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高原肺水腫(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屬于非心原性的肺水腫,在正常個體上也可能發生。青年男性HAPE的發生率較高,復發的情況也偶見報道。在日本的HAPE患者多為登山者,以攀登北阿爾卑斯山為中心的中部山區的登山者較為常見,且有些登山者每年攀登時都會出現HAPE。當患有HAPE的登山者迅速被轉移至低海拔地區時,患者的預后較好。一旦救援有所延遲,患者的HAPE會進行性加重甚至導致死亡。日本信州大學醫學院第一醫學部從1980年起開始對急性期的HAPE患者實施右心導管插入和支氣管肺泡灌洗療法,并進行相關的病理生理學分析和HAPE發生、發展機制的研究。闡明了HAPE實際是一種"混合性肺氣腫"——由肺動脈高壓引起血管內壓升高同時還伴隨著炎癥誘導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此外,日本信州大學醫學院第一醫學部還開展了對HAPE分子遺傳機制的研究,發現有些人對HAPE具有易感性:如果某些個體既往發生過HAPE,再次暴露于低氧時機體會出現特殊的心肺反應。與此同時,發現了與肺動脈高壓有關的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