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古代社會有著很多依附科舉考試而存在的行業,科舉走報便是其中影響較大的一種。科舉走報起源于唐,發展于宋,至明代臻于鼎盛,逐漸形成了以鄉試、會試和殿試為中心的三類走報,并呈現出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明代酬賞報錄人的費用,隨時間、地域以及士子家庭經濟條件的不同而有較大差異,以福建為例,各府州縣大致經歷了從明初數兩到嘉靖、隆慶之際數十兩,萬歷、崇禎時期數百兩的變化過程。科舉走報剛興起時,走報者索討賞金的數量在可以承受的較為合理的范圍之內,然至晚明,走報者的索賞費用大幅增加,遠遠超出一般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科舉走報也因此演變為明代政治、社會生活中的一大弊害。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