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垃圾分類宣傳文案范文

時間:2023-07-27 15:59:04

序論:在您撰寫垃圾分類宣傳文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垃圾分類宣傳文案

第1篇

2、貫徹實施垃圾管理條例,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

3、分類在指尖,文明在心間。

4、多走一步路,垃圾有去處;多動一下手,垃圾分類投。

5、依法治理垃圾分類,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第2篇

2.垃圾兒女要分家,安居樂業靠大家。

3.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共同呵護綠色家園。

4.適量點菜,餐后打包,倡導綠色消費。

5.垃圾有分類,回收不浪費。

6.環境保護在心中,垃圾分類在手中。

7.眾人一條分類心,垃圾也能變成金。

8.全民參與垃圾分類,共享環保低碳生活。

9.垃圾分類舉手之勞,循環利用變廢為寶。

10.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

11.隨手一分,受益一生。

12.垃圾分類扔,節約環保又衛生。

13.垃圾要回家,請您幫忙它。

14.垃圾分一分,環保多一分,環境美一分,健康加一分。

15.垃圾要分類,生活更完美。

16.垃圾科學分類,禮貌你我同行。

17.參與垃圾分類,保護地球家園,共創美好世界。

18.資源有限大難題,垃圾分類來解決。

19. 垃圾要分類,生活變美好。

20.垃圾分類,從小做起。

21.垃圾分類,創造完美生活。

22.給垃圾一個分類的歸宿,還我們一個清潔的世界。

23.養成禮貌餐飲習慣,減少餐廚垃圾。

24.配合垃圾分類,爭做禮貌市民。

25.垃圾分類放,環境有保障。

26. 用心參與垃圾分類,創優美社區環境。

27.垃圾要分類,生活更美好。

28.混放是垃圾,分類成資源。

29.分類收集人人有責,男女老幼齊來參與。

第3篇

關鍵詞:公益;平面廣告;主題;共鳴

一、公益廣告的主要作用及分類

(一)公益廣告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傳播社會文明,弘揚道德風尚;二是企業通過它樹立自身良好的社會形象,鞏固自己的品牌形象。

(二)公益廣告從廣告者來分,可分為三種:

1、的媒體直接制作的公益廣告,如電視臺、報紙、雜志等。的媒體大到國家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小到地方的報紙雜志,常此類廣告,以弘揚道德風尚,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這也是媒體的責任和義務。

2、社會專門機構的公益廣告,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分別過“保護文化遺產”、“兒童有受教育權利”、“不要歧視艾滋病人”、“保護珍稀動物”等公益廣告。這類公益廣告大多與者的職能有關。

3、企業單位制作的公益廣告。企業單位通過公益廣告來宣傳自己的社會公益形象。

從廣告載體來看,可分為媒體公益廣告,如電視、報紙等和戶外公益廣告。

(三)從題材上分,可分為政治政策類,如建國50周年、科技興國、推進民主和法制建設等;節日類,如“五一”、“教師節”、“植樹節”等;社會文明類,如保護環境、節約用水、關心殘疾人等;健康類,如反吸煙、全民健身等;社會焦點類,如下崗、打假、掃黃打非、反毒、希望工程等;歷史文化類,如文物保護等。

二、公益廣告的創作過程

(一)主題的來源

公益廣告的創作要準確把握所表現主題的特點,深刻揭示事實的本質,讓表現的主題一目了然。有時創作的靈感也許來自你翻閱的一幅資料圖片,這種創作做起來就相對簡單一些,因為這張圖片已經觸發到了你所要表達的主題。接下來的就是撰寫一句或一段能概括主題的精辟語言。“藝術來源于生活”,所以大部分靈感多來自于日常生活的所見所聞。

(二)撰寫文案

廣告文案拒絕平庸。文案寫作也不是純粹的文字工作,文案撰稿人不僅需要有嚴謹的思維、開闊的知識面、嫻熟的寫作技巧以及能駕馭各種文體和多種語言風格的能力,還需要豐富的創造力。廣告文案的優劣完全取決于文案撰稿人專業素質的高低。文案雖然只是廣告的一部分,但不了解與廣告的協調性是很難創作出富有表現力的文案的,公益廣告的作用也就無法達到。由于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我們除了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外,可以與文字功底較好的同事一起討論,斟酌提煉。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三)制作

公益廣告的制作與其他平面廣告沒有太大區別。制作過程中講求圖、文、字體、顏色的合理搭配,突出重點。公益廣告可采用多種不同的形式表現,這主要根據表達的題材決定。制作精良的公益廣告,能使人們把接受公益廣告的過程當做欣賞一件藝術作品的過程;人們除了思想意識得到了熏陶之外,還是一個享受美的過程。藝術性越強,就越具有感染力,越能引起人們的注意,能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

三、公益廣告創作應注意的幾點

(一)主題的準確性、嚴肅性、震憾性以及信息的完整表達

首先體現在標題上。公益廣告的標題不僅應做到引人注目,而且應當做到震憾人心,如果受眾對廣告僅一笑了之,那么廣告人應該大哭一場。

有一則關于高空拋物的公益廣告標題是這樣寫道:“高空拋物,砸在地上一個坑,砸在頭上……”嚴肅的描述,再加上省略號給人的聯想和思索,看了這個標題的人無不心頭一震。而我們常見的一些標題如同一杯白開水,索然無味,過目即忘。曾看到過一則“環保”公益廣告的標題是:先種一棵樹在腦袋里。這真令人疑惑不解,也許策劃者的本意是呼吁人們在腦袋里樹立愛護樹木的意識,但卻忘了種樹的本來意義。

公益廣告的正文應是一個完整的信息表達,瀏覽國內諸多公益廣告,許多是一句大大的標題完事,或是“請勿**”,或是“愛護**,人人有責”,或是一句空洞乏力的口號。公益廣告是對一種長期習慣的改造,一句簡單的勸告就可以改變一個人沉積多年的觀念嗎?可以改變日積月累形成的習慣嗎?在這方面,歐美、港臺同行值得學習,在醒目的標題下配以精悍的正文,使整個文案豐滿凸現。

(二)情感訴求為主,或溫情感染,或恐怖警示

廣告創意的訴求方式大致分理性訴求和情感訴求兩種形式,公益廣告多使用情感訴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能讓思想觀念依附在易被感知的情感之上,就會引起人們的共鳴。成功的公益廣告往往直指心靈,使受眾內心產生觸動。

倡導希望工程、關愛弱勢群體等愛心題材的公益廣告多使用溫情感染的手法,以溫馨、溫暖的畫面和文字表達主題。2008年的抗震救災、奧運會題材的公益廣告都是使用溫情訴求,從正面引導思想觀念。

公益廣告在“反對干什么”的主題中,通常采用恐懼訴求手法,向人們展示不良行為引起的惡性后果,進行規勸與批評。運用適度恐怖,效果立竿見影,使警示教化效果倍增。

第二屆“責任中國”全國公益廣告大賽金鼎獎作品《警惕含激素食品之男孩篇、女孩篇》,畫面上小男孩長出胡子,小女孩隆起,反映出市場上含激素食品泛濫對少年兒童產生的嚴重危害——造成兒童性早熟等后果。畫面中兩個孩子哀怨、無奈的眼神仿佛在控訴激素食品的制造者、銷售者以及眾多無知的父母,起到了顯著的恐怖效果。

(三)圖形是畫面創意的主體

圖片往往占據著整個廣告大部分甚至整個畫面,一些出色的圖片首先吸引人們的注意。公益廣告的圖片應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至今有一則環保公益廣告令我記憶猶新。畫面整個背景是被黑色污染的水域,水底是一層厚厚的垃圾,一群魚類背上綁著探照燈,嘴巴上戴著防毒面具,憂心忡忡地游過自己的家園。看了這幅戲劇化的畫面,讓人怎么也輕松不起來,得到的共鳴就是如果任污染繼續,也許有一天該輪到人類戴著面具行走在大街上。

(四)強調后果,適度恐怖

事不關已,高高掛起,這可以說是一般人的真實心態。在公益廣告詞典中,沒有“你們”只有“你”,直指訴求對象,才能一矢中的。

公益廣告應一反過去的一味規勸、提醒和批評,強調其行為的責任與后果,如運用適度恐怖,效果將是立竿見影。再說高空拋物,傳統的訴求是高空拋物影響環境衛生,敗壞道德風尚,但我們忘記了這樣的一個事實,規勸是軟弱的,如果沒有后果作支持。即使是在一個豎了十塊“禁倒垃圾”牌子的地方,我們看到垃圾仍舊堆成小山,但是如果是一塊“亂倒垃圾,罰款一百”的牌子,那么再無人敢輕易實驗。

總之,公益廣告要不斷開掘優秀的創意,創意是公益廣告的靈魂。所有的視覺元素都是為作品的主題服務的,公益廣告傳遞的不僅僅是漂亮的畫面,更是愛和責任的主題,要把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起來。公益廣告在創意時,應避免直白說教或過于抽象含蓄,文字要樸實有分寸感,讓公眾看后真正產生共鳴,從而達到傳播思想和觀念的目的。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公益;平面廣告;主題;共鳴

一、 公益廣告的主要作用及分類

(一)公益廣告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傳播社會文明,弘揚道德風尚;二是企業通過它樹立自身良好的社會形象,鞏固自己的品牌形象。

(二)公益廣告從廣告者來分,可分為三種:1、的媒體直接制作的公益廣告,如電視臺、報紙、雜志等。的媒體大到國家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小到地方的報紙雜志,常此類廣告,以弘揚道德風尚,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這也是媒體的責任和義務。2、社會專門機構的公益廣告,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分別過“保護文化遺產”、“兒童有受教育權利”、“不要歧視艾滋病人”、“保護珍稀動物”等公益廣告。這類公益廣告大多與者的職能有關。3、企業單位制作的公益廣告。企業單位通過公益廣告來宣傳自己的社會公益形象。

從廣告載體來看,可分為媒體公益廣告,如電視、報紙等和戶外公益廣告。

(三)從題材上分,可分為政治政策類,如建國50周年、科技興國、推進民主和法制建設等;節日類,如“五一”、“教師節”、“植樹節”等;社會文明類,如保護環境、節約用水、關心殘疾人等;健康類,如反吸煙、全民健身等;社會焦點類,如下崗、打假、掃黃打非、反毒、希望工程等;歷史文化類,如文物保護等。

二、公益廣告的創作過程

(一)主題的來源

公益廣告的創作要準確把握所表現主題的特點,深刻揭示事實的本質,讓表現的主題一目了然。有時創作的靈感也許來自你翻閱的一幅資料圖片,這種創作做起來就相對簡單一些,因為這張圖片已經觸發到了你所要表達的主題。接下來的就是撰寫一句或一段能概括主題的精辟語言。“藝術來源于生活”,所以大部分靈感多來自于日常生活的所見所聞。

(二)撰寫文案

廣告文案拒絕平庸。文案寫作也不是純粹的文字工作,文案撰稿人不僅需要有嚴謹的思維、開闊的知識面、嫻熟的寫作技巧以及能駕馭各種文體和多種語言風格的能力,還需要豐富的創造力。廣告文案的優劣完全取決于文案撰稿人專業素質的高低。文案雖然只是廣告的一部分,但不了解與廣告的協調性是很難創作出富有表現力的文案的,公益廣告的作用也就無法達到。由于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我們除了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外,可以與文字功底較好的同事一起討論,斟酌提煉。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三)制作

公益廣告的制作與其他平面廣告沒有太大區別。制作過程中講求圖、文、字體、顏色的合理搭配,突出重點。公益廣告可采用多種不同的形式表現,這主要根據表達的題材決定。制作精良的公益廣告,能使人們把接受公益廣告的過程當做欣賞一件藝術作品的過程;人們除了思想意識得到了熏陶之外,還是一個享受美的過程。藝術性越強,就越具有感染力,越能引起人們的注意,能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

三、公益廣告創作應注意的幾點

(一)主題的準確性、嚴肅性、震憾性以及信息的完整表達

首先體現在標題上。公益廣告的標題不僅應做到引人注目,而且應當做到震憾人心,如果受眾對廣告僅一笑了之,那么廣告人應該大哭一場。

有一則關于高空拋物的公益廣告標題是這樣寫道:“高空拋物,砸在地上一個坑,砸在頭上……”嚴肅的描述,再加上省略號給人的聯想和思索,看了這個標題的人無不心頭一震。而我們常見的一些標題如同一杯白開水,索然無味,過目即忘。曾看到過一則“環保”公益廣告的標題是:先種一棵樹在腦袋里。這真令人疑惑不解,也許策劃者的本意是呼吁人們在腦袋里樹立愛護樹木的意識,但卻忘了種樹的本來意義。

公益廣告的正文應是一個完整的信息表達,瀏覽國內諸多公益廣告,許多是一句大大的標題完事,或是“請勿**”,或是“愛護**,人人有責”,或是一句空洞乏力的口號。公益廣告是對一種長期習慣的改造,一句簡單的勸告就可以改變一個人沉積多年的觀念嗎?可以改變日積月累形成的習慣嗎?在這方面,歐美、港臺同行值得學習,在醒目的標題下配以精悍的正文,使整個文案豐滿凸現。

(二)情感訴求為主,或溫情感染,或恐怖警示

廣告創意的訴求方式大致分理性訴求和情感訴求兩種形式,公益廣告多使用情感訴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能讓思想觀念依附在易被感知的情感之上,就會引起人們的共鳴。成功的公益廣告往往直指心靈,使受眾內心產生觸動。

倡導希望工程、關愛弱勢群體等愛心題材的公益廣告多使用溫情感染的手法,以溫馨、溫暖的畫面和文字表達主題。2008年的抗震救災、奧運會題材的公益廣告都是使用溫情訴求,從正面引導思想觀念。

公益廣告在“反對干什么”的主題中,通常采用恐懼訴求手法,向人們展示不良行為引起的惡性后果,進行規勸與批評。運用適度恐怖,效果立竿見影,使警示教化效果倍增。

第二屆“責任中國”全國公益廣告大賽金鼎獎作品《警惕含激素食品之男孩篇、女孩篇》,畫面上小男孩長出胡子,小女孩乳房隆起,反映出市場上含激素食品泛濫對少年兒童產生的嚴重危害——造成兒童性早熟等后果。畫面中兩個孩子哀怨、無奈的眼神仿佛在控訴激素食品的制造者、銷售者以及眾多無知的父母,起到了顯著的恐怖效果。

(三)圖形是畫面創意的主體

圖片往往占據著整個廣告大部分甚至整個畫面,一些出色的圖片首先吸引人們的注意。公益廣告的圖片應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至今有一則環保公益廣告令我記憶猶新。畫面整個背景是被黑色污染的水域,水底是一層厚厚的垃圾,一群魚類背上綁著探照燈,嘴巴上戴著防毒面具,憂心忡忡地游過自己的家園。看了這幅戲劇化的畫面,讓人怎么也輕松不起來,得到的共鳴就是如果任污染繼續,也許有一天該輪到人類戴著面具行走在大街上。

(四)強調后果,適度恐怖

事不關已,高高掛起,這可以說是一般人的真實心態。在公益廣告詞典中,沒有“你們”只有“你”,直指訴求對象,才能一矢中的。

公益廣告應一反過去的一味規勸、提醒和批評,強調其行為的責任與后果,如運用適度恐怖,效果將是立竿見影。再說高空拋物,傳統的訴求是高空拋物影響環境衛生,敗壞道德風尚,但我們忘記了這樣的一個事實,規勸是軟弱的,如果沒有后果作支持。即使是在一個豎了十塊“禁倒垃圾”牌子的地方,我們看到垃圾仍舊堆成小山,但是如果是一塊“亂倒垃圾,罰款一百”的牌子,那么再無人敢輕易實驗。

總之,公益廣告要不斷開掘優秀的創意,創意是公益廣告的靈魂。所有的視覺元素都是為作品的主題服務的,公益廣告傳遞的不僅僅是漂亮的畫面,更是愛和責任的主題,要把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起來。公益廣告在創意時,應避免直白說教或過于抽象含蓄,文字要樸實有分寸感,讓公眾看后真正產生共鳴,從而達到傳播思想和觀念的目的。

參考文獻:

第5篇

關鍵詞:公益;平面廣告;主題;共鳴

一、 公益廣告的主要作用及分類

     (一)公益廣告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傳播社會文明,弘揚道德風尚;二是企業通過它樹立自身良好的社會形象,鞏固自己的品牌形象。

     (二)公益廣告從廣告者來分,可分為三種:1、的媒體直接制作的公益廣告,如電視臺、報紙、雜志等。的媒體大到國家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小到地方的報紙雜志,常此類廣告,以弘揚道德風尚,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這也是媒體的責任和義務。2、社會專門機構的公益廣告,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分別過“保護文化遺產”、“兒童有受教育權利”、“不要歧視艾滋病人”、“保護珍稀動物”等公益廣告。這類公益廣告大多與者的職能有關。3、企業單位制作的公益廣告。企業單位通過公益廣告來宣傳自己的社會公益形象。

從廣告載體來看,可分為媒體公益廣告,如電視、報紙等和戶外公益廣告。

(三)從題材上分,可分為政治政策類,如建國50周年、科技興國、推進民主和法制建設等;節日類,如“五一”、“教師節”、“植樹節”等;社會文明類,如保護環境、節約用水、關心殘疾人等;健康類,如反吸煙、全民健身等;社會焦點類,如下崗、打假、掃黃打非、反毒、希望工程等;歷史文化類,如文物保護等。

二、公益廣告的創作過程

(一)主題的來源

公益廣告的創作要準確把握所表現主題的特點,深刻揭示事實的本質,讓表現的主題一目了然。有時創作的靈感也許來自你翻閱的一幅資料圖片,這種創作做起來就相對簡單一些,因為這張圖片已經觸發到了你所要表達的主題。接下來的就是撰寫一句或一段能概括主題的精辟語言。“藝術來源于生活”,所以大部分靈感多來自于日常生活的所見所聞。

(二)撰寫文案

廣告文案拒絕平庸。文案寫作也不是純粹的文字工作,文案撰稿人不僅需要有嚴謹的思維、開闊的知識面、嫻熟的寫作技巧以及能駕馭各種文體和多種語言風格的能力,還需要豐富的創造力。廣告文案的優劣完全取決于文案撰稿人專業素質的高低。文案雖然只是廣告的一部分,但不了解與廣告的協調性是很難創作出富有表現力的文案的,公益廣告的作用也就無法達到。由于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我們除了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外,可以與文字功底較好的同事一起討論,斟酌提煉。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三)制作

公益廣告的制作與其他平面廣告沒有太大區別。制作過程中講求圖、文、字體、顏色的合理搭配,突出重點。公益廣告可采用多種不同的形式表現,這主要根據表達的題材決定。制作精良的公益廣告,能使人們把接受公益廣告的過程當做欣賞一件藝術作品的過程;人們除了思想意識得到了熏陶之外,還是一個享受美的過程。藝術性越強,就越具有感染力,越能引起人們的注意,能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

三、公益廣告創作應注意的幾點

(一)主題的準確性、嚴肅性、震憾性以及信息的完整表達

首先體現在標題上。公益廣告的標題不僅應做到引人注目,而且應當做到震憾人心,如果受眾對廣告僅一笑了之,那么廣告人應該大哭一場。

有一則關于高空拋物的公益廣告標題是這樣寫道:“高空拋物,砸在地上一個坑,砸在頭上……”嚴肅的描述,再加上省略號給人的聯想和思索,看了這個標題的人無不心頭一震。而我們常見的一些標題如同一杯白開水,索然無味,過目即忘。曾看到過一則“環保”公益廣告的標題是:先種一棵樹在腦袋里。這真令人疑惑不解,也許策劃者的本意是呼吁人們在腦袋里樹立愛護樹木的意識,但卻忘了種樹的本來意義。

公益廣告的正文應是一個完整的信息表達,瀏覽國內諸多公益廣告,許多是一句大大的標題完事,或是“請勿**”,或是“愛護**,人人有責”,或是一句空洞乏力的口號。公益廣告是對一種長期習慣的改造,一句簡單的勸告就可以改變一個人沉積多年的觀念嗎?可以改變日積月累形成的習慣嗎?在這方面,歐美、港臺同行值得學習,在醒目的標題下配以精悍的正文,使整個文案豐滿凸現。

(二)情感訴求為主,或溫情感染,或恐怖警示

廣告創意的訴求方式大致分理性訴求和情感訴求兩種形式,公益廣告多使用情感訴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能讓思想觀念依附在易被感知的情感之上,就會引起人們的共鳴。成功的公益廣告往往直指心靈,使受眾內心產生觸動。 

倡導希望工程、關愛弱勢群體等愛心題材的公益廣告多使用溫情感染的手法,以溫馨、溫暖的畫面和文字表達主題。2008年的抗震救災、奧運會題材的公益廣告都是使用溫情訴求,從正面引導思想觀念。

公益廣告在“反對干什么”的主題中,通常采用恐懼訴求手法,向人們展示不良行為引起的惡性后果,進行規勸與批評。運用適度恐怖,效果立竿見影,使警示教化效果倍增。

第二屆“責任中國”全國公益廣告大賽金鼎獎作品《警惕含激素食品之男孩篇、女孩篇》,畫面上小男孩長出胡子,小女孩乳房隆起,反映出市場上含激素食品泛濫對少年兒童產生的嚴重危害——造成兒童性早熟等后果。畫面中兩個孩子哀怨、無奈的眼神仿佛在控訴激素食品的制造者、銷售者以及眾多無知的父母,起到了顯著的恐怖效果。

(三)圖形是畫面創意的主體

圖片往往占據著整個廣告大部分甚至整個畫面,一些出色的圖片首先吸引人們的注意。公益廣告的圖片應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至今有一則環保公益廣告令我記憶猶新。畫面整個背景是被黑色污染的水域,水底是一層厚厚的垃圾,一群魚類背上綁著探照燈,嘴巴上戴著防毒面具,憂心忡忡地游過自己的家園。看了這幅戲劇化的畫面,讓人怎么也輕松不起來,得到的共鳴就是如果任污染繼續,也許有一天該輪到人類戴著面具行走在大街上。

(四)強調后果,適度恐怖

事不關已,高高掛起,這可以說是一般人的真實心態。在公益廣告詞典中,沒有“你們”只有“你”,直指訴求對象,才能一矢中的。

公益廣告應一反過去的一味規勸、提醒和批評,強調其行為的責任與后果,如運用適度恐怖,效果將是立竿見影。再說高空拋物,傳統的訴求是高空拋物影響環境衛生,敗壞道德風尚,但我們忘記了這樣的一個事實,規勸是軟弱的,如果沒有后果作支持。即使是在一個豎了十塊“禁倒垃圾”牌子的地方,我們看到垃圾仍舊堆成小山,但是如果是一塊“亂倒垃圾,罰款一百”的牌子,那么再無人敢輕易實驗。        

總之,公益廣告要不斷開掘優秀的創意,創意是公益廣告的靈魂。所有的視覺元素都是為作品的主題服務的,公益廣告傳遞的不僅僅是漂亮的畫面,更是愛和責任的主題,要把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起來。公益廣告在創意時,應避免直白說教或過于抽象含蓄,文字要樸實有分寸感,讓公眾看后真正產生共鳴,從而達到傳播思想和觀念的目的。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廣告;互動式廣告

一、新的廣告形式

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多的強調著交流與溝通,越來越廣泛的使用著第一人稱。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意識也越來越強烈。傳統的填鴨式的信息灌輸已經為大眾所厭惡。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于普通的DM廣告單的傳發,或者是車站旁的燈箱廣告。商家要想重新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使自己的商品推廣效率最大化,就必須探索新的廣告形式。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近年來,新型的廣告形式已經陸續出現,如植入式廣告,借助電影來進行宣傳自己的商品。其中如寶馬、勞力士等公司贊助的007系列電影。另一種是商業公司自我拍攝的微電影形式,把自己企業的核心思想,以及企業內涵用數十分鐘的短片來進行表達,當然產品本身也會不停的出現在短片當中,就如百事可樂拍攝的系列短片《過年篇》。這些新的廣告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讓廣告擺脫了過于濃厚的商業化氣息,貼近了消費者的生活。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的是,在這一類型的廣告形式當中,消費者依舊處于被動接受信息的狀態。依舊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不是選擇者與參與者。有人會說,消費者作為信息的被動接受者,只要他們看到了你所傳遞的圖片信息,文字信息或者是影像信息,那么就是成功的。這樣的理解放到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也許是對的,但是,當我們跨入了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時候,在互聯網普及,信息量巨大且泛濫的時代背景下,這種廣告方式勢必會變的越來越低效。

二、互動式廣告

那么什么樣形式的廣告能在信息泛濫的當下,讓大眾消費者被其吸引和引導呢?我認為非互動式廣告莫屬。

1.線上式互動廣告。互動式廣告并不是一個嶄新的概念,幾年前就有人策劃出成功的互動式廣告,如可口可樂公司于2005年策劃的線上廣告――掀金蓋篇。廣告由左右相對稱的兩個網幅廣告組成,左邊圖片是三個男孩站在籃球場上面,他們上方的文案為“free style街頭籃球”,“怎樣玩才夠爽”,當線上瀏覽者把鼠標移動到圖片的上方時,處于最前方戴耳機的男青年上方自動彈出了新的文案“省略有更多方法讓你玩到爽”,右邊圖片上方為可口可樂“掀金蓋,暢飲暢贏,歡喜我的數碼世界”活動標識,下面是兩制晃動的可口可樂瓶子,中間的文案為“試試看,coke讓你爽不停”當鼠標移動到顯示的圖片上并點擊時,可樂瓶中噴射出新潮的衣服來,并且砸到男青年身上,成為他的著裝。男青年上方的文案這時也跟著變為“酷,快來一起玩!”鼠標再一次移動到右側的圖片上時,可樂瓶噴出的可樂罐讓在場的男青年全部消失,這時戴耳機的男青年一躍而起,成功扣籃。這樣的廣告就充分體現了瀏覽者的參與性,通過對鼠標的移動來觸發出不同的文案與情節,使消費者有一種特別的新奇感。同時也體現出可口可樂的產品本身所具有的年輕與活力四射的特點。這種形式的互動式廣告是借助了互聯網的一種策劃,它更強調的是線上的宣傳與參與。但是這種廣告方式在當時的技術上并不能移植到線下來。只能通過internet進行宣傳。這樣一來雖然有互動了,但是受眾的面積卻也減少了。

2.情景式互動廣告。下面我們再來看另外一種互動式廣告的形式:情景式互動廣告。如下圖所示,此互動式廣告的創作機構WWF以致力于使人們認識保護自然的重要性而聞名于世。此作品把普通的抽紙盒轉化成美洲的形狀,把抽紙變成象征植物樹木的綠色。當人們沒抽掉一張抽紙的時候,隨之而來的是綠色的減少。讓人們對保護自然資源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認識與體驗。

又如以下兩則廣告:這兩則戶外的情景式互動廣告給了用戶一個親身體驗產品的過程,但是它并不是展銷會和專柜,而是運用到人們日常出行所經過的場所和乘坐的交通工具上。這使得廣告本身并不突兀,而是巧妙的利用到了周邊的環境,這種形式的廣告不會使消費者感到反感與厭煩,反而使會覺得有趣與新穎的。在消費心理上體現出了積極的一面來。這種廣告在美化和豐富了周邊環境的同時,更是給產品做出了強有力的宣傳。

情景式互動廣告相較于傳統的廣告形式,消費者能在廣告中獲取親身感受,并且參與到廣告本身中來。體會到參與的樂趣。并且,情景式互動廣告的廣告信息不再是簡單粗暴化與強迫式。而是通過相容于生活環境當中,產生或詼諧幽默,或嚴肅警醒的作用。使消費者的心理更容易接納產品本身。情景式廣告本身是依附于整個社會場景或生活用品當中的。這種情景式互動式廣告也是當今廣告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漸漸的會成為廣告的主流形式之一。

3.線下式互動廣告。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更多新形式的互動性廣告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特別是對電容式觸摸屏技術的應用,使以往必須在線上通過電腦鼠標來完成的互動形式,變更成了線下活動或是在手機上進行傳播。下面我們就來看一個利用電容式觸摸屏進行互動式廣告的例子。“上生活”這家公司可能已經慢慢被大家所熟知。現在在各大賣場或商圈中都有上生活的終端服務機。在這臺終端服務機上,匯集了賣場或商圈內各個企業和商家的打折信息以及店面所在位置。并且對各個類別的商家進行了有序的分類。如飲食類、娛樂類、服裝類等等。當消費者通過觸摸屏對自己感興趣的類別和具體的商家進行自由的選擇后,“上生活”的終端服務機會打印出相關的打折票據,消費者可以憑票到所在商家進行購買并享受優惠。這種對于信息的歸納與整理的公司并不是“上生活”第一家做,很多商家在幾年前就通過電子商務在做者這樣的事情。但是“上生活”卻是通過利用電容式觸屏科技,把以往只能在線上進行的電子商務中優惠便捷的特點放到了線下,放到了消費者日常購物的入口處。通過務實的幫助消費者整理和采集有用的優惠信息,使消費者在得到優惠的同時,促進了產品的宣傳。避免了線上優惠經常出現的垃圾信息大爆炸,使消費者參與進來,成為產品信息的選擇者。這種幫助引導消費者的互動性廣告也將借助與電容式觸摸屏的力量慢慢的普及開來。

4.游戲式互動廣告。游戲性的互動式廣告也是未來廣告發展的一個主要的方向。把廣告的訴求目標編排成有趣的小游戲,使受眾在游戲當中領悟到廣告所要傳達的信息,這種廣告形式經常出現在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上。例如北京市出租車的座椅后背上都會載有一個電容式觸摸屏,廣告借助觸摸屏展現出其界面,消費者依靠用手指點擊來激活某個他感興趣的廣告游戲。如一則環保題材的公益廣告,當人們點擊它開始游戲時,靜態廣告變成了flash小游戲,人們通過對掉下來的垃圾分類拾起獲得積分,當游戲結束后,系統根據玩家得分的高低來評定你環保達人的等級。當人們在車上百無聊賴的忍受著交通的擁擠時,這樣的小游戲確實能夠讓人眼前一亮,并接受它所想要傳達給你的廣告信息,所以游戲性的互動式廣告同樣也是互動式廣告日后發展的必由之路。

三、結語

第7篇

關鍵詞:高校;環境保護教育;基本途徑

中圖分類號:X-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9-0-01

地球是人類以及其他動植物的共同家園,在人類發展需要下,我們對各個資源的挖掘利用,間接地為我們的自然環境帶來了破壞,導致了一系列環境問題。而隨著環境破壞和污染問題的進一步發展,針對國民開展的環保教育勢在必行。高校是為我國培養各類人才的主基地之一,高校學生是下一步促進國內建設的主力軍之一,對高校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才能讓國內的環保事業可持續的不斷發展,為未來人才樹立環保意識,為后續我國的環保事業開展奠定基礎,維護我們共同的唯一家園。

1高校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的現存問題

1.1推廣程度問題

在國內高校教育資源有限的狀況下,部分高校對于環保教育的重視程度有限,例如:部分高校內,至今并未向非環境專業內普及環保教育。部分高校以教學質量的提升為目標,因此校內更加重視學生的專業能力提升,而并未將培養各專業學子的環保意識列進培養計劃內[1]。此外,重視環保教育的部分高校,在環保教育中也因師資、政策以及經費等因素影響,導致環保教育受到限制,例如:校內劃分向環保教育的資金有限,進而無法支撐更多的宣傳、實踐活動開展;校內的師資力量有限,教師在專注專業教育的同時,無法再向環保教育投入更多時間或精力等等。

1.2實踐不足問題

環保教育不是純理論的書面教育,更需要一定實踐活動的支持。但結合現狀,部分高校中進行的環保教育過于形式化,教育內容單一且更新不及時,教師往往采用常規的方式來進行環保教學,卻并未為學生輔以相對應的實踐活動,造成學生對環保教育的體會不佳,進而無法培養環保意識[2]。例如:部分高校的環保教育仍停留在隨口提及、常規PPT教學的層面上,并未讓學生參與如校內垃圾分類、參觀滅絕動物墓地等活動,學生無法認識到不環保的危害,進而無法培養環保意識,讓環保教育流于形式。

2高校落實環境保護教育的開展途徑

2.1增強環境保護的宣傳

針對部分高校學生環保意識仍舊不足的問題,高校在進行環保教育時,首先要做好對環境保護的宣傳[3]。宣傳途徑主要以校內宣傳、線上宣傳為主;宣傳內容主要以環境保護意義、環境污染危害、環保實踐活動、環保小知識等為主;在宣傳形式上,高校要適度摒棄傳統的內容模板,利用當代高校學生“喜聞樂見”的新媒體方式如趣味文案、小視頻等等,用學生易于接受、趣味、豐富的宣傳形式,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例如:我校在開展環保教育后,對學生經常使用的線上媒體平臺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本校學生對微博、抖音、微信使用頻率極高,于是校內在上述平臺上建立了環保知識宣傳賬號,在微博、微信公眾號上主要宣傳趣味環保知識,并以留言方式收集學生的環保意見,在抖音賬號上校內學生參與垃圾分類、校內植樹、污染調研等活動的視頻。這種貼近于學生習慣的宣傳方式得到了校內學生的廣泛關注,他們積極留言關注和轉發,宣傳活動的效果較好。

2.2將環保融入課程教學

在高校教育中,課堂仍舊是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的主要陣地,因此為了靈活利用課堂,高校要鼓勵教師將環保教育融合進課堂教學中。高校要鼓勵各專業教師積極探索環保教育融入專業教學的途徑,例如:組織教師進行融合教學探討學習,分析優秀融合教學案例,還可以利用各科教材內容、教學主題中與環保有關的知識作為出發點,為學生適度拓展環保知識、環境污染危害以及環保小習慣等內容,長此以往,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筆者所在學校就很鼓勵老師在專業教學中融合環保教育:語文教師可以從動物類、環境類教材出發,向學生宣傳了保護動植物、避免環境污染等知識;化學教師可以從綠色化學角度出發,對學生介紹了環保技術、污染治理等有關內容;政治教師則可以對學生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等有關內容的介紹。校內教師都積極響應這項活動,讓學生在專業學習時也能接受環保教育,這有利于學生環保意識的樹立。

2.3鼓勵支持環境保護社團

在高校教育中,環保教育的開展也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來積極參與。結合高校教育的特點,高校可支持校內成立環保社團,由學生參與社團、設計環保宣傳內容,組織環境保護活動等等。為提升學生參與該社團的積極性,高校可利用學分、獎學金來構建激勵制度,并結合需要給予該社團一定的宣傳支持、資金支持、場地支持等,以此帶動高校學生參與環保,培養環保習慣和意識。例如:筆者所在學校就不僅支持學生構建環保社團,還在本校的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內,對這些社團的具體內容、學分制度等進行了宣傳。社團內學生不僅會組織在校內的環保實踐,如監督督促垃圾分類等活動,還會組織對校外的污染調研等活動,學生們將污染調研的結果、過程以及感想,都利用線上平臺進行展示。其他學生通過對上述內容的了解,也就明白了當下環境保護形勢的嚴峻性,有更多學生能積極響應校內開展的環保活動,校內亂扔垃圾等狀況也明顯減少,社團活動所起到的引導、宣傳等作用較好,最終帶來的環保教育效果也較佳,促進了高校環保教育的發展。

2.4開展豐富環保實踐活動

環保實踐活動是學生將環保理論應用于實際,深化個人環保意識、習慣的主要途徑,該方面才是學生從理論跨進實踐,進而培養環保習慣的有效方式方法。高校可針對環保教育,為學生開展如環保知識競賽、滅絕動物知識競賽、垃圾分類、環境污染調研以及參觀環保局等實踐活動。以環境污染調研為例,在調研中,學生可對某地污染前以及污染后的水資源、居民生活、土壤環境以及農作物種植或野生動物狀況進行了解,通過實地考察、親眼所見以及數據對比,了解到如亂扔垃圾、亂排污水的危害,進而提升個人在環保中的責任心,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各種環保小習慣。

3結束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鄱阳县| 南川市| 灌阳县| 新昌县| 纳雍县| 阿瓦提县| 丰镇市| 合山市| 乌拉特中旗| 沽源县| 防城港市| 衡阳县| 玉环县| 永兴县| 长丰县| 新乐市| 宾川县| 威海市| 秦皇岛市| 阿克苏市| 武城县| 宁夏| 琼海市| 永清县| 桐梓县| 内黄县| 德清县| 枣庄市| 高雄县| 琼结县| 遂宁市| 辽宁省| 都江堰市| 肥东县| 红河县| 运城市| 绩溪县| 许昌市| 华安县| 启东市|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