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代縉紳錄中的"各省額中舉人名數",有兩個固化的名數系統:一是乾隆中期到咸豐八年,沿用乾隆二十九年寶名堂刊本所載名數,該系統應是采用乾隆十五年至二十七年間某科鄉試各省取中的舉人數。二是光緒十一年冬季榮祿堂刊本所載名數,該系統采錄光緒八年壬午科鄉試各省取中的舉人數,被此后不同坊刻本縉紳錄中廣泛載錄,甚至在科舉停廢后仍然沿用。在此之間的縉紳錄,雖有少數省份的"額中舉人名數"變動不居,但無法反映晚清朝廷因推行捐輸鄉試廣額政策導致各省歷屆鄉試中額劇烈變動的真實情況。故縉紳錄中的"各省額中舉人名數",不僅與各省鄉試實際取中舉人數無涉,而且資訊采錄偶然、隨意,不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清代縉紳錄所載各類資訊的史料價值和局限,值得研究者警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