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企業資金的來源范文

時間:2024-02-05 15:29:08

序論:在您撰寫企業資金的來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企業資金的來源

第1篇

一、投資資金來源多元化的正負效應分析

(一)正效應分析

一是分散了銀行的信貸風險。企業融資的多元化發展,減少了銀行的承貸壓力,降低了信貸資金高度集中的風險,從而降低了金融機構的風險。

二是提高了資金的配置效率。一是新的融資方式的資金使用效率較高。比如在資金緊張時,民間票據貼現使資金流轉加快,減少了企業資金占用。二是不同的融資工具之間可以功能互補,有利于優化社會資金的配置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如民間融資、票據融資、區域外融資等方式具有信息靈、速度快、手續簡便的優勢,彌補了當地金融機構靈活性不足的缺憾。三是緩解了企業融資緊張的狀況。企業通過多種渠道、不同方式的融資解決了企業過度依賴銀行的狀況,切實緩解了中小企業資金緊張的實際情況。既能達到企業產品升級換代的目的,又能達到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的要求,為企業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四是改善了金融生態環境。相對于銀行貸款,其他方式的融資更注重企業的長遠信用度,對企業的信用有更高的要求,使缺乏誠信的企業很難在市場上獲得融資,促使企業按市場規則辦事,增強誠信意識,從而改善全社會的信用和投資環境。

(二)負效應分析

其一對宏觀政策傳導的可控性差。一是金融調控對部分融資方式缺乏有效調控手段。如招商引資和民間借貸比較隱蔽,屬于宏觀調控的盲點;二是由于民間融資、招商引資的逐利性較強,相當一部分投向了國家宏觀調控限制的行業,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宏觀調控的力度,成為受控行業投資反彈的重要原因。其二,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預測性差。一是企業通過民間融資、區外融資和“集資”得到的資金,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隱蔽性,銀行難以了解企業真實的資金來源運用情況,增加了銀行對企業監督的難度,使銀行難以真正掌握信貸資金的使用情況 ;二是由于集資、企業相互拖欠和民間融資等融資方式缺乏完善的管理規范,容易形成亂集資、三角債和高利貸等問題,這樣會直接或間接地形成社會性金融風險,進而影響區域金融穩定,為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二、政策建議

(一)鼓勵企業發展內源性融資

(二)改善融資環境,拓寬融資渠道

一是政府部門要通過完善法規、健全中介組織、規范交易規則,加強規范和管理,發揮各種融資渠道特有的優勢,建立起結構更為合理有效的投融資體系,減輕銀行的承貸壓力。二是要嘗試發展民營金融機構,扶持、引導和規范民間借貸,使之機構式存在、合規化經營、公平性競爭。同時,擴大票據融資市場規模,大力支持中小企業進行票據融資;三是建立有效的信用擔保體系,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便利。

(三)建立健全監測制度,加強宏觀調控職能

一是人民銀行通過全國統一的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和中央銀行大額支付結算系統,及時監測融資的行業、企業變化及其流量、流向、利率、期限等內容,監測關聯企業的區內外的貸款情況。二是在完善各類監測制度的基礎上,對企業內部的集資和社會上融資建立申報登記制度,由金融管理部門進行統計,加強對社會資金流向、流量等信息的分析研究,及時有效地發揮貨幣信貸政策的宏觀調控與引導職能。

第2篇

關鍵詞:長期資金來源;資金成本;加權平均資金成本;負債規模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6-000-02

一、文獻綜述

對于企業資金成本與負債規模的關系的研究,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學者提出過。湯衛國(1994)提出經濟體制改革后,企業的籌資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各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決定了企業的投資決策,企業負債經營也被普遍適用,因此企業需要選擇資金成本較低的方案適當增加負債,在合理范圍內負債經營。高世清(1998)通過各項資金成本、綜合資金成本率和財務杠桿系數的分析,提出企業要找到負債規模與總資產的比例、投資收益率以及資金成本之間最適合的程度。王建成(2002)通過對日、美、德三國企業負債規模的分析比較,認為我國企業的負債規模相對適中,但仍存在著潛在的財務危機。黃當玲(2016)通過DEA 模型的實證分析,得出負債規模越大的企業,融資效率越低;融資成本越高的企業,融資效率越低的結論。因此建議企業改善企業資產結構,減少負債規模與融資成本。周文琳(2016)從投融資關系出發,實證研究了不同負債的來源對企業投資規模的影響,結果發現:商業信用與企業投資規模呈負相關關系,對約束企業過度擴張投資規模有治理作用;而銀行借款和公司債券與企業投資規模均呈現顯著正相關關系,不能發揮約束企業過度投資的治理作用。

基于現有的研究基礎,可對于以發現對資金成本與負債規模的關系的研究比較少,本文以萬達信息企業為例,通過對該企業近幾年的負債來源、負債規模的數據,計算它的資金成本,探討企業的資金成本與負債規模的關系。

二、資金與資金成本

在資金來源里,有短期資金來源,也有長期資金來源。通常,我們把長期資金來源稱為資本,因此在計算資金成本時,主要是對長期資金來源的資金成本的計算,暫不考慮短期資金。長期資金來源主要包括長期借款、債券、普通股三方面。資金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資金而需要支付的手續費等籌資費用。企業獲取資金的方式不同,導致資金應承擔的籌資費用就不一樣,應承擔的資金成本也就不一樣,比如,借款應負擔的利息支出、發行債券應支付的發行費用、給股東分派的現金股利等都是資金成本,因此資金成本的控制顯得尤為重要。資金成本又分為個別資金成本、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和邊際資金成本。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的計算包括各項長期債務,因此更能夠適用于企業籌措新資金。

(一)長期借款

長期借款是企業籌資時最容易想到的方案。但申請長期借款時,銀行會考慮風險因素,一般不愿進行巨額的長期貸款,在企業財務狀況不好時,銀行甚至不愿意借款。借款的資金成本計算公式為:K借款=,其中,T代表所得稅稅率。在不考慮籌資費用的情況下,該公式可以簡化為K借款=利率x(1-T)。

(二)公司債券

通過發行債券籌資,債券持有者只收取利息,如果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可以增加股東財富和公司價值,但在公司財務狀況不好時,還本付息將會是對企業財務的巨大壓力與挑戰,甚至會導致企業破產。發行公司債與申請銀行貸款相比較,發行公司債券有利于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企業的無效投資。進一步研究還發現,對處于不同發展時期的企業,發行公司債能夠有效改善成長期和衰退期企業的投資效率。債券的資金成本計算公式為:K借款=,其中,T代表所得稅稅率,f代表籌資費率。在不考慮籌資費用的情況下,該公式可以簡化為K借款=利率x(1-T)。

(三)普通股

通過發行普通股票籌資是相對比較安全的方式,普通股是企業資本中最穩定的資金來源,只有在企業清算時才償還。但是以普通股籌資就意味著有新的股東會加入,這可能會分散公司的控制權,改變以前公司的股東格局。新股東分享公司未發行新股前積累的盈余,會降低普通股的凈收益,從而可能引起股價的下跌。我國目前主要的籌資方式是銀行借款,公司債券相對來說比重較小。普通股的資金成本計算公式為:

K普通股=。

三、舉例分析

普通股資金成本的計算模型有很多種,在本文中通過分析萬達信息企業每年的股利分配政策,可以做出下表: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公司前五年的股利分配政策均為每股派發3元,所以可以假設是一個固定股利政策。因此在計算股票的普通股資金成本時,采用固定股利的模型來計算,即K普通股=。

(一)計算資金成本

下面,對萬達信息企業每年的長期資金來源進行年度內的分析。

2011年萬達信息企業沒有向銀行借款,也沒有發行公司債券,普通股占長期資金來源的全部。

通過普通股資金成本公式計算得K普通股==0.1071

計算得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為Kw=100%x0.1071=0.1071

2012年企業向銀行借款2,860,474.2元,占長期資金來源0.23%。普通股有1,229,449,435.72,仍占長期資金來源絕大部分比重。

通過借款資金成本公式計算得K借款=6.27%x(1-25%)=0.047025

通過普通股資金成本公式計算得K普通股==0.1071

計算得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為Kw=0.23%x0.047025+99.77%x0.1071=0.107

2013年既有長期借款又有債券和普通股,這一年企業的籌資方式多樣。

通過借款資金成本公式計算得K借款=6.27%x(1-25%)=0.047025

通過債券資金成本公式計算得K債券=4.83%x(1-25%)=0.036225

通過普通股資金成本公式計算得K普通股==0.1071

計算得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為Kw=0.4%x0.047025+12.4%x0.036225+87.2%x0.1071=0.098

2014年長期借款到期,企業沒有發行債券,普通股占長期資金來源100%。

通過普通股資金成本公式計算得K普通股==0.1071

計算得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為Kw=100%x0.1071=0.1071

2015年企業有長期借款102500000元,是近幾年中借款數額最大的一年。

通過借款資金成本公式計算得K債券=6.27%x(1-25%)=0.047025

通過普通股資金成本公式計算得K普通股==0.0622

計算得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為Kw=5.04%x0.047025+94.96%x0.0622=0.0614

(二)長期資金來源比重與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的關系

通過以上5年負債數據的分析,可以發現這三項資金來源中,債券的資金成本是三者中最低的,其次是長期借款,普通股的資金成本最大。普通股的金額在逐年增加,但其占總資產比重從2011年的83%下降到了2015年的38.06%,這是因為企業總資產在增加。各項負債占長期資金來源的比重不確定,是因為企業每年的長期資金來源不確定,比如在2011年和2014年企業沒有向銀行申請長期借款,也沒有發行公司債券,只有普通股,而2013年企業正好與2011年和2014年相反,企業向銀行借了為期2年的長期借款,也發行了企業債券,因此在長期資金來源中有長期借款、負債和普通股。企業需要哪些負債是由企業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決定的。由于加權平均資金成本Kw= 普通股占長期資金來源的百分比xK普通股+債券占長期資金來源的百分比xK債券+長期借款占長期資金來源的百分比xK借款。因此在2011年和2014年沒有長期借款和負債的情況下,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就等于普通股的資金成本。2015年長期借款的數額、比重都達到近幾年的最大值,這說明銀行對公司的償還能力評定等級良好,認為企業有能力還本付息,這同時也說明了企業的發展前景良好。綜合以上5年,可以發現普通股占長期資金來源比重越大,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就越大。長期借款占長期資金來源比重越大,加權平均資金成本越小。

(三)負債規模與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的關系

通過對2011年到2015年5年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萬達信息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逐年升高,這表明萬達信息企業從2011年到2015年,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資產的增加,負債比率也在逐年增加。長期資金來源中普通股比重最大,長期借款和負債每年均不一致。普通股逐年增加,長期資金來源總額也在逐年增加。這表明企業發展良好之后有了更多的負債來源,銀行也更放心把資金借給企業。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作為專業的貸款金融機構,銀行通常會事前考慮各項潛在風險,對申請單位進行嚴格的審核,包括申請企業的財務經營狀況、信用級別以及發展預期等,以便防范風險。郭成亮(2014)年提出長期負債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中都與投資呈現正比,即能激勵投資的觀點,本文中提到的長期資金來源總額逐年增加,尤其在2015年萬達信息企業的長期借款達到有史以來最大值,更是說明了這一點。但在2015年資產負債率達到了61.02%,我們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在50%到70%是正常水平,雖然不是特別高,但是公司管理層應該開始提高警惕,防范財務風險的發生。該企業的負債總額在逐年增加,但負債內的每一項長期資金來源的資金成本不同,加權平均資金成本也不同。負債規模擴大,加權平均資金成本也會增大。

四、總結

本文在現有研究結果的基礎上,以萬達信息企業為例,研究了企業的資金成本與負債規模的關系,結合上述計算結果,發現該企業資產負債率逐年增加,說明企業負債規模逐年擴大。普通股占長期資金來源絕大部分比重,而長期借款和債券很多年份并沒有涉及。企業應當增加籌資方式,多元化籌資。企業除了可以利用債券、長期借款、普通股等方式籌得資金外,還可以通過利用留存收益、融資租賃等方式來籌集資金。負債規模擴大,加權平均資金成本也會增大。在企業日常管理中可以通過對各類資金成本的計算,加強資金成本管理,考察企業對資金的利用情況,全方面考量資金成本和可行性,選擇更適合的方案進行籌資,盡可能減少企業運營的成本,正確進行負債經營。

參考文獻:

[1]湯衛國.試談企業資金成本與負債規模[J].工業會計.1994,(09).

[2]高世清.淺談企業的資金成本與負債規模的關系[J].黑龍江財會,1998(6).

[3]王建成.我國企業負債規模及其比較分析[J].陜西經貿學院學報2002,(2).

[4]劉志勇. 中國上市公司負債規模與經營業績關系的實證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4,(10)

[5]郭成亮.負債期限結構與企業投資規模關系的實證研究[J].西南大學報,2014.

[6]黃春滾,盧永紅.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我國企業資金成本研究[J],2015.

第3篇

一、江蘇省中小企業資金來源現狀

(一)基于地域視角 具體如下:

(1)總體情況。在接受調查的204家江蘇省中小企業中,有137家企業認為目前資金狀況一般,占全部調查對象的67.16%;有34家企業認為目前資金寬裕,占全部調查對象的16.18%;有33家企業認為目前資金緊張,占全部調查對象的16.67%。總的來說,有超過八成的中小企業目前的資金狀況處于和好于一般狀態,說明江蘇各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總體呈現良好健康態勢。

(2)蘇南。在接受調查的98家蘇南中小企業中,有64家企業目前資金狀況一般,占蘇南地區全部調查對象的65.30%,此外各有17家企業資金處于緊張和寬裕的狀態,均占蘇南地區全部調查對象的17.35%。可見,蘇南大部分中小企業資金狀況良好,能夠跟得上企業和市場的發展腳步。

(3)蘇中。接受問卷調查的蘇中地區中小企業共有50家,有33家中小企業目前資金狀況處在一般狀態,占蘇中地區全部調查對象的66%;有12家中小企業表示資金寬裕,占蘇中地區全部調查對象的24%;還有5家企業目前資金狀況緊張,占蘇中地區全部調查對象的10%。蘇中地區的中小企業大部分資金狀況呈現一般狀態,比率甚至稍稍超過了蘇南地區,資金富裕的企業比率也超過了蘇南,此外,呈現資金緊張的企業,從統計數據上來看也低于蘇南,總體上資金狀況優于蘇南地區的中小企業。

(4)蘇北。在接受問卷調查的56家蘇北地區中小企業中,有40家中小企業目前資金狀況一般,占蘇北地區全部調查對象的71.43%;有12家企業呈現出緊張的狀態,占蘇北地區全部調查對象的21.43%;而僅有4家企業表示資金寬裕,占蘇北地區全部調查對象的7.14%。不難看出,蘇北各中小企業的資金狀況總體上同樣呈現出一般的狀態,但是,與蘇南、蘇中的中小企業相比,資金緊張的企業數目明顯偏多,并且,企業數量也有相當大的差距。蘇北地區中小企業的資金緊張情況是三個地區中最為嚴重的。

(二)基于行業視角 具體有:

(1)總體情況。在接受調查的中小企業中,高科技企業61家,占據了全部企業的30%;輕工業和商業各有54家,均占據全部企業的27%;而其他行業也有33家,占據全部企業的16%。這樣的比率顯示出,中小企業分布特性在幾個主要的行業中較為均衡。

(2)輕工業。在輕工業類中小企業中,最為偏好的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依次是自籌資金、民間借貸和內部集資。在將企業初創期和目前的資金來源進行比較后,銀行貸款的選擇傾向略微下降,選擇的企業數目由成立時的49家降到了46家;自籌資金這一資金來源占據了企業融資偏好的第二位,并且有更多的企業通過這一方式進行了融資,選擇這一資金來源的企業數目由原來的39家上升到了41家,青睞趨勢顯而易見;民間借貸對于輕工業中小企業而言是資金來源的第三位選擇,但從統計數據來看,企業成立時和目前的傾向相比并沒有發生變化,保持著一定的穩定性。此外,內部集資也是企業資金來源的一大選擇,但在輕工業領域,這一資金來源選擇傾向從原來的21家下降到了18家,略有下降;雖然財政投入、股權融資和其他方式也是不錯的資金來源,但是在輕工業行業,選擇的企業數量較少。

(3)高科技產業。在高科技產業類中小企業中,最為偏好的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其次是自籌資金、內部集資和股權融資。在列出的資金來源中,銀行貸款是最受高科技企業歡迎的資金來源,并且有48家企業目前的資金來源中有銀行貸款這一項,企業數量比成立時多出了2家。位于第二位的自籌資金選項,選擇其作為資金來源的企業數目也有所上升,由原來的32家上升到了35家,雖然上升程度不是很大,但也足以顯現出高科技產業對該融資來源的重視。此外,高科技企業對內部集資、財政投入、股權融資和民間借貸的偏好程度相當,選擇這四類資金來源的企業也是呈現出了上升趨勢,和企業成立時相比,分別有了1、1、3、6家企業數目的上升。而其他方式幾乎沒有企業去選擇。

(4)商業。在從事商業類的中小企業中,銀行貸款、自籌資金、內部集資是企業最主要的三大資金來源。但是和輕工業以及新科技產業類的企業相比,銀行貸款這一資金來源并沒有顯示出遙遙領先的姿態,自籌資金的比重和銀行貸款呈現出并駕齊驅的態勢。但分析顯示,三大資金來源受青睞的程度與企業成立時相比都有了些許下降,自籌資金從原來的36下降到了33,銀行貸款從38下降到了37,而內部集資更是從22下降到了18;此外,民間借貸、財政投入、股權融資和其他方式這四項資金來源雖說不是商業類的資金來源巨頭,但從趨勢上來看,這四項資金已經受到了商業類中小企業的重視,與成立時相比,選擇民間借貸、財政投入的分別多出了2家企業,而股權投資也多出了一家企業,這細微的變化顯示已經有更多的企業對這四項資金來源表示了青睞。

(5)其他。在除去上述三大行業的剩余中小企業中,自籌資金、銀行存款和內部集資是比較重要的三大資金來源,擁有自籌資金和銀行存款這兩項資金來源的企業數量從成立時的21都上升到了26,而內部集資從14上升到了17。位列第四位的財政投入也有了數量的上升。民間借貸、股權融資和其他方式是企業采用的比較少的三種資金來源,但其中股權融資和其他方式是上升的,民間借貸是減少的。(詳細數據如圖1、表1所示)

圖1 其他企業現有資金來源與成立之初的比較

在接受調查的204家企業中,輕工業、高科技產業、商業和其他產業這四類中小企業最為偏好的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分別有49家、52家、39家和29家中小企業把銀行貸款視為企業最喜好的資金來源。其次,各行業分別有22家、31家、19家和16家中小企業把自籌資金這一資金來源視為第二偏好。

(三)發展階段分析 具體如下:

(1)總體情況。在接受調查的204家中小企業中,處于創業期的企業資金57.14%處于一般狀況,36.73%處于緊張狀態,而只有6.12%的資金略顯寬裕;而處于成長期的中小企業中,83.65%資金狀況一般,另外資金緊張和寬裕的比例分別為9.62%和6.73%;對于成熟期的中小企業,有43.14%的資金處于一般狀態,45.10%為寬裕,11.76%為緊張狀態。很明顯,在創業期和成長期的企業狀態下,資金大部分處于一般的情況,相對于成長期和成熟期來看,創業期資金的緊張程度最為嚴重。成熟期的資金的寬裕程度最高,發展的也最健康。由此,從創業期到成長期再到成熟期,中小企業的資金狀況在一步步地健康發展。

(2)創業期。在創業期的中小企業(如圖2),最為偏好的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與自籌資金,其次是內部集資、民間貸款、財政收入和股權融資。在企業成立之初,絕大部分企業選擇了銀行貸款作為其籌集資金的最佳選擇(40家),可是就目前來看,它的選擇度下降了2家(38家),從而被自籌資金(成立時與目前均為38家)這一籌資方式超過。民間借貸、內部集資、財政收入這三種方式,從成立之初到目前均有所上升,分別為9家到17家、14家到15家以及4家到8家。而股權投資和其他方式與自籌資金的局勢相同,均保持穩定,分別為7家和1家。不難看出,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不管是在創立初期還是目前,都更為偏向于選擇自籌資金和銀行貸款為其融資的最佳途徑,民間借貸、內部籌資以及財政投入與股權融資的選擇性也在不斷增加。

圖2 創業期中小企業現有資金來源與成立之初的比較

(3)成長期。在成長期的中小企業中,最為偏好的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其次是自籌資金、內部集資和民間借貸。從圖3不難看出,在將企業初創期和目前的資金來源進行比較后,各類主流傾向均為上升或保持穩定的趨勢,除了內部籌資有輕微的下降。作為資金來源的首要選擇,銀行貸款的選擇具有遙遙領先的地位,具有85到87家的選擇,而最為第二選擇性的自籌資金,從企業的成立之初目前,它的選擇有了突破性的飛躍,由原來的63家到現在的72家。對于民間借貸從28家到29家這一點輕微的上升空間來看,財政收入與股權融資,雖然在總量上難以與民間借貸相抗衡,但其上升程度分別為19家到33家與16家到20家的4家變化,遠遠高于民間借貸。而其他方式的選擇則保持穩定的2家。

(4)成熟期。在處于成熟期的中小企業中(如圖3),銀行貸款、自籌資金、內部集資是企業最主要的三大資金來源。和成長期相似,銀行貸款的選擇具有一定的優勢,從創業之初到目前處于29家到33家的高選擇。緊隨其后的自籌資金從成立到目前有略微的下降,從原來的26家到25家的選擇。內部籌資的選擇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保持著20家的選擇。對于民間借貸以及財政投入,選擇性均有略微的下降,分別從創業時期的9家和10家,下降到目前的7家和9家。股權融資是這段時期必須要提的資金來源方式,它的上升速度最快,從創業時期的10家,到了目前的17家,看來選擇股權融資作為資金來源方式會在未來成為更多中小企業的選擇。

在接受調查的204家企業中,有處于創業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的3類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他們最為偏好的資金來源都是銀行貸款,分別有38家、91家和41家表現出了這樣的偏好。但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對銀行貸款的偏好是最為強烈的。有17家創業期企業和49家成長期企業把自籌資金看做第二偏好的資金來源,而成熟期的中小企業則偏向于把內部籌資作為企業的第二大資金來源。

二、江蘇省中小企業資金來源困難原因

(一)江蘇省不同地域中小企業認為資金來源困難的原因 對位于蘇南的各中小企業而言,企業自身缺陷和金融機構提供資金還不足以滿足企業需要是導致融資失敗的主要原因,雖然次要原因還有很多,但銀行的偏見還是以38.78%的比率被重點提了出來。對于蘇中的各中小企業而言,銀行貸款程序繁瑣苛刻是導致企業融資失敗的突出因素,比率竟占62%,此外這類企業同樣面臨企業自身缺陷和金融機構提供資金不足導致融資失敗帶來的影響。和蘇南地區的中小企業一樣,蘇北的企業同樣因為企業自身缺陷和金融機構提供資金不足這兩大主要原因而導致融資失敗,然而,有73.21%的企業認為融資失敗的原因是由于企業自身存在缺陷,可見蘇北的企業內部管理機制還有待提高。(數據詳見表3)

(二)江蘇省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認為資金來源困難的原因

三類企業在面對融資失敗原因這一問題時,觀點都偏向于企業自身問題和金融機構本來就能力有限的選項上。但高科技企業有37.7%的比例認為銀行存在歧視中小企業的現象并且信用機構存在操作審批上的苛刻繁瑣。輕工業和商業則分別有32.73%和35.19%這樣稍大的比率認為銀行貸款程序的繁瑣苛刻應該為企業融資失敗負責,或多或少應該采取行動配合中小企業融資的順利進行。(數據詳見表4)

(三)江蘇省各發展階段中小企業認為資金來源困難的原因

在對企業資金來源困難的原因調查中,絕大部分企業認為在于企業自身缺陷、金融機構本身能提供資金就不足與銀行貸款程序的繁瑣苛刻為主。但是對于成長期企業,銀行的偏見在此占據了較大的比重,比值達到37.5%。創業期和成熟期的企業中也分別有28.57%和29.41%的比率認為是銀行對中小企業有偏見而導致了融資失敗的發生。由此可見,銀行的偏見與歧視也是企業不能成功達到融資目的的原因之一。同時還可以發現三類企業對信用擔保,民間高利,行業不景氣沒有報以過多的怨言。(數據詳見表5)

在所有接受調查的江蘇中小企業中,有26%的企業認為融資失敗是企業自身存在一些缺陷,20%的企業認為是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不能滿足企業需要導致的失敗,此外,認為銀行對中小企業有偏見和銀行貸款程序繁瑣苛刻導致融資失敗的比率各占15%。認為另外三個原因導致融資失敗的比率分別為9%、9%和6%。

(四)江蘇省中小企業資金來源困難深層次原因 從上述調查統計的結果來看,資金來源困難主要來源于企業發展所表現的自身問題、銀行的偏見以及融資貸款程序所折射的政府相關管理問題,即歸結為內部和外部兩方面。

(1)江蘇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內部原因。具體有:一是中小企業在發展戰略和內部管理方面存在問題。一些中小企業缺乏長遠的發展戰略,未能準確的定位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盲目追求擴大生產規模,尋求快速發展,使得中小企業無法相對穩健的發展,從而引發高歇業率和倒閉率。二是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旺盛。由于不少中小企業準備快速擴張生產經營規模,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來適應市場競爭需要,以及中小企業的人工,流動資金和原材料等多種生產經營成本的上漲等,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大幅度上漲,由此相應地增加了對外源融資特別是銀行貸款的需求。

(2)江蘇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外部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銀行信貸體系不完善。信貸審批手續繁雜是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個重要問題。一筆貸款從申請到最后批復手續繁瑣,所需時間過長,難以及時滿足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需要,容易貽誤企業發展壯大的最佳時機。此外,銀行在信貸這一塊長久以來便對中小企業存有偏見。二是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不夠。我國政府在目前的資本市場上仍占據著主導地位,但政府在引導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上并沒有充分發揮作用。一方面,國家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不夠,缺乏專門為其提供服務的配套措施。不僅如此,現行金融體系還對中小金融機構和民間金融的活動作了過分嚴格的控制,導致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

三、江蘇中小企業資金來源困難破解對策

(一)中小企業方面 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自身的一些改變、變革、內部規范化來提升企業的綜合能力,從而吸引外部機構資金的進入,特別是江蘇中小企業目前依賴較重的銀行,盡力滿足其融資條件。一是制定可行的企業發展戰略、愿景,讓銀行等金融機構清楚企業的發展目標、路徑以及可行的盈利模式,使其對企業長期良性成長充滿信心。二是企業規范化建設以及再造,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小企業管理的規范化亟待提高,財務信息混亂、數據不真實,因此加強中小企業規范化管理體系的建設非常重要,特別是財務、內部風險控制以及日常管理制度的執行性等方面。三是塑造充滿活力的企業文化。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人是非常重要的發展要素,打造一個和諧、團結、凝聚力強的企業文化易于激發企業員工的創造性和戰斗力,從而轉化為企業長久的發展潛力和動力。四是改變傳統觀念,在可能的前提下積極嘗試除銀行等常規金融機構外的資金來源,如進行股權的改造來引入戰略投資者或其它產業投資基金等。

(二)金融機構方面 商業銀行應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轉變觀念,合理配置金融資本,將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作為新的貸款增長點和利潤來源渠道。利用利率的杠桿作用,對市場的金融貸款進行市場調節。要在商業銀行內部成立中小企業信貸部,規范貸款管理,專門負責中小企業貸款審批、發放與管理。降低貸款手續的繁瑣程度,方便中小企業的貸款業務。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需要開發更多的金融服務項目,提高為中小企業的信貸服務效率和提供相關的信息咨詢服務。

(三)政府方面 具體有:

(1)加強適應中小企業資金來源需要的法律法規建設。政府要在已有的政策法規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融資的法律法規建設。政府部門主要以稅收優惠、財政補貼、貸款援助等方式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就江蘇蘇南、蘇中、蘇北各中小企業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來看,政府的政策性扶持也必須按地域實施。對于在調查問卷中對政府扶持顯示出強烈欲望的蘇北地區,政府應當下放制定地方稅收優惠的權利,讓地方政府根據當地中小企業的意愿和現狀,制定出一套適合和方便他們更好地融資的政策。與此同時,政府應該以對待蘇南地區的態度,對蘇北地區中小企業提供財政援助,有理有據地切實幫助有需要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實現做大做強的愿望。當然,除了特別照顧蘇北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外,政府部門也不能放松執行機構對已經制定的法律法規在蘇南、蘇中地區的執行情況,切忌把法律法規只當門面,不去實踐。

(2)建立以政府為指導的融資擔保體系。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制度、構建配套的中小企業信用評級制度是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政策支持。央行應制定一套適合中小企業特色的信用等級評定制度,目的是為了對中小企業的真實信用級別做出客觀而公正的評價。對于那些沒有很多固定資產來擔保融資,謀求金融機構信任,但有良好發展空間和勢頭的中小企業,政府應當提供信貸擔保,協助中小企業向參與計劃的貸款機構取得貸款,信貸擔保金額可視企業情況而定。各級財政部門應該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建立信用擔保風險補償基金,設立再擔保基金制度,幫助擔保機構分散風險。有關部門可重點扶持一些經營管理較好、風險管控水平較高、有一定影響力的信用擔保機構的發展,建立“扶優限劣”的良性發展機制,促進擔保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3)謹慎制定貨幣政策。國家的貨幣政策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有著直接的影響。從全國大范圍來看,中西部差距大,統一調息不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從江蘇來看,南北經濟同樣也存在差異,只有針對不同地區做出不同的調息決策,才能更好地解決中小企業在融資上遇到的麻煩。政府在制定貨幣政策時要充分考慮中小企業的狀況,出臺的政策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應該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此外還要對政策的后續實施過程進行跟蹤監測和分析,根據形勢的變化進行適時適度的預調和微調,降低貨幣政策與調控目標偏離的可能性,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融資環境。

(4)完善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鼓勵中小企業參與直接融資。拓寬直接融資方式無疑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重要途徑,而通過中小板和創業板這種融資方式無疑是直接融資中的重點。因此,中國證監會應積極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盡快按現實需要建立交易成本較低、準入標準較松的二板市場或地方柜臺交易市場,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直接融資的場所。

(5)引入民資機構。為更好地解決中小企業發展所需資金的來源問題,政府應該鼓勵一定數量的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并設立銀行提供融資服務,特別是對于面向中小企業貸款的民營金融機構給予政策上的優惠支持,中小企業多為民營企業,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機構有利于解決其融資難的問題,同時民營性質的金融機構對民營中小企業更為熟悉,對風險的控制能力會更好。另外,民營資本的進入會進一步促進目前的國有金融機構改進、創新服務和管理能力,從而更好的為中小企業發展服務。

(6)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中小企業相當一部分從事科技創新領域,作為技術創新的重要作用已為世界各國所公認,在國內其專利技術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護,這就為技術轉化為資本制造了障礙。因此,政府應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特別是對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應降低相關的知識保護成本,主動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保駕護航,促進高科技類中小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像江蘇這樣發達的沿海省份,可以建立更多的產業投資基金,鼓勵科技的市場化轉化,提升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第4篇

企業融資資金流動分析是分析企業從那些途徑取得資金,又將這些資金應用到那些方面,從而分析資金來源和資金應用的對應性。分析的目的是考察企業有沒有財務風險,有沒有經營風險,有沒有償債風險。論文百事通2008年5月22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五部門聯合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進行風險評估”,并“運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第28條)。對融資資金進行流動分析,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1融資資金流動分析的基本原理

融資資金流動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對融資資金運行情況進行定點歸類,確認資金的屬性——是資金運(應)用,還是資金來源,再據此分析資金運(應)用和資金來源的合理性。例如,某投資者創辦甲科技公司投入資本金100萬元存入銀行。當期,該公司支付70萬元購買一批科技產品,并全部售出,收款86萬存入銀行。由于該科技公司新辦,一切稅費免交,未發生其他費用。期末,該公司編制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如下(見表1、表2)。

根據表1、表2進行資金流動分析如下:

①公司他創立時:

資金的應用

銀行存款余額100萬元

資金的來源

實收資本余額100萬元

②營業一期后:

資金的應用

增加銀行存款16萬元

資金的來源

增加未分配利潤16萬元

從以上分析可見,企業融資資金流動分析主要是比較資產、權益項目的期初、期末差額。對于資產類項目來說,期末余額大于期初余額,是企業增加資金的應用;期末余額小于期初余額,是企業增加資金的來源。對于權益類項目來說,期末余額大于期初余額,是企業增加資金的來源;期末余額小于期初余額,是企業增加資金的應用。

2融資資金流動分析的應用實例

例1:夏宇工廠2009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年初、年末差額計算如表3、表4。根據表3、表4進行資金流動分析如表5。

2.1對資金來源進行分析,考察企業是否存在財務風險從表5中可見,夏宇工廠本期“資金來源”1631151元,其中,主要產生于流動資金項目和盈利的增加:

①企業盈利使“未分配利潤”增加444885元,占全部資金來源的27.3%(444885÷1631151×100%);

②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增加資金來源332000元,占全部資金來源的20.4%(332000÷1631151×100%);

③收回應收賬款增加資金來源295590元,占全部資金來源的18.1%(295590÷1631151×100%);

④購貨簽發應付票據增加資金來源175500元,占全部資金來源的10.8%(175500÷1631151×100%)。

以上四項內容共增加資金來源1247975元,占全部資金來源的76.5%(1247975÷1631151×100%)。其中,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是“未分配利潤”的增加,它表明該企業主要依靠增加盈利來擴大資金來源。

如果企業主要靠增加貸款來增加資金來源,就有可能產生財務風險。

2.2對資金應用進行分析,考察企業是否存在經營風險從表5中可見,夏宇工廠本期“資金應用”1631151元,其中,主要用于流動資金項目的增加:

①貨幣資金增加433945元,占全部資金應用的26.6%(433945÷1631151×100%);

②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減少339641元,相當于動用償債的流動資產增加了20.8%(339641÷1631151×100%);

③企業購買的存貨增加,多占用資金255888元,占全部資金應用的15.7%(255888÷1631151×100%);

④應付賬款減少195900元,相當于動用償債的流動資產增加了12.0%(195800÷1631151×100%)。

以上四項內容共使資金應用增加1225374元,占全部資金應用的75.1%(1225374÷1631151×100%)。其中,最主要的資金應用是“貨幣資金”的增加,它表明該企業主要依靠回流貨幣增加了資金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如果應收賬款過渡增加,存貨中的庫存商品超常規增加,這些都有可能產生經營風險,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不利。

2.3對資金來源和資金應用進行分析,考察企業是否存在償債風險分析償債風險的重點是對非流動資產增加的對應性進行分析。夏宇工廠本期“非流動資產”共增加了199524元,包括:

①“持有至到期投資”增加了107970元,占全部資金應用的6.6%;

②“固定資產”增加77263元,占全部資金應用的4.7%;

③“工程物資”增加14291元,占全部資金應用的0.9%。

夏宇工廠“非流動資產”增加的來源是什么呢?從以上表5可見,主要依靠“長期融資”解決,即主要依靠投資者資金積累和長期負債解決:

①夏宇工廠本期“長期借款”增加66000元,“應付債券”增加7838元,共計73838元,占“非流動資產”增加額的37%;

第5篇

關鍵詞:鄉鎮企業;融資結構;沈陽市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7-0-01

一、引言

融資問題是困擾和制約我國中小微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問題,沈陽市也不例外。伴隨著國家、遼寧省和沈陽市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以及對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的重視,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有了初步改觀。2012年,沈陽市本外幣貸款余額8070.7億元,比年初增加1030.7億元,其中,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含中小微企業票據貼現)3240.3億元,比年初增加329.7億元,占全市的40.2%,占新增的32%。但是,從企業層面反饋的情況并不樂觀。據沈陽市對國家統計局確定的283戶規模以下樣本工業企業調查顯示,其中,資金缺乏的企業為47.1%,近7成的企業認為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條件過于苛刻,近6成的企業認為銀行缺乏專門針對小企業特點的信貸產品,近4成的企業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難以適應銀行信貸要求。在遼寧省沈陽市,鄉鎮企業是中小微企業的重要表現形式,本文對鄉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融資結構問題進行探析。

二、鄉鎮企業發展狀況概述

根據《遼寧省鄉鎮企業及鄉鎮企業統計資料匯編》顯示,2011年,沈陽市鄉鎮企業155934個,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11.1%;從業人員數1118549,與2010年相比,增加了5.9%;總產值7813.32億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37%;營業收入7510.22億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36.1%;利潤總額478.63億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41.8%;勞動者報酬220.05億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50.5%,取得了顯著的發展。

其中,規模以下的中小微企業152749個,從業人員數719586,總產值1958.31億元,營業收入1808.34億元,利潤總額125.87億元,勞動者報酬114.99億元。企業平均利潤82403.2元,勞動者人均報酬15980.0元,與之相對應,規模以上企業的平均利潤為11075667.19元,勞動者人均報酬為26333.27元。另外,集體企業、私營經濟和個體商戶是中小企業或小微企業的重要表現形式。2011年,集體企業837家,從業人數12881,總產值58.28億元,利潤總額4.26億元,勞動者報酬2.28億元;私營企業26943家,從業人員數406588,總產值2883.13億元,利潤總額156.56億元,勞動者報酬79.93億元;個體工商戶121888家,從業人員數394321,總產值2160.63億元,利潤總額125.40億元,勞動者報酬56.45億元。

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鄉鎮企業是沈陽市創造價值和財富的重要來源,是提供就業崗位的重要部門。但是,規模以下中小微企業的平均利潤和勞動者人均報酬均低于規模以上企業,說明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和承受高資金成本能力均較弱。

三、鄉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分析

固定資產投資是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即固定資產再生產活動。固定資產再生產過程包括固定資產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擴建、新建等活動。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固定資產融資更加困難。

根據《遼寧省鄉鎮企業及鄉鎮企業統計資料匯編》顯示,2011年,鄉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總額1556.86億元,其中,金融機構貸款占資金來源總額的12.72%;國家及有關部門扶持資金占資金來源總額的1.30%;引進資金占資金來源總額的19.08%;自有資金占資金來源總額的61.37%;其他資金占資金來源總額的7.69%。可見,利用自有資金進行固定資金投資建設,或者說依靠內源融資仍是沈陽市鄉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資金的主要來源;金融機構的支持資金仍然較少,在融資來源中居于第三位。

從資質等級建筑企業承建的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看,企業獲得外源融資的規模與固定資產投資是否由資質等級建筑企業承建相關。2011年,資質等級建筑企業承建的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總額576.55億元,金融機構貸款43.00億元,國家扶持資金14.05億元,引進資金173.79億元,其他資金88.91億元,外源融資占比55.46%,但是,其金融機構貸款占比僅為7.46%,遠低于平均值12.72%,說明金融機構對鄉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扶持仍然不足。

從工業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看,2011年,工業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總額1194.4億元,其中,金融機構貸款占比13.14%,高于平均值12.7%;國家扶持資金占比0.18%,遠低于平均值1.30%;引進資金占比14.8%,遠低于平均值19.08%;自有資金占比53.22%,高于由資質等級建筑企業承建的該數值,但低于平均值61.37%;其他資金占比18.70%,遠高于平均值7.7%,說明其他資金是鄉鎮企業中的工業企業重要的外源融資來源。

從個體私營經濟的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看,2011年,個體私營經濟的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總額為563.96億元,其中,金融機構貸款占比24.93%;引進資金占比5.63%;自有資金占比66.33%;其他資金占比3.1%。可見,對于個體私營經濟企業而言,固定資產投資主要依靠自身積累,但是,金融機構貸款已經成為其固定資產投資的第二大資金來源。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沈陽市鄉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來源中,以自有資金為表現形式的內源融資是其主要的融資來源;金融機構貸款在其固定資產投資中發揮了一定作用,特別是對于個體私營經濟的作用較為明顯;引進資金和其他資金也是鄉鎮企業重要的外源融資來源,如何將引進資金和其他資金的來源規模和渠道合理化、如何將金融機構貸款和以小額信貸為重要表現形式的其他資金來源相結合是解決鄉鎮企業外源融資不足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金晶.韓國中小企業扶持政策與對策研究.亞太經濟,2013(01):71-75.

[2]遼寧省中小企業廳.遼寧省鄉鎮企業及鄉鎮企業統計資料匯編(2011年).2012-5.

第6篇

【關鍵詞】民營經濟 融資結構 沈陽市

一、引言

融資問題是困擾和制約中小微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問題。2012年,沈陽市本外幣貸款余額8070.7億元,比年初增加1030.7億元,其中,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含中小微企業票據貼現)3240.3億元,比年初增加329.7億元,占全市的40.2%,占新增的32%。但是,從企業層面反饋的情況并不樂觀。據沈陽市對國家統計局確定的283戶規模以下樣本工業企業調查顯示,其中,資金缺乏的企業為47.1%,近7成的企業認為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條件過于苛刻,近6成的企業認為銀行缺乏專門針對小企業特點的信貸產品,近4成的企業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難以適應銀行信貸要求。在遼寧省沈陽市,中小微企業主要以民營經濟的形式存在,本文從民營經濟企業出發,從企業角度分析其融資結構和規模。

二、民營經濟發展狀況概述

根據《遼寧省民營經濟及鄉鎮企業統計資料匯編》顯示,2011年,沈陽市民營經濟企業346428個,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11.53%;從業人員數2323150,與2010年相比,減少了5.79%;總產值14171.3億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23.83%;營業收入13317.5億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22.01%;利潤總額764.73億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23.12%;勞動者報酬477.22億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30.05%,取得了顯著的發展。

其中,規模以下的中小微企業342387個,從業人員數1785732,總產值6453.13億元,營業收入5759.07億元,利潤總額359.73億元,勞動者報酬334.75億元。企業平均利潤105065.3元,勞動者人均報酬18745.8元,與之相對應,規模以上企業的平均利潤為9997531.4元,勞動者人均報酬為26708.9元。另外,私營經濟和個體商戶是中小企業或小微企業的重要表現形式。2011年,私營企業68400家,從業人員數715746,總產值4119.47億元,營業收入4132.42億元,利潤總額204.58億元,勞動者報酬119.21億元;個體工商戶244546家,從業人員數826413,總產值2852.40億元,營業收入2797.98億元,利潤總額165.67億元,勞動者報酬135.16億元。

可見,民營經濟企業是沈陽市創造價值和財富的重要來源,是提供就業崗位的重要部門,但是規模以下中小微企業的平均利潤和勞動者人均報酬均低于規模以上企業,說明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和承受高資金成本能力均較弱。

三、民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分析

與流動性融資相比,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固定資產融資更加困難,固定資產融資資金成為阻礙中小微企業成長和壯大的資金瓶頸。

根據《遼寧省民營經濟及鄉鎮企業統計資料匯編》顯示,2011年民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總額2740.80億元,其中,金融機構貸款326.45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的11.91%;國家及有關部門扶持資金25.93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的0.95%;引進資金378.18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的13.80%;自有資金1853.34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的67.62%;其他資金156.90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的5.72%。可見,利用自有資金進行固定資金投資建設,或者說依靠內源融資仍是沈陽市民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資金的主要來源;金融機構的支持資金仍然較少;民營企業幾乎無法獲得國家及其相關部門扶持資金的支持。

第一,企業獲得外源融資的規模與固定資產投資是否由資質等級建筑企業承建相關。2011年,資質等級建筑企業承建的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總額1056.38億元,金融機構貸款136.14億元,國家扶持資金18.13億元,引進資金177.31億元,其他資金100.4億元,外源融資占比40.93%,均高于非資質等級建筑企業承建的固定資產投資的外源融資比例,但是,其利用自有資金的內源融資比例仍然較高,達到59.17%。

第二,工業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主要依靠內源融資。2011年,工業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總額1314.31億元,其中,金融機構貸款160.49億元,國家扶持資金0.34億元,引進資金182.73億元,自有資金931.70億元,其他資金34.82億元。可見,利用自有資金的內源融資占比70.89%,不僅高于平均值67.62%,也高于個體私營經濟的66.52%。

第三,金融機構貸款是個體私營經濟的第二融資來源。2011年個體私營經濟的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總額為639.32億元,其中,金融機構貸款為146.48億元,占比22.91%;國家扶持資金0.0096億元,占比0.00%;引進資金33.78億元,占比5.28%;自有資金425.27億元,占比66.52%;其他資金33.78億元,占比5.28%。可見,對于個體私營經濟企業而言,固定資產投資主要依靠自身積累,但是,隨著沈陽市金融機構扶持中小微企業作用的逐步顯現,金融機構貸款已經成為其固定資產投資的第二大資金來源。

第四,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存在差異。2011年新建、改建和擴建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總額分別為1588.52億元、256.47億元和713.19億元。從金融機構貸款看,新建固定資產投資資金的比例最高,達到13.40%,擴建次之;從國家扶持資金看,新建固定資產投資資金的比例最高,但也僅有1.28%;從引進資金看,新建固定資產投資資金的比例最高,達到16.28%,擴建次之;從自有資金看,改建固定資產投資資金的比例最高,達到81.85%,擴建次之,達到74.65%,新建最低,達到61.85%;從其他資金看,新建、改建和擴建固定資產投資資金占比分別為7.23%、6.84%和1.83%。

四、結論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沈陽市民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來源中,以自有資金為表現形式的內源融資是其絕對主要的融資來源,均超過50%,在改建的固定資產投資中,自有資金的比例甚至達到80%以上。另外,金融機構貸款在其固定資產投資中發揮了一定作用,特別是對于個體私營經濟的作用較為明顯,但是,對數據進行綜合考量,仍有提高的空間。

參考文獻

[1]遼寧省中小企業廳.《遼寧省民營經濟及鄉鎮企業統計資料匯編》(2011年).2012年5月.

[2]朱孟楠,鄧文軒.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新路徑——芻議商業銀行主導整合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江西社會科學》,2013(4):222—225.

第7篇

Abstract: May 22, 2008,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 the Audit Commission,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China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 jointly issued the "Basic Norms of Internal Control", in which an important element is the "risk assessment" and " using appropriate control measures to control risk within the tolerance level ". To analyze the corporate finance funds flow is to analyze the ways to obtain funds for companies, in turn how to apply those funds, then to analyze the funding sources and the correspondence of funds application, inspect whether the companies have financial risk, operational risk and debt risk. To achieve this goal,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examples.

關鍵詞:融資資金流動分析;資金應用;資金來源;財務風險;經營風險;償債風險

Key words: financing cash flow analysis;capital applications;funding sources;financial risk;operational risks;debt risk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2-0043-02

0引言

企業融資資金流動分析是分析企業從那些途徑取得資金,又將這些資金應用到那些方面,從而分析資金來源和資金應用的對應性。分析的目的是考察企業有沒有財務風險,有沒有經營風險,有沒有償債風險。2008年5月22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五部門聯合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進行風險評估”,并“運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第28條)。對融資資金進行流動分析,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1融資資金流動分析的基本原理

融資資金流動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對融資資金運行情況進行定點歸類,確認資金的屬性――是資金運(應)用,還是資金來源,再據此分析資金運(應)用和資金來源的合理性。例如,某投資者創辦甲科技公司投入資本金100萬元存入銀行。當期,該公司支付70萬元購買一批科技產品,并全部售出,收款86萬存入銀行。由于該科技公司新辦,一切稅費免交,未發生其他費用。期末,該公司編制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如下(見表1、表2)。

根據表1、表2進行資金流動分析如下:

①公司他創立時:

資金的應用

銀行存款余額100萬元

資金的來源

實收資本余額100萬元

②營業一期后:

資金的應用

增加銀行存款16萬元

資金的來源

增加未分配利潤 16萬元

從以上分析可見,企業融資資金流動分析主要是比較資產、權益項目的期初、期末差額。對于資產類項目來說,期末余額大于期初余額,是企業增加資金的應用;期末余額小于期初余額,是企業增加資金的來源。對于權益類項目來說,期末余額大于期初余額,是企業增加資金的來源;期末余額小于期初余額,是企業增加資金的應用。

2融資資金流動分析的應用實例

例1:夏宇工廠2009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年初、年末差額計算如表3、表4。根據表3、表4進行資金流動分析如表5。

2.1 對資金來源進行分析,考察企業是否存在財務風險從表5中可見,夏宇工廠本期“資金來源”1631151元,其中,主要產生于流動資金項目和盈利的增加:

①企業盈利使“未分配利潤”增加444885元,占全部資金來源的27.3%(444885÷1631151×100%);

②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增加資金來源332000元,占全部資金來源的20.4%(332000÷1631151×100%);

③收回應收賬款增加資金來源295590元,占全部資金來源的18.1%(295590÷1631151×100%);

④購貨簽發應付票據增加資金來源175500元,占全部資金來源的10.8%(175500÷1631151×100%)。

以上四項內容共增加資金來源1247975元,占全部資金來源的76.5%(1247975÷1631151×100%)。其中,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是“未分配利潤”的增加,它表明該企業主要依靠增加盈利來擴大資金來源。如果企業主要靠增加貸款來增加資金來源,就有可能產生財務風險。

2.2 對資金應用進行分析,考察企業是否存在經營風險從表5中可見,夏宇工廠本期“資金應用”1631151元,其中,主要用于流動資金項目的增加:

①貨幣資金增加433945元,占全部資金應用的26.6%(433945÷1631151×100%);

②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減少339641元,相當于動用償債的流動資產增加了20.8%(339641÷1631151×100%);

③企業購買的存貨增加,多占用資金255888元,占全部資金應用的15.7%(255888÷1631151×100%);

④應付賬款減少195900元,相當于動用償債的流動資產增加了12.0%(195800÷1631151×100%)。

以上四項內容共使資金應用增加1225374元,占全部資金應用的75.1%(1225374÷1631151×100%)。其中,最主要的資金應用是“貨幣資金”的增加,它表明該企業主要依靠回流貨幣增加了資金應用。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如果應收賬款過渡增加,存貨中的庫存商品超常規增加,這些都有可能產生經營風險,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不利。

2.3 對資金來源和資金應用進行分析,考察企業是否存在償債風險分析償債風險的重點是對非流動資產增加的對應性進行分析。夏宇工廠本期“非流動資產”共增加了199524元,包括:

①“持有至到期投資”增加了107970元,占全部資金應用的6.6%;

②“固定資產”增加77263元,占全部資金應用的4.7%;

③“工程物資”增加14291元,占全部資金應用的0.9%。

夏宇工廠“非流動資產”增加的來源是什么呢?從以上表5可見,主要依靠“長期融資”解決,即主要依靠投資者資金積累和長期負債解決:

①夏宇工廠本期“長期借款”增加66000元,“應付債券”增加7838元,共計73838元,占“非流動資產”增加額的37%;

②夏宇工廠本期“盈余公積”增加106180元,占“非流動資產”增加額的53%。

可見,夏宇工廠本期增加“非流動資產”的途徑是正常的,且主要依靠自身積累擴展企業規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業增加“非流動資產”依靠短期融資,這存在著極大的償債風險,一旦短期債權人到期逼債,企業會產生債務危機,有可能走上破產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陳石進編譯.財務分析技巧[M].香港:香港財經管理研究社,1986,(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原| 玉山县| 芷江| 青神县| 孟州市| 赤城县| 泸西县| 克什克腾旗| 江华| 额尔古纳市| 平罗县| 鄱阳县| 绵竹市| 银川市| 邢台市| 南丰县| 那坡县| 循化| SHOW| 乐清市| 阳东县| 雷波县| 个旧市| 屏东县| 鞍山市| 滦南县| 讷河市| 枝江市| 西畴县| 喜德县| 彭州市| 茶陵县| 广州市| 夹江县| 桂阳县| 富宁县| 富顺县| 益阳市| 象州县| 长武县| 吴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