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河南省油茶發展迅速,但處于油茶生長的北緣地區,低溫是限制河南省油茶產業發展的主要因子。為給河南省油茶良種的選育、引種及栽培區劃提供理論依據,分別以‘長林4號’‘長林40號’‘長林27號’‘XL210’‘大別山1號’‘豫油茶1號’等普通油茶品種為試材,對其葉片分別采用0、-5、-10、-15和-20℃的低溫脅迫處理,選擇相對電導率(REC)、丙二醛、游離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等抗逆指標,以Logistic方程計算出半致死溫度(LT50),并利用隸屬函數法綜合分析了不同普通油茶品種的抗寒能力。結果表明:隨著脅迫溫度的降低,電導率、丙二醛含量、游離脯氨酸含量均逐漸升高,可溶性蛋白先升高后降低;其中,電導率、丙二醛含量和油茶抗寒性均呈負相關,游離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油茶抗寒性均呈相關關系;其半致死溫度和隸屬函數評價結果一致,6個油茶品種中,‘大別山1號’的抗寒性最強,‘長林4號’的抗寒性最弱,其他品種的抗寒性居中。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經濟林研究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研究論文、研究簡報、綜述等。于198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