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洋科學的發展離不開精確的數據,然而各種海洋觀測儀器在復雜的海洋環境中作業難免產生測量誤差,導致觀測數據需要進行實時(或延時)質量控制。中國Argo 計劃在搭載多個航次布放剖面浮標的同時,對航次中獲取的船載CTD(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and depth)儀觀測資料、自動剖面浮標觀測資料以及實驗室高精度鹽度計測量數據進行了實時比對。分析結果顯示,利用實驗室高精度鹽度計對現場觀測數據尤其是船載CTD 儀觀測資料進行質量控制,于溫鹽數據(特別是深層)的實時/延時校正非常重要;如某航次未經標定的船載CTD 儀所測1000dbar 以深范圍內海水鹽度,與實驗室高精度鹽度計的差值達到±0.1 左右,遠遠落后于國內海洋調查規范對鹽度準確度±0.02 的一級測量要求,該具體實例更加突顯了船載CTD 儀在航次前后送往權威部門進行檢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確保每個航次獲取的CTD 資料的質量。建議有條件的情況下,在進行深海大洋船載CTD 儀觀測時要進行現場實驗室高精度鹽度計的質量控制工作及比對試驗,以提高我國深海大洋觀測數據的質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