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 50 多年青海省東部農業區的 12 站氣象資料及青藏高原季風指數研究表明:春季干旱指數SPI 變化傾向率為-0.33 / 10a,呈略減少趨勢,減少的趨勢不顯著;春季東部農業區區域性輕旱、中旱、重旱、特旱分別出現 12、5、4、0 次,共出現 21 次,未出現特旱. 出現干旱(包括輕旱、中旱和重旱)的幾率為 38.9%;春季出現過 4 次明顯的區域性大旱,平均每 13.5 年發生 1 次,21 世紀初以來我省東部農業區出現大旱的幾率明顯減少;近 50 年,春季高原季風指數以 2.68gmp / a 速率增加,增加趨勢顯著;東部農業區的干旱指數 SPI與同期、前期高原季風指數的相關分析表明,高原夏季風越強,東部農業區的降水就越多,干旱指數越小,不易出現旱情;春季干旱指數 SPI 與同期 5 月北大西洋-歐洲區極渦強度指數、冬季赤道中東太平洋 200hPa緯向風指數成反比,5 月北大西洋-歐洲區極渦強度指數、冬季赤道中東太平洋 200hPa 緯向風指數越強,春季干旱指數 SPI 越小,春季降水量則偏少,容易發生干旱;與 5 月多變量 ENSO 指數、5 月北太平洋遙相關指數、春季印度洋暖池面積成正比,這些指數較強,則春季高原指數越大,春季降水量較多,不容易發生干旱.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