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探究煤礦周邊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以及評估可能對人體帶來的健康危害,本研究以安徽省淮北地區3座主要煤礦為研究區,對土壤重金屬含量進行分析,并采用體外胃腸模擬方法(PBET),計算土壤中重金屬的生物可給性,并以此修正健康風險評價計算方法.結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屬含量平均值(mg·kg-1)分別為Cd (0.16)、Cr (11.82)、Cu (12.03)、Ni (21.86)、Pb (55.09)、Zn (41.46),與國內不同類型礦區相比,淮北煤礦區周邊土壤重金屬含量較低;重金屬的生物可給性平均值大小順序是:胃階段:Pb (61.69%)>Cu (51.88%)>Cd (43.88%)>Cr (26.48%)>Zn (17.45%)>Ni (14.57%),小腸階段為:Cr (58.80%)>Cu (55.71%)>Zn (51.40%)>Ni (39.44%)>Pb (7.59%)>Cd (7.32%);由生物可給性校正后,成人和兒童不同重金屬非致癌風險暴露量均小于1,說明成人和兒童均不存在非致癌風險,不同種類重金屬的致癌風險為:Cr>Cd>Ni,其中,Cr的致癌風險介于10-6—10-4之間,表明Cr對人群有一定的致癌風險,但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且兒童的致癌風險高于成人,經手-口無意攝入是土壤重金屬最主要的暴露途徑.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