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估計高等教育會多大程度上推遲初婚年齡時會同時面臨生存數據結構(Durationdata)與內生性問題,以往文獻無法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基于已有研究方法,本文設計了一種計量策略來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將該問題等價轉化為研究在給定年齡的條件下高等教育對已婚時間的影響,從而將數據轉化為一個單方向截尾的數據結構并使用Tobit模型進行估計。然后用是否在擴招后參加高考作為高等教育的工具變量,用IV-Tobit模型估計高等教育對初婚年齡的推遲效應。估計結果顯示,相對于高中畢業生,每多接受1年高等教育平均初婚年齡將推遲1.5年;相應地,大專、本科教育會將初婚年齡推遲4.5和6年。由于女性生育存在一個最佳的年齡階段,因此該推遲效應可能會嚴重影響生育率和母嬰健康。另外,高等教育對男性初婚推遲的效應大于女性,對非農業戶口的影響大于農業戶口,在東、中、西部地區沒有差異。本文發現這種推遲效應主要是在校接受高等教育帶來的順延,高等教育并沒有顯著降低接受者的結婚意愿,上大學只是推遲婚姻,而不是終身不婚。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高等教育人口與較低教育人口的最終結婚率幾乎沒有差異。不同于其他發達國家,我國的高等教育群體仍然具有較高的結婚率。政府應該采取積極措施降低他們步入婚姻的經濟成本,延緩這種婚姻推遲的趨勢。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