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衡》雜志是什么級別?雜志刊期是多久?
來源:優發表網整理 2025-02-18 16:35:35 166人看過
《學衡》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目前刊期為半年刊。
《學衡》雜志簡介信息
《學衡》雜志是20世紀20年代中國學術界一份重要的刊物,它誕生于1922年1月,由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前身)的一些教授創辦,主編為英語系教授吳宓。這份雜志的創辦背景與當時中國文化的深刻變革緊密相關。
該雜志的宗旨是“論究學術,闡求真理,昌明國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評之職事”。它是一份兼有中西文化介紹和文化批評的學術性刊物,內容中西學并重。雜志分為通論、述學、文苑、雜俎、書評、附錄等欄目,不僅發表了大量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著述,還介紹了西洋哲學、印度哲學、佛學研究等方面的論文,旨在開闊讀者的視野,體現中西文化融合的主張。
然而,《學衡》雜志因堅持使用文言文出版,并批評新文化運動,而遭到了新文化派的攻擊,包括魯迅在內的許多新文化運動領袖都對《學衡》提出了批評。盡管如此,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直至1933年7月???,共出版了79期?!秾W衡》雜志的存在,不僅為當時的中國學術界提供了一種不同于新文化運動的聲音,也為后來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它堅守傳統文化陣地,批評新文化運動的立場,以及中西文化并重的辦刊宗旨,都使得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學衡》雜志特色:
<一>本刊對于所有稿件,無論選用與否,將奉上審稿意見。對于沒有采用的文章,歡迎作者在認真修改后再投,本刊將在同等質量下保證優先刊發。截稿后1個月內未收到錄用信息,作者可另投他刊。
<二>文稿須附中文摘要,中文須內容一致。中文摘要字數控制在100~150字,英文摘要字數少于100字。摘要中不得引用參考文獻。
<三>量的符號與量單位的符號: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00~3102-93量與單位》的規定,正確使用量的符號與量單位的符號。
<四>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作者名應與PubMed數據庫一致。
<五>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來稿若在一個月內未見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
<六>同一頁類列出多個注釋的,應根據注釋的先后順序編排序號。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七>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作者名應與PubMed數據庫一致。
<八>作者限于主要參與論文的寫作、實驗操作、數據采集和處理,并能對文稿內容負責、解答有關問題的責任者。作者的排列順序由供稿者確定。
<九>基金項目雜志往往要求投稿內容是原創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創新性。確保您的研究項目在某些方面具有新穎性、突破性或對現有問題提供了獨特的解決方案。
<十>正文應層次分明,在層次標碼后,應擬定標題。盡量減少層次,不得多于3 層,采用1,1.1,1.1.1 方式。層次的數字序號頂格寫,序號后要空一個漢字。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公開資料,如有不準確之處,請聯系我們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