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解決工作面跨石門回采過程中出現的石門巷道變形量大、破壞嚴重的問題,采用理論分析方法對綜采工作面跨石門開采時的頂板臨界安全巖柱厚度和加強支護距離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跨采期間,工作面和石門巷道之間的垂直距離越小,石門巷道的穩定性越差,反之,穩定性越好,特定的地質和采動條件下,工作面和石門之間存在臨界安全巖柱厚度,可作為石門巷道加強支護和一般支護的分界線;巷內支護的臨界安全巖柱厚度主要由工作面底板破壞深度、承載層厚度和巷道頂板破壞高度3個部分組成;采用巖體極限平衡理論、溫克爾彈性地基梁理論和平衡拱理論,分別推導得出了工作面底板破壞深度、承載層厚度和巷道頂板破壞高度的計算公式,基于得到的臨界安全巖柱厚度,可確定石門巷道內加強支護段的范圍。以灣田煤礦11002回采工作面跨1490運輸石門開采為例進行了工程應用。計算得出11002工作面底板破壞深度、承載層厚度和1490運輸石門巷道頂板破壞高度分別為2.9、3.4、0.7 m,考慮一定的安全系數,最終取頂板臨界安全巖柱厚度為10.5 m,需要加強支護的石門巷道距離為29 m,包括14 m的充填支護段和15 m的抬棚支護段。工程實踐表明,跨采期間對運輸石門采用充填支護和抬棚支護結合的加強支護方式既能保證巷道穩定,又能提高采出率,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