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5 14:50:00
序論:在您撰寫傳統的營銷方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全樂寧;哮喘;霧化吸入;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 R542.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4721(2011)03(c)-051-01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氣道炎癥性疾病,由于壓縮霧化吸入可以將藥物直接作用于支氣管的病變部位,與噴霧吸入法相比具有用藥量少、見效快、副作用少等優點,已成為臨床主要治療手段之一[1-2]。本科2003年1~6月采用兩種不同溫度的鹽水進行霧化吸入對患者進行治療和療效對比,筆者認為使用加溫的0.9%NaCl溶液(溫度45~50℃)與 普通的0.9%NaCl溶液配制藥液吸入后相比,加溫的0.9%NaCl溶液加藥液霧化吸入方法治療效果最佳。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03年1~6月收治的60例外源性哮喘急性發作期中度患者,將患者分兩組,每組30例,年齡11~58歲,女性32歲,男性28歲,以上患者的病情程度基本相似,未合并其他疾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吸入方法I組采用意大利產的AIR3000型壓縮霧化吸入機,先將全樂寧溶液1 ml,加普通0.9%NaCl溶液2 ml,加入該機的藥皿中,讓患者用口含器吸入,一般為5 min,II組方法同上,但用加溫的0.9%NaCl溶液加全樂寧藥液進行吸入,時間均為5 min,用同樣的口含器吸入。兩組均在治療前后20 min監測肺功能。
1.2.2配合方法①準備配制全樂寧溶液。②患者準備:耐心給患者解釋霧化吸入的治療作用,使患者的思想放松,主動配合治療。③指導患者正確的吸入方法:治療時患者取端坐位,下頜骨稍抬高,氣道與喉部保持直線,使藥液充分吸入氣道內,囑患者雙唇含住噴霧器上的口含器,深深吸入后,可停留片刻,從鼻腔盡量緩慢呼氣,保證藥液全部劑量被吸入靶細胞。配合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果出現劇烈的咳嗽時,停止霧化吸入協助患者拍背將痰液咳出,為防止交叉感染,口含器應規范嚴格消毒,在配制藥液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1.3 觀察指標及儀器設備
肺功能指標:第一秒呼氣流量(FEV1)、最大呼氣流量(PEF)。儀器:肺功能儀用德國耶格公司生產的Masterscreen Diffusion型,美國產IML峰值流速儀。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5.0統計軟件包。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各組內治療前后的效果比較用t檢驗。
2 結果
兩種方法治療前后監測肺功能改變的比較:加溫的0.9%NaCl溶液霧化吸入治療前的FVC平均值為1.60 L,PEF平均值為231 L,治療后FVC平均值為2.78 L,PEF平均值為337 L。而普通鹽水霧化吸入治療前FVC平均值為2.23L,PEF平均值為207L,治療后FVC平均值為2.32 L,PEF平均值為219 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哮喘是一種以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反應為主的氣道慢性炎癥,對易感者此類炎癥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廣泛的可逆性氣道阻塞癥狀[3]。全樂寧沙丁胺醇制劑是一種受體激動劑,通過霧化吸入可將藥液直接作用于氣道而產生較快的支氣管擴張效應,與噴霧吸入相比具有用藥劑量小,見效快,副作用少等特點[4]。用時,在護士的正確指導和護理下進行霧化吸入,都能不同程度的改善肺功能,但加溫的鹽水加藥液霧化吸入可提供霧化恒溫氣流,還利用熱的物理作用,促進氣道血液循環,減少氣道黏膜水腫,從而治療炎癥[5]。且加溫的霧化吸入使藥液顆粒更小更易進入呼吸道,有無冷空氣刺激的不適感,降低氣道的高反應性,因此,加溫的鹽水加藥液做霧化吸入與普通鹽水做霧化吸入治療效果相比,前者的治療效果優于后者。
[參考文獻]
[1]李志輝,辛淑君,曹曦文,等.早期免疫干預防治毛細支氣管炎后嬰幼兒哮喘的研究[J].實用醫藥雜志,2006,22(1):30-33.
[2]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199-1200.
[3]上海醫學會兒科呼吸協作組.上海市0歲~14歲兒童支氣管哮喘患病情況調查[J].臨床兒科雜志,2002,20(3):144-146.
[4]覃遵祥,向良進.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佐治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04,14(7):144-146.
關鍵詞:海底撈;微信營銷;營銷實踐;啟示
海底撈全稱是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融匯各地火鍋特色的大型跨省直營餐飲品牌火鍋店。海底撈以其貼心周到的服務態度、尊重員工價值的企業文化、不斷致力于火鍋研究與開發的執著以及獨特的火鍋風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和廣泛贊譽。紛至沓來的顧客使海底撈的銷售額逐年遞增。
2014年1月,海底撈正式上線微信公共賬號,支持在線訂餐,并接入微信支付買單模式。目前,通過“海底撈火鍋”微信公眾號,已經能完成看、吃、玩三大塊內容,例如進行門店查詢、在線預訂座位、在線小游戲等一系列操作。海底撈微信營銷的策略效果無疑是顯著的。微信平臺推出不久,海底撈微信支付總交易量由最初的的6千多筆上升到50多萬;微信支付訂單數由1月份的40筆上升至3月份的3446筆,占支付訂單總比數的60%。此外,在3個月的總銷售額中,微信支付占比達到了17%。而在圖1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雖然海底撈年度營業額占餐飲行業營業額呈現均逐年上升趨勢,但在2014年度的上升速度明顯快于前幾個年度。這也能間接說明海底撈開展了成功的微信營銷。海底撈借助微信打破傳統營銷方式的瓶頸的做法,值得我們去分析、學習、實踐、效仿。
1 海底撈微信營銷的實踐
微信是騰訊公司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多媒體信息通訊軟件。截止到2016年9月,微信日平均登錄用戶達到了7.68億,成為亞洲用戶基數最大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我國作為擁有微信用戶最多的國家,使用微信具有良好的前景,微信營銷也應運而生。
海底撈自注冊微信公眾號后,推出了一系列創意微信營銷活動,經過總結,可分為以下幾類營銷模式策略。
1.1互動營銷
互動營銷強調互動性,通過營銷測試系統及大型個性數據庫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進行精準衡量和分析,實施精準定位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樹立起企業產品和服務在顧客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強化顧客的品牌意識,為企業培養和建立穩定的忠實顧客群。
海底撈在互動營銷方面的實踐以“個人中心”、“在線客服”、“海海游戲平臺”“外賣平臺”為核心選項。一方面,海底撈利用微信平臺向客戶文章、推送菜品的同時,也向客戶征集建議,利用在線客服及時滿足客戶需要。客戶甚至還可以通過微信與服務員互動,客戶產生“定制感”,這些無疑都增加了商家與顧客之間的互動,為企業建立了忠實的客戶群;另一方面,在海底撈微信平臺中內置了游戲功能,消費者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通過玩游戲贏得優惠券,這真正構造了一個閉環的O2O模式,實現了線上向線下的轉化;海底撈更是曾經在等位的消費者中推出“玩游戲贏歡樂卡”活動以排解消費者等位的煩悶。同時,海底撈將微信作為接口,在第三方海海游戲平臺增添了社交功能,打造微信朋友圈外、微信公眾號內的“朋友圈”,顧客可以“我要約會”信息、利用LBS基站定位技術檢測附近的人并與其聊天并互相關注,這也增加了顧客與顧客之間的互動性,利用同類產品消費者的消費共性而搭建互動生態圈,增強海底撈在微信的消費黏性。
1.2內容營銷
內容營銷是指以多種形式的媒體為媒介,創立多種渠道傳遞有價值、有娛樂性的產品或品牌信息,引發顧客參與,并在互動過程中建立和完善品牌的一種營銷策略。
海底撈在微信上推送節日祝福、健康食譜等文章,相對于廣告這種打斷消費者思考或感官體驗來硬性傳遞信息這種媒介,海底撈推送的文章經過了精心編排,從給予消費者答案的角度來向消費者提供信息,引發強烈的情感訴求,從而能夠降低消費者的厭惡感,使信息更易于被消費者主動接受、搜索和傳播。
1.3病毒式營銷
病毒式營銷利用的是用戶口碑傳播的原理,通過用戶的口碑宣傳網絡,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利用快速復制的方式傳向數以千計、數以百萬計的受眾,是一種高效的信息傳播方式。
海底撈病毒式營銷方面經典的實踐有2014年情人節推出的“告白墻”活動。粉絲只要關注海底撈公眾號,在告白頁告白后轉發至朋友圈,即可進行抽獎活動。以營銷信息為“病原體”,潛在消費者為“易感染人群”,通過轉發至朋友圈,信息橫向、縱向不斷擴散,導致受眾數以倍計地增長,最終達到了促進銷售、提高客戶忠誠度、品牌推廣等目的。
2 對傳統餐飲業進行微信營銷的啟示
2.1 打造閉環O2O模式
O2O即Online To Offline,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新媒體時代,單向的O2O已經無法發揮最大的功效,閉環O2O逐漸獲得認可與青睞。與傳統的O2O單向模式不同,閉環O2O的特點在于循環模式。通過線上的營銷、宣傳、推廣,吸引客戶,完成引流工作,將客流引到線下去消費體驗,同時后臺可以通過客戶的操作知道他點了什么菜、偏好是什么,進行客戶資料抓取,識別客戶;通過后臺數據抓取,分析客戶偏好、特點;最后利用構建的CRM會員管理系統,提升客戶體驗,讓客戶產生歸屬感,從而導致客戶更關注商戶,而在此循環到引流過程,如此周而復始,最大程度防止客戶流失。餐飲行業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不僅可以線上查詢、訂餐,也可以線下消費再到線上交流,無疑具有打造閉環O2O的條件和必要性。
2.2微信營銷要始終以客戶為中心
海底撈微信營銷的初衷在于“讓服務與客戶自然相遇”,促進銷售并不是其唯一目的。事實上,當今營銷策略越來越注重以客戶為中心,交易營銷轉為關系營銷也是趨勢所在。餐飲行業作為一個易于培養客戶忠誠度的行業,吸引、發展和維持客戶關系更顯得重要。具體做法有以下幾條:
1)構建CRM會員管理系統。構建會員體系無疑是讓消費者產生歸屬感以及提高顧客忠誠度的最好方法。會員系統可以為每一位顧客打造專屬的數據庫,管理條款自動生成,根據會員的偏好選擇進行相關菜品的推薦,在會員一些重要的節日贈送相關優惠券等等,因時因地提供服務,不僅簡潔易用,而且也可以提高客戶滿意度,使商家最大程度防止營銷損失,防止飛單。
2) 增加在線客服功能。在線客服能夠實現點對點傳遞信息,使客戶產生“定制感”。客戶可以根據關鍵字,語音等獲取所需的及時有效的信息,增加客戶粘性。
3) 構建自己的社交生態圈。海底撈將微信作為借口,通過跟第三方合作,打造了一個朋友圈外、公眾號內的社區,實現了公眾號社交化。這頗具創意的模式值得其他企業效仿。這可以刺激消費者興奮點,使其產生依賴性。
2.3微信營銷要精準化
微信營銷與其他營銷手段一樣,也要確定自己的目標人群,實現精準化。餐飲行業通過精準的營銷定位,可以使微信I銷這種新的營銷方式發揮出更大的效果,更加容易地實現其經營目的。微信關注路徑的特點為企業的營銷定位提供了條件,借助微信,店家通過對潛在客戶的行為特征和個人信息進行研究,借助大數據技術建立客戶興趣模型,從而使更精確的數據庫營銷成為可能。由于具有互動性的特點,微信等社交平臺工具在建立用戶行為模型時表現出了更大的準確性。微信的基本注冊個人信息,微信用戶的關注人群和轉發的話題等相關信息、能有效地推測出該用戶的興趣愛好,從而鎖定人群,有針對性地進行營銷活動。
3 結論
本文通過研究海底撈微信營銷實踐,詳盡分析了其微信營銷策略,將其分為內容營銷、互動營銷以及病毒式營銷,并各引入相應的例子。海底撈作為餐飲行業的領跑者,其營銷策略值得其他店家學習與效仿。
新媒體時代,大數據與信息化的沖刷不可避免,傳統的餐飲行業想要突破營銷瓶頸,就要巧妙借助電子信息化媒介,打造O2O閉環系統,注重互動性,始終以客戶為中心,并且在廣泛獲得客戶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精準化營銷。
微信營銷體系還處在初中期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需要騰訊公司和企業共同努力,深度挖掘市場和用戶需求,逐步完善微信功能化接口以及微信營銷的生態體系,使微信商業化進程要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確保企業和用戶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美] 菲利普.科特勒.營銷革命 3.0 [M].畢崇毅, 譯.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2011.
[2]李光斗.新媒體時代的品牌戰略與營銷創新 [J].南方企業家,2013 (09).
[3]黃鐵鷹. 海底撈, 你學不會[M]. 中信出版社, 2011(23).
[關鍵詞] 家庭霧化;布地奈德;孟魯司特鈉;哮喘預測指數陽性;嬰幼兒喘息
[中圖分類號] R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9(a)-012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therapeutic methods including budesonide as an inhaled corticosteroid (ICS) by family atomization and montelukast sodium (MS) in oral administration on treating infant panting with positive asthma predictive index. Methods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90 patients with asthma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CS group and MS group in random.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as provided during acute asthmatic attack.In remission,family atomization in ICS group was applied.Budesonide suspension was inhaled by compressed atomizer every day and regimen of medication was adjusted every one to three month with dosage decreasing from 1 mg/d to 0.25 mg/d.In MS group,oral administration of MS was adopted and the dosage was 4 mg/d,once per day.The courses of treatment lasted for 6 months.The clinical effect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incidence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clinical remission rate in ICS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MS group,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 Family atomization;Budesonide;Montelukast sodium;Positive asthma predictive index;Infant panting
嬰幼兒喘息是一種異質性疾病,大多在病毒感染或變應原、空氣污染等刺激因素觸發下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家長對吸入糖皮質激素(ICS)不良反應的恐慌心理,促使患兒在急性期治療有所緩解后就停藥,繼而咳嗽喘息癥狀反復發作,成為很多家庭的困擾。據相關文獻報道,>80%的哮喘起始于3歲前[1],而至6歲發生肺功能減退者主要是在哮喘癥狀始于3歲前的兒童中。在臨床中因缺少客觀檢查的金標準及自然史的變異,所以嬰幼兒喘息與哮喘較難鑒別。對有間隙性喘息病史≥4次的3歲以下兒童,哮喘預測指數陽性是以父母哮喘病史和經醫師診斷為特應性皮炎或吸入性致敏的依據作為主要標準,及食物變應原致敏的依據連同外周血EOS增多,排除感冒喘息、經醫師診斷變應性鼻炎作為次要標準,以預測6歲后哮喘疾病的持續[2]。2014版的《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3]中推薦嬰幼兒喘息性疾病哮喘預測指數陽性者應爭取長期霧化吸入治療,療程為個體化(3~12個月不等)。隨著臨床需要長期霧化吸入ICS治療患兒的增多,家庭霧化吸入ICS的治療模式優勢漸現[4],并逐漸得到更多患兒家屬的接受。現將在我院有哮喘傾向的嬰幼兒喘息緩解期應用家庭霧化治療與口服孟魯司特鈉治療兩種情況的療效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兒科門診因反復喘息就診的患兒9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①年齡1~3歲;②哮喘預測指數陽性;③患兒家長愿意建立檔案并接受隨訪;④排除其他疾病如喉炎、反復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異物、支氣管發育不良,嗜酸粒細胞增多性支氣管炎、胃食管反流等引起的氣急喘鳴咳嗽癥狀。90例患兒中
1.2 治療方法
建立病歷檔案,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喘息發作及治療情況,定期隨訪情況。兩組患兒在喘息急性發作時均根據臨床癥狀嚴重分級采取綜合治療包括聯合霧化吸入支氣管舒張藥和ICS、靜脈應用激素和氨茶堿、口服抗組胺藥等。緩解期ICS組選用德國百瑞壓縮式霧化機(INQUANEBplus)吸入布地奈德霧化懸液進行家庭霧化治療(對于首次應用者規范其吸入方法:使用面罩吸入,用完后立即漱口洗臉,盡量在患兒安靜下吸入治療)。布地奈德(商品名:普米克令舒,澳大利亞葛蘭素史克公司,藥品批號LOT317405,規格1 mg/2 ml)劑量為1 mg/d,分2次吸入。每月隨訪1次,逐漸減量至0.25 mg/d,根據臨床控制情況每1~3個月調整一次用藥方案,連續治療6個月。孟魯司特鈉組則單純給予口服孟魯司特顆粒(商品名:順爾寧,杭州默沙東公司,藥品批號J20120038,規格4 mg)4 mg,1次/d,連續6個月,每3個月隨訪1次,必要時電話隨訪。
1.3 觀察指標
觀察6個月內兩組喘息發作次數、無活動受限及日間夜間咳嗽喘息癥狀的天數。
1.4 療效判斷標準
臨床緩解:喘息發作次數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在相同時間內緩解率的比較
ICS組經治療2周后44.4%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1個月后84.4%的患兒緩解。孟魯司特鈉組2周后20.0%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1個月后55.6%的患兒緩解,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兒6個月復況的比較
患兒在隨訪的6個月內,ICS組共復發4例,復發率為8.9%,孟魯司特鈉組復發11例,復發率為24.4%,兩組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2,P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ICS組患兒出現新的發熱、感冒、咳嗽等感染癥狀13例,其中僅4例出現喘息加重趨勢,及時予以聯合支氣管舒張藥和ICS吸入治療后緩解。出現聲嘶3例,未經特殊處理癥狀緩解。未發現口腔真菌感染,骨質疏松等不良反應。孟魯司特鈉組出現新的發熱及感冒咳嗽癥狀22例,其中11例喘息加重趨勢,予以綜合治療后癥狀緩解。
3 討論
喘息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癥狀,1/3的兒童在2歲以前至少有>1次的喘息發作[5]。近年來,其發病率隨著環境的變化呈逐年上升趨勢,有報道稱其首要病因是支氣管哮喘,約占62.12%[6]。2008年《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將
綜上所述,家庭霧化吸入ICS治療哮喘預測指數陽性的嬰幼兒喘息,可顯著改善患兒的咳嗽喘息癥狀至臨床緩解,且減少了喘息發作次數,降低了發作時嚴重程度,最終達到長期臨床控制。整個過程安全性好,患兒和家長的依從性好,值得在兒科臨床中應用。本研究隨訪時間尚短,今后在臨床中可收集更多病例,隨訪更長的時間來證明,較早長期霧化吸入布地奈德的治療較孟魯司特鈉的治療可減少反復喘息患兒發展為成人哮喘的風險以及有改善肺功能損害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45-754.
[2] 向莉,許巍,姚瑤,等.兒童國際共識[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4,29(1):67-79.
[3] 申昆玲,鄧力,李云珠,等.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J].臨床兒科雜志,2014,32(6):504-511.
[4] 殷勇,尚云曉.家庭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在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J].臨床兒科雜志,2014,32(9):898-900.
[5] Bouzas ML,Solé D,Cardoso MR,et al.Wheezing in infants:frequency,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J].J Pediatr,2012,88(4):361-365.
[6] 葉樂平,李昌崇,張海部,等.嬰幼兒反復或持續喘息病因譜分析及診斷程序探討[J].臨床兒科雜志,2009,27(5):449-453.
[7] 魏琳,張玉娥.反復喘息患兒1035例隨訪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4,32(6):532-535.
[8] 周波,李燕,袁曉玲.潮氣呼吸肺功能在反復喘息嬰幼兒中的應用及臨床意義[J].臨床兒科雜志,2014,32(11):1060-1063.
[9] Stein RT,Martinez FD.Ashma phenotypes in childhood:lessons from an epidemiological approach[J].Paediatr Respir Rev,2004,5(2):155-161.
[10] Woolcock A,Lundback B,Ringdal N,et parison of addition of salmeterol to inhaled steroids with doubling of the dose of inhaled steroid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53(5):1481-1488.
[11] 鮑一笑.嬰幼兒喘息診治進展[J].臨床兒科雜志,2008, 26(1):1-4.
[12] Bhatt JM,Smyth AR.The management of pre-school whe-eze[J].Paediatr Respir Rev,2011,12(1):70-77.
[13] Alangari AA.Corticoster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sthma[J].Ann Thorac Med,2014,9(4):187-192.
[14] 李克泉,薛見珍,于式翠,等.不同方式吸入布地奈德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醫生,2010,36(7):523-524.
[15] Szefler SJ,Carlsson LG,Uryniak T,et al.Budesonide inhalation suspension versus montelukast in children aged 2 to 4 years with mild persistent asthma[J].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2013,1(1):58-64.
[關鍵詞] 穿刺方法;橈動脈采血;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7-012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methods of blood through the radial artery puncture, discuss the best methods of clinical arterial puncture blood sampling. Method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used needle bevel angle of 30 to 45 degrees and a 90-degree angle into the needle. The puncture success rate, pain and subcutaneous congestion occurrenc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only one punctu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χ2=7.961, P=0.005); Incidence of pain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χ2=9.56, P=0.023); Subcutaneous congestion situa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χ2=4.356, P=0.037); The rate of hematoma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χ2=4.237, P=0.04). Conclusion Vertical needle method damages tissue less,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arterial puncture blood, relieve pain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ubcutaneous congestion.
[Key words] Puncture methods; Radial artery blood; Application effect
動脈血氣分析在臨床上常用于判斷機體是否存在酸堿失衡、缺氧程度及乳酸和電解質指標,是呼吸科判斷患者病情危重的重要指標[1],動脈穿刺采血也是呼吸科常見的專科操作之一。臨床上多采用股動脈、橈動脈、肱動脈等部位進行采血。股動脈雖然穿刺成功率高,但是存在不易消毒、冬天脫衣褲不便、呼吸困難時難于采血等弊端[2];而橈動脈位置表淺、易于消毒、患者暴露少、易于操作、采血后易于壓迫、便于觀察止血效果,是目前我院首選的采血部位,但是部分患者反映穿刺時疼痛感明顯。所以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是呼吸科護士需要探討的問題。傳統的操作規程中,通常采用中指和食指定位、采血針30°~45°角斜面進針的方法進行動脈穿刺。我院呼吸科采用單指固定血管,采血針90°角進針的方法進行動脈穿刺,在穿刺成功率、患者疼痛感及皮下淤血發生率方面與傳統采血方法進行比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患者98例,其中男50例、女48例,年齡45~70歲。納入標準:神志清楚,能正確進行疼痛評分;Allen試驗陰性。排除標準:神志不清,不能正確進行疼痛評分;Allen試驗陽性;穿刺處皮膚有破損、皮下淤血者。將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操作者為我科3名專科工作5年以上的護師,研究前均經過操作方法的培訓。
1.2所用材料
使用BD公司生產的安全性動脈采血針進行穿刺,該血氣針有噴霧態鈣平衡肝素鋰和先進的孔石裝置,事先預設采血量,刺破血管后空氣自動排空,血液回抽。當血液液面上升到預設血量時,活塞孔與血液接觸,自動膨脹封閉使血液與空氣完全隔絕[3]。穿刺結束后無需刺入橡皮塞,單手將針頭置于安全卡槽內,扭轉去除卡槽和針頭,注射器處螺旋擰上安全座帽,置采血管與兩手掌之間,輕輕轉動數次,混勻抗凝劑。整個采血過程無空氣進入,保證了標本數值的準確性,并可以有效地防止針刺傷的發生。
1.3方法
對照組采用食指和中指固定血管,30°~45°角斜面穿刺進針,觀察組采用食指固定血管,90°角垂直進針,比較兩組穿刺成功率、患者疼痛感及皮下淤血發生率。操作方法:操作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制度和三查七對原則,患者取平臥位,腕部伸直、放松,掌心朝上。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觸摸橈動脈搏動最明顯處,右手持預先設定好血量的空針30°~45°角刺入橈動脈,穿刺成功后血液自行流入采血針內,完成所需采血量后,迅速拔出針頭,用兩根無菌棉簽并排壓迫穿刺部位10~15 min,對于有出血傾向、凝血機制不良的患者延長壓迫時間。規范、正確處理好采血針,標本貼好標簽及時送檢。觀察組穿刺前,操作者取合適站立位置,穿刺右側橈動脈時,患者外展右臂,手心朝上,操作者站于右臂外側。穿刺左側橈動脈時,護士站于患者外展左臂的內側,采用一指一按一提的方法,即操作者的左手食指觸及橈動脈搏動最強點后,再向近心端滑動2~3 cm即在掌橫紋上方5~6 cm,用力向下按壓,再輕輕向上抬起,將橈動脈固定于食指。操作者右手小魚際按壓于患者穿刺手掌的大魚際,以便于固定。進針時,采血針針頭斜面要朝向心臟方向(血流方向),90°角刺入動脈進行穿刺,采血后的按壓方法和時間、采血針處理方法與對照組相同。
1.4疼痛評分
采用國際通用的數字分級法(NRS)進行評估。0~10分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4]。0:無痛;1~3:輕度疼痛;4~6:中度疼痛;7~9:重度疼痛;10:劇痛。每次操作后操作者拿著疼痛評分卡,直接詢問患者,對剛剛穿刺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分(選擇一個能代表自身疼痛的數字),并做好記錄。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穿刺成功率及淤血情況比較
觀察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χ2=7.961,P=0.005),觀察組皮下淤血發生率、血腫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3討論
橈動脈穿刺術是臨床護理中較為常見的操作,也是難度較高的護理技術,由于其位置明顯、便于按壓、受到環境和患者姿勢的影響較小等特征,易于臨床采血,是留取動脈血的重要方式。但由于不同的采血穿刺方式對患者的影響不同,臨床護理中均在積極地探討不同穿刺方式對患者的影響,研究中重點關注穿刺的成功率、患者疼痛感覺、血腫發生情況等因素[5-8]。
橈動脈是目前臨床常用的動脈采血部位,通常可在橈骨莖突的內上方觸及其搏動,但橈動脈細小,且外側伴有橈神經淺支,如果定位不準,反復穿刺易引起動脈痙攣,造成采血困難或誤穿刺橈靜脈,所以橈動脈穿刺定位至關重要[9]。既往采用中指、食指觸摸橈動脈,給穿刺不確定的感覺,有時候可以感到某一片皮膚都在波動,很難確定其具置。選擇動脈搏動最強點進針,此處皮下組織少,動脈易滑行,刺入骨膜后痛感明顯,所以對照組采用傳統斜面進針的方法穿刺成功率低且增加了疼痛感。而觀察組采用單食指一按一提的定位法,只觸摸到一個搏動點,穿刺點易感知,加上一提一按的按壓力度,可使穿刺動脈得到有效的固定,還可以防止動脈痙攣。穿刺點選擇在最強搏動點向近心端滑動2~3 cm,即掌橫紋上方5~6 cm,此處橈動脈位置較深,有肌肉包裹,動脈更不易滑動,減少了誤入骨膜神經的可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并減少了疼痛感[4]。
各種傷害刺激作用于機體達到一定程度時,受損部位的組織可釋放某些致痛物質,引起疼痛。疼痛的程度取決于刺激的程度、速率、時間及作用點的面積[10]。采用垂直進針法進行橈動脈穿刺時,針頭與皮膚接觸面積相對于斜面進針時接觸面積小,組織損傷程度和強度小,致痛物質釋放少,痛覺沖動小,故疼痛較輕[11]。另外,垂直進針直接進入皮下及血管,較斜面進針的行程短,對皮下神經纖維的刺激少,縮減了傷害性刺激的速度和時間,也減輕了疼痛[12]。
由于不易定位,對照組采用傳統斜面進針的方法在穿刺中易反復多次試探穿刺,成功率低,反復進針退針容易損傷血管,造成皮下淤血的發生。而垂直進針穿刺成功率高,損傷小,皮下淤血發生少。而且垂直進針處皮下和血管為同一位置,拔針后能準確按壓穿刺部位,不易發生淤血或淤斑。
正確的采血姿勢和對穿刺成功至關重要,患者被穿刺側手臂要妥善擺放,不要將手腕懸空。操作者站在穿刺手臂的同側,以保證針頭斜面朝向心臟方向,即逆向動脈血流方向,使血液采集更加順暢。另外,自我情緒控制能力差,將不良情緒帶入工作,易造成情緒波動,會影響穿刺成功率[13],所以,操作者要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浮躁,仔細觸摸并感覺動脈搏動,必要時可閉目數秒,感覺血流搏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綜上,單指固定血管垂直進針的穿刺方法可大大提高橈動脈穿刺成功率,減少患者的疼痛感,降低皮下淤血的發生率,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節約工作時間,值得臨床推廣,但實際操作中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對于血液循環差、休克的患者,應盡量避免橈動脈穿刺。
[參考文獻]
[1] 王建蕓. 垂直快速進針法在橈動脈采血中的應用[J]. 齊魯醫學雜志,2010,25(2):167-168.
[2] 蔣美琴,于靜芳. 不同手法行橈動脈采血的效果比較[J]. 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53-55.
[3] 潘海燕,顏波兒. 一指垂直采血法在橈動脈血氣分析標本采集中的應用[J]. 護理學報,2013,20(3B):47-48.
[4] 陳陵,徐明明,陳燕. 改良式動脈采血方法在增加穿刺成功率并減少病人疼痛中的臨床應用[J]. 齊齊哈爾學院學報,2010,10(31):1659-1660.
[5] 宋愛梅,劉璇,葛永春. 兩種穿刺方法在橈動脈采血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 全科護理,2013,11(6):1650-1651.
[6] 謝稚梅,葉麗華. 兩種橈動脈穿刺法在新生兒采血中的應用效果[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J]. 2012,18(3):261-263.
[7] 羅和國,張明生,肖春蓮,等. 穿刺處外用正紅花油對橈動脈穿刺成功的影響[J]. 中華麻醉學雜志,2010,1:108-109.
[8] 金利萍,戈道永,許茂蓮. 足背動脈穿刺法在新生兒采血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2010,45(2):172-173.
[9] 劉小群,李靜. 兩種動脈采血方法在NICU中的應用與分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2):1658-1659.
[10] 趙君. 不同方式橈動脈采血對病人疼痛的影響[J]. 中國護理研究,2010,24(9C):2505-2506.
[11] 譚桂生. 疼痛診斷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4-5.
[12] 李玉珍. 改變進針角度減輕病人疼痛的效果觀察[J]. 當代護士,2008,(4):58.
[關鍵詞] 卡通片;獎勵;學齡前兒童;靜脈穿刺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1(a)-0195-03
靜脈穿刺是治療兒童疾病最基本、最常見的創傷性護理操作技術[1]。由于學齡前兒童對打針非常敏感,反應格外強烈,在穿刺前易產生緊張、恐懼心理,導致穿刺困難,直接影響了穿刺成功率,而且也增加了患兒因穿刺引起的疼痛[2-4]。為提高小兒靜脈穿刺成功率及在穿刺過程中的配合度,我科于2015年4~7月在學齡前兒童靜脈穿刺全過程中采用觀看卡通片聯合獎勵的方法,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7月我院收治的需靜脈輸液的學齡前患兒100例,男60例,女4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5.4±1.7)歲;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7±2.1)歲。兩組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操作規程實施靜脈輸液的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觀看卡通片聯合獎勵方法,具體操作方法如下:輸液前護士面帶微笑,熱情地稱呼患兒的愛稱或乳名,輕撫患兒,拉患兒的手,從患兒衣著整潔、語言文明、有禮貌等方面對其進行夸獎,引起患兒的共鳴,使患兒對護士產生信任感。如“貝貝,你今天扎個小辮子好漂亮!嘴巴那么甜,真有禮貌!”“龍龍,你的超人好有型,好勇敢喲,你是不是也很勇敢呢?”詢問患兒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有沒有獎勵小星星、小紅花等,告知打針表現好的話可以獎勵比幼兒園更多的卡通貼紙,然后讓患兒觀看喜歡的卡通片轉移其注意力。靜脈穿刺后再次及時對患兒進行口頭表揚和物質鼓勵,如“你真是個勇敢的好孩子”“你是最棒的”等,然后將事先準備好的卡通貼紙獎勵給患兒,兌現承諾,肯定其勇敢的行為表現,以減輕其疼痛,增強其自信心。最后向患兒及其家長交待靜脈輸液的注意事項。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靜脈穿刺過程中的配合程度,可分為3個等級[5-6]。主動配合:患兒表情無異常,能主動配合操作,身體基本放松,無哭鬧及反抗;被動配合:患兒表情不愉快,動作緩慢,故意拖延操作時間,但經反復鼓勵講解可進行穿刺;不配合:患兒哭鬧不止,肢體扭動反抗,鼓勵講解均無效,需強制執行穿刺。同時,比較兩組患兒家長的滿意度以及對護理的投訴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靜脈穿刺過程配合度的比較
觀察組主動配合的患兒比例為88.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0%;觀察組不配合的患兒比率為8.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76.0%,故觀察組患兒靜脈穿刺時的配合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家長滿意度及護理投訴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兒家長的滿意度為100.0%,且無護理投訴發生,故觀察組患兒家長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χ2=22.85,P
3 討論
3歲以上的兒童已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及合作能力[7],根據患兒的心理行為特點,采取表揚、獎勵等方式,同時建立適合患兒心理的環境,可促使其采取積極態度和正配合輸液治療[8-9]。適時的獎勵對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兒依從性、縮短護理操作時間、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有44例患兒主動配合輸液,而對照組僅有2例,說明觀察組患兒靜脈穿刺時配合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兒童;支氣管哮喘;霧化吸入;氧氣驅動;空氣壓縮泵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1-0143-01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以嗜酸細胞,肥大細胞為主的氣道變應原性慢性炎癥性疾病。臨床以反復發作性喘息,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為特點。由于霧化吸入可將藥物直接作用于支氣管的病變部位,不僅可以稀釋痰液,消除炎癥,解除支氣管痙攣并改善氣道,還具有用藥量少,起效快,副作用小的特點。隨著霧化機種類的增多,霧化吸入的方法也越來越多,其各自優點也所不同,選擇不同的霧化方法對治療有不同的影響。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分別采用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與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120例兒童支氣管哮喘的患兒,并進行療效比較及針對性的護理,效果滿意,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選擇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支氣管哮喘患兒120例,所有患兒均符合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1〕 。(哮喘診斷標準同2008年兒童哮喘防治指南)。納入標準:①年齡4-10歲;②確診為兒童哮喘(參照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2008修訂);③處于發作急性期(輕-中度發作),肺部能聞及哮鳴音。將其隨機分成三組,每組40例。對照組未予霧化吸入;治療A組采用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和普米克令舒混合液;治療B組采用氧氣驅動霧化吸入相同藥物。三組患兒年齡、性別、病程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三組均予常規抗感染,止咳 ,解痙,激素支持治療等,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均同時給予布地奈德混懸(普米克令舒 ,澳大利亞阿斯利康公司1mg/2ml)〔2〕 ,每次2ml及硫酸沙丁胺醇(萬托林,英國葛蘭素公司),霧化吸入,2次d,每次10-15min,直至藥物停止噴出,患兒肺部哮鳴音消失后停止霧化吸入。治療A組采用空氣壓縮泵霧化藥物(德國百瑞有限公司),治療B組采用氧氣驅動霧化裝置+面罩給藥,氧流量5-6Lmin.
1.3 護理
1.3.1 治療前護理:①保持空氣清新,維持室溫18-22℃.②清潔消毒設備。③向患兒家屬介紹霧化吸入原理,注意事項,向患兒演示霧化吸入的使用方法。④做好患兒的心理 護理,消除緊張、恐懼心理,穩定情緒。⑤如有痰液堵塞,應先吸痰。
1.3.2 準確配制霧化液,使用與生理濃度相似的生理鹽水作為基礎液體以減少霧化異味和刺激。
1.3.3 治療中護理:①取坐位或半臥位,開始吸入把出霧量調小,待小兒適應1-2min后在慢慢調大,嗆咳應協助拍背。②各管道避免扭曲,連接處緊密,防止漏氣,確保藥物進入呼吸道。③霧化吸入過程中密切觀察SPO2,呼吸,脈搏血壓,肺部聽診哮鳴音變化。④不適應難以吸入的患兒不能強迫患兒,可以采用間歇吸入法。⑤高流量氧濃度,監測SPO2防氧中毒。⑥霧化吸入過程中避免將霧化液噴入眼睛。
1.3.4 平衡患兒營養,予以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清淡的飲食,少量多次飲水。
1.3.5 霧化后用溫開水為患兒漱口,擦干口鼻部的藥液。及時清潔消霧化裝置。霧化吸入后多拍背,促進分泌物的排出。
1.3.6 對不同病種的患兒應分室安置,避免交叉感染。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2.2 三組病例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3 結果
支氣管哮喘目前國內外指南的治療主要推薦是糖皮質激素吸入療法。更多的專家學者則主張支氣管擴張劑。β受體激動劑及H2受體拮抗劑聯合糖皮質激素,合并感染者聯用抗生素治療。目前,吸入療法在國外已成為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首選方法,也是治療哮喘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是以壓縮空氣的高速氣流為動力,將藥液霧化成微小顆粒(霧滴分子52% 在5?m以下,平均4.8?m),患不需用力,藥物微粒即可達到呼吸道和肺部,霧粒小,霧流柔和,對呼吸道刺激輕微。
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是以氧氣為動力,通過高速氧氣氣流通過毛細管時產生負壓,將藥液由接觸小管吸出,再被高速氧氣流通過撞擊成細小霧滴(霧滴直徑為2-4?m),形成藥霧噴出,進入呼吸道及毛細支氣管和肺泡〔3〕,能迅速有效地擴張支氣管,緩解支氣管痙攣,從而達到解痙、平喘、消炎、痰治療目的。同時可進行吸氧,既有利于改善缺氧癥狀,防止低氧血癥,又有利于周圍組織特別是呼吸肌供氧,改善缺氧性肺血管收縮,解除肺A高壓。本文采用空氣壓縮泵和氧氣驅動兩種霧化吸入方法吸入相同藥物治療支氣管哮喘,能促進癥狀緩解,縮短病程。但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效果相對優于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
支氣管哮喘是一個長期、持續、規范的治療過程。“防治”觀念越來越被重視,在難以徹底治療的情況下,護理,特別是家庭護理非常重要,具體措施如下幾點:①對患兒及其家長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講解引起支氣管哮喘的危險因素,使患兒及其家長對哮喘及其治療有正確的認識,對病情進行自我監測。②遵醫囑正確、合理、規范、安全的用藥。③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④保持居住室內空氣新鮮、流通。⑤避免刺激性氣味,避免接觸過敏原。⑥飲食要清淡,多進食水果,蔬菜含維生素的食物〔4〕。 ⑦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⑧在季節變換時要注意加減衣物,避免受涼感冒。⑨鼓勵患兒進行適量的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5〕 。
本研究得出,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廣應用。在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的同時,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可以有效控制支氣管哮喘患兒的癥狀,改善肺部體征,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1),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45-753.
[2] 溫博賢,博利康尼及普米克令舒霧化吸入治療哮喘性療效觀察[J],廣州醫藥,2006,37(7):26-27.
[3] 艾美蓮,花響嶺,胡新和,氧驅動霧化吸入與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比較[j],當代醫學,2009,15(33):17.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手段;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效果
高效課堂在我校已實施了很多年,在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兼顧使用和借鑒的同時,我們更加強了對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重視,大大提高了電子白板的使用效率。許多過去在教學過程中無法辦到的事情都變成了現實,并且真實生動,使學生身臨其境,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使大多數老師從原來的“干講”的困境中擺脫出來,使自己的課堂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學生對很多沒見過的或特別抽象的知識易于接受,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借助各種多媒體教學手段,一些在上課過程中無法自己完成的經典閱讀、微觀實驗,涉及的高科技知識、歷史知識等通過視頻或動畫模擬得以實現,這些都是傳統粉筆、黑板和老師的講授等方法無法實現的。
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一些問題也日漸暴露出來,一部分教師剛開始很認真,時間長了便產生了一定的惰性,他們從學校推薦的網站上直接下載現成的教案或幻燈片,一點都不修改直接放到課堂上使用,黑板上一個字也不寫,一味地把一節課的知識用幻燈片一張一張展示出來,學生在四十五分鐘之內連一點思考的時間也沒有,幻燈片所顯示的內容拖沓冗長,沒有重點和難點,而且做得很花哨,不給學生思考的機會,致使課堂的教學模式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師生的互動方式和教學內容的多少并無大的改進。教師、學生之間失去了互動性,難以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還有一部分教師把自己能做的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直接用下載的視頻或圖片代替,學生一節課的時間只花在看視頻或圖片上,使學生失去了自己動手做實驗的機會,這樣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扼殺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實際上現在的很多學校都基本具備做演示實驗的能力,應盡可能給學生提供一些機會,讓他們親自動手,哪怕自制的簡易教具也可以完成對實驗課所要求的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少數教師下載的劣質課件放到課堂上直接使用,自己在課前沒有仔細研磨,幻燈片上的內容甚至出現錯誤,有時連錯字也比較多,學生在觀看時出現感嘆聲,使上課的老師也顯得很尷尬,這樣的課怎么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呢?
究其原因,是有些老師對多媒體教學存在著一些誤解,認為多媒體教學方法是目前最優的教學方法,片面放棄其他的教學方法,平時不去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徹底地否定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單一,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造成學習成績下滑。相反,有的教師仍然排斥多媒體教學,認為用起白板來不順手,仍然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忽略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老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唱獨角戲,學生匆匆忙忙地邊聽邊記筆記,老師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機會,一節課上完后老師也累,學生也累,但效果卻不明顯,這樣的課怎么能做到高效呢?
處理好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關系,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擇機而用,如果一節課的信息量大,其中涉及的很多知識無法用實物展示或實例說明,這時可在網絡上精挑細選一些好的高清視頻或圖片展示給學生,幻燈片的制作一定要簡潔明了,能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就可以了,重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通過這種“和諧”的關系解決問題。但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每一節課都選擇用多媒體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也是長期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它仍然有許多多媒體教學無法替代的優點,比如,黑板就是很好的一個媒體,一些重要知識點和難點邊寫邊講解,這樣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的老師寫的板書非常整潔和漂亮,字體也很好看,真正對學生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無論是多媒體教學手段,還是傳統教學媒體,都不是最重要的教學途徑,而真正上好一節課,需要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有時甚至還有手勢或眼神的交流,那些抑揚頓挫的優美語言、和藹可親的發問,包括幽默的發問或回答,都成為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它克服了人機之間交流的缺點,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能使學生更輕松、更愉快地接受知識,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總之,如何真正將先進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方法有機結合,使多媒體教學更好地成為傳播知識的有效途徑,更好地服務于廣大教師的教學工作,同時滲入我們長期總結的并不能拋棄的優秀傳統教學方法,仍然需要長期的逐步漸進的過程,只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合理把握不同教學手段之間的關系,認認真真研習好每一節課,應對每一種教學手段或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使其更好地發揮在教學中的作用,更有效地服務于教學,這樣才能真正體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