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豆樹是喀斯特地區具有重要生態和經濟價值的保護植物,其樹葉可作為飼料,然而不同種源任豆樹耐旱性鮮有研究。本研究以廣西6個不同地理種源(大新、樂業、上林、忻城、龍勝、南丹)的1年生任豆樹幼苗為試驗材料,采用盆栽人工控水模擬自然干旱脅迫條件,測定不同干旱脅迫階段任豆樹幼苗葉片的相對含水量、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變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過氧化物酶(POD)活性變化,并采用隸屬函數法對不同種源任豆樹的抗旱性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隨著干旱脅迫時間的延長,6個種源任豆樹幼苗葉片相對含水量逐漸減少而可溶性糖含量逐漸增加;游離脯氨酸含量在大新和樂業種源呈持續上升趨勢,上林、忻城和龍勝種源呈升—降—升的趨勢,而南丹種源在4d時下降后持續上升;MDA含量在大新、上林、忻城和龍勝種源呈升—降—升的趨勢,樂業種源呈降—升—降的趨勢,而南丹種源則在4d時降低后持續升高;SOD活性在大新種源呈升—降—升的趨勢,樂業種源在4d時升高后持續下降,上林和龍勝種源持續上升,忻城和南丹則呈降—升—降的趨勢;POD活性除南丹持續上升外,其他種源均呈升—降—升的趨勢,且除龍勝在4d時達到最大值外均在12d時達到最大值。根據隸屬函數法綜合評價不同種源任豆樹耐旱能力大小為龍勝>大新>樂業>上林>南丹>忻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