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社會的實質在于社會繁榮與其成員的成長并行不悖,它強調如何依人的不同特點而自由發展。法律正義一方面需要保障多元發展之“義”的實現,另一方面需要在這種多元之“義”的基礎上,歸納出共同的“公義”或“正義”,這正是現代法律的基本使命。由此,現代社會倫理可以歸納為“道”(Truth)、“德”(Virtues)、“義”(Righteousness)、“正”(Justice)、“權”(rights)的內在邏輯,這種倫理模式可以厘清各種傳統思想、實踐、經驗是否符合現代性。中國傳統中有豐富的“義”的思想,如何開發與整合,并使之升華為“正義”正是現代化的基本使命。缺乏正義思想傳統的中國,在法律的現代化進程中面臨著先天不足的窘境,而現代社會所釋放出來的人的自然屬性、自利理性、物質欲望,沒有法律正義的約束,必然加劇社會的禮崩樂壞、綱常淪喪。現代化的制度改造任重道遠,唯有抓住“道”(真理)和“義”(正義)兩個支點,才不會迷失方向,而這兩點正是目前我國轉軌時期倫理建設的弱點和需要著力加強之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