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晉黍8號"黍子幼苗為材料,在大棚內采用盆栽砂培法澆灌營養液,設置重旱、輕旱、正常灌溉、輕澇和重澇5個處理,植株二葉一心時開始脅迫處理,于處理后20d測定植株形態指標、生物量和含水量、葉片質膜透性、光合色素、丙二醛、抗壞血酸、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標,研究水分脅迫對黍子幼苗生長、膜脂過氧化和滲透調節的影響。結果表明,正常灌溉下黍子幼苗生長最好,株高、莖粗、莖節數、葉片數、最大葉面積及根系、莖葉、穗的鮮質量、干質量均最大,干旱和澇害下幼苗各形態指標和生物量均明顯降低,且重旱和重澇下比輕旱和輕澇下降低更明顯;根系、莖葉和穗的含水量在干旱下均明顯降低,澇害下表現各不相同。葉片光合色素含量在干旱下顯著降低而澇害下無明顯變化,質膜透性、丙二醛、抗壞血酸和脯氨酸含量在干旱和澇害下明顯增加,且重旱和重澇下比輕旱和輕澇下增加更明顯;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下明顯增加而在澇害下明顯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干旱下顯著降低而在澇害下無顯著變化。研究說明,干旱和澇害均對黍子幼苗造成過氧化傷害,抗氧化物質和滲透調節物質含量隨之增加,但是抗氧化物質的增加并不能完全消除脅迫導致的過氧化傷害,加上光合能力降低,使黍子植株生長顯著抑制。在本試驗條件下,干旱脅迫對黍子幼苗的傷害比澇害嚴重。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