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取重大洪澇災害干擾下受損自然恢復3種不同林地(毛竹林、杉木林、次生闊葉林)為研究對象,以未受損林地為對照,測定不同林型土壤基本性狀指標(包括土壤顆粒組成在內的物理性質、主要養分含量),并運用分形理論計算了分形維數D值,探討分形維數與土壤基本性狀的相關關系.結果表明:(1)3種不同林型土壤均以粉粒含量占比最大,分形維數在2.58-2.70之間,0-10 cm土層分形維數表現為毛竹林>杉木林>次生闊葉林,受損自然恢復林地>未受損林地,其中次生闊葉林的受損自然恢復林地與未受損林地差異顯著.(2)毛竹林與次生闊葉林土壤容重表現為受損自然恢復林地顯著大于未受損林地,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與總孔隙度則相反,受損自然恢復與未受損杉木林間土壤物理性質的差異較小;各林型土壤養分含量隨土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受損自然恢復林地顯著低于未受損林地,總體恢復狀況表現為杉木林>次生闊葉林>毛竹林.(3)土壤分形維數與土壤黏粒含量、土壤容重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與有機質、全氮、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及總毛管孔隙度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因此,分形維數能夠客觀地表征土壤的結構特征以及土壤養分肥力特征;受損恢復林地土壤條件還未達到未受損林地的水平,對恢復狀況較差的毛竹林,可以適當地進行人工植樹造林,優化群落結構,進而改善土壤條件,促進災害干擾下受損植被的恢復進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