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湖岸堤是湖泊湖面變化的地貌學證據,通過古湖岸堤沉積年代學研究可重建地質時期湖泊演化歷史。青藏高原內陸湖泊眾多,保存了大量的第四紀時期古湖岸堤,是研究過去湖泊演化和氣候變化信息的重要載體。對青藏高原班戈錯鹽湖北岸和東岸的低位連續古湖岸堤開展了地貌調查和光釋光年代學研究。結果表明班戈錯自末次冰消期(13. 5±1. 2 ka BP)以來,湖面整體呈波動下降過程,期間出現了4期湖面穩定階段,分別在末次冰消期(13. 5±1. 2~11. 2±1. 0 ka BP)、全新世早中期(10. 1±0. 8~6. 5±0. 5 ka BP)、全新世后期(4. 2±0. 4~3. 1±0. 2 ka BP)以及全新世晚期(1. 7±0. 1~1. 2±0. 1 ka BP)。全新世晚期約1. 7 ka BP以后湖面迅速退縮,湖泊蒸發濃縮進入鹽湖階段。在末次冰消期班戈錯高湖面形成主要與北半球太陽輻射強度增加引起氣溫升高,導致區域冰雪融水量增加相關,而在全新世湖面變化主要受印度季風強度變化控制。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