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戲曲傳承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社會傳承,一種是學校教育。社會傳承是在社會實踐中一種自發發展的戲曲傳承方式,包括家族傳承、戲班傳承、教坊傳承等,以民俗生活為基礎,以表演技藝為核心,既重視戲曲的藝術意義,又肯定戲曲的民俗意義,強調戲曲傳承是通過代際之間共同的民俗生活、藝術實踐來實現的,突出個性化的口傳心授實踐。學校教育是在社會傳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的傳承方式,強調教材、教學方式的規范性和統一性,知識和技能的平衡性、體系性,突出戲曲知識、技藝、審美的教學,強調共性大于個性,強調理論大于實踐。戲曲傳承應在社會傳承與學校教育兩種模式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和突破口,既要發揮學校教育的設備、師資、教材、學科及規范性優勢,又要發揮社會傳承中的實踐性、個性和靈活性特點,把戲曲傳承與普及、演員培養與觀眾培養相結合,民俗戲曲、藝術戲曲與遺產戲曲相結合,戲曲遺產傳承才能真正走向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