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1 16:55:29
序論:在您撰寫論情商與情商培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情商 護患溝通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729-2190(2008)8-0156-02
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競爭焦點集中在服務質量上,要求護士在為病人解決問題的同時,更應注意病人的情緒,想法和感受,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使病人主動參與配合護理活動;要求護士深入接觸病人,主動、自覺的發現病人的問題;從而提供確切可行的護理與服務,真正做到關心病人,尊重病人,理解病人,盡自己所能為其排憂解難,這些都需要提高護士的情商。在護患溝過程中,情商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提高護患溝通的質量,進而提升護患關系和病人滿意度。
所謂情商是情感能力商數的簡稱,是指個人對自己情緒的把握與控制,對他人情緒的揣摩與駕馭;對人生的樂觀程度和面對挫折時的承受能力[1]。顯而易見,情商的這些特征正是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服務中護士所必備的心理素質。
1培養情商對增進護患溝通的重要性
1.1培養情商是現代護理學發展的需要 情商已經是現代護理專業領域里引用的概念之一,是護士必備的一種照顧病人的溝通能力。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推動了護理學科的發展。但同時也提高護士要能發揮多元化角色功能,為病人提供系統的身心護理。要求護士是一位遵守職業道德,熱心為病人健康服務的工作者,要能承擔起全面系統的護理工作。僅憑高智商而不培養高情商是不夠的[2]。而情商對護士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起著重要的支托作用。
1.2 培養情商是改善護患關系的需要 所謂的護患關系,是護士與病人之間的關系,這是護理行為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如果護士把與病人的關系僅僅當作人與人之間為了達到某一目的而建立的暫時性的,不穩定的關系,并錯誤運用法則來處理,就會導致醫療糾紛的不斷出現。事實上,護患關系是一種情感關系,護患關系確立的前提,一般來說是病人對醫院和醫務人員醫療技術,服務態度,醫德醫風的整體認可,贊許和尊重。護患關系重要的是感情上的交流和溝通,是相互間的理解和支持[3]。這就要求護士善于處理護患關系,使護理過程中的各種人際關系融為一個和諧的整體,創造出一種極為有利的社會心理環境,而處理好這種關系的基礎就是要有較高的情商。
1.3 培養情商是確保醫療安全的需要 差錯發生往往是綜合因素造成的[4]。從理論上分析,護士情商高低對護理差錯的發生影響很大。這是因為將情商運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首先直接關系到護士自身的情緒。護理工作煩瑣,復雜,護理技能要求高,要求護士必須以良好的心態,穩定的情緒,充沛的精力,高度的責任感,嚴密的慎獨精神投入護理工作,才能發揮最大的護理效果,高情商的護士在遵守內部規章制度和管理的前提下,注意營造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注意有效的人際交流和護患溝通。在工作中心情舒暢,具有獨立思維的能力。如果護士缺乏獨立思維的能力,也同樣存在盲目執行醫囑中出現差錯或事故。實踐證明,臨床上那些經常給醫療,護理“堵漏洞”的好護士,大都是具有獨立思維品質的人。因而也更好的避免了護患糾紛[5]。
2如何培養護士的情商
2.1 適時調節,把握自身的情緒,保持健康,良好的身心狀態護理工作量大,工作緊張,經常面對身心失衡,求醫心切患者的某些沖動性言行。如果護士本身性格特征又屬于較內向或情緒激動,往往就難于調整自己的情緒,感到身心疲憊而對工作失去信心,甚至將情緒轉嫁于病人。所以,護士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緒特征,經常想一想自己情緒變化的時間,原因;自己性格中的優點與不足;今天的情緒表現哪些人易接受,自己也愉快;身邊的人讓你心動的長處等等。思考這些問題即是在進行情商的自我評價,自我訓練。如能長期堅持,不知不覺中心理素質得到改善,情商得到提高。在自我認識情緒的基礎上,要學會情緒控制,學會自我調節,自我安慰的方法,尋求正確的壓力釋放渠道,提高對失敗,挫折的承受能力[6]。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要情緒化,要及時調整心態,高度自制,擺脫不良情緒的困繞,要冷靜和樂觀,要有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勇氣,才能贏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信任和感動,這是提高情商的表現。
2.2 感知他人情緒,滿足和理解患者的情感需求 作為一名護士,從職業特點看,感知他人情緒,理解并產生同情心,成為一個善解人意的人,無疑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基本要求。無論在實際工作中,護患溝通的過程中,人們都十分注意護患之間的交流,對護理人員提出諸多的要求和指導。實際上,人際溝通最根本所在,還是感知他人情緒的能力,一個對患者情緒不敏感的護士,不知病人所需,病人所難,怎么談得上去幫助病人解決問題[7]。培養感知病人情緒的能力,首先必須要有接納病人的意識。如果把病人在自己的心目中排斥在外,病人發生的情緒信號就不可能使你產生反應。因而護士必須關注病人,以一種認真,尊重和重視病人的態度去傾聽,觀察病人的一言一行;其次,要有同情心。有意識將自己放到病人位置上,以病人的角度去理解所發生的各種信息,要設身處地的想象病人的處境并感受病人的悲傷、歡樂、憤怒,而不是以自己的立場、思維方法先入為主地分析作出判斷。護士應根據不同病人,不同病情,不同情緒反應,認知患者的情緒,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滿足和理解患者的情感需求。以穩定的情緒和藹可親的態度和舉止,摯愛患者的愉快心情,調節治療的氣氛,轉換病人不良的心境,激勵病人,喚醒病人治療的信心。如有一位胰腺炎患者,由于疼痛曾懷疑自己患了絕癥,終日心情煩悶,情緒低落。責任護士發現病人情緒異常,每天主動來到病人身邊,面帶微笑,心情平和的與他交流,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健康教育,解釋病情,經多次的努力,漸漸地病人從護士身上得到了力量,消除了疑慮,增強了治療的信心,病情得以很快好轉。如果護士無視患者的心理需求,就會給病人造成不良的心理負擔。
3 培養護士情商的途徑
3.1 提高認識與培養敬業精神相結合 首先要提高護理管理者及護士的認識水平,使護理管理者和護士認識到情緒情感是情商的基礎;認識護士身心健康存在問題及其對護理工作的危害。開展愛崗敬業,學習護理先輩,先進典型,利用護士節開展“優秀護士”評選活動,組織開展“假如我是病人”活動,“護士行為規范比賽”“護士語言溝通技巧比賽”。通過一系列活動,讓護士認識到護理服務是“救死扶傷”,深刻認識“天使”服務的價值和意義,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在工作中滿腔熱情,兢兢業業,為護理事業發展,為確立護理專業的價值和社會地位努力工作。
3.2 強化在職培訓 在醫院管理中,要將對護士情緒的誘導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抓。管理者要分析影響護理人員職業心態的主要因素,對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維持制定出相應的有效對策。每年安排護士繼續教育時要有心理學的內容。并組織護士學習和自學《護理人際溝通》《護理心理學》課程,增加情緒輔導課程或內容。積極開展情緒能力和行為的訓練,注重社會交往、人際溝通、情緒溝通等方面的具體指導,針對目前臨床一線護士比較年輕,在家庭中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寵愛,受不了委屈,比較任性,應注重教育管理與關心體恤二者兼顧并行,指導她們掌握情緒控制與渲泄的適當方法,把自己的不滿、憤怒、憂愁坦率地向別人傾訴,亦可采用跑步、打球等體育活動及唱歌等文娛活動使情感得到渲泄。當護士出現問題時,如果能夠得到管理者的關切和理解,她就會心情愉快,就會用積極的情緒去感染病人,使護理質量提高。
3.3 加強文化藝術修養,注重自我培養護士應認識到情緒及其良好的控制在自身心情暢,事業成功與病人身心康復的雙重重要性[8]。造就高情商重要且可行的方法之一是加強文化藝術修養,就是多讀書、多思考、多總結歸納、多實踐。情商所蘊含的內容很大程度上可以在文化藝術教育中潛移默化地形成[5]。護理部每年組織護士文化藝術活動,內容有:插花比賽、禮儀表演、時裝服飾表演、演講比賽等,讓不同年齡的護士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提高她們的自信心。另外還可邀請藝術院校的專家、學者進行“色彩學”、“形體訓練”、“美容技巧”、“語言與藝術”等專題講座,提高護士的文化藝術素養。在護理實踐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情商,并不斷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自我評價,與過去比,以了解自己的進步程度;與同志比,學人之長,避己之短,與病人及其家屬的意見比,鞏固成績,克服不足,努力設法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工作在護理崗位上。
總之,情商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得到提高,同樣溝通交流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復雜的過程,它需要不斷地實踐。護理人員應該認識到情商在護患溝通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積極地采取措施在溝通交流中來培養和提高情商。
參考文獻
[1] 王海波.親子家庭課堂[M],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1998
[2] 鄧冬英.對臨床護士情商的培養[J],護理管理雜志,2004.2(5):25-26
[3] 沈潔.論護士的情商及培養[J],護理學雜志,2004.19(3):70-71
[4] 劉惠玲.淺論情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2.17(1):60-61
[5] 王衛江.預防護患糾紛,重視護士情商的培養[J],護理管理雜志,2002.2(6):44-46
關鍵詞:情商 情感 教育 教學
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它主要是指人的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也就是說情商包括情感范疇和意志力范疇。情商是可以后天形成的,是一個人對自己和對他人情緒的認知和控制能力的商數。與智商相比,情商的遺傳成分要少很多,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我是一名文科中學教師,作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文科教師,首先要把學生看成是具有人文精神的人,而不是一個被迫接受知識的電腦機器。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作為一線教師,首先在課堂上要渲染課堂氣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學習最強大的動力。當一個人對某一件事情感興趣,他就會主動去做,即使碰到困難也會想盡辦法,竭盡所能,不知疲倦。古今中外,凡有成績者無不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著濃厚的興趣,興趣推動著他們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我們都知道人光靠高智商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還需要情商才行,而且情商在人的成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國內外的很多研究成果也表明了情商在成功中的重要性,通過抽樣跟蹤調查的方法證明了在智商同等的人士之中成功人士往往是那些情商也很高的人。
一個人的意志力是情商范疇。蘇軾在《晁錯論》里說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所以要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也是當今社會我們教師應該做到的,尤其是被家庭溺愛著的孩子。我在課堂上就經常滲透意志力的教育,使學生知道單靠聰明的大腦而沒有意志力將來也是不可能走向成功的。
在這里我想到了一個故事:這是一個六十年代做的實驗。實驗者把一些4歲的孩子關在屋子里,屋里有棉花糖,小孩子都很愛吃。實驗者告訴這些孩子:如果你能堅持15分鐘以后再吃這些棉花糖,就可以再得到一顆。任何時候,吃棉花糖之前,要先搖一下鈴鐺。結果,有的孩子很快就吃了,有的孩子等到了15分鐘以后,而有的孩子不但沒堅持住,而且連鈴鐺都沒搖就吃了。實驗者跟蹤了幾十年后這些孩子的成長,結果發現:有意志力的孩子,往后也很成功;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往后也不行。這就是著名的米歇爾的棉花糖實驗。這個跟蹤調查說明了情商中的意志力范疇在人一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自控能力。所以我給學生上課時從未間斷對學生情商的培養。針對當今家庭生活條件普遍提高的學生,我經常給學生提出一句古語:幾多白屋出公卿,紈绔子弟少偉男。一個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逆境反而鍛煉了他的意志力,使他在堅強的意志力的作用下做到了平常學生所難做到的堅強,所以這個孩子就成功了。《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也反映了這一點:作者穿著破衣爛衫夾雜在那些衣著華麗的學生中間,絲毫無羨慕之色,這就是獨有其樂,這就是意志力、自控力在起作用了,也就是情商在起作用。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乃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段話我也經常給學生講的,人除非經歷了常人所難以經受的磨難,才能增長常人所不能增長的才干。在生產力不斷提高的今天,論智商,誰也不比誰笨多少,但在同樣智商的情況下,情商高的孩子就會在將來成功路上占優勢。
在這里我也想到了我們的教育與情商的關系問題。課堂上是可以通過課堂氣氛的渲染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來提高上課效果和質量的。例如對父母的孝道感、對正義的崇敬感、對國家及集體的熱愛感等。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遵循學生情感發展的規律和心理,巧妙地運用教法,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師是愛的使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離開了教師的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教師要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教師若把自己變成孩子,便有奇跡出現:師生立即成為朋友,學校瞬間成為樂園。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情商,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人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不僅有人的物質需要,還有人的精神需要,滿足學生合理的精神需要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重視情商培養,是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教育,是有利于學生素質內在性特征內化的教育。喜愛與尊重是建立起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保證。面對學生,不論是成績高者還是差者,均應一視同仁,不要用有色眼鏡去看他們。對于他們的作業,他們的課堂表現,他們的發問,他們內心的想法,哪怕是一點點想法,都要認真的面對并加以解決。這就無形當中讓他們感受到在語文老師這里,在語文學習方面,他們是平等的,他們得到的是理解與尊重。一次書寫工整的作業,一次有一點點新鮮感的作文,都是表揚他們的最好材料,老師不要吝嗇這樣的機會,要帶著一種欣賞與敬佩的態度,讓其展示在同學面前。長此以來,就可以與學生之間少幾分隔閡,多幾分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自然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發掘課文中的激情以情激情
中學語文教材所選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不論是優美秀麗的自然風光,也不論是曲折生動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還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都寄托著作者的情思,飽含著作者的情感。表達著作者對真、善、美無限贊美,對假、惡、丑無比厭惡之情。教師通過對這樣課文的朗讀、講析可以發掘出其中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感情,來激勵學生。是學生與之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方法有:
1.激情朗讀。
如教《,你在哪里?》一文時,教師進行表情朗讀,產生很強的感染力。學生被一心一意為人民,人民無限深情懷念的真摯情感深深打動。
2.創設情境。
文章不是無情物。
課文學習閱讀,實際上是對作品中人物、情景的再創造。是對作者體驗過并形諸文字的內容的在體驗。所以,課堂教學起始階段,針對學生求知欲好奇心強的特點,在導入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努力創設與課文內容相適應的情境,可以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激發學生高昂的精神狀態,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三、在講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情商
情商諸因素中,了解人、理解人,善于幫助人,保持融洽的人際關系,是其核心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國,發揮語文課“文以載道”的作用,培養學生的這一高尚的情操,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語文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課文具有強烈的思想性、教育性。利用這些課文可以通過教師講讀,讓學生體會作品蘊藏的思想感情,是學生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轉化的目的。如課文《驛路梨花處處開》,所表現出來的先人后己,助人為樂,關懷他人,時時想著他人,處處為他人著想的雷鋒精神;《一件小事》車夫所表現出來的,勇于負責,關心他人不計個人得失的高尚品質等等。都是對學生進行情感陶冶,人格教育和培養的好教材。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走向社會后,就能正確、恰當的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四、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商
教師是愛的使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離開了教師的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教師要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教師若把自己變成孩子,便有奇跡出現:師生立即成為朋友,學校瞬間成為樂園。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情商,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人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不僅有人的物質需要,還有人的精神需要,滿足學生合理的精神需要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重視情商培養,是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教育,是有利于學生素質內在性特征內化的教育。喜愛與尊重是建立起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保證。面對學生,不論是成績高者還是差者,均應一視同仁,不要用有色眼鏡去看他們。對于他們的作業,他們的課堂表現,他們的發問,他們內心的想法,哪怕是一點點想法,都要認真的面對并加以解決。這就無形當中讓他們感受到在語文老師這里,在語文學習方面,他們是平等的,他們得到的是理解與尊重。一次書寫工整的作業,一次有一點點新鮮感的作文,都是表揚他們的最好材料,老師不要吝嗇這樣的機會,要帶著一種欣賞與敬佩的態度,讓其展示在同學面前。長此以來,就可以與學生之間少幾分隔閡,多幾分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自然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發掘課文中的激情以情激情
中學語文教材所選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不論是優美秀麗的自然風光,也不論是曲折生動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還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都寄托著作者的情思,飽含著作者的情感。表達著作者對真、善、美無限贊美,對假、惡、丑無比厭惡之情。教師通過對這樣課文的朗讀、講析可以發掘出其中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感情,來激勵學生。是學生與之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方法有:
1.激情朗讀。
如教《,你在哪里?》一文時,教師進行表情朗讀,產生很強的感染力。學生被一心一意為人民,人民無限深情懷念的真摯情感深深打動。
2.創設情境。
文章不是無情物。
課文學習閱讀,實際上是對作品中人物、情景的再創造。是對作者體驗過并形諸文字的內容的在體驗。所以,課堂教學起始階段,針對學生求知欲好奇心強的特點,在導入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努力創設與課文內容相適應的情境,可以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激發學生高昂的精神狀態,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轉貼于 三、在講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情商
情商諸因素中,了解人、理解人,善于幫助人,保持融洽的人際關系,是其核心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國,發揮語文課“文以載道”的作用,培養學生的這一高尚的情操,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語文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課文具有強烈的思想性、教育性。利用這些課文可以通過教師講讀,讓學生體會作品蘊藏的思想感情,是學生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轉化的目的。如課文《驛路梨花處處開》,所表現出來的先人后己,助人為樂,關懷他人,時時想著他人,處處為他人著想的雷鋒精神;《一件小事》車夫所表現出來的,勇于負責,關心他人不計個人得失的高尚品質等等。都是對學生進行情感陶冶,人格教育和培養的好教材。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走向社會后,就能正確、恰當的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四、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商
關鍵詞:人文精神;情商;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08-0197-02
一、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塑造的重要性
1.人文精神的內涵
人文精神實質上是一種自由的精神、自覺的精神、超越的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產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基礎,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方法。人文精神是人類文化或文明的真諦所在,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從根本上說都是人文精神的具體表現。對于普適意義上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提出的,反對宗教教義和中古時期的經院哲學,提倡學術研究,主張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的思想。當然,這種最初的認識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漸漸使人們有了多種不同的認識。
2.情商培養是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一步
情商屬于非智力因素范疇,是一種情緒智力,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國內外研究證明,加強對學生進行情商教育、提高學生的情商水平,有助于改善人與人的關系,有助于正確對待職業、愛情、家庭和婚姻,有助于完善人的性格,有助于改善人的行為方式、生活習慣以及提高做事的成功率和學習效果。
學校加強對學生進行情商教育是培養綜合人文素質人才的一項重要任務。提高學生的情商是綜合人文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證明,加強情商教育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其他方面能力。要盡快將情商教育引入學校課堂。
3.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意義
在高校教育中人文教育承擔著創造文化、遞接文化的社會職責,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人文其實就是指對人的塑造、改造和培育,包括內在修養,及培養、完善修養的手段和方式。人文教育在成人之道這方面擔負著更多地責任,要緊處就在于對理想人格的培養。高校中發展人文教育,就是要幫助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大學生實現自我造就和自我實現,克服人性的刻薄和平面化,促進大學生作為人而保全其生命的完整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發展
1.大學生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受“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過于重視科學的工具價值.忽視學生人文精神的養育,造精神在教育上的失落,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大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現在:其一,生活虛擬化。由于精神空虛,網絡的虛擬世界成了某些大學生心靈溝通的“精神家園”,他們通過上網來緩解壓抑的情緒,來獲得內心平衡,但這樣做卻減少了與同學的感情交流。其二,對生命缺乏敬畏。人類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珍惜生命,但部分大學生心理承受力弱,不能以正確心態面對挫折,遇到危機時可能會采取極端的方式對待生命,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其三,失落、無助感增強。當今社會存在這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同樣人們也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社會、認識自我,就容易產生失落、無助的感受。
2.高校教育對情商培養的力度
情商反映的是一個人感情品質的差異,主要包括人的感受、理解、運用、表達、控制、調節自我調節他人情感的能力,是感性的能力,是主宰人生的重要因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要使大學生學會怎樣做人,先從培養他們優良的心理品質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入手,使他們有較高的情商。可有些大學生卻過分重視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養,忽略了做人的根本;過分重視功利的東西,忽略了情感和理想。所以,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將教育的視野從培養理性因素擴展到非理性因素的領域,以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理的統一。思想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進行情商的培養,就必須對情商教育的內容、手段,對如何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情商進行探討和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重視情商的培養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情商教育的內容
加強大學生情商教育是時展的要求,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呼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有之義。教育者在面對大學生群體的各種心理沖突和困惑時,要用情商教育幫助大學生學會快樂、包容、感恩和合作。
情商教育的手段還要體現在課程活動、班集體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上。另外,情商教育需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社會的主要途徑,社會實踐對鍛煉品質、提高自我認識、了解社會、培養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可以看到或體驗到工作的艱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和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意識,是大學生了解社會和深化自我認識、提高情商的重要途徑。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注重對學生情商的培養,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戰勝挫折、克服困難的決心,磨煉學生頑強的意志,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樹立學生健全的人格,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2.高校輔導員在情商培養中的作用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在工作中,輔導員可以通過言行示范、活動引領等途徑,不斷加強和推動大學生的情商教育,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
輔導員的工作作風、為人處世態度、核心價值觀的外在表現等,都會在無形中影響大學生的言行取向、心理波動與發展方向,所以大學生情商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朝夕相處的專職輔導員。只有充分提高輔導員自身情商素養,才可能發揮其對大學生的榜樣引導作用。
3.加強高情商教育者的培養工作
教育的特性決定教育本身也是一種交往。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對象是內心情感豐富的學生,同時教師職業的特點要求其本身就要具有較高的情商。教育者用自身的情感在教育教學中來感染學生,使其產生共鳴。首先,教育者應該以身作則,追求積極健康向上的情感,要關心學生的日常言行,從小處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教育者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意志,學會控制自己情緒,使其承受住外界的壓力,能保持平穩的心態。另外,還要激發學生的審美感,陶冶他們高尚的情操,為每一位學生的成功創造最有利的條件。
高情商教育者是高校教育中必備的,特別是在實施素質教育、教會學生做人的今天,是不可缺少的。俗話說得好,言教不如身教。教師的高尚品德,豐富而健康的情感,以及廣泛的興趣愛好等情商素質表現,都會對學生良好情商的養成起到引導作用和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塑造人文精神的途徑
1.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文精神的主渠道
人文精神是一個民族極其重要的價值內涵,是提高民族素質必不可少的一環。黨的十七大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的方式處理人際關系”。這充分體現了執政黨對人的關懷、關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應該注重關心人的感受,貼近人的心靈。第一,構建人文精神的前提條件就是思維方式的根本轉變,要讓人文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生根本的轉變,首先必須要澄清理論上的誤區。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內容建設要有超越自身的勇氣。當今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不僅有過去、現在的“翻版”,更在于對超越現實、面向未來的自我實現。這種超越需要人在進行自我解剖和自我批判的同時還應該包含一定的自我否定。思想政治教育根據社會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實現話語更新和理論創新;根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不斷調整內容結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功能與作用方式。
2.以“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加強人文精神塑造
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所在。以人為本既是中華民族“民本”、“仁民”優良傳統的合理揚棄,也是為人民服務精神在當代的豐富與發展,更是我們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根本,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要正確把握和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要始終把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放在工作首位,使人民群眾不斷得到切實的利益。所以,“以人為本”既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點,又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實質,更是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要求。
3.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情商,促進全社會和諧發展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高校教育要把外部的教育要求轉化為學生內在的心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以人為本,要培養全面發展、自由自覺的人。因此,在教育中必須要關注施教者與受教者的情商,重視情商培養,為將來幸福的人生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
人文精神作為社會文明的理性沉淀,體現了人類對自由本質的自覺追求。人文精神的內容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以公平正義為基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以“以人為本”為核心內容,以真、善、美為最高追求,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具體要求,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為終極關懷,以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和諧為目標的人文精神,才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撐和本質體現。
參考文獻:
[1]趙立麗,沈冰.關于高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7,(1).
[2]周育國,梁向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人文精神探析[J].理論前沿,2008,(5).
[3]何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關于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2010.
[4]陳培零,詹春燕.情商教育與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1).
[5]趙生文.淺析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情商的培養[J].教育革新,2007,(1).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情商培養指導原則創新探討
大學英語教學有其特殊性,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情商培養也應有其特殊的策略和方法。筆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情商培養應特別遵循以下原則:
1.持久性原則
情商教育是一項特殊的教育,它塑造的是人的品格和靈魂,完善的是人的個性和性情、激發的是人的意志力和潛能。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商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進行精心、長遠的規劃,持之以恒地進行。
2.潛移默化原則
根據筆者觀察,當今大學生特別反感說教,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切不可一味說教,否則不但收不到情商培育效果,反而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及教師本人產生反感。教學中也不必使用專門的情商培養教材,而應在教師提高自己的情商,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備課、精心設計和組織課堂活動的基礎上,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情商培養。
3.三結合(師生結合、智能情結合、課堂內外結合)原則
其一:情商培養必須首先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認同感,教師應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既是導師也是榜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師生互動,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增加知識,提高技能,培養情商。其二:大學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因此,情商培養必須寓情于智,在語言智力、能力培養的同時進行循序漸進的培育。其三:僅僅在課堂教學中培養情商是不夠的,如能充分發揮教研室的作用,積極組織英語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更大的交際圈進行英語學習和實踐,會更有利于其自我激勵、培養社交技能、提高在競爭中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改善自我調節等情商要素的發展。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情商培養具體方法創新探討
1.改革教學模式,轉變教師角色,創新教學方法
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教學要求提出大學英語教學應向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語言運用能力的教學模式轉變。在新模式下教師作為學生、教材之間的“中介人”,向“啟發式”、“導演式”的角色轉變。教師在教學中應切實以學生為主體,協調課堂情境中的多重交互關系:學生與學習任務、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采用激勵性、支持性、愉悅性等情感性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身英語水平和綜合素質的平臺,促進其英語知識、能力和情商的同步發展。
2.充分利用教材,實現智、能、情培養三結合
目前的大學英語教材在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同時,高度重視對學生情商的培養,體現了人本主義的教育觀,在課堂教學活動和課后活動的設計和安排等方面獨具匠心。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大學英語綜合教程》一、二冊為例,大多數單元主題與情商的核心要素培養密切相關,既是方便教師組織課堂活動和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好教材,又是天然的、極佳的情商教育材料。如:一冊的Growing Up(成長),Knowing Yourself(了解自己),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cation(人際關系與交流);二冊的Living in Harmony(和諧相處),The Value of Life(生命/生活的價值),The Road to Success(成功之路),Optipism and Positive Thinking(樂觀主義與積極思考),Learning to Work Together(學會合作),Adversity(逆境)等。教師如能充分利用教材,合理設計、組織課堂活動,則可以一石三鳥,實現智、能、情培養的三結合。
不僅是在課堂活動的組織中,在詞語講解的舉例、課后作業的布置等細微環節,教師都可以自然地植入情商教育。如:若需要講cripple這個詞,教師可以告訴學生:cripple一詞不正式,有貶義,殘疾人也應得到尊重。再如:筆者在講到Life(生活/生命)和Love兩個話題時,把自己對life和love的理解設計成填空題讓學生填:Life(生活)is a process of creating what you desire with efforts and enjoying what you have created for yourself and others.Life(生命)is the most precious gift that we have received from our parents and that we are supposed to cherish, to value, to promote and, above all, to return.用4個S來解釋“愛”:Love,in broad sense,is the simplest yet sincerest willingness to share and to sacrifice.這些嘗試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師在幫助學生了解西方文化、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同時,一定要正確引導學生,避免學生崇洋,要在點評中提醒學生中西文化的差異,傳播和而不同的和諧世界理念,使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思而又心態平衡。
3.充分利用課堂活動培養學生情商
目前,各種新版大學英語教材都設計了大量的課堂活動,為教師組織課堂活動提供了方便;市場上琳瑯滿目的教材輔導書在給教師帶來極大挑戰的同時也為其自身的解放帶來便利;在相對寬松的教學環境下,教師盡可以在檢查、督促、輔導學生對教材進行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精心組織課堂活動,如就課文主題進行分組討論、辯論、主題演講、情景表演、就最近的社會熱點話題進行討論、辯論等,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增加合作意識,進行自我激勵和自我調節,改善交際能力,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情商。
例如:筆者在寒假開學第一周講《新世紀大學英語綜合教程》二冊第一單元Living in Harmony(和諧共處)時,引導學生討論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和諧相處,學生積極討論、發言,課堂氣氛熱烈,最后筆者乘勢提出了自己的“三心二意”和諧相處原則:A thankful mind, a tolerant mind, a balanced mind with kindness and honesty. (一顆感恩的心,一顆寬容的心,一顆平衡的心;善意與誠意),學生對此十分認同,開學第一課取得圓滿成功。
在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組織課堂活動時,一定要關注英語基礎薄弱,特別是口語較差的同學以及性格靦腆的學生,做到一視同仁,想方設法讓這些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增加集體認同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幫助其盡快步入英語學習與應用的良性軌道。同時,課堂活動要注意時間安排,把握節奏,注重效率,切不可嘩眾取寵,流于形式。
4.改革教學評估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對學生學習的評估分為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兩種。在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下,對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的評估應強化形成性評估,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形成性評估過程中設計、強調對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情商表現,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情商的發展。如:教師記錄學生參與英語課堂活動與課外活動的表現,記錄其自主學習情況,參考其同學及其他任課教師對該生的評價,結合其自我評價進行形成性評估,可以及時、準確地了解其英語學習的情況,也可以及時、準確地了解其情商發展情況,從而進行針對性分析,采取針對性措施修正、改善其情商。
總之,大學英語教學教師應加強時代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同時重視對學生的情商培養,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評估體系,加強師生互動,充分利用教材,特別是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創新組織、設計,做到師生結合,情能智結合,課堂內外結合,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情商培養,為社會培養高智商高情商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譚春虹.情商.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一、情商培養的意義
當前有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未來的成功和情商存在非常重要的關聯。很多專家學者研究發現,成功人士除了智商較高之外,具備更強的情商,在處理人際關系當中有十分高超的技能,擁有的樂觀、堅忍不拔的性格會做事的時候具備其他人不具備的因素。真正具備學習能力的學生,在達到學習目的的同時,還能夠產生精神層面的愉悅。正面的情緒又可以有效促進學習水平的提高。對于那些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的學生,其學習狀態常常很差,很難達到學習的標準。家長將智商作為培養孩子的重要方向,豈不知這種觀念已經存在認知上的偏差,而沒有注意到情商能夠發揮的重要作用,就會造成學生的學習過程存在很多問題,難以在學習當中培養出比較強的社會能力。因此,英語教師要在英語教學當中注重情商的培養。
二、在英語教學中增強中學生情商水平的建議
(一)在教材中挖掘情商鍛煉的題材
經過改革之后的中學英語教材,其內容更加貼近生活實際,很多內容都都是對現實生活的具體反映。教師可以從中找到能進行情商教學的內容,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將內容生活化、具體化,讓學生在十分自然、真實情境當中學習英語。任務的部署要能進行探索,學生能以實踐的方式展開學習。比如,在學習到植樹問題的時候,上課之后,將事先準備好的花盆、泥土、種子和樹苗等與植樹相關的物件展示給學生們觀看,然后提問:“I want to piant
some trees,but I don’t know how to do it。Who can show me?”學生挺到這樣的提問之后,就會產生強烈的參與欲望。就會有一些學生走上講臺親自展示如何植樹,教師要在一旁引導學生盡量用英語描述植樹的各個環節,然后教師對植樹的各個步驟以英語的方式給學生們講解,讓教學過程更加規范。這種非常直觀、參與性很強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們將英語學習和現實生活對接起來,學生學習英語知識也就不再那么困難,可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持續體會生活中的各種情緒,讓學生具備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二)選擇合適的合作話題
合作話題對學生合作效果產生巨大影響,話題的內容要和教材有直接的聯系,便于學生發表觀點。還提要注意困難與容易的搭配,讓各個層次水平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話題開應具備開放性,讓學生可以從各個角度對問題開展思考,同時話題也要具備一定難度,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增強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想要達到這個目的有很多中方式,比如做游戲、角色扮演、即興發揮等。教師在教學中要保持靈活的思維,對題材進行精準挑選,比如,在進行對話類型課程教學當中,教師自己重新編制一些對話;學到閱讀類型的課程時,要從教學當中確定課文的中心思想,對人物語言、性格等方面等方面的信息用英語進行討論,然后以分組的方式展開討論。學完一節課的內容之后,利用其語言知識合作表達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這樣學生的交往能力就會得到有效提升,進而知曉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問題。
(三)以激情的方式對學生實施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