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進一步了解頁巖油氣資源,洞悉國外成功開發經驗,通過對比北美地區俄亥俄(Ohio)、馬塞勒斯(Marcellus)、巴耐特(Barnett)、沃夫坎組(Wolfcamp)頁巖與中國龍馬溪組、沙河街組頁巖的地質背景,明確了中外典型含油氣頁巖有機地球化學和儲層發育特征的異同以及中美頁巖油氣資源開發動態,并給出了借鑒意義。結果表明:北美開發效果好的含油氣頁巖大多具有構造簡單、厚層頁巖發育、厚度變化小、總有機碳含量及有機質成熟度適中、多為Ⅱ型干酪根、脆性礦物含量高、儲層壓力高等特點。北美頁巖油氣開發商采用大液量、大砂量、小壓裂簇間距和階段間距來改進壓裂工藝,采用井工廠模式來降低土地占用面積,并且在其上進行“拉鏈式”壓裂縮短整體的工程時間,在油田的生產資料數據庫中運用大數據分析不同生產參數對產量的影響權重,從而更好地配置生產參數、提高產量。美國頁巖油氣開發為中國提供的可借鑒的開發經驗包括合并油氣輸送管網、引入民間資本和加大創新獎勵。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