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淺層滑坡在我國廣泛分布,但在區域范圍內分布規律性較差,且具有突發性、隱蔽性和破壞性強等特點。湘西武陵山區地質條件復雜、降雨豐沛、人類工程活動強烈,突發性地質災害頻發,尤以降雨誘發的淺層滑坡為主。文章以湘西地區慈利縣陳溪峪滑坡為例,開展了降雨量、基質吸力、地下水位和地表變形等的監測;結合滑坡的現場調查及監測成果,分析滑坡的形成條件和變形機理;在此基礎上,考慮基質吸力對邊坡穩定性的貢獻,將強度折減有限元法推廣到非飽和土邊坡,計算得到了不同降雨工況下滑坡穩定性。結果表明:當強降雨降落到滑坡體上時,坡內基質吸力值均迅速減小,直至一定值后(9.5 k Pa左右)不再變化;坡內地下水位受季節性降雨影響顯著,短時強降雨引起地下水變化幅度不如長時間降雨對地下水位造成的影響大;陳溪峪滑坡的地質力學成因為蠕滑推移式土質滑坡,運動形式為沿基覆界面的淺層滑坡;短時強降雨是誘發滑坡變形的最關鍵因素。陳溪峪滑坡在持續降雨條件下的降雨量預警值約為280 mm,在短時強降雨條件下的降雨強度預警值約為240 mm/d。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