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研究陜西關中地區小麥新品種西農20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設計播期(T1~T3,主因素)和3個播量(C1~C3,副因素)的裂區試驗,以探討播期和播量對籽粒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西農20籽粒產量和品質特性受播種期與播量互作效應的影響顯著。籽粒產量最高(7503.5kg·hm^-2)的播種期和播量組合模式為處理T2-C2(10月13日播種,播種量為150kg·hm^-2),該處理有效穗數最多(689.4×104·hm^-2),穗粒數最高(33粒),且具有適宜的千粒重(40.4g)。其次為T2-C1(10月13日播種,播種量為180kg·hm^-2)和T1-C1(10月5日播種,播種量為120kg·hm^-2)組合,也可以獲得7100kg·hm^-2以上的高產。播期和播量處理組合對西農20品種的籽粒容重、面粉吸水率和沉降值無顯著性影響,但對其蛋白質含量、面團形成時間和濕面筋含量影響較大。T3-C2處理組合有利于西農20的面團穩定時間(14.6min)形成;T2-C1處理組合有利于蛋白質(15.8%)和濕面筋(33.8%)的積累和形成。綜合分析可以看出,西農20優質高產的適期播種期為10月13日左右,播量應控制在120~150kg·hm^-2;晚播或大播量均降低其產量和品質。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