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經濟要由高速度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報告針對新時期中國經濟基本特征提出的新表述。何為“高質量發展”,從理論到實踐的探索可能才剛剛開始。本文在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的基礎上,構建了涵括微觀、中觀和宏觀,包含資本型增長(投資)和現金流型增長(收益)的兩階段動態經濟增長模型。由于資本是未來收益的貼現,在本質上屬于債務,進而提出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存在資本(存量)和現金流(流量)不能相互替代的“不可替代原則”。在此基礎上,基于原始資本獲取方式的差別,對傳統增長和現代增長進行了區分,并結合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地方政府行為、土地金融和資本創造對中國過去四十年的改革和發展的邏輯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在中國城市化進入中后期階段,中國的城市化需要從此前的資本型增長轉換到現金流型增長,這也是中國經濟要從高速度向高質量轉型的經濟學含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