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社會與前現代社會結構上質的差異是古典經濟學“現實”幸福觀的出場契機,也是現代社會和前現代社會對幸福內涵理解不同的根源所在。以既定的經濟事實為研究對象,古典經濟學實現了對“社會”范疇理解上的先驗維度到經驗維度的轉變,這為馬克思幸福哲學走向現實提供了必要的切入點,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總是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層面上予以把握。通過對古典經濟學“現實”幸福觀的批判性繼承,馬克思以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辯證方法獲得了對資本主義現實的辯證的、總體的理解,從而為“改變世界”的幸福哲學的產生提供了可能。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