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探討大興安嶺中段哈拉改吐地區(qū)晚二疊世花崗巖的巖漿源區(qū)、巖石成因及構造環(huán)境,在野外調查的基礎上,對花崗巖開展巖石學和地球化學研究。結果表明,哈拉改吐地區(qū)晚二疊世花崗巖屬過鋁質高鉀鈣堿性系列巖石。巖體主量元素SiO2、Al2O3和MgO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63.80%~70.30%、14.60%~15.80%和1.05%~1.98%。巖石富集大離子親石元素(Rb、Th、K)和輕稀土元素,相對虧損高場強元素(Nb、Ta)和重稀土元素,具有弱的Eu負異常。巖體顯示出埃達克巖的地球化學特征,應為加厚的鎂鐵質下地殼部分熔融的產物。哈拉改吐花崗巖形成于同碰撞的構造環(huán)境,表明古亞洲洋在大興安嶺中段地區(qū)于晚二疊世已經閉合。該結果為大興安嶺地區(qū)晚古生代晚期構造演化和巖漿作用研究提供了參考。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