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發展現狀江西省常態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地占全省總面積的36%,丘陵占42%。水稻是我省農業主導產業,近年來全省水稻播種面積維持在5000萬畝左右,約占全國水稻播種面積的11﹪。目前,水稻機耕和機收基本實現機械化,但種植環節機械化水平較低。2004年,該省開始推廣機插秧,歷經十幾年的發展,機械化種植率僅為34%,是制約該省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瓶頸。分片區來看,鄱陽湖平原、贛撫平原地勢平坦,適合發展機械化,機插水平全省領先,尤其是鄱陽湖周邊眾多的農場、墾殖場、承包土地1000畝以上的眾多農機合作社,早中晚稻機插率已達100%,為全省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吉泰盆地境內以低山、丘陵為主要地貌,生產規模相對較小,雙季稻種植以拋栽、直播為主,拋栽率最高的時候達65%,近10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倒春寒概率較低,全年有效積溫天數增多,早稻直播面積逐年增大;贛南是典型的丘陵山區,坡多路陡彎多,以種植單季稻為主,盡管贛州市農機部門采取多項有力措施,但由于地形限制,機械化發展相對緩慢,機插率較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