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凸型坡為研究對象,利用室內徑流沖刷試驗,研究了不同植被配置下凸型坡水蝕動力的變化過程以及侵蝕產沙的差異。結果表明:裸坡條件下徑流流速呈現出極強的空間波動狀態,隨水力斷面與坡頂距離的逐漸增加表現出先減小后增大的空間變化態勢,導致侵蝕最為嚴重的部位出現在上坡上部和下坡上部。將草帶布設于與坡頂距離60%~80%位置處對徑流流速影響較大,降幅為22%,蓄水效益和減沙效益分別為12%和69%,能夠較好地發揮直接攔沙的水土保持功效。不同植被空間配置下的徑流量和產沙量均表現出與徑流流速相一致的空間變化特征,隨著草帶距坡頂距離的逐漸增加,徑流量和產沙量呈現出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植被通過調控水蝕動力過程實現了對徑流和侵蝕產沙的調控。在此過程中,植被的空間配置方式改變了徑流流速時空變化特征,從而對水蝕動力過程起到了很大程度的調控。研究結果有助于加深對植被、沖刷與水蝕動力過程之間耦合關系的理解。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