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3岁女生发关系要赔偿吗,解开老师裙子猛烈进入动漫,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红粉,麻花豆传媒国产剧mv免费软件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關鍵技術范文

時間:2022-05-25 14:44:51

序論:在您撰寫關鍵技術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第1篇

關鍵詞 秋季;養蠶;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 S88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1-0238-01

蠶飼養量最大、飼養批次最多的時期為秋季,此階段溫度比較高,桑葉的質量不高,病源繁殖速度很快。根據筆者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對秋季養蠶的關鍵技術作一簡單綜述。

1 合理布局

不同批次的蠶,出庫的時間一定要合理地布局,可保證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消毒,降低蠶飼養過程中病害的發生幾率。對于早中秋蠶,適宜的出庫時間在8月8日;對于晚中秋蠶,適宜的出庫時間在8月下旬或者9月上旬;對于晚秋飼養的蠶,出庫的時間宜安排在約9月10日。有利于前后批留足消毒時間,減少蠶病發生;可防止底部桑葉發黃脫落,增強桑樹抗旱能力;改善桑園通風狀況,減少桑園病蟲害[1-2]。

2 秋蠶飼養技術

2.1 消毒防病

做好前期的消毒工作,然后在飼養過程中輔以適當的消毒措施。消毒前要堅持先打掃、清洗,將雜草鏟除并與垃圾一起清理干凈,對于溝渠,要進行疏通;各戶首先對養蠶需要的房間及工具等進行徹底的消毒,然后于每天的早晚對周圍的環境進行消毒,一般x擇含有氯的藥劑。切記不可隨意地將已消毒過的養蠶工具拿出去,且沒有經過消毒處理的用具絕對不可拿入到養蠶室中。飼養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干凈、衛生,對于一些病死的蠶體、蠶沙以及用過的用具等,均不可隨意亂放。飼養員在進入養蠶室或者出沙之后均要洗手,飼養結束后及時將廢棄物清理干凈,并及時消毒。各齡起蠶時要對蠶座進行消毒處理,要準備專門的地方用于儲藏桑葉,每天至少消毒1次。飼養室周圍的大環境,一般每個齡期保證消毒1次。若桑樹上的蟲害發生嚴重,可對準桑葉表面噴消特靈溶液等。若是培育種繭,則在飼養的全過程中均要對桑葉表面進行消毒處理[3-4]。

2.2 桑葉質量控制

秋季養蠶,需要挑選齡期適宜的桑葉。在溫度較高時,桑葉的采集應安排在清早,且采下的桑葉要及時運回并保濕儲藏,切記不能擠壓;在氣候過于干燥時,給桑前要適當地補濕,提高桑葉的新鮮度。

2.3 合理飼育

秋季的氣候條件較差,蠶體發病幾率較大。在做好消毒的前提下,要及早擴座、分匾,盡量保證蠶吃飽。提青分批要嚴格把關,對于一些長勢弱小、發生病害、遲眠的蠶體,要堅決淘汰;一旦發現蠶體發病,要及時將病蠶清理出去并對蠶室及餐具進行消毒。蠶體上蔟期間,要保證室內干燥,維持通風狀況良好,為營繭創造較好的環境。

2.4 做到“三防”

一是防高溫。在養蠶室的前后均要搭建遮陰棚,并在蠶室的屋頂上覆蓋稻草等遮蔭物。蠶室內的地面上噴灑清潔的涼水。二是防蠶病。不同規格的蠶,要嚴格分批飼養,及時將遲眠蠶挑揀出來,并將長勢弱、發病的蠶淘汰掉。蠶室內保證良好的通風性。三是蠶座消毒。要經常用新鮮的石灰等進行消毒處理,還可填食滅蠶蠅或者將其噴在蠶體的表面,對蠅蛆病有很好的預防效果。四是防中毒。在桑園的周圍以及蠶飼養區的周圍一定范圍內,堅決避免使用敵殺死、殺蟲雙等可嚴重危害蠶體健康的農藥。蠶飼養室內不可使用滅害靈等,以防對蠶體產生危害。此外,在飼養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發生農藥中毒,在采集桑園邊緣或者農田四周的桑葉時,一定要先少量給食,確定無毒害現象后才能大量采集。

3 秋蠶大蠶期條桑飼養方法

在蠶處于5齡期時,對桑葉的需求量增加,可根據需要分批次進行剪伐,剪梢可選擇水平式進行,一般控制留條長度在1.0~1.2 m,具體長度結合桑條的長勢確定。剪口的下部保留3~4片葉。飼養的方式有3種,即為斜面地蠶育、蠶臺育、地蠶育。3種方式各有優點,對于地蠶育,優點是給桑的速度快,可以節約勞力,免去除沙環節,使蠶室利用率提高,若沒有蠶室,還能在大棚內進行飼養;對于蠶臺育,優點為節約成本,提高給喂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勞動強度;對于斜面地蠶育,優點是可使染病幾率降低。自秋蠶進入5齡后,喂食的桑葉要求熟期適宜且適當偏嫩。在原來的蠶座上飼喂后即可起除,先在經過消毒處理過的地面上均勻地攤放蠶,然后將采集的干凈桑條放在表面,一段時間后待蠶體都爬到桑條上后將其拿起,傾斜靠放在墻壁上,也可傾斜擺放在簡易蠶座竹竿的兩邊,擺放的密度可結合桑條上蠶體的數量靈活調節。采取此種方式養蠶的,一般每天喂食1次即可,若中午的溫度很高,氣候干燥,可根據實際再適當補喂1次,保證桑葉充足。

4 參考文獻

[1] 張月芳,周均銘,姚許琴.中秋蠶發種日期相關要素的分析[J].蠶桑通報,2011(1):54-55.

[2] 呂邵聰.秋蠶的飼養[J].蠶桑茶葉通訊,1983(2):17-19.

第2篇

關鍵詞青蝦;養殖;關鍵技術

中圖分類號S966.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03-0329-02

近年來,隨著青蝦市場價格的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人從事青蝦養殖,但在眾多的養殖戶中,能達到理想產量的養殖戶不是很多。據調查,有盈利的養殖戶占總養殖戶的1/3,有1/3能保住成本,還有1/3的養殖戶是虧本的。通過了解發現,養殖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養殖戶對養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環節掌握不好。筆者經過多年養殖青蝦,不斷地總結經驗,現將青蝦的養殖關鍵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1塘口選擇與清整

養蝦池必須選擇在水源好的地方建造,且水源水質清新,水量充足,周圍沒有污染源[1]。目前,各地大量招商引資,各種有污染的企業越來越多,因此要特別注意水源的水質情況。周圍環境污染源較多的地方不適合養殖親蝦。蝦池建造要合理安排苗種池和成蝦池,苗種池的面積不宜過大,一般666.67~2 000.00 m2為好,成蝦池面積2 000.00~3 333.33 m2,池深均為1.5~2.0 m,注水1.2~1.5 m深,池埂的坡度為1∶1,如果坡度過緩,埂邊淺水區多易生長青泥苔,池底平坦,以利于拉網操作。如果蝦池周圍有農田,池埂要略高于農田埂,以防雨天農田中混有農藥的水流入蝦池,造成蝦的死亡。進排水系統應齊全。在繁殖苗種前15 d要做好苗種池清於、曬塘、消毒等工作。清塘消毒用生石灰2 250 kg/hm2化漿全池潑灑。進出水口要用密眼網箔隔攔,以防野雜魚進入池中,注水后池中要施糞肥將水質培肥,施糞肥7 500 kg/hm2左右。然后用二氧化氯對池水消毒。不管是春季放養還是秋季放養,成蝦池在放苗前首先要曬塘,曬到池底泥開裂為好,曬好后用生石灰1 500 kg/hm2清塘消毒,生石灰溶化后全地潑灑,池埂都要潑灑到。待生石灰藥性過后加水5~10 cm,栽種水草。一般水草有伊樂藻、軟葉黑藻、菹草等,水草剛種下后應保持20~30 cm的水便于水草軋根生長。然后施有機肥3 000 kg/hm2或無機肥150 kg/hm2培肥水質。

2苗種與親蝦選擇

青蝦養殖的苗種以自繁為好,購置的苗種經過運輸,蝦苗的質量和成活率都要受影響,蝦苗進入塘口要對新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過程,生長也受到影響。春季放養的苗種可以在外地購買,但夏季放養青蝦最好自己繁育苗種[2]。雌雄親蝦要在不同的養殖場區或野外捕獲的蝦中挑選,如果總是在自己養殖的池中挑選親蝦,由于近親繁殖會導致成蝦的個體越來越小,抗病能力越來越差,從而影響養殖的產量。選作繁殖的親蝦個體要大,應達到5 cm以上,性腺發育良好,抱卵量大,肢體完整,健康無病。注意所選抱仔蝦的成熟度要一致,最好挑選所抱的卵都出現眼點的親蝦,這樣才能保證培育出的蝦苗規格整齊。

3繁育蝦苗

1 hm2苗池放150個大小為100 cm×70 cm×50 cm的網箱,網箱在使用前要進行消毒處理,每個網箱中放抱仔蝦1 kg。放過抱仔蝦后,每天要在網箱中投喂一定量的鮮活餌料,供親蝦食用,否則它們會自相殘殺,影響蝦苗的孵化量。并且每天要檢查網箱,撈出死蝦和已產空的蝦。蝦苗孵出后,前3 d池中每天投喂豆漿,用黃豆7.5 kg/hm2磨漿全池潑灑。3 d后用15 kg/hm2,7 d后可投喂青蝦破碎料,以確保蝦苗的快速生長[3]。此外,每隔3~4 d池中要施發酵過的有機肥,每次施2 250 kg/hm2,以培育天然生物餌料供蝦苗食用。平時應注意巡塘,打苗觀察苗的生長情況,早晚注意防止塘口缺氧,以免造成蝦苗死亡。經過30 d以上的養殖,蝦苗達到1 cm長就可以分塘轉入成蝦養殖。

4成蝦養殖

放苗要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拉網捕苗,操作要輕要快,苗種帶水過塘防止蝦苗受傷。如果苗種池距成蝦池較遠,或者從外地購買經過長途運輸的,蝦苗運到塘口后,先放入網箱,用充氣泵充氧,待蝦苗從暈眩狀態清醒過來以后再放入池中,以減少苗種損失,增加成活率。放苗300~375 kg/hm2。建議成蝦養殖池中不要搭配其他魚類。因為盡管進排水口有網箔隔攔,但養殖中期池塘中仍然會有許多小野雜魚出現,如果搭養魚類就無法清除野雜魚。青蝦喜歡夜間覓食,因此投餌要選在傍晚進行,每天1次,餌料以全價顆粒餌料為好,滿池撒喂,投喂量要根據天氣和蝦的生長情況而定,在此特別強調每池要設5~6個觀察吃食情況的食臺,用白色的材料制作,大小為100 cm×50 cm,沉入池邊淺水處,每天早上檢查蝦吃食情況,以便確定當天投喂餌料的數量的增減。青蝦在蛻殼期食量減少或不吃食,平時要注意觀察,發現青蝦大量蛻殼就要減少投喂,以免浪費餌料且易使水質變壞[4]。

5日常管理

蝦池中一定要有水草。水草除了可以為青蝦提供餌料外,主要是降低池塘青蝦的分布密度,增加青蝦主體分布,避免青蝦互相殘食,提高池塘產量。水草面積不能超過蝦池面積的40%。水草在池中間隔長條型分布。春季氣溫低要使水溫上升快,池中水位保持在50 cm,5月以后水深要控制在1.2 m。養殖前期每10 d要加注新水1次,7―8月高溫季節水位要保持在1.2~1.5 m,9―11月水位控制在1.2 m,高溫季節每15 d后使用生石灰潑灑1次,使青蝦池水體的pH值保持在8左右。蝦池水的透明度宜保持在25~30 cm,偏瘦要施發酵過的有機肥,防止池中生長青泥苔。施肥量不要超過1 500 kg/hm2。在整個養殖過程中要使用EM菌、光合細菌全池潑灑3~4次,每次用量EM菌每米用15 kg/hm2,光合細菌每米75 kg/hm2。每天必須堅持巡塘3次,巡塘過程中要仔細觀察青蝦的吃食情況、生長情況和活動情況,根據這些信息來確定餌料的投喂量。當天氣變化和秋天時節,特別注意防止蝦池缺氧,高密度養殖塘口一定要裝增氧機,平時要備足增氧藥物,以備不時之需。另外,每個養殖周期要用藥物清除野雜魚1~2次。野雜魚多不僅浪費飼料,增加成本,而且干擾青蝦攝食,影響其生長。

6病害防治

每個養殖周期用硫酸鋅潑灑2次,防治青蝦體表寄生纖毛蟲或藍綠藻類。平時要經常檢查青蝦的外表及腮部情況,發現病害要及時治療,常用治療青蝦疾病的藥物有纖蟲凈、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治療蝦病時不宜在早上進行。因為早上池塘中水質含氧低,用藥會造成蝦大量死亡。

7參考文獻

[1] 徐世澤.池塘青蝦養殖高產關鍵技術[J].中國水產,2010(7):38-39.

[2] 吳小蘭,章秋虎.青蝦池塘生態高效養殖新技術[J].內陸水產,2007,32(1):26-27.

第3篇

【關鍵詞】GPON;關鍵技術;GEM封裝

隨著互聯網和網絡通信技術的的持續快速發展,GPON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互聯網的各類增值業務不斷涌現,例如網絡視頻會議、大型的網絡游戲、IPTV等相關業務的開展,對網絡的帶寬、網速都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以IPTV為代表的網絡視頻點播業務、對于網絡帶寬和網速的要求遠遠超出了WEB服務功能的要求。

1 GPON的系統結構和GEM功能描述

(1)GPON的協議棧。GPON的控制功能主要由控制管理平面C/M平面和用戶平面U平面組成,其中,C/M平面管理系統的用戶的數據流,完成系統數據的加密和解密等OAM功能,U平面完成系統用戶數據流的傳輸功能,用戶的平面可以分為物理媒介相關子層、GPON數據匯聚子層和系統的高層,其中系統的高層用戶數據和控制與管理信息的功能通過GEM適配子層進行封裝,完成數據的傳輸。GPON的數據協議棧的模型圖如下圖1所示:

(2)C/M平面的協議棧。該協議棧主要由內嵌的OAM、PLOAM和OMCI ONU構成三部分構成,其中OAM主要完成數據的上行帶寬的授權、系統的密鑰切換指示和DBA的信息報告功能,PLOAM主要實現傳送物理層中不通過OAM的數據信息,OCMI主要實現系統數據的種類、業務、Qos質量控制等功能,通過ATM的PV/PC或GEM的封裝,實現GPON網絡集中業務管理的信令傳輸和控制管理等。

(3)U平面協議棧。一般地,GPON網絡具有ATM和GEM兩種數據封裝和傳輸模式,數據通過U平面協議棧可以實現數據的有效傳遞和數據交換,GPON中的數據傳輸可以采用ATM格式,也可以采用GEM模式,也可以將上述兩種模式混合使用,以實現數據的封裝功能,在具體工作時,選取那種數據封裝模式,一般在GPON初始化時開始進行選擇。

2 GEM的功能與幀結構

(1)GEM的功能。就GEM的幀結構而言,他和其他數據的結構的封裝方式相似,但是GEM的數據封裝在GPON的內部,獨立于系統的OLT端的SNI,而且也獨立于ONU端的UNI,在GEM封裝內嵌與GPON之中后,SNI與UNI無法對GEM的封裝進行辨識。

(2)GEM的幀結構。根據規定GEM幀結構是由5個字節的幀節頭和L字節的凈荷組成,GEM的幀頭由PLI、端口ID、凈荷類型指示和13bit的頭錯誤控制等五個相關的部分組成。

PLI指示的是凈荷的字節長度,可以將PLI視為一個指針,實現數據的傳輸和管理,用以指示下一個GEM的幀頭;Port-ID由12個字節組成,可以提供4096個不同的數據端口;PTI主要用以指示凈荷的類型,用以判別GEM幀的信息是否為OAM信息;13bit的HEC主要實現GEM封裝數據的幀頭檢錯和糾錯的功能。一旦幀頭確定以后,系統的發送機就可以進行計算,將計算的結果發送出去,并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同樣的計算,以恢復GEM的幀頭部信息。

3 GEM幀的同步和分片

(1)GEM幀的同步。GEM的數據封裝要能夠順利的傳遞,GEM幀必須實現兩項非常重要的功能:捕獲GEM幀頭并對幀頭的信息進行計算以及數據傳遞的方式保持幀同步。幀同步包括預同步狀態、同步狀態和搜索狀態三種狀態,保證GEM的封裝能夠準確在指定的位置得到傳輸。搜索狀態為數據傳輸的鏈路初始化或GEM接收機接受失敗時的基本狀態,并告知GEM封裝信息的發送方。捕獲GEM封裝信息的幀頭和實現幀的同步是通過系統的HEC部分來實現的。GEM幀頭在解碼以后,通過HEC來尋找GEM的其他部分信息,如果尋找到的信息是正確的話,HEC就會將GEM封裝的信息轉移到預同步狀態,并根據PLI數據特性,主動的尋找到下一個GEM封裝的信息,通過GEM幀的幀頭并找到HEC,并進行判斷找到的HEC是否滿足要求,匹配是否正確。如果該HEC正確匹配,則GEN幀就會轉移到幀同步狀態,若找到的HEC不匹配則系統會轉移到HEC的搜索狀態。由于GEM幀的幀頭都要和0xB6AB31E055異或,并根據相關的數據情況進行對比,符合條件的幀進行傳輸,而將空閑幀的幀頭定義為全“0”,即該幀不承載任何信息,所以空閑幀在接收機接收時是GEM幀與0xB6AB31E055進行異或后的信息,即0xB6AB31E055本身的信息,也是進行異或后得到“0”的幀頭,這樣發射機就完成一個GEM信息的封裝和傳輸。

(2)GEM幀的分片。一般地,用戶發送的數據幀的長度是隨機的,不是按照GEM數據封裝的長度進行的,有的幀長度超過了GEM數據幀封裝的長度,數據幀的長度超過系統的GEM協議規定的凈荷長度,在數據發射的過程中,就要采用GEM的分片機制,完成GEM數據的分割,GEM的分片機制采用與協議規定的凈荷長度進行對比,把超過規定的長度限制的用戶數據幀進行分割,完成GEM幀的若干塊的分割。根據數據傳輸的要求,分片的幀信息必須連續傳輸,不能跨幀或者斷幀傳輸,否則會發生錯誤。GEM幀的分片過程,必須注意當前傳輸GEM幀凈荷中剩余的長度和剩余的時間,系統根據幀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片處理。當高優先級的GEM幀在發送完成后,系統會根據GEM幀剩余4字節或更少(小于GEM幀的最小值,GEM幀頭為5字節)進行適當的處理,對于不能滿足凈荷長度的幀進行加入空閑幀進行填充并發送。接收端通過分析和判斷。識別其為發射端的空閑幀并將其丟棄。GEM幀的固有的分片機制具有自動判斷的特征,發射端和接收端都提供了時延敏感業務(如語音數據業務),對于系統的GEM幀的敏感數據,能夠搶先于非時延敏感業務傳輸,提前完成數據的傳輸。要想完成這種GEM幀的傳輸,一種簡單的實現方法就是在系統發射緊急業務的GEM幀的分片后,在凈荷區的前部傳送,完成敏感數據的有效傳遞,在發射端GTC幀的發射周期為125us,使得GEM幀的傳輸的時延很小。因此,GEM幀的分片機制是有效保證GPON數據傳輸的重要保證,也是保障用戶發送時延敏感業務Qos質量的的一種有效手段和GEM封裝的重要途徑。

4 小結

采用GPON技術是解決寬帶多業務接入和帶寬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GPON的特性相對于以太網業務的EPON業務和TDM通信業務優化設計的SDH技術來說,GPON在技術和信息的封裝方式上,更有效、更適用于寬帶通信提供有的Qos信息封裝的質量保證的全業務接入和傳遞。而如何有效的、高效的實現對于多樣性信息傳遞和封裝業務,實現信息的高效透明的封裝和適配,在基于GPON網絡傳輸的通信系統中,通過采用全新的傳輸匯聚層協議___GEM封裝映射技術的方式來實現的,并對信息進行傳遞。

第4篇

丹江口市玉皇頂果園場自2005年開始嘗試桔園養雞,但因養殖技術及當年的“禽流感”等原因沒能取得成功。2008年丹江口市開始大規模桔園“密改稀”工程(對過密桔園進行隔行間伐),桔園空地增多,部分桔農便在間伐的桔園中種植牧草開始生態養殖的探索,其中包括桔園養雞。經過近幾年的摸索,基本探索出了一條桔園養雞的成功之路。本文對丹江口市玉皇頂果園場近幾年來在桔園養雞方面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提出了桔園養雞生態種養模式的關鍵技術,為發展桔園養雞提供生產指導。

1 桔園栽植密度

桔園養雞應選擇15年生以上的投產園,桔園栽植密度一般為50~60株/667m2,既可以為蛋雞提供足夠的飼料、光照,又可以為蛋雞提供適當的陰涼環境,避免夏季高溫。密植園要因地制宜適當進行隔行(或隔株)間伐后再進行放養。

2 蛋雞品種選擇

桔園養雞蛋雞品種選擇至關重要,要選擇抗病力強、成活率高、采食量低、料蛋比高的蛋雞品種,尤其要選擇性格溫順、不善飛翔雞品種。2005年第1次嘗試在桔園養雞,因為沒有經驗,養殖的是南陽土雞品種蛋雞,該品種雖然適應性強,但其上樹、啄食柑桔果實、喜相互啄斗等特點,均不適合在桔園養殖。2009年,我們選擇了北京北農大種禽有限責任公司的農大3號節糧小型蛋雞,該品種雞是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育種專家經過多年培育成功的優良蛋雞品種,是世界上第一個“矮小型蛋雞”商業品種,外貌體型小,比普通蛋雞矮10cm左右,飼養密度可提高33%,飼料轉化率高,產蛋高峰期日采量平均85~90g/只,比普通蛋雞節糧20%~25%(每只雞年可節約9~10kg飼料),“農大3號”節糧小型蛋雞全程料蛋比為2.0~2.2:1。此外,該品種具備抗病力強、適應性好、成活率高、性格溫順、不善飛翔等眾多適合桔園養殖的優點。

3 雞舍建造要相對分散

為了便于管理和防丟失,應在桔園四周圍一圈1.8~2m高的尼龍網圍欄。雞舍的建造要選擇地勢干燥、避風向陽、環境安靜、無獸害、排水良好的地方,雞舍不能太大,如果養殖面積較大、雞較多,可適當分散建造,一般用石膏保溫板建造60m2/個,也可根據果園地勢建造簡易石棉瓦式雞舍,每個雞舍投放雞苗500只左右,圍網面積不少于1.3hm2。

4 蛋雞育雛

蛋雞育雛是桔園養雞中比較關鍵、技術要求較高的一項基礎工作,提高育雛階段飼養管理水平,對于提高經濟效益至關重要。育雛階段的管理關鍵要把好以下幾點:一是要保證雞舍通風保溫,做好雞舍清潔衛生,及時清掃、沖洗、消毒;二是把好初飲和開食關。進雛1周內需飲用添加有葡萄糖、維生素、電解質的溫開水,之后再飲用添加抗菌藥的自來水,飲水器早晚沖洗,2天消毒1次;三是喂養,飲水2h后,飼喂玉米粉,開食1~2天后喂全價料,喂1次/2h,以后逐漸減少次數,做到定時、定量、少量多餐;四是雞舍溫度的控制,由高到低逐步調至室溫,1~5 日齡育雛舍溫度34~35℃,5~10 日齡為32~34℃,10天后為32~28℃,18天后為28~24℃,25天后正常室溫;五是雞舍濕度的控制,第1周相對濕度60%~70%,第2周為55%~60%,第3 周以后為50%~55%;六是雛雞的光照控制,1~5 日齡全天光照,5~8 日齡每天光照20h,9~20 日齡每天光照16h,3 周后自然光照;七是育雛密度由開始的40只/m2,逐步減少到20只/m2。4~8周后可逐步到桔園放養。

5 放養密度

桔園養雞蛋雞放養密度至關重要,要因地、因時制宜,確保最佳的規模與密度,以期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密度過大,雞只會因采食不足而加大飼喂量,而增加飼養成本,降低雞肉及雞蛋的品質和風味,同時,雞糞過多會導致土壤呈酸性,從而影響柑桔的正常生長。密度過低,會增加管理成本,起不到桔園除草、增肥的目的。經過多年的摸索,我們認為桔園養雞的適宜密度為30~50只/667m2。

6 蛋雞合理營養

放養雞的食物來源除了桔園中的雜草、昆蟲等動植物源飼料外,還應在早晚喂食玉米、小麥等糧食和少量商品飼料混合的輔料,合理的營養搭配,可以顯著增加產蛋量。每天要定時放養,定時喂料,在放養區域內放置飲水。同時注意觀察雞群的生長、健康情況,雞糞是否正常,及時發現病弱雞,并隔離觀察,認真清點雞數等。

7 交替放養

隨著雛雞的生長,可在雞舍周邊放養讓其采食植物籽實和昆蟲,雛雞在40日齡后可在晴天中午將雞群趕到舍外桔園放養。前10天用吹哨子訓練,每次喂料都吹,使雞形成條件反射。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雞群逐步適應外界氣候環境,養成了放牧自歸的習慣后,可改為全天放養。將放養桔園一分為二或一分為三,交替放養或輪流放養,使桔園中的雜草、昆蟲等動植物飼料源能休養生息,從而為放養的雞提供充足天然有機食物。

8 柑桔病蟲害防治

放養蛋雞的桔園病蟲害防治要盡量采用農業措施、物理、生物防治措施,通過改善桔園通風透光、安裝殺蟲燈、掛黃板、釋放捕食螨等方法來控制柑桔病蟲害。化學防治要選用低毒高效生物農藥,結合交替放養分片噴藥,避開蛋雞直接接觸到農藥,確保蛋雞養殖生態安全。

9 桔園施肥

放養蛋雞的桔園因隨時有雞糞補充,而雞糞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及氮素,因此桔樹的施肥應適當補施磷、鉀肥,否則會導致桔樹因氮肥過量而引起的果實“貪青”,而推遲上市。

10 桔園土壤管理

放養蛋雞的桔園因長期遭受雞群的踐踏,土壤容易板結,因此每1~2年要對桔園進行適當翻耕,翻耕一般在開春桔樹發芽前進行,為了不影響蛋雞的放養可以分片交替翻耕,平時采用免耕管理。

11 防疫消毒

搞好防疫消毒工作是養好優質放養雞的重要保證。每天沖洗飲水槽、料桶等具。病死雞、防疫用過的疫苗瓶,嚴禁亂丟,要定點深埋或焚燒(病死雞)。在桔園出入口處放生石灰消毒,每周更換1次。放養區域盡可能減少外來人員進出。在畜牧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制定雞病防治技術方案,及時做好雞新城疫、馬立克氏病、禽流感、雞痘、法氏囊病等免疫工作。堅持全進全出制度,以免不同年齡的雞相互感染疾病。

12 桔園其他管理

桔園水分管理、整形修剪及果實采收等管理不受桔園養雞的影響,與其他常規桔園管理一致。

13 桔園養雞增加效益

根據我們近幾年來桔園養雞的實踐,桔園養雞效益十分可觀。以2hm2桔園投放1000只雞苗為例,每只雞年平均產蛋220枚,1000只年產蛋22萬枚,按雞蛋售價0.8元/枚計算,每年雞蛋產值為17萬元;肉雞2年出欄,重量1.5kg,售價24~30元/kg,按平均只雞40元,1000只雞產值4萬元,平均年產值2萬元;合計年產值19萬元。除去雞苗成本3萬元,飼料及雞舍攤銷等成本10萬元,每千只雞年利潤在6萬元左右。同時桔園里因放養了蛋雞,雞啄草吃蟲、雞糞回園,桔園減少化肥農藥的投入,起到節本增效的生態效益。

第5篇

1.選擇優良品種 近幾年來,從國外引進優良品種有美國王鴿、賀姆鴿,歐洲的波得斯鴿、鸞鴿,法國卡奴鴿,瑞士蒙丹鴿,我國優良品種有中山石歧鴿、佛山鴿等。這些鴿種有白羽、銀羽、灰羽和黑羽等顏色,具有遺傳性穩定,繁殖力高,生長速度快,乳鴿生后30日齡體重可達500~650克,成年公鴿體重700~800克,母鴿體重650~750克,年產蛋12對以上。選購種鴿應有可靠的譜系記錄,以此知道它們的年齡、配偶、產蛋數等,從而限制它們的近血。

2.注意配偶 鴿子是“一夫一妻”制,飼養群中雌雄比例要各占半數。凡不的雌鴿要分離除群,以免雄鴿間發生爭斗。還應防止近親血緣的,以提高鴿的體質。故應注意交換鴿種,或引進新的種鴿,進行血緣更新。

的年齡,以滿10~12個月較理想,過早會導致所產卵孵化出來的小鴿先天不足體質衰弱。買鴿時必須選擇配對的。

3.場地設備 鴿房應朝南,地勢應高燥,房內務必通氣適宜。鴿房寬暢能使鴿子安靜舒適,管理也方便。若數量較多,應分別建配偶舍、幼鴿舍和中鴿舍等。鴿房不應砌在地上,應離地相當距離。鴿房內應備有配對用的巢箱、抱蛋、抱仔鴿用的石膏盤,或將干草切成16~19厘米長讓鴿營巢。鴿還應有運動場,系鋪19厘米厚的河沙,每年更換四五次。

4.喂養主要種類和比例是,豌豆25%,玉米30%,高粱20%,糙米25%;或玉米30%,高粱20%,豌豆、糙米、小麥各15%,夏季加10%~20%的綠豆作退火氣之用。親鴿在育雛期間應加10%至20%的葵花子。一般一對肉鴿每日約需飼料75克。此外還應喂一些新鮮洗凈的蔬菜。

此外如砂粒、礪粉、炭屑、食鹽和紅土也可作飼料喂養(保健沙),將這些飼料混合后置淺盤內讓鴿自由啄食。

每日早晨首先是清潔水盆,然后喂食。幼鴿在離巢之前的飲食全靠其父母供給,在6天后可混以谷物充食了。喂鴿后的一二小時內不宜去看母鴿喂幼鴿,因有攪擾會使幼鴿生長受影響。

5.管理鴿舍應1~3天清掃一次,7天大掃除一次,15~30天消毒一次。掃后底面上鋪1厘米厚的沙,并撒以石灰。夏天應設浴盤,供鴿洗浴。

6.防治疾病

(1)鴿舍及食飲用具用3%高錳酸鉀、5%來蘇兒溶液定期消毒。

(2)冬季、早春和晚秋晝夜溫差大,鴿易患感冒,應服土霉素每次1/2片,撲熱息痛1/4片,每天2次,連服3~5天。

(3)肉鴿念珠菌病。用制霉菌素每次1/2片,每天2次,連服3~5天。

第6篇

近年來,隨著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熱點話題的興起,物聯網產業逐漸成熟,正在從科研單位的實驗室走進了普通居民的生活。物聯網被認為是信息產業在計算機和互聯網的高度發展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我國當前物聯網產業發展迅速,了解物聯網的關鍵技術,將會對它的發展有更深入的認識。

【關鍵詞】物聯網 互聯網

1 物聯網概述

物聯網作為未來網絡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其概念的提出已經很久,最近幾年由于和大數據的結合,已經成為下一代網絡的整合部分,是在當前互聯網基礎上的功能和范圍的延伸。物聯網技術主要通過統一編碼物品和制作通訊協議,將傳感技術結合通信、控制技術按照標準將任何物品之間、以及物品與互聯網之間相連,進行信息的共享和管理。2005年在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SIS)上,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式在其的《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中給出了“物聯網”的概念。作為信息化浪潮下下一個振興經濟的關鍵點,在許多國家物聯網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美國權威咨詢機構FORRESTER預測在未來五年內,物聯網將達到一個萬億級的通信業務,產業容量將達到30倍于人與人之間的通信需求產生的經濟拉動力。基于這種原因,全球各國都在大力發展物聯網。

近年來,物聯網已經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銷售業、智慧交通和智能家居中的使用最為廣泛。這種新技術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勞動時長,帶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通信協議規范得到逐漸的統一化,它的發展不斷走向成熟,而同時大量新型傳感器的使用,是的它的適用范圍得到了很大的增加,在農業、制造業、建筑業甚至是防恐中都得到體現。其中以美國、中國、日本和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不斷努力,使得一個開放、透明的物聯網標準開始逐漸形成,確保了行業的健康發展。我國近年科技實力不斷加強,科研資金投入逐年加大,同時由于較早就對物聯網技術開始了研究,并從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予以重視,現在保持了較高的實力,技術積累優勢明顯,是國際物聯網標準制定的主導國之一。

2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物聯網雖然是物物互聯,但是其基礎還是互聯網。以互聯網通信為核心,依靠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Infrared Sensors)、智能IC卡、GPS系統、無線通訊裝置等信息傳感和通信設備,按約定的協議,實現對接入互聯網的物體進行監控和管理[2]。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從單一模塊分,可以區分為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的結合使用。

2.1 射頻識別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縮寫RFID)是一種利用RF信號及其空間耦合傳輸特性對物體進行自動身份信息識別的技術。RFID系統的組成有主機、傳輸天線、電子標簽和讀寫器組成。

2.2 無線網絡技術

無線網絡技術是物聯網功能構成的主要部分。特別是短距離的無線通訊技術,是物聯網中進行信息交換和識別活動最活躍的部分。目前常用的技術主要有NFC、Bluetooth、Z-wave、ZigBee、UWB、WI-FI、RFID等。

NFC近場通訊技術在標簽識別和數據傳輸中運用廣泛,是下一代智能移動設備的標配。 它的通訊頻率固定在13.56MHz,是對RFID技術的改進,能快速匹配設備和連接。

ZigBee主要面向低速率無線個人區域網,適用于家庭監控、遠程控制、工業監控、安全系統、傳感器網絡和玩具等領域。在生物醫學領域,這項技術在許多的產品上都得到使用,包括邁瑞等公司的多種型號的血糖儀、家庭監護儀均采用了這種通信方式。

Bluetooth使用的工作頻率為2.4G-2.5G之間,具有低成本、低功率、近距離無線連接簡單安全的特點。可以實現10m全雙工通信。

“UWB”(ultra wideband)是一種使用1GHz以上帶寬的超寬帶無線技術。

Wi-Fi屬于無線局域網的一種,可以實現各種設備的高速互聯。在部署物聯網之時,考慮到設備成本和易用度,WLAN都是十分方便的。國內廠商小米、TP-Link等公司最近在智能路由器領域的新產品,都是以物聯網的家庭流量入口為重點。

2.3 傳感器技術

傳感器是物聯網中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它能夠感受并處理被測量信息,使其變為系統可以辨識的信號。傳感器的發展是物聯網拓寬應用范圍的關鍵所在。高精度傳感器技術一直被國外所掌握。目前,國內的高端傳感器市場研發還處于空白期。在工業、家庭、醫療衛生領域,傳感器的精度和穩定性是其性能研發的難點。

宏觀角度下,物聯網產業的布局和生態如果從整體來看,則可以分為平臺服務和終端接入技術兩大塊:

(1)平臺服務技術。平臺服務技術關系到這個物聯網產業的生態圈的建立。一個適合未來發展的物聯網應用體系,應該具有強適應能力和通用的數據平臺,兼容行業內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可以實現業務流程定制、各種設備的冗余自修復、數據集中管理、平臺間物件的通信管理等。

(2)終端接入技術。物聯網系統的龐大要求了它的終端種類的繁雜,各個終端設備的互聯互通是物聯網接入技術的關鍵。根據現階段的發展狀況,通信模塊、物聯網網關和智能終端是目前物聯網終端接入所關注的重點內容。制定統一的國家(國際)標準,是打通物聯網產業不同方向、拓展不同領域進行信息交流的重中之重。

3 結束語

物聯網的發展前景已經得到了世界的認可,無線傳感器網絡的鋪設和通信技術的應用是物聯網技術的關鍵,借助軟硬件的結合實現智能感知是基礎,良好的識別技術是保障。在當前大數據和云計算的背景下,物聯網與新技術的結合,對智慧地球的建設起到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很明顯,它將成為網絡技術的下一個爆發點。對物聯網關鍵技術的了解,將對以后的學習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姚旭東.國內外物聯網技術發展的比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

[2]閔真.基于物聯網技術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統[D].南昌大學,2012.

[3]陳丹輝.基于物聯網技術的企業制造執行系統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12.

[4]程曼,王讓會.物聯網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地理信息世界,2010,05:22-28.

第7篇

>> 云計算架構及其關鍵技術 云計算及其關鍵技術 云計算及其關鍵技術問題 探析云計算體系架構及其關鍵技術分析 云計算及其關鍵技術研究 網絡環境下的云計算及其關鍵技術 云計算關鍵技術及挑戰 云計算關鍵技術研究 基于云計算的數據挖掘平臺架構及其關鍵技術研究 云計算的關鍵技術及其核心問題研究 基于云計算的電力數據中心基礎架構及其關鍵技術 基于云計算的數據挖掘平臺架構及其關鍵技術探討 淺談云計算環境下電子文件管理的關鍵技術 淺談云計算環境下的體系構架及關鍵技術 云計算安全關鍵技術研究 基于云計算的架構和關鍵技術探討 云計算的關鍵技術及發展前景 云計算關鍵技術及發展現狀研究 云計算體系架構與關鍵技術漫談 云計算環境下分布存儲關鍵技術解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fr=ala0_1_1.

[2] (美)MICHAEL MILLER云計算(史美林?譯)[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4月.

[3] 王鵬.云計算的關鍵技術與應用實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年12月.

[4] Luiz AndréBarroso, Jeffrey Dean, Urs H-lzle.

Web search for a planet: The Google cluster architecture [J]. IEEE Micro,Mar/Apr, 2003, 23(2): 22 -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武县| 甘德县| 威信县| 永寿县| 丹东市| 克什克腾旗| 衢州市| 思南县| 台中县| 华容县| 盐池县| 乌拉特前旗| 闽侯县| 共和县| 泗洪县| 韩城市| 南涧| 阜南县| 聂拉木县| 五台县| 定襄县| 寿阳县| 白山市| 响水县| 明光市| 泰兴市| 阿鲁科尔沁旗| 军事| 隆德县| 策勒县| 永登县| 特克斯县| 图们市| 紫金县| 乐业县| 高州市| 卢氏县| 保康县| 吴江市| 丰台区| 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