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瓊東南盆地晚期構造活動較弱,為了闡明該盆地深水區深層古近系烴源巖生成的天然氣如何運移至淺層新近系中央峽谷儲集體聚集成藏這一問題,利用地震分頻處理技術提高3D地震資料分辨率,開展斷裂輸導體系識別,結合區域斷裂發育特征建立天然氣輸導模式。瓊東南盆地深水區發育4期斷裂活動,且斷裂活動具有明顯的周期性,基于此,提出了斷裂旋回的概念--一個斷裂旋回包括了較短時間的斷層活動期和較長時間的斷層靜止期。通過對比斷裂旋回不同階段斷層輸導天然氣的差異特征,提出斷層活動期高效涌流輸導模式和斷層靜止期有效滲流輸導模式,并指出超壓斷陷盆地涌流和滲流交替輸導可以增強天然氣輸導效率。中央峽谷陵水段下方深層發育一系列溝通烴源巖的階梯狀斷層,淺層發育許多高角度小斷層,其是深部天然氣運移至淺層的重要通道。建立了中央峽谷天然氣"多期斷裂-多斷層"接力輸導模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