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寧河-則木河斷裂帶位于川滇地塊、巴顏喀拉地塊和華南地塊的交接部位,是川滇菱形塊體的東部重要邊界。利用布設在安寧河-則木河斷裂帶周邊區域的西昌臺陣和川西臺陣均歷時兩年、共187個寬頻帶地震臺站的垂直分量的背景噪聲數據,采用噪聲層析成像方法獲得了這一區域4~20s的Rayleigh波群速度分布圖像。與前人研究相比,本文結果的橫向分辨率有明顯改進,在安寧河-則木河斷裂帶可達20km左右,在其它區域可以達到20~40km。成像結果表明,安寧河-則木河斷裂地區上地殼的速度結構存在明顯橫向不均勻性,速度分布特征與地表地質構造基本一致,不同周期的速度分布變化較小。鹽源盆地、西昌盆地和四川盆地西南緣表現為低速異常。九龍附近和南部的德昌-鹽邊-巧家附近表現為高速異常,分別與出露的花崗巖體和峨眉山玄武巖有關。在安寧河斷裂南段和則木河斷裂北段能觀測到斷裂兩側的速度存在明顯差異,其余斷裂帶兩側的速度對比不明顯。貢嘎山附近的中上地殼表現為明顯的低速異常,其東側和西南側高速體的阻擋,以及鮮水河-安寧河斷裂帶走向的變化,在貢嘎山區形成一個擠壓彎曲段,使得川滇菱形塊體的東南向水平運動轉換為垂直于斷裂的擠壓作用和垂直隆升,導致了貢嘎山的快速隆起。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