勘察方法在找水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總體而言,水資源的利用形式逐漸嚴峻,以許昌市為例,許昌市水資源嚴重短缺,人均水資源量僅204立方米,相當于全國人均水平的1/10。市區由于過量開采地下水,已形成面積達67 平方千米的水位下降漏斗漏斗中心水位埋深24.0m,且仍以每年1.5~2.0 m的速度下降,地面最大沉降量超過277 mm。為了滿足城市居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需求,在許昌麥嶺水源地綜合運用現代水文地質勘察方法找水勘察,取得了多種地質信息,基本查清了供水目的層的埋藏條件、邊界條件以及地下水動態特征。筆者將從下面幾個方面簡述現代水文地質勘察方法在找水中的應用。

1.物探和鉆探

(一)物探。在水文地質調查的基礎上,結合研究區的水文地質情況,采用對稱四極電測深法對勘察區西部的補給斷面進行探測,共做電測深點203個,電測深剖面8條;利用EH-4電導率成像系統,對勘察區西部、南部邊界和北汝河河道進行了探測,共完成9條物探剖面, 96個物理點,剖面長度54.55km;對18眼探采結合井和4眼勘探井進行視電阻率和自然電位物探測井,劃分地層,進行排管。通過這些工作,基本查明了西、南邊界和北汝河河床的地層結構和含水層的分布規律,為擬建水源地的供水孔和布置鉆探工程量提供了科學依據。

(二)鉆探。根據遙感水文地質調查、物探資料,結合以往地質、水文地質資料,在補充分析勘察階段成果的基礎上布置鉆探工作量。勘探施工勘探抽水孔4眼,進尺291.4 m;地質孔4眼,進尺362 m;觀測孔12眼,進尺1 071.55 m;探采結合井18眼,進尺2 242.2 m。共施工勘探孔和探采結合井38眼,總進尺為3 967.15 m。根據物探、鉆探工作分析,麥嶺水源地第四系孔

隙含水層的形成和分布受北西向的茨溝—姜莊凹陷和襄城大斷裂等構造控制。同時根據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及水源地地層時代、巖性、成因及富水性,新近系湖積層及第四系下更新統冰水沉積層的富水性差,集中供水意義不大;中更新統埋藏型沖洪積卵礫石層顆粒粗,厚度大,富水性強,不易污染,是城市集中供水的理想水源地。

2.遙感技術在地下水資源勘察中應用

遙感技術即從遠處探測、感知特體各事物的技術,它技術先進、探測范圍大、信息量大,并可實施動態監測。遙感勘察方法就是在勘察區范圍內進行的航空遙感勘察,它是一種采用展片和航片目視解釋,結合野外驗證與水文地質補充調查的水文地質勘察方法。遙感勘察方法可分為4種:熱戲外監測法、水文地質遙感信息法、環境遙感信息分析法和遙感模型法。

(一)熱紅外監測法。熱紅外監測法主要就是用熱紅外波段的遙感圖像資料,通過測定地面溫度來確定地下水的存在。特別適應于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水資源的尋找。其工作原理是:地下水可在過毛細管作用、熱傳導作用及地表強烈蒸發作用下可導致干旱或半干旱地區的地表濕度和溫度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冷熱異常的現象,此現象便可在熱紅外遙感圖像上顯示出

來。利用紅外遙感數據再配合一定的航片作為基本的遙感資料便可實施地下水資源的探測工作。

(二)水文地質遙感信息分析法。水文地質遙感信息分析法就是運用水文地質理論對從遙感圖像獲取的地層巖性、構造、水文等水文地質信息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有利的蓄水構造,判斷地下水的貯存情況。

(三)環境遙感信息分析法。環境遙感信息分析法就是根據遙感圖像上提取的與地下水有關的植被、湖泊、水系等環境因子與地下水的依存、制約關系來判斷地下水系統的貯存情況。其工作原理是:在干旱區域,植被的生長狀態因受到氣候、性、地貌、水文地質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其中區域淺層地下水對植被的影響最大。地下水水水位埋深、礦化度、水化學類型控制著被群、植被覆蓋度。可通過這些信息來判斷地下水的排泄點(區)的水位埋深、礦化度和水化的學類型等相關信息。

(四)遙感模型法。

通過分析遙感圖像得知與地下水密切關系的水文因素狀況,并建立監測地下水位的定量評價模型,對地下水資源進行估測的方法叫遙感模型法,它是遙感與數學、模型學相結合的一種新的研究方法。此種方法主要用于評價地下水位分布狀況。

3.地球物理測井方法

地球物理測井是物探方法的一種,主要是配合地質鉆探對鉆孔內的水文地質狀況進行精確探測。地球物理測井方法是以嚴密的物理數學原理為基礎,主要用于分析地下水的分布,判斷地下水質量,探測巖溶洞,分析地層構造等。地球物理測井主要工作內容及工作原理如

下:

(一)正確地劃分含水層并確定層位及厚度,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二)對地下水進行地下水礦化度進行測量。地層水的礦化度越高,地層電阻率值越低

(三)判斷裂隙及其泥質含量。裂隙存在的判斷標準:聲波時差較大,電阻率較小,密度偏低。如果裂隙存在,那么裂隙中填充的泥質越多,自然伽馬測井值就越大。

(四)巖溶水勘察。裂隙層位可由聲波曲線直接反映;當溶洞中含水時,自然伽馬曲線幅值略低,以此來可判斷其富水性;在巖溶、裂隙發育處,會出現井徑擴大的現象,因此,巖溶裂隙發育程度也可用井徑曲線來判斷。

(五)劃分鉆孔地層巖性。根據不同巖石的密度,電阻率,波阻抗,孔隙度等參數的差異,并綜合電阻率測井、聲波測井、密度測井、中子孔隙度測井等資料就可以劃分鉆孔的巖性剖面。

4.地面核磁共振法

地面核磁共振法就是利用不同物質原子核特性差異產生的核磁共振效應,通過觀測、研究地層中水質子產生的核磁共振信號的變化規律,來判斷探測區地下水的分布情況。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直接找水的地球物理方法,可量化含水層信息,勘探的深度小(目前最大勘探深度小于150m),適合北方地表較干燥地區使用。其工作原理就是水中的氫核質子在地磁場的作用下,處在一定的能級上,再以具有拉摩爾頻率的交變磁場對地下水中的質子進行激發,這樣原子核能級間就會產生躍遷即產生核磁共振。核磁共振信號的強弱或衰減的快慢直接與含水層中氫質子的數量、含水層孔隙大小相關,核磁共振信號的幅值越大,所探測區域內水含量就越豐富。從而,可以根據由小到大的核改變激發脈沖矩來推斷由淺到深含水層的貯存狀況,達到實現直接尋找地下水的目的。

地面核磁共振法屬于直接找水法,在有效的勘探深度范圍內,有水就有核磁共振信號顯示,以此來探測各類型的地下水。主要用于探測其他物探方法難以尋找的地下水,主要應用在以下4個方面:黃土孔隙、裂隙水探測;尋找碎屑巖類淺層風化裂水和層間承壓裂隙水;確定基巖裂隙帶的富水性;判斷灰巖區溶洞、裂隙含水或是泥質充填。

三、結束語

隨著近年來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勘探技術的不斷提升,在繼承了老一輩水文勘探人員的技術和知識后,新一代的工作者更要與時俱進,不斷的研究并熟悉新的理論和技術,從而將新老結合,挖掘開拓出更加優良的勘探方法,從而方便找水工作,使得找水的相關技術得到不斷的提升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少勇,劉偉超,田慧娟,李倩倩 現代水文地質勘察方法在找水中的綜合運用[期刊論文] 《中州煤炭》 -2010年1期

[2]-鄒慧峰 找水中現代水文地質勘察方法的綜合應用[期刊論文]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年12期

[3]-賢世榮 水文地質勘察方法在找水中的應用[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1年20期

[4]-趙實 現代水文地質勘察方法在找水中的綜合應用[期刊論文] 《技術與市場》 -2010年9期

第4篇

關鍵詞:瑞雷波頻散曲線;正演計算;正演參數

1 概述

面波,在地球物理勘探中我們通常稱之為地滾波,反射波記錄下來的大多數都是瑞雷波[1]。瑞雷波在多層介質中所產生的相速度隨頻率變化的現象被稱為瑞雷波的頻散[2]。而頻散曲線正是瑞雷波勘探獲得的直接成果。瑞雷波勘探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以其特有的優勢被廣泛應用于工程地質勘察、復合地基檢測等領域。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暴露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①瑞雷波的反演方法較多,但是這些方法均建立在一維模型基礎上,與被探測的三維目標體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如何實現瑞雷波的二維反演甚至是三維全空間反演是目前瑞雷波研究的重點內容。②目前的面波數據處理采用的是基階面波,而高階面波的應用將會大大改善目前的勘探精度和勘探效果。因此如何提取高階面波,以提高勘探精度特別是軟弱夾層的勘探能力,是擺在面波數據處理方面的一個難題。③瑞雷波解釋成果存在較大的多解性,特別是解釋結果隨著道間距、偏移距以及采集通道數出現較大的差別,這也是目前瑞雷波勘探所面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本論文利用瑞雷波正演計算程序,采用數值模擬的方法研究層狀分布的巖土體的縱波速度對巖土體中瑞雷波頻散曲線的影響規律。為進一步優化瑞雷波正演算法提供基礎資料。

2 基本原理

Knopoff快速計算法計算的是角速度為ω,相速度為VR的地震波在幾個水平、均勻介質組成的層狀空間中的傳播問題[3]。我們知道應力與位移的關系式為:

δm=ρm(γm-1)cosPmAm-iρm(γm-1)

sinPmβm+ρmγmγβmcosQmCm-iρmγβmsinQmDm

τm=iρmγmγαmsinPmAm-ρmγmγαmcosPmBm-iρm(γm-1)sinQmCm+ρm(γm-1)cosQmDm(1)

對于自由表面,我們僅考慮地表面應力不存在時的情況,則上式中的δ0=τ0=0,又有z=z0=0,所以P0=Q0=0,那么化簡上式可以得到:

-ρ(γ1-1)A0-ρ1γ1γβ1C0=0 ρ1γ1γα1B0-ρ1(γ1-1)D0=0(2)

上式(2)提供了內部任意界面在m層中的邊界條件。因為在第m層界面處有位移及應力連續條件,所以我們將(1)式與(2)式聯立得到一個齊次方程,其形式為:Λ(m)V(m)=0。對該方程進行一系列理論推導與求解,最后我們可以得到頻散函數:

F=(ω,VR)=[U(n-1),iV(n-1),W(n-1),R(n-1),iS(n-1),-U(n-1)]Tn (3)

Knopff快速計算法計算頻散函數的關鍵部分是不斷由層參數去遞推新的矩陣元素,根據m的矩陣元素推出m+1層的矩陣元素直到頻散函數計算到n-1層為止。

3 數值模擬研究

本論文利用基于Knopoff快速計算法的瑞雷波正演計算軟件,模擬過程中采用三層地質模型,通過對比分析研究巖土層縱波速度和橫波速度對頻散曲線的影響規律。對于縱波速度的影響,我們分層進行討論。巖土體模型的參數設置如表1所示。

在以上參數設定基礎上,保持第二、第三層參數不變,將第一層縱波速度VP1依次設為330m/s、250m/s、200m/s、167m/s和143m/s,這樣保證每次輸入的巖土體參數代表的巖土體橫波速度與縱波速度之比VS / VP依次為0.3、0.4、0.5、0.6和0.7。得到第一層巖土體縱波速度對瑞雷波頻散曲線的影響如圖1所示。

圖1 第一層巖土體縱波速度對瑞雷波頻散曲線的影響

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第一層縱波速度從330m/s變化到143m/s,其變化量達到57%,但是正演得到的瑞雷波頻散曲線在形態上是基本相同的,瑞雷波速度只是存在一定的變化,最大超過25m/s,其差值百分比達到30%。

第二層巖土體的縱波速度對瑞雷波頻散曲線的影響如圖2所示。

圖2 第二層巖土體縱波速度對瑞雷波頻散曲線的影響

從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二層巖土體縱波速度值從500m/s變化到214m/s,其變化量達到57%。但是正演得到的瑞雷波頻散曲線形態基本上相同,瑞雷波速度只是在低頻段出現較大的變化,最大變化量可以達到將近40m/s。

綜上所述,巖土體縱波速度對瑞雷波頻散曲線的影響較小,但是隨著巖土層埋藏深度的增加,其縱波速度對瑞雷波頻散曲線的低頻段速度值的影響程度逐漸增加。

參考文獻:

[1]顧功敘.地球物理勘探基礎[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0.

[2]Rayleigh L. On Waves Propagated Along the Plane Surfaceof an Elastic Solid[J].Proceedings of the London Math-ematic Society,1887.

第5篇

關鍵詞:煤層氣測井,測井參數選擇,含氣量估算

 

一:煤層氣測井的目的

煤礦瓦斯氣(煤層氣)是威脅礦井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同時煤層氣作為一種潔凈,高效能源已被社會廣泛認識。科技論文。煤層氣的勘探開發已被政府和企業廣泛重視。煤層氣測井已經成為煤層氣勘探開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煤是一種固體礦產資源,形成于沉積巖系地層。煤層受地質構造,地層壓力,地層溫度的影響,形成的煤層氣可分為游離氣,溶解氣,和以分子狀態存在的吸附氣。游離氣,溶解氣在煤層氣中的含量很小,吸附氣占煤層氣的主要成份。是煤層氣勘探開發的主體。

煤層作為煤層氣的源巖,又是煤層氣的儲集層。煤層氣勘探測井的主要目的就是評價其儲集層煤層氣含量的多少。儲集層的評價參數主要是:源巖煤層的工業參數,儲集層的孔隙度,滲透率,和氣體吸附特性參數。以及煤層的埋深,厚度,溫度,壓力等其他參數。

二:煤層氣測井方法的選擇

1:煤層氣測井的主要地質任務

a: 劃分鉆井剖面巖性,確定煤層的深度,厚度和結構。

b: 測量鉆井的傾斜角和方位角,校正煤巖層的真厚。

c: 測量井溫,井壓,了解儲集層的溫度和壓力。

d: 進行煤質分析,確定煤層的含碳量,灰份,水份級揮發份。對儲集層進行含水性,滲透性分析,計算儲集層的含氣量。科技論文。

2:煤層氣測井方法的選擇

結合石油測井的規范和標準,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提出了行業企業標準Q/CUCBM0401-2002 <煤層氣測井作業規程>。該規程中提出的煤層氣測井項目如下。

a: 雙側向視電阻率 (DLL)單位:Ω.M

b: 微球形聚焦電阻率 (MSFL)單位:Ω.M

c: 自然伽瑪 (GR)單位:API

d: 自然電位(SP)單位:mv

e:雙井徑 (CAL1,CAL2)單位:cm

f: 補償密度 (DEN)單位:g/㎝³

g: 補償聲波 (AC)單位:us/m

h: 補償中子 (CNL)單位:PU

i: 井溫(TEMP)單位:℃

j: 井斜傾角和方位角測量

三:煤質評價與含氣量的估算

1: 煤質評價

利用測井方法計算煤層煤質指標和儲集層含氣量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成熟的理論方法。目前在國內外煤層氣測井解釋中大多采用煤巖層體積密度與煤質指標的數理統計分析方法。建立測井煤層體積密度響應值與煤質指標的含碳量、灰份含量、水分含量統計關系。如圖1、圖2、分別是某地區煤層的含碳量、灰分和煤的體積密度交會圖。從圖上可以看出測井的體積密度和煤巖的成份具有較好的線性關系。科技論文。

應用此方法在對某井田數據經回歸得出如下關系式:

體積密度與固定碳含量的關系:

Vc=-76.3616*DEN+189.461

體積密度與灰分含量的關系:

Vsh=71.9*DEN+98.337

體積密度與揮發份含量的關系:

Vv=-103.062*DEN+167.503

體積密度與水分的關系:

Vw=1-Vc-Vsh-Vv

2:儲集層含氣量的估算

經對煤層氣研究發現,某井田的煤層含氣量和煤的體積密度具有線性關系。圖3是某井田煤的體積密度和煤層的含氣量的交會圖。

經回歸得出如下公式:

Hg=-45.3229*DEN+80.458

3:結論:

煤層氣測井方法的選擇,電阻率法只作為劃分地層巖性剖面的一種重要參數,密度測井是劃分煤層,評價煤質及計算煤層含氣量的最佳測井方法。

在用密度測井計算煤巖成份及煤層含氣量時,其回歸公式都是區域性的。隨地區、煤階、煤質及地質構造不同,煤層中氣體含量也不盡相同。因此,回歸公式應分地區回歸,以減少計算誤差。

參考文獻:

(1)周尚忠.煤層氣地球物理測井系列選擇.中國煤層氣,3(2):25-27

(2)潘和平.煤層氣儲層測井評價(J).中國煤田地質,2003,15(4):54-57

第6篇

英文名稱: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單位:陜西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西安石油學院學報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陜西省西安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3-064X

國內刊號:61-1435/TE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9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第7篇

關鍵詞:聲速測井、煤田、原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O434文獻標識碼: A

1、引言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聲速測井技術就已經出現,在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成為地球物理測井領域的重要技術,在當今應用十分廣泛,如用于油氣儲藏、煤田地熱、工程勘察、地質災害研究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聲速測井也稱為聲波時差或聲波速度測井,通過聲波在地層中的傳播距離所需的時間來反映地質結構,從而達到判斷巖層、煤層、對比地層、確定巖層孔隙度等目的,論文針對煤田測井方面的內容做簡要的概述,就其測井的原理和應用做一些探討。

2、聲速測井的特點及原理分析

2.1聲速測井在煤田勘探中的特點

在煤田勘探中采用聲速測井的優點是解決煤層的深、厚度等技術問題,主要采用聲波全波列測井、聲波速度測井和井下超聲成像測井。聲速測井可以提高煤層定厚定性解釋的可靠性和準確性。但是在運用聲速測井時,井的直徑會影響泥巖和煤層的區別,煤層中的石英會降低煤的孔隙度。聲速測井應用于煤田勘探中,操作簡便、準確度高,并且成本較低,能夠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因而應用非常廣泛,但深入的技術改進工作仍然有待進一步開展。

2.2聲速測井在煤田勘探中的原理分析

聲速測井的信號由發射器發出的縱波,沿著井壁傳播,測量縱波到達近、遠接收器的時間差。依據射線聲學理論,在井內傳播的有一次和多次反射波、直達波、滑行橫波和滑行縱波,而在這些聲波中,只有滑行波可以攜帶井外地層的速度信息,因而要測量地層的橫波或縱波速度,應該記錄到滑行波。聲速測井中的各種波會形成疊加、干涉,產生綜合效應的波列。在這些波列中很難區分直達波、滑行波、一次和多次反射波,因而可以根據滑行波的特點,選在適當的接受間距和接收點,使滑行波可以及早的到達接收器, 這樣就可以進行波形的識別和提取。而形成滑行波的最為基本的條件是地層中的縱波的速度要大于井內的流體中的縱波的速度,并且要選擇適當的源距保證滑行縱波作為首波達到接收器。

聲速測井主要是通過地面控制器、井下換能器和記錄處理系統三個部分組成,井下儀器的主要部分是換能器,換能器可以完成聲電信號的轉換,分為聲發射探頭和接收探頭,可以進行電-聲和聲-電的轉換。聲速測井的儀器有單發單收、雙發雙收和單發雙收三種,在煤田地質的勘探中,普遍采用單發雙收的模式,可以減少鉆孔的影響,其原理如圖1所示。

圖1:聲速測速的原理

3、聲速測井在煤田勘探中的應用

3.1聲速測井在煤田勘探中的影響因素

聲速測井在煤田勘探中的影響因素包括探頭、源距和間距、周期跳躍等,聲速測井采用脈沖式發射,頻率為15次/秒,聲波頻率為24KHZ,發射器和接收器都采用φ42×φ37×φ35徑向激化鋯鈦酸鋁。 為了保證滑行波折射后首先達到接收探頭,要提高訊噪比,盡量縮短源距,間距小可以提高分辨能力,但太小會使兩接收器的時間差值很小,影響測量結果,因而間距取值適當。周期跳躍和巖層有關,在破碎帶、裂隙地層、井徑擴大明顯、泥漿中溶有氣體和聲速非常高的巖層都會存在,是一種無規律的現象,不應作為主要的依據,但要改進儀器,盡量減少干擾。

3.2煤層劃分

煤的波速在煤系地層中最小,一般為1900-2500m/s之間,在時差曲線上,往往以高異常反映出來,對于厚度大于測量間距的夾層和煤層,曲線有明顯的反映。

3.3劃分地層和對比地層

聲波在地層中的傳播是巖石彈性和密度的函數,不同的巖性具有不同的傳播速度,因而根據時差曲線劃分不同巖性的地層。在自云巖、石灰巖、火成巖等一些致密的地層中,聲速大、時差小,時差曲線顯示為低值;在泥巖中,聲速小,時差曲線顯示為高值,砂巖的聲速小于石灰巖而大于泥巖,因而介于兩者之間。由于煤層的聲速低,在時差曲線上反映為高值,但泥巖會造成一定的干擾,導致分不清炭質頁巖和煤層的界面,因而需要和密度曲線結合來進行解釋。

3.4確定地層的孔隙度

聲速的傳遞和巖石的密度直接相關,而密度又和孔隙度相關,對于均勻的粒間空隙地層,在實驗室研究的基礎上,得到了公式:1/V=φ/Vf+(1-φ)/Vma,其中φ為孔隙度,V為聲速測井曲線讀數,Vf和Vma為地層空隙中流體聲速和巖石骨架的聲速。

4、結束語

聲速測井技術廣泛應用與煤田勘探中,對于煤田開采可以提供重要的數據,因而研究其原理、影響因素和應用的情況,對于提升相關的研究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論文基于筆者的工作研究,做簡要的分析,相關論點有待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田秋生; 王鐵利. 聲速測井在煤田地質勘探中的應用[J]. 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4-15.

[2] 彭化偉; 黃銳; 孫寶喜. 聲速測井技術方法和應用[J].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10-12-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沛县| 呼和浩特市| 鹤壁市| 德清县| 历史| 土默特左旗| 玛多县| 库伦旗| 长顺县| 栾川县| 西青区| 南澳县| 乳源| 靖安县| 甘德县| 巴马| 繁峙县| 县级市| 上栗县| 天峨县| 保德县| 襄垣县| 海阳市| 景洪市| 方山县| 镇平县| 康乐县| 忻州市| 历史| 读书| 如皋市| 商城县| 三明市| 平邑县| 富民县| 沙坪坝区| 江华| 平山县| 怀安县|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