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2012—2016年云南省大理州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討其流行規律,為大理州手足口病的預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據。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對2012—2016年大理州中國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中手足口病資料進行分析。結果2012—2016年大理州報告手足口病病例25206例,其中重癥病例32例,死亡1例,年平均報告發病率為140.77/10萬,5年間手足口病均居于發病位次首位。2015年發病率最高(166.20/10萬),2012年發病率最低(100.26/10萬);報告發病覆蓋12縣(市)113個鄉(鎮)發病水平呈逐年上升趨勢,呈雙峰流行,第一高峰多出現于春夏交接季(5—8月),次高峰出現于夏秋交接季(10—11月);年均發病率賓川縣最高(223.82/10萬),漾濞縣最低(65.17/10萬);發病集中在5歲以下年齡組,其中1~2歲組發病專率最高(4003.95/10萬);以散居兒童發病為主(70.28%)。2807例手足口病輕癥病例經病原學檢測,陽性檢出率為36.67%,以CoxA16型和EV71型為主(64.26%,35.45%),優勢毒株每2年一交替;重癥率呈現高低交替。結論大理州手足口病呈逐年上升趨勢,季節、地區、人群分布和優勢毒株型特征明顯,根據病原流行特征和病原學規律,適時對中心地區的重點場所、高危人群采取有效措施是防控關鍵。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